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章 抵達新野

徐風當年的確猶豫過輔左何人。

一開始他的確在劉備與曹操之間進行過抉擇。

但經過猶豫之後,徐風還是覺得自己變法乃是千難萬險,披荊斬棘的偉業。

所以若非雄主,絕對難以成就大事。

劉備仁則仁矣,只恐他固執仁義,反而耽擱了自己的大事。

但如今回過頭一看,曹操縱然是雄主,卻是過于計較利益得失。

根本不適合進行短期內看不到利益的變法。

要知道,有的政策可能在當世都看不到受益,只有等千載萬載之後的後人,才能知曉當時的政令對後世有多大的裨益。

而劉備雖然後期也有一部分世家輔左。

但劉備最令徐風欣賞的地方,便是他並非純粹的「政客」。

若無季漢的一群理想主義者不屈奮斗,漢末三國也未必能煥發如此光輝,成為後代津津樂道的不朽傳奇。

只剩下各大諸侯陰謀血腥紛爭,歷朝歷代也不過如此,再也無甚稀奇之處。

當年徐風也是覺得,純粹的以利益為思量的曹操是佳選。

但如今回過頭一看,才想明白自己的立場。

站在曹氏親族的立場,自然對曹操無視一切,以利益為主的奸雄行為更具好感。

但如果變成糧官王垕,呂伯奢,徐州百姓,包括被屠的各城百姓的角度。

甚至是普通被曹魏壓榨到最後一絲的百姓角度,都不會覺得自己主公是個冷酷奸雄會是多麼好的事情。

相反劉備雖然並非純粹的政治人物,一舉一動可能被某種理想或情義羈絆。

但卻給他留下了一份底線,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卻亦有不為之事。

最起碼,徐風不想再被利用完之後早早出賣。

所以劉備以信義仁善為主的人生準則,其實更對徐風的胃口。

畢竟他無論前世今生,出身都不過是一介布衣百姓。

他可不願自己一生追求,只成就了一個壓榨百姓萬年的腐朽冷酷王朝。

縱然立下各種功績偉業,底下百姓卻永不見天日,如同清朝那般,只顧自己存續,皇朝萬年。

卻不見底下百姓永被壓榨,供養世家貴族大快朵頤,培育出一個畸形的盛世。

徐風並沒有直接告訴趙雲自己的選擇。

而是經過了一夜思索,這才告知趙雲。

他會前往新野小住三月,若劉備有什麼政事問他,他自然會有問必答。

至于三個月之後能否留下,那就要看劉玄德到底是不是值得他輔左的明君了。

當然,這個時代並非沒有其他才能較為出眾的君主。

比如東吳的孫權……

不過徐風想到孫權晚年喜怒無常、擅殺功臣,氣量狹小等缺點。

尤其是孫權曾經活活氣死名臣陸遜,翻臉無情,佔了一畝三分地便不思進取,每日只顧著猜忌麾下的能臣。

若是連這一點都能忍受,徐風大可以賴在曹操麾下,混吃等死罷了。

荊州,新野縣。

徐風挑開車簾,第一眼就看到在路邊亭子處恭敬等候自己的劉備。

自己前來的消息,趙雲早已派人飛馬送往。

因此劉備第一時間便放下手中政務,帶著城中數得上號的文臣武將前來迎接,以示鄭重。

一個月前,劉備曾經偶遇水鏡先生。

對方曾一語道破,劉備麾下不乏 將,本人亦非昏庸無能之主。

只欠缺一位能著眼大局,指點天下的智謀軍師。

從那次歸來之後,劉備便是著急著手于尋訪智謀之士。

可惜一直以來都是毫無收獲。

只有在三日前,偶遇了一位自稱‘單福’的文士。

對方自稱擅長軍陣征伐,自願在軍中以謀士的身份出謀劃策。

只不過相比起名不見經傳的單福,身為曹操帳下首席謀士的徐風就顯得格外可貴了。

畢竟徐風成名已久,更力壓郭嘉、程昱、賈詡等人。

若非荀或背後是潁川世家,人脈極廣,威望甚高,這才能和徐風分庭抗禮。

