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0481章 讀書人還是太少了

以刑罰著名的刑名家,在本質上來講,其實他們並不認為律法是什麼特備神聖的東西。

相反,他們還會經常的修改律法,以此來達到自己的需求。

所以王月在南洋這邊推進大契律法,只不過是為了更好的代替朝廷統治這里而已。

正如實際上王月做到的一樣,南洋的治安確實好了不止一點。

自從推吏們開始工作之後,整個南洋都被約束了起來。

這一舉動,也給南洋帶來了新一輪的發展契機。

但黃老之學一脈就不相同了。

顧布德在利亞大陸上搞的那一套,和南洋都尉府在南洋這邊是完全不一樣的。

不過,利亞大陸也是因為有它自己的情況。

顧布德說道︰「現如今利亞大陸之上有二十萬戶,七十四個郡縣,但讀書之人卻少的可憐。」

「這其中還不乏有很多來這邊闖蕩的探險者。」

顧布德最近一段時間,巡視了整個利亞大陸,也總算是在那邊建立起了一套簡單的秩序。

顧布德說道︰「現如今利亞大陸是地廣人稀,這些郡縣又分布的很是分散,想要和南洋一樣建立起統一的管理,還是很困難的。」

「所以我就想著,讓這些郡縣都能自治,只要在大契律法的框架之中,能夠做好自己的管理就是了。」

王月听得很是仔細,他點頭說道︰「那依你的意思,這些郡縣又該如何管理好自己呢?」

顧布德說道︰「我想著,在郡縣之中讓所有人一同來投票選舉,共同推選出一人來暫代縣長。」

「這縣長之權等同于縣令,在其管轄的郡縣中,管理一切事務。」

「然後由他來任命治安方面的縣尉,這縣尉負責稽查各類案件,審查罪犯等。」

「至于其他的事情,都交給縣里的官員們,共同商議解決便是。」

王月听著顧布德的意思,模了模胡子。

他作為刑名家的信徒,自然是接受不了這種全新的模式。

這不就等同于直接讓朝廷放棄了管理嘛?

但刑名家接受不了的事情,在黃老之學一脈來看,就是講究個清靜無為。

完全可以由朝廷來兜底,而朝廷需要做的也不過是制定統一的規則,至于下面要怎麼來弄,那就是下面的事情了。

如今的利亞大陸情況很是特殊,如果一味的追求規定,那或許會適得其反。

畢竟現如今的利亞大陸上地廣人稀,要是在這里建立起官府,然後和大契本土一樣,朝廷事事都要過問的話,那是很費勁的。

管理還是一個方面,雖然很棘手但也沒那麼棘手。

現如今利亞大陸上最讓人頭疼的事,還是讀書人太少了。

可以說利亞大陸上現在最缺的就是讀書人,可這個地方現如今是朝廷流放犯人的地方,一般的讀書人,哪個又願意來這里呢?

所以,顧布德所推行的這一套新模式,正好的貼合了利亞大陸最真實的情況。

現如今的德比州,就是附近州郡的模範了。

在德比州里,配套的礦場和一系列的設施已經建立起來了。

朝廷還特地派來了相關的技術官員,帶領著居民們一同進山采礦。

整個德比州,現如今已經成為了利亞大陸遠近聞名的富庶之地了。

顧布德在德比州的這段時間里,他並沒有對這里的體系有什麼太多的調整。

不過是簡單的加強了一下治安方面的管理,讓他們自己能夠管理好自己這一堆一塊。

其實顧布德自己心里也知道,這不過是在整個利亞大陸都缺少讀書人之下的無奈之舉了。

不過,這黃老之學也是很重視教化的。

像是德比州這樣富庶的地方,也特別的需要起了讀書人。

顧布德想了很多的辦法,最後還是動用了自己在朝中的關系,在新朝報上發布了一則招募的啟示。

他希望能夠通過這樣的方式,吸引到一些在大契混不下去的讀書人,讓他們來這里試著發展一下。

南洋、利亞大陸。

兩個地區卻有著不同的兩套管理體系和思想,這也是因為顧布德和王月兩人,在私下里暗中較著勁。

這並不是他們兩個人的私斗,而是關乎于兩個學派之間的理念爭斗。

到底誰的學術在管理方面,能加的優秀?

這種事情自然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得到結果的。

這樣的學術爭斗,其實在大契的各個角落中都在上演著。

人們把諸子百家的思想從舊紙當中找尋了出來,再加上了自己的理解,形成了現如今的新百家理念。

新百家理念其實也在每天不斷的演變著,形成了更加具體完備的新理論。

各種各樣的試驗,正在悄悄的醞釀之中。

大契就像是一座充滿了鮮花的花圃一般,各種美艷的花兒在爭妍斗艷。

而此時此刻,作為大契最臨近的兩個藩屬國,他們的日子可是過的不怎麼好。

他倆之中,鬧得最凶的還當屬是倭國了。

自從倭國開始搞起了什麼貴人堂之後,現如今他們的都城板梁就已經亂成一片了。

更可怖的是,這種亂似乎已經形成了常態,根本就沒有任何平息的意思。

倭國的這些個貴人們,經過了好幾輪的「激烈」協商,最終還是在松下次郎用盡了全力,總算是控制住了這些地方上的大名和小名。

貴人堂最後也定下了推舉內大臣的日子。

在大契倭國安撫使的提一下,貴人堂這次將要推舉出七名臣公。

這七名臣公分別是統括全局的倭相,還有管理倭國官員的吏部辯官,管理倭國經濟的戶部辯官,以及管理倭國軍事的兵部辯官。

管理倭國文化方面的禮部辯官,管理倭國法律的刑部辯官,還有管理倭國建造方面的工部辯官。

這七位臣公都是仿著大契官階來做的,全都是由倭國的這些貴族們推舉出來的。

松下次郎自然是對這個內大臣的位置,勢在必得。

松下次郎家族本來就是倭國的倭尉,那可是統治了半個倭國的存在。

這內大臣的位置,他也沒有什麼競爭者可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