簡體版

第一百九十一章 進攻!進攻!

「什麼?楊佑到榆林了?還同塔速爾的人馬遭遇了?」賈瑛听了木恩賜的匯報驚奇的說道。

木恩賜點了點頭︰「不錯,據斥候說,在榆林的乾軍正是肅忠郡王楊佑率領的大軍八千余人,塔速爾潰敗後逃到了東勝城。如今歸化、雲川、東勝方向的匈奴大軍正在向榆林進發,準備圍困肅忠郡王的軍隊。」

如果這樣,那楊佑就危險了。

賈瑛當即做出決斷道︰「留下晉陽衛的三千人留守偏關,湘軍營和沈陽中護衛的人馬立即出發,咱們去榆林。另外,派人將榆林的情況匯報給王總督。」

賈瑛有種預感,接下來,大同鎮的困局能不能解,就看榆林之戰了。

在繳獲了札只剌部大量的戰馬之後,湘軍營算是徹底鳥槍換炮了,徹底變成了全騎兵兵種,有沒有騎兵的戰力先不說,起碼行軍的速度是得到了大幅的提升。

再加上隨後趕來的沈陽中護衛的兩千騎兵,賈瑛麾下再次匯集齊一支萬人的騎兵大軍,馬不停蹄的向著榆林趕去。

退守榆林的楊佑大軍面對的情況確實不容樂觀。

雖然匈奴左部的兵馬大多數都分布在大同鎮境內,可留守在歸化、雲川、東勝等地的兵馬依舊超過了兩萬,因為左屠耆王的大帳就設在歸化城,而左谷蠡王則是在大同境內的定邊城,兩地相距不過百里。

另外還有駐扎在涼城附近的匈奴王部的三萬主力(另外七萬大軍則駐守在宣化府附近)。

楊佑在奇襲計劃流產之後,便快速做出了反應,命令大軍就地修整榆林城的防御工事,榆林雖然不大,不過容納八千人還是綽綽有余的。

而且榆林城內水源充足,足以依靠這座土城來阻擋匈奴人的鐵騎。

眼下唯一的顧慮就是,他們所攜帶的糧草不多了,一但匈奴人圍困半把個月,大軍就會面臨餓死的局面。

好在他們遇到了湘軍營的斥候,不至于孤立無援。

榆林城外,此刻附近的匈奴兵馬已經聚集了過來,發動了幾次試探性的進攻,在遭遇到前軍強烈的抵抗後,暫時停止了進攻,轉而選擇了圍成。

同時,匈奴左部的首領,塔速爾的父汗,左屠耆王阿古金也親自來到了榆林城外。

驚動他的不是突然出現的楊佑大軍,而是突然從偏關撤回來的塔速爾。

在他的計劃中,偏關是關系到匈奴大軍能否徹底突破乾人山西防線的關鍵一環,如今這個關鍵的地方似乎出現了問題。正因如此,貴為匈奴屠耆王的阿古金才會火急火燎的趕了過來。

「父汗,都是術勿都大意輕敵,在沒有查探清楚山西境內仍有一支超過萬人的乾軍精銳之下,就冒然分兵,被乾軍各個擊破。等孩兒趕到時,術勿都的大軍已經被乾軍殲滅了,術勿都本人也戰死了,乾軍趁孩兒立足未穩之際,扮做術勿都的人馬詐開了偏關城門,孩兒力戰不敵,只能率部撤退。」

塔速爾跪在地上,一臉悲痛的向著坐在大帳之內的阿古金哭訴著︰「父汗,孩兒給您丟臉了,請您責罰!」

阿古金听完塔速爾的哭訴,並沒有急著下定論,而是用那宛若鷹隼一般的銳利目光緊緊盯著塔速爾,想要看清楚他說的是否是實話。

「胡說八道!塔速爾,我看你是在為自己的失敗開月兌,將所有的過錯都推到了術勿都身上!」

正當此時,卻見大帳的簾子被掀開,一名三十歲上下,體格強健,面目剛毅的男子龍行虎步的走了進來,神色之中充滿著憤怒。

「巴特爾,你什麼意思,你是說我在欺騙父汗嗎?今日你若不說清楚,我便與你決斗!」塔速爾听到聲音之後,便知道來人是誰。

正是他的兄長,阿古金最優秀和器重的兒子,左谷蠡王博爾濟吉特•哈丹巴特爾。

哈丹巴特爾在匈奴語中,是剛毅英雄的意思,阿古金給他取這個名字,可見心中對這個兒子的期許和寄予。

屠耆在匈奴語中,是賢的意思。左屠耆王其實就是左賢王。

左賢王一般都是由匈奴大汗的兒子擔任,是未來大汗之位的第一繼承人。右賢王雖然同樣是黃金家族血脈,不過血緣上于匈奴大汗相隔較遠,位次在左賢王之下,甚至某種程度上,都不如左谷蠡王尊貴。因為左谷蠡王是左屠耆王的第一繼承人,放在大乾,那就是皇太孫,未來的皇太子,是有可能登上皇位的人。

