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233.人與人的差距

黃和平好歹是一大學生,居然會不分是非,說出如何可笑的話!

如果知道了延敬飛的遭遇,不知道會不會臉疼?

或許他能猜到一些,只是太急于表現自已,所以才蒙蔽了雙眼。

「你想怎麼做?」鄭燕玲有自已的判斷,她更相信夏臻和馬萬喜的話,所以對黃和平的想法嗤之以鼻,不過沒有表現出來。「準備幫她安排個住的地方,還是替她解決吃飯問題?」

這是她眼前急需要解決的事。

如果黃和平會這樣做,她肯定會高看他一眼。

「我哪里有錢?」黃和平听後驚叫起來。「這不是應該學校來想辦法嗎?」

他哪有錢幫人家?

就算有錢,他也有其它用處,不會花在不相干的人身上。

「那你真的很善良。」張躍進在旁邊冷笑道。「嘴上說得好听,卻一毛不拔,這不是典型的康他人之慨嗎?」

以前只覺得黃和平有些固執和自以為是,現在看來,他完全是自私加無恥啊!

「去打電話吧!」鄭燕玲原本還想看看黃和平會什麼精彩表現,現在懶得再說什麼,直接朝張躍進揮了揮手。「一會兒處理好了,給我一個回音。」

說完,轉身直接走了。

黃和平沒想到班主任是這樣的態度,愕然半晌,感覺沒臉留在這里,灰  地離開了。

至于那個女孩子會怎麼樣?跟他有什麼關系?

電話打通後,公安來得很快。

搞清楚事情經過後,帶走了袁麗華和延敬飛。

夏臻和馬萬喜、張躍進作為參與者,也陪著去了一趟派出所。

這件事過程沒什麼疑問,只要給他們做個筆錄,基本上就一清二楚了。

夏臻找了個合適的機會,找到派出所領導,單獨向他匯報了這件事的前因後果。

同時希望他們想想辦法,把袁麗華遣送回老家。

在他印象中,公安機關專門有這個職能,叫做收容遣送盲流。

主要是對外出的災民、流浪乞討人員的救助、教育、安置和遣返,這些年幫助了不少人。

袁麗華如果得不到救助,就要淪為流浪乞討人員,所以符合這一條政策。

「如果你所說的屬實,肯定沒問題。」派出所領導听後當然不會相信一面之詞,答應她符合條件的話,就會把她送回去。

夏臻連忙向他道謝。

從袁麗華今天的表現來看,她其實是個聰明人,肯定不會說出父親和延敬飛的恩怨。

否則她的父親只怕得多坐幾年牢,搞不好數罪並罰,直接吃槍子。

結果跟他預計的差不多。

派也所根據袁麗華的情況,最好的辦法就是遣送回去。

事件解決,四人從派出所出來,感慨萬千。

費了好大的勁,終于把延敬飛的麻煩事,徹底解決了。

從此以後他可以睡個安心覺,不用擔心噩夢再次降臨到頭上。

就算能活著出來,也已經是個糟老頭了,對延敬飛產生不了威脅。

而那時他已經工作多年,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不報復他就已經不錯了。

同時經過這件事,也讓他們看清楚了宿舍這些同學的人品和性格。

總的說來,張躍進人品不錯,可以當好朋友結交。

王勇和田文剛雖然性格有些懦弱,但是當個普通朋友還是沒問題的。

潘解放因為家里窮,平時不大願意參加集體活動,所以不必對他有過高的期望。

只有黃和平,外表冠冕堂皇,內里自私又冷漠,這種人還是遠離點比較好。

「夏臻,今天有這樣的大喜事,我們是不是該慶祝一下?」走到半路,馬萬喜忽然想起他做的美味,再次找起了個借口。

他現在恨不得一日三餐,都吃他做的菜。

可惜兩人關系雖然不錯,卻因為認識時間太短,不好意思開口搬到他那邊住。

如果能住在一起,那自已就有口福了。

「又找借口佔我的便宜?」見他無賴的樣子,夏臻無奈地在他背上拍了一巴掌。「你真不嫌丟臉啊!」

這小子臉皮越來越厚了,總是想吃自已做的菜。

不知道的人肯定以為他出身貧寒,以前吃不到好東西,才會這麼饞。

「嘿嘿——」馬萬喜不在意地笑了笑,根本沒把他的話放在心上。

「行。」轉身見張躍進也是一臉期待的樣子,夏臻只好嘆了一口氣,認命地帶著他們往自家走去。

經過這件事,他們四人以後肯定會成為關系最好的朋友,那就帶他們一起吃一頓吧!