否則徐風就真的是一枝獨秀,無可替代了。

「豫州牧劉備,見過鴻羽先生。」

看著劉備一拜到底,徐風並沒有急著下車攙扶劉備,甚至連面都沒有露。

只是在車里澹澹的嗯了一聲,表示自己已經听到。

如此無禮的舉動,一下子便讓等候許久的城中百官目瞪口呆。

劉備此時雖然只佔據新野小城,但名義上卻是大漢皇叔。

尤其是其名望德行,哪怕是各地諸侯都會禮遇有加,不敢稍加怠慢。

徐風縱然有驚世之才,如此舉動也未免過于張狂了吧。

尤其是一項莽撞的張飛,見到此等場景恨不得一腳將馬車踹碎。

將徐風從車里拖拽出來,狠狠教訓一頓。

但此時在張飛身後的單福卻是急忙挽住了張飛的右臂,不讓他擅自行動。

看起來文弱的單福,張飛竟然一時間沒有掙月兌。

這倒讓張飛的怒氣消了一些,稍微冷靜了下來。

畢竟他在前來之時,也听到劉備再三囑托,對徐風必須要以禮相待。

他們實在太缺一個智謀出眾的超凡之才。

必須要想盡一切辦法挽留徐風,方可一改如今頹勢。

徐風倒也不是真的這麼大譜。

他在許都的時候,也是以待人真誠,不拘一格著稱。

無論對方是平民百姓,還是世家貴胃,他都一視同仁,絕不輕賢慢士。

只不過他此次前來,為的就是考驗劉備到底能對自己敬重信任到什麼程度。

若是連這麼點輕慢都忍受不了,他如何敢相信對方會堅持貫徹自己的變法?

「玄德公見諒,在下一路舟車勞頓,偶感不適,就先不下車了……可否讓我先到驛館歇息?」

徐風雖然嘴上如此說,但卻是中氣十足,精力充沛,半點掩蓋的意思都沒有。

看的新野眾人都是臉色大變,氣氛也一時陷入了僵持。

但劉備依舊是笑意不減,恭敬的說道︰

「先生一路辛苦,皆是為了天下黎民百姓。若是偏執禮節,平添辛苦,備于心何忍。」

只見劉備親自拿起馬鞭,牽起韁繩。

竟然是要親自為徐風駕車……

這在等級觀念森嚴的等級社會,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看得出來,新野眾人都是對此瞠目結舌,不敢置信。

只有對劉備熟悉的眾人,才知道劉備並非虛偽做作之態。

例如關羽張飛等人,他們清楚明白自己兄長並非矯揉造作之人,反而算得上至情至性。

比如當年劉備還是安喜縣尉之時,曾經怒而鞭笞了欺虐百姓的督郵。

只不過民間謠傳,覺得一向平和仁善的劉備怎麼會干出這種魯莽之事。

下意識把這件事張冠李戴,當成了莽撞的張飛才會干的事情。

如今劉備替徐風駕車,更多的的確是出于對徐風的敬重欽佩。

若論當今天下,誰救下的生靈百姓最多,除了徐風再無他論。

一路略過無話。

半個時辰之後,徐風終于看到了狹小低矮的新野縣城。

別說是和恢弘大氣的許都城比,就算是和普通的州城相比,也顯得格外窘迫。

也怪不得後世的諸葛亮形容劉備是重病之人,必須先療養身體,根本下不了 藥。

如果徐風照搬當初在許都的變法,恐怕用不了一個月,新野就要自己亂成一鍋粥了。

不過徐風倒是見到了一些令他改觀的景象。

那就是新野百姓雖然窮困,但卻並沒有喪失希望。

路旁的行人也是精氣神十足,洋溢著對于未來的希望。

這一點,徐風也只在自己變法過的城池才見過。

畢竟這個時代可謂是苛政 于虎,性命如同草芥,根本不值一提。

就連一向狠辣的曹操,也曾對漢末百姓的慘狀有感而發‘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

所以除非是當地執政之人真的非同凡響,否則百姓只能像豬玀一樣,苟活的沒有任何尊嚴。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