同為阿古金的兒子,一個貴不可言,一個卻是眾人嘲諷的對象,彼此之間自然難有好感,相互厭惡著對方。

「父汗,術勿都在十二天之前就已經給我來信,說他的大軍已經到了寧武關下,只等後續援兵趕到,共同攻打寧武。可塔速爾在八天之前就已經到了偏關,卻一直沒有趕去寧武與術勿都匯合。分明是因為你按兵不動才致使札只剌部全軍覆沒,是塔速爾親手葬送了我匈奴上萬勇士的性命!父汗,塔速爾該死,他必須給札只剌部一個交代!」巴特爾沒有理會塔速爾,而是轉身向阿古金說道。

「巴特爾,你休要污蔑于我,分明是術勿都驕狂自大才遭致的禍端,屎盆子不能扣在我的頭上。」塔速爾氣洶洶的盯著巴特爾說道。

巴特爾聞言,轉頭用輕蔑的眼神看向塔速爾,問道︰「你說是因為術勿都輕敵,那我問你,術勿都十二天之前就已經到達了寧武,而你八天之前也趕到了偏關,為何沒有與術勿都匯合?即便是術勿都分兵籌糧,可麾下依舊有五千人的兵馬,再加上你率領的五千人,上萬人的匈奴勇士足以面對任何一支前軍而不敗,為何你活著回來了,而術勿都卻全軍覆沒了?」

塔速爾心中一緊,強自穩定心神,不讓自己表現出慌亂,說道︰「巴特爾,山西境內不是草原,哪里溝深林密,並不利于我大軍行動,你這是站著說話不要疼。你說我按兵不動,我還要問你呢,為何下令給術勿都,不準他分我一粒糧食,我的士兵連飯都吃不飽,你讓他們如何行軍,如何打仗,我看分明就是你一心想置我于死地!術勿都的死,你也應該承擔責任!」

「我並沒有給他下這樣的命令,你休要找借口為自己開月兌!」巴特爾面色不善道。

「哼!若非是你下的命令,術勿都會有膽子克扣我的糧草嗎?」塔速爾反駁道。

「你」

「夠了!」

阿古金滿面怒意的打斷了兩人的爭執,面帶威嚴的說道︰「術勿都指揮無方,貪功冒進,致使我匈奴上萬勇士盡數喪命,我會將此事稟明大汗,札只剌部需要為此次失敗承擔所有罪責。」

「父汗!」巴特爾露出不敢置信的神色驚呼道。

術勿都是他的支持者,阿古金這樣做,就等于提前宣判了札只剌部的滅亡,等到戰事結束之後,札只剌部就只能面臨被瓜分的結局了,巴特爾豈能甘心。

「你不要說了!此時我自有定論,不是札只剌部的錯,難道是我屠耆王部的錯誤嗎?戰敗的責任總是要有人承擔的,左屠耆王部的尊嚴,不容收到一絲傷害!」

阿古金神色莫名的看向巴特爾冷聲說道。

他確實看中巴特爾,因為父子兩人聯手,能讓他在王庭內部獲得更大的話語權。可是最近幾年,隨著他的年紀漸漸老去,巴特爾的勢力似乎有些過于強大了,匈奴左部之中,支持巴特爾的部落,甚至都快要趕上了自己,這讓阿古金趕到了一絲不安。

正因如此,他才會讓左谷蠡王部作為此次攻打大乾的先鋒,目的就是為了消耗自己這個兒子的實力。

至于說術勿都戰敗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到了現在,談論這些還重要嗎?

