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章 試探,來自眾人的不滿

就在徐風思索之時,馬車也緩緩停在了一座略顯富麗的府邸之前。

雖然比不上那些世家貴族的府邸,卻與新野城顯得有一絲格格不入。

「怎麼,貴縣的驛館竟然如此奢華?」徐風笑問道。

還不等劉備開口,一旁跟隨的單福則是回答道︰

「鴻羽先生誤會了,您乃曠世之才,自然要倍加厚待。」

「這並非驛館,而是前任縣守的府邸。」

「哦?」徐風倒是有些好奇︰

「莫非這是玄德公的住處,特意讓出來給我的?」

一旁的關羽與徐風有舊,兩人在許都便曾有過交情,因此主動回答說道︰

「兄長每日與我等食則同桌,寢則同床,未曾獨居過什麼奢靡之所。」

「此處一直閑置,本欲賣于豪商換取糧錢。如今特意仔細清掃而出,以供先生,是為顯敬重之意。」

徐風點點頭︰「倒是我小瞧玄德公了。」

「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

徐風倒也沒有過多推辭,直接邁步進了豪宅。

劉備等人看徐風沒有交談的興致,也識趣的恭敬一拜,隨後離開了此處。

在回去的路上,各級官員也競相進言,說道︰

「徐風傲慢無禮,不識尊卑。主公屈身結拜,徐風卻依舊如此,不如將之驅逐……」

劉備先是收斂笑容,正顏道︰

「徐先生肯在危難之時前來投我,乃是信得過劉備。」

「若因幾句冷言便將之驅逐,實乃寒天下仁人之心也。」

「請諸公勿再復言。」

隨後幾日,劉備都是每日上門請教政務。

而徐風倒也沒有推托,都是幫其一一回答。卻也只是侃侃而談,並未有什麼鞭闢入里之見。

但若是論及天下大勢,徐風卻只說時機未到,待日後自見玄機。

只不過徐風卻在私下,偷偷寫了數封書信,托李進偷偷派人送了出去。

這些書信便是寄給徐風這些年自己的心月復。

既是探听自己被抓之後,私下經營生意是否出現意外,處理一些可能發生的特殊情況。

也是想讓自己的屬下,準備將過去積累的財富,看看是否能遷來新野,免得繼續留在中原北方,便宜了曹操。

如此過了整整十日,就連城中百姓都听說來了個有名的大人物,要讓劉備大人每日親自上門請教。

城內官員雖然是怨聲載道,覺得徐風只是徒有其名,實際上卻是庸碌之才。

消息如同長了腿一般,迅速被新野城中的細作,傳回了許都城內。

就連許都的那些世家官員也都是幸災樂禍。

「徐鴻羽不過庸庸碌碌之輩,靠著主公信任,這才能耀武揚威,攪得朝中風波不斷。」

「如今劉備還以為自己撿到了什麼大才,卻不知是自討禍根。」

「徐鴻羽雖是庸碌之輩,卻也是我大漢罪臣,如今逃亡在外,咱們必要興兵討回,將之明正典刑。」

此時,丞相府中的曹操也是听聞了新野的消息。

但他卻並未覺得是徐鴻羽徒有其表。

而是覺得新野城小民少,徐鴻羽縱有曠世絕倫之才,也難挽大局。

「哼,徐先生,若是當初你肯稍加退讓,不將世家得罪至死,本相也能將你保下。」

「可惜你執意不肯听本相的勸解,逼本相只得放棄你。如今局面也怪不得別人……」

…………

新野城中。

此時徐風正在城中閑逛。

不分男女老少,貧富貴賤,一一都和他們攀談交流。

在此過程中,徐風也更進一步了解了劉備的為人,以及治政的理念。

畢竟從後世史書上得知的形象,未免過于片面。

