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章 君以國士待之,我以大禮相贈

「總之,曹孟德縱然一統天下,其得國不正,政令又豈能正大光明?」

「到時不過是禍根暗藏,百姓只暫得片刻安息。」

劉備此語倒也不算是憑空中傷。

徐風可是知道,同樣是以篡權奪位登基的司馬家,在後代可謂是個個昏庸放縱。

整個朝堂都是昏暗無比,不堪直視。

最終國貧民弱,使得外族入侵,漢家子弟遭受數百年之亂。

險些被殺的亡族滅種。

兩人坐而論道,談論了整整三四個時辰。

城中不少政務都需要劉備親自批復處理,急得城中官員都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反而是一向魯莽的張飛倒是平心靜氣,幫忙安撫住了眾人。

就連徐庶也是不由得夸贊道︰

「三將軍體恤君子之名,果然無虛。」

張飛笑道︰「我大哥此時正缺一位治政之才,若真能令鴻羽先生投入帳下,想必我大哥也能減輕不少負擔。」

此時,劉備在室內已經越說越激動,捏著自己大腿的肥肉,不禁落淚道︰

「常身不離鞍,髀肉皆消。今不復騎,髀肉復生……」

「歲月飛逝,如今備已年近半百,卻依舊無甚成就。復興漢室的功業卻依舊遙遙無期,天下依舊不得靖平。」

徐風看著劉備眼角淚痕未干,漠然了片刻,隨後直接問道︰

「若我肯助你匡扶社稷,你可願傾心托付?」

徐風直接甩出了自己的幾個條件。

比如自己變法,無論是上斬皇親,下斬豪強。哪怕是舉世皆反,劉備也必須傾力相助,絕不生疑。

徐風甚至提及了分權之事,草草介紹了一番三省六部制度,以及內閣行政之法。

言語中表明,日後縱然匡扶漢室,皇帝之權也未必至高無上。

若是偶遇恆帝、靈帝這樣的昏庸之君,便需要以內閣六部加以制衡,避免天下大亂。

未來天下,必須遵照一句話‘民為貴,君為輕’。

劉備聞言,也終于知道了徐風的顧慮究竟為何。

也怪不得曹操會在關鍵時刻背棄徐風。

畢竟肯為了天下百姓,放棄到手的至高皇權,選擇當一個‘近乎傀儡’的皇帝的人,幾乎根本不存在。

稍加沉思,打定主意的劉備直接站起身來。

挽起徐風的手,直接走到了庭院之外,看著等候在外的諸位官員。

劉備直接舉起徐風的右手,向天立誓道︰

「我劉備于此立誓,徐風若肯輔左劉備匡扶社稷,共保天下黎明蒼生。」

「我以大權委之,國士待之,言听計從,絕不相疑。」

「日月山河共鑒,若我劉備心懷惡念,背棄此誓,鬼神誅之,蒼天不佑。」

說完之後,劉備直接取來自己的佩劍與印信,直接交給了徐風。

這就相當于將城中政務,以及軍隊調動之權,全權委托給了徐風。

城中眾人也只感天旋地轉,不敢置信。

就這麼一會兒的功夫,劉備竟然把自己的全部大權都托付給了徐風?

而且還當著眾人立下了如此重誓。

這可不像曹操那樣,在私下潦草的進行許諾,根本留不下什麼證據。

這是在大庭廣眾,幾乎當著全部中高層官員的面發下毒誓。

若是劉備真的翻臉不認賬,就是在質疑自己作為君主的權威和信義。

果真如此,他麾下文武縱然嘴上不說,也必然會離心離德。

跟隨劉備許久的眾人,此時都是如同五雷轟頂。

懷疑徐風莫非是會什麼惑人心智的妖法,還是劉備眼看社稷無望,干脆自暴自棄了?

要知道,徐風雖然名滿天下,說到底卻不過只是一個逃亡于此的罪犯。

如此輕易托付,難道劉備就不怕自己所托非人,徹底淪入萬劫不復?

徐風緩緩接過手中印信和佩劍,深深吸了口氣。

「好,再試一次……」

徐風下定決心,直接回道︰

「若君不負我,我必不負君。」

就在兩人推心置月復之時,城外又有一名哨騎探報飛馬趕來。

「緊急軍情,城外有一支隊伍趕來,一眼望去不見盡頭!」

「隊伍之中,只有一面皂色大旗,上書一字‘唐’。」

城中眾人聞言都是臉色一變。

新野小城,民少軍疲。

哪怕有幾員強將,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根本不可能對抗來襲敵軍。

「快去速速打探,探明對方所屬勢力與來意!」劉備下意識回應道。

但下一秒,劉備便想起自己城中要事已經全權委托給了徐風。

「徐先生,請問該如何應對?」

城中眾人此時也不由得屏息以待,想要見識一下這位盛名已久的智囊,究竟會給出什麼妙策。

卻見徐風輕笑一聲,擺手道︰

「諸位不必驚慌,來人是友非敵,乃是我送給主公的第一樁大禮。」

看著眾人疑惑不解的困惑模樣,徐風並沒有過多解釋。

而是直接帶著眾人前往城樓之上。

卻見遠處煙塵滾滾,似有大隊人馬急速趕來。

同時,又有數支身著玄甲的哨騎飛馬趕到︰

「大唐商號攜糧米十萬斛,特來贈與玄德公,以助大事!」

十萬斛?

那可是整整三十多囷米啊。

劉備一時之間還換算不出這些糧米究竟有多少。

而一旁主管內政的糜竺,直接下意識的便驚嘆道︰

「當年東吳富豪魯肅,將所存一半糧米,也就是三千斛米贈予周公瑾。方令孫策周瑜渡過難關,統一江東。」

這麼算來,這十萬斛米,足足比魯肅當年贈予的還要多出三十余倍。

若是換成新野城的稅收,起碼要五十年才能收獲這麼多糧米。

這就是徐風送的第一樁大禮?

可他在曹操麾下,所任不過大司農之位。

一年俸祿也不過千斛。

哪怕不吃不喝,攢上七八十年,都到不了整整十萬斛……

還不等劉備開口詢問,卻見第二名玄甲哨騎朗聲喊道︰

「大唐商號,奉送上等戰馬五千……」

戰馬五千,听起來好像不多。

但要知道能用以作戰的上好戰馬,每一匹都是精貴到了極點。

無論那支勢力,都不約而同的將騎兵作為最精銳的戰力。

實在是因為一支全副武裝的騎兵,在戰場上實在是扭轉勝負的關鍵。

相同兵力的騎兵遭遇步兵,幾乎可以毫發無損的收割對方,根本遇不到任何抵抗。

可戰馬在東漢實在太過于精貴。

所需要的氣候、水土,都極為苛刻。

當年官渡之戰前夕,袁紹號稱七十萬大軍。

手底下真正的騎兵,實際上才八千左右。

曹操當時就更加可憐,東拼西湊都找不齊與之抗衡的騎兵。

還是身為潁川世家代表的鐘繇,拉下老臉拼命湊了兩千匹戰馬送去。

這才讓當時的曹操能有與袁紹一戰的實力。

否則單憑一群兩條腿跑的步兵,只能到處被動挨打,根本追不上對方。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