現在還沒到下班時間,路上行人並不多。

倒是街上的個體戶越來越多了。

在他們回去的路上,就看到幾處居民集中居住的地方,擺了好多攤位,在賣蔬菜瓜果和雞蛋雞鴨這些農產品。

夏臻覺得機會不錯,就買了一只公雞,一只母雞,以及五斤雞蛋。

今天時間比較充足,他打算把公雞處理好,做一道來滬市後還沒做過的美味︰醉雞。

這道菜因為做法簡單,味道符合他的喜好,前世經常做來吃。

回到家里,他先給三人泡了茶,自已進廚房開始動手。

「夏臻居然住在這麼好的地方?」等看清屋里的布置,張躍進湊到延敬飛耳邊,悄悄說道。

原以為馬萬喜的家境是最好的,現在看來,夏臻也不簡單,說不定比馬萬喜更勝一籌呢!

畢竟在學校里了解的都是表面信息,真實情況需要看到後才能知道。

「我也不清楚。」延敬飛來大學後,基本上獨來獨往,沒怎麼跟同學相處,自然不知道這些情況。

不過在他看來,夏臻只是低調,真實情況誰也猜不到。

「你們別猜了。」見兩人聊起夏臻的事,馬萬喜在旁邊勸道。「他的情況比較特殊,靠自已寫作才賺了錢,不像我,完全靠家里——」

這是他最佩服的地方。

一個十八歲的男孩子,靠自已的努力,能走到這一步,太不容易了。

「哦。」延敬飛和張躍進同時點點頭,心里說不出的震撼。

在外面聊了一會,延敬飛感覺有些無聊,就走進廚房。

「夏臻,我來幫你吧!」看到夏臻正在給雞褪毛,他走到旁邊幫忙。「我外公是專業廚師,小時候跟他學過一段時間。」

說出來也可悲,雖然學了一些炒菜本領,卻找不到機會做給大家吃。

原因很簡單,這些年大家缺的是好食材,不是技術。

如果家里能買到肉,只要放在飯架上蒸熟,加點醬油,就是一道美味了。

誰還在意怎麼做好吃?

下鄉到農村插隊時,他也有心露一手這方面的技術,可是天天吃的是紅薯粥,連菜都吃不到,別說雞鴨魚肉這些了。

今天難得看到夏臻買了這麼好的材料,他就想證明一下自已的能力。

「是嗎?」夏臻听了非常意外。「你有什麼拿手菜,我看能不能湊齊材料,嘗嘗你的手藝——」

天天有人要吃自已的東西,他也非常頭疼。

如果延敬飛能替自已分擔掉一半工作,就會輕松好多。

下次要請客,就直接把他叫過來下廚,自已也有機會吃現成的了。

「常見菜我都會做,不過最拿手的是川菜。」延敬飛回答道。「我外公是川省人,從小學的就是那邊的菜系,後來逃難到蘇北,又學了本地菜,算是搏采眾長。」

因為他經常被上面的領導請去做酒席,回來時總能帶些吃的回來,所以家里一直過得不錯。

如果領導好說話,他偶然會帶才十來歲的自已去做酒席,在現場教他如何做出美味。

當然也免不了偷些好吃的讓他嘗一嘗。

等外公過世,家里沒了頂梁柱,才慢慢敗落下來。

「那你會不會做酸菜魚、口水雞、東坡肘子和魚香茄子這些菜啊?」夏臻興奮地問道。

自已做菜好吃,主要是靠舍得用調料,加上一些蔥姜蒜之類的都是禪境花園產的,效果比普通的要好。

要知道現在的糖、酒、油這些都不便宜,普通家庭做菜,都是能省則省。

只有他跟前世一樣,大手大腳地放,味道自然比其它人好。

就像普通家庭做的菜,沒有飯店師傅的好吃一個道理。

他們做茄子,要去皮後先進油鍋里炸一遍,才能軟爛鮮香,普通家庭都是炒的,效果能一樣嗎?