不過對于塔速爾的話,他也並未全信,兩個兒子的爭斗,他是知道的。

阿古金這一生有三十多個兒子,除了夭折戰死的,還剩十幾人,可這些兒子似乎都圍攏在巴特爾的身邊,唯有這個小兒子塔速爾因為漢人血統的原因,被眾人孤立了起來。

阿古金此刻需要有人來牽制巴特爾。

他的年紀已經過了五旬了,身體已經不再像從前那般強壯,可是匈奴的大汗,他的七十多歲的父親,身體依舊強健。

草原上的父子關系並不像中原人那般和睦,此次匈奴左部受災,不得已攻打大乾,可他的父汗卻沒有派出一兵一卒前來參戰。

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麼,阿古金自然是明白的,就像此刻的他和巴特爾的關系一般。

「塔速爾,我決定將札只剌部賞賜給你,回道草原後,你便組建自己的部落吧。」阿古金看向塔速爾淡淡的說道。

塔速爾聞言心中頓時一喜,隱忍了這麼多年,他終于能有自己的部落了。

此刻,他反而有些感謝賈瑛幫他滅掉了術勿都了。

「父汗」

正當一旁的巴特爾還要在說些什麼的時候,卻听大帳之外響起了嘈雜的聲音,有士兵來報說道︰「左屠耆王,大乾人殺過來了!」

父子三人聞言,頓時一驚,急忙拿起武器向帳外走去。

「父汗,那是賈瑛的兵馬!」

塔速爾看到了乾軍的帥旗,向一旁的阿古金說道︰「父汗,此地危險,孩兒為您斷後,您還是先離開這里吧。」

「大乾除了邊軍,什麼時候還有這麼一支強大的騎兵了?」阿古金看著正在向他們這邊沖過來的大乾軍隊,驚呼道。

「父汗,先離開這里要緊。」一旁的巴特爾同樣出聲說道。

被困在榆林城內的楊佑,同樣看到了草原上突然出現的大乾騎兵,向著部下高呼道︰「弟兄們,咱們的援兵到了,隨我殺出去,干死這群匈奴狼崽子!殺!」

另一邊,賈瑛緊趕慢趕,總算在匈奴大軍將榆林城圍死之前趕到了,趁著匈奴人沒有防備之際,便帶領著軍隊發起了沖鋒。

「弟兄們,建功立業的時候到了,為大同的百姓報仇的時候到了,殺!」

「殺!」

阿古金帶來圍困榆林的大軍也只有不到兩萬人,此刻賈瑛的一萬大軍,加上楊佑帶領的六千多名乾軍,前後夾擊之下,匈奴人並不佔優勢,一場混戰開始了。

匈奴騎兵的優勢全在戰馬的速度,如今面對前後夾擊的局面,只能不斷的潰退,阿古金看出局勢的不利,在一眾親衛的護送下,提前月兌離出戰場,向著歸化城而去。

「塔速爾,你是草原的罪人,長生天會懲罰你的!」

巴特爾在離開之前,惡狠狠的向著塔速爾撂下一句話,在他看來,如果不是塔速爾丟掉了偏關,此刻他或許已經帶著部下,在山西境內牧馬了,塔速爾的罪孽不可饒恕。

集中兵力的大規模野戰,並不是匈奴騎兵擅長的,因為他們的武器裝備要遠遠落後于大乾,被乾軍沖亂陣型的他們無法做到完美的箭騎協同,不成規模的箭矢並不能給防護嚴實的乾軍帶來多大的傷害。而大乾的軍隊反而最適合大軍團的作戰方式,賈瑛從一開始就沒有給匈奴騎兵拉開距離的機會,讓對方利用速度和箭術優勢,對乾軍進行疲勞襲擾,和分割包圍,而是以最快速度貼了上去,雙方進行慘烈的肉搏。

而許螽率領的火器營,則是在一旁牽制外圍匯聚過來的成建制匈奴騎兵,無論是火銃還是虎尊炮的射擊距離,都要比箭遠,雖然距離太長之後,火器就失去了準頭,可即便是如此,僅憑巨大的轟鳴聲,也足以對匈奴騎兵剩下的戰馬形成震懾。

憋屈至極的楊佑此刻早已放飛了自我,帶著麾下的騎兵四下一陣亂殺,哪里匈奴人多,他就帶著人將其沖散,絲毫不給匈奴騎兵聚合起來的機會。

眼看著局勢越來越不利的匈奴騎兵,終于開始四下突圍,依靠戰馬的速度擺月兌乾軍的糾纏,向著歸化的方向逃去。

「哈哈哈!賈瑛,你他娘的要是來遲一會兒,就只能給三爺收尸了!」鎧甲之上沾滿血漬的楊佑,頗有種劫後余生之感,等到匈奴人退走之後,遠遠的迎上了賈瑛,來了一個熊抱。

「你不是守在靖遠嗎?怎麼會突然出現在這里?」賈瑛錘了一拳楊佑的胸膛後好奇問道。

「延綏大捷的消息,你不知道嗎?」楊佑好奇問道。

賈瑛搖了搖頭道︰「我日前才派人給王總督去了信,如今還沒收到回信。」

楊佑聞言,頓時來了興趣,眉飛色舞的向賈瑛說道︰「王子騰調回了兩萬甘肅鎮的守軍,接管了靖遠寧夏一線的防務,我便趁機繞道長城之外,從後面給匈奴的右谷蠡王部來了一個奇襲,王子騰見狀同樣從延綏帶兵沖殺出來,猝不及防之下,匈奴人大敗而走。」