而在穿越以來的幾年里,得知劉備的消息又未免失真。

而且想要針對性進行改革,徐風第一步就是要了解劉備集團從上到下的所有情況。

這才好對癥下藥,而不是一個模子硬搬硬套。

就比如當初在許都進行改革之時,徐風就感覺前世不少人在網上夸夸其談的各種措施都是天馬行空,紙上談兵。

若是不加辨別任意施行……非要被活活坑死不可。

當然,徐風的舉動在一般人看來,純粹是無所事事,到處放蕩玩樂。

但在有心人眼里,卻是洞若觀火,了然于胸。

此時,劉備在從徐風處歸來之後,第一時間便趕奔了單福的住處。

經過這一段時間的相處,他也察覺到了這位毫無名氣的單福,實際上是一位才能超凡的頂尖謀士。

所以徐風這十日里古怪的舉動,也讓劉備有所困惑。

不知道徐風葫蘆里到底賣的是什麼藥。

「單福先生,莫非是劉備有哪里得罪了鴻羽先生,還是有什麼地方做的不對?」

「為何鴻羽先生自來新野,言談舉止間似有保留。」

而單福,也就是隱姓埋名,避禍在外的徐庶。

自然對徐風的舉措有所猜測。

只見他微微拱手,呵呵笑道︰

「請主公勿憂,鴻羽先生自曹操處遁走,自是倍受曹操奸詐虛偽之苦。」

「因此鴻羽先生如今自然要考察主公之仁厚,看看主公的寬仁真誠,究竟是由表及里,還是虛偽造作。」

劉備一听,也是頓時恍然大悟,扶額驚嘆道︰

「原來如此,怪不得鴻羽先生刻意做出許多無禮舉動,原來是為驗我真心。」

「我必誠心相待,無論鴻羽先生有何考驗。為救天下蒼生,為國鏟除奸賊,劉備縱然粉身碎骨也絕不退縮。」

如此,又過了五日,徐風終于沒有再跟劉備閑聊。

反而是鄭重的讓人準備熱茶,兩人相坐而視,準備正式攤牌了。

「請問玄德公,你一向以拯救蒼生百姓為己任。」

「但如今中原大半已被曹操佔據。想來不出數年,曹孟德必一統天下,蕩清寰宇。」

「到時候天下百姓自然能過上好日子,不再受戰亂之苦。」

「玄德公一味與曹操抗衡,豈非緣木求魚,南轅北轍?」

這一問,可謂是誅心之論,直接質疑劉備集團行事的核心思想。

劉備听完卻是沒有發怒,因為他知道這便是徐風對他之前的表現認可。

所以才會提出更進一步的問題,想要了解自己的意志和想法。

「備不自量,欲申大義于天下,奈何德薄智淺,屢遭挫敗。」

「可若是只因前路艱險,便屈身事賊,備有何面目去見天下百姓。」

「曹孟德縱然有梟雄之才,王霸之姿。卻是多疑猜忌,行事偏激,多用陰謀手段。」

劉備此時也陷入了回憶之中,列數了一遍曹操當年的罪行。

屠徐州,殺的十室九空。整整數日,道路之上竟沒有活人出現。

只因猜忌,便擅殺大臣,屠滅滿門。

因一己私欲,強佔鄒氏,逼反張繡,又是生靈涂炭。

行軍之時,更是以老弱殘兵填墊道路,慘不忍睹。

其實劉備所提的罪行,還都是比較為人所知的一部分。

徐風可是知曉曹操干出各種更加離奇的事情。

比如逼死輔左自己一生的荀或,借糧官的首級以安軍心。

劫走徐庶之母,誆騙逼迫徐庶歸曹。

當年徐風也是心存幻想,覺得憑一己之才,能讓曹操勢力更上一層樓。

也許對方手段便不必如此激詐,也許凡事還能留有三分余地。

只可惜當時的各個諸侯,幾乎都是一路貨色。

沒有幾家會把百姓真的當人來看。

曹操已經算是沒底線的諸侯之中,還不至于徹底喪心病狂的諸侯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