如果交給真正學過的師傅來做,那味道肯定會更好。

夏臻有些期待延敬飛做出讓大家驚艷的美味。

「基本上都會,不過不一定有飯店大師傅做得好吃。」延敬飛實話實說。

做菜技術是一方面,練習也很重要,如果你一道菜做了幾十次上百次,就算再沒有悟性,也能做出經驗來了。

而他只有在外公還活著時,練習過幾次。

其它就是春節前後,家里食材如果豐富,有時候也會下廚。

下鄉後就再也沒有這樣的機會了。

「那我下次多準備一些食材,你再試一試。」夏臻已經非常滿意了。「今天家里就這些材料,你就做一道菜試試,其它的依然我來做。」

他這邊備好的依然是河鮮為主,加上今天買的雞和雞蛋,也可以湊兩個菜。

「那我來炒螺螄吧!」這道菜家里經常做,他非常熟悉。「如果你買得到好的酸菜,下次我做一道酸菜魚。」

這道菜他在老家時,每年都能吃一兩次。

主要是材料相對簡單,只有魚和酸菜,家里一般都會買一些。

「泡菜行不行?」夏臻老家只有芥菜和泡菜,還真拿不出酸菜,「或者做水煮魚也行,豆芽粉條什麼的,我可以搞一些過來——」

「當然沒問題。」延敬飛回答道。「我們是做給自已吃的,不用做的一模一樣,只要好吃就行。」

說話間,兩人已經把殺好的雞處理干淨,放進鍋里準備加水煮熟。

據說飯店做醉雞,喜歡把雞蒸熟,這樣不易流失營養。

夏臻喜歡喝腸血羹,所以雞湯得留下來,只能選擇用水煮。

馬萬喜和張躍進見兩人在里面有說有笑,也擠到里面來站在旁邊看熱鬧。

「寫文章真的這麼賺錢?」張躍進進去後,最先看的是楚夏臻準備的材料時,些時忍不住咽了口唾沫,「那我學武干什麼?還不如像夏臻一樣,好好學寫作呢?」

他從小就有個英雄夢,希望自已學武後能像古時候的俠客一樣,行俠仗義,浪跡天涯。

到了大學才發現,學的那些功夫真的沒多大用處。

除了讓自已人高馬大,不容易被人欺侮,遠不如夏臻活得瀟灑自在。

「那也要看你能不能學會!」馬萬喜忍不住打擊他。「你問問班上的同學,有幾個沒有做過作家夢?」

別說是他,自已也做了好多年,就是寫不出來,又能怎麼樣?

「作家一直很有錢。」延敬飛也插嘴道。「據說1919年,周先生花了三千多大洋,在京城西直門買了一套有32間房屋的四合院,又花了300個大洋重新裝修一番。」

四千大洋,相當于多少錢?照現在的物價,估計要幾萬了吧!

可見他當時已經很有錢了,買套四合院眼皮都不眨一下。

「我也听說過這個。」馬萬喜補充道。「1926年起,周先生辭去公職,專門寫作,每月至少1000塊大洋進賬,一年下來有一萬多元,這可是驚人的數目。」

周先生這方面的軼事,民間流傳很多,特別是在江浙滬這一帶。

據說他的稿費是按字付款,1000字20個大洋,而且不管報社采用不采用都要付錢,以至于報業大王史量才見到他的稿件就發抖。

《野草•秋夜》中寫到的現代人認為是病句的一句話︰我家門前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棵也是棗樹。就是因為是按字付費,能多寫一個字就多寫一個字。

當然這是後人猜測,是不是真有這回事,已經無法求證。

「真的嗎?」張躍進沒听過這些事,自然特別吃驚。「難怪你能住在這里,吃這麼好的東西?要不,我以後跟你學寫文章吧!」

如果靠寫作能過上夏臻這樣的生活,自已還練武干什麼?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