說著忽然又嘆了一口氣說道︰「延綏大捷,三爺拿了首功,原本還準備跟你顯白一番呢,卻沒想到你比爺都厲害,硬是憑一己之力,奪回了偏關。好在爺的功勞也不小,沒讓你專美于前。」

「甘肅鎮的守軍一共都不到四萬,調走了兩萬,那甘涼河西之地怎麼辦?」賈瑛擔心道。

楊佑無奈攤了攤手道︰「自然是拱手讓給匈奴人了,不然怎麼辦,王子騰手中沒有多余的兵馬,延綏之圍如何能解?至于甘肅那邊,王子騰留下了一萬多人,讓他們固守甘肅鎮城,至于河西之地,原本就屬荒涼貧瘠之所,只要甘肅鎮還在咱們的掌控之中,其他的地方有他們去鬧騰吧,等東線的敵人收拾趕緊了,再回頭去對付他們不遲。」

賈瑛細細想了想,也不由的點了點頭,王子騰的這一決斷,倒不愧于總督之名,壯士斷腕之舉,不是誰都能做到的,一但失敗,甘肅鎮內的那一萬多名邊軍,可就成了匈奴人的嘴邊肉了,河西之地將盡喪敵手。

好在東線的進展還算順利,事後王子騰也能給朝廷一個合理的交代了。

「接下來該怎麼辦?原本爺是準備再來一次突襲的,可沒想到正好踫到了塔速爾,如今再想突襲是不成了,可就這麼撤回去,爺心里總有不甘,要不咱們追過去,咬咬牙斷了阿古金的中軍?」楊佑躍躍欲試道。

賈瑛同樣低頭沉思起來,片刻之後才搖頭道︰「阿古金應該不會繼續待在歸化了。」

「怎麼說?」楊佑好奇道。

「他的兵馬此刻都在大同境內,歸化東勝五城附近並沒有留下太多的人馬,之前是因為我大乾的軍隊都被壓制在長城之內,所以他們可以不用擔心中軍大帳的安全。如今卻是不同了。」賈瑛說道。

「那我們該怎麼辦?大同的戰事關系到整個戰局的成敗,我們能調動的兵馬有限,想要將敵人逐一擊潰是不可能的。」說到這里,楊佑不僅蹙起了眉頭。

賈瑛點頭說道︰「不錯,想要收復大同,那就得逼著阿古金退兵。可惜無人知道巴圖溫都蘇的金帳在什麼地方,不然倒是能在這方面用點心思。」

「出發之前,我曾听王子騰說起,匈奴王庭的三萬主力就駐扎在涼城,距此不過一百多里地,要不咱們去那里試試?」楊佑躍躍欲試道。

賈瑛苦笑一聲道︰「你好歹是個王爺,沒听說過君子不立危局嗎?就咱們這點人,去了又能夠做什麼的?當心肉包子打狗。」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難道就在這里干等著?賈瑛,爺怎麼說都姓楊,不能看著祖宗打下來的江山就這麼被他們給糟蹋了」楊佑有些氣惱。

「大人,你看這是什麼?」巴卜壽遠遠的跑了過來,遞給賈瑛一支箭羽,上面還釘著一塊兒布帛。

賈瑛接過了箭羽,將上面的布帛拿了下來,向巴卜壽問道︰「哪里來的?」

巴卜壽回道︰「是散出去警戒的斥候帶回來的,說是一名匈奴騎兵向他射了一箭就轉身離開了,不過沒射人,而是射在了馬上。」

賈瑛打開布帛,上面似乎使用血水寫的兩個字︰定邊。

賈瑛盯著這兩個字沉思片刻,嘴角忽然露出了笑容,向楊佑說道︰「通知下去,大軍立即出發,目標定邊城。另外先派出一隊哨騎,去查探一下情況,看看附近有多少匈奴人馬。」

「是!」巴卜壽應聲而去。

第一百九十一章 進攻!進攻!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