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五十章 花月正春風

卻說大宋皇帝趙匡胤駕臨太原城下時,已經城如孤島,戰陣如雲,太原城被再次圍得水泄不通。趙匡胤看著巍峨壯觀的太原城,再看看血肉狼藉的汾河橋,陷入了沉思之中。

難道真的要在太原城下無休止地消耗,直到不得不退,或者哪怕獲勝,以至損失慘重得不償失嗎?就在這時,有人在他身邊輕聲叫了一聲︰陛下……

嗯?什麼事?趙匡胤沒好氣地轉頭一看,原來是左神武統軍陳承昭。

陳承昭的臉上帶著些許神秘的微笑,很小心地問︰「是這樣,陛下,您早有千萬雄兵在此,可您為什麼不用呢?」

陳承昭連連眨眼,但趙匡胤實在不懂。

陳承昭示意他向前看,再向左右看,再向遠方看……不停地看,突然間趙匡胤恍然大悟,縱聲狂笑!

這時候城里頭的劉繼元信心也足了。理由是他的力量之源——契丹,沒等劉繼元喊救命,就先派了人來。

來人名叫韓知範,他搶在趙匡胤大軍合圍之前,悄悄在夜里溜進太原城。他帶來了兩樣東西︰一個是契丹新皇帝給北漢的冊封,承認劉繼元的身份是皇帝;另一個就是契丹的援軍已經在路上了,馬上就到!根本就不必擔心什麼宋皇帝御駕親征了!

契丹人來了,他們突然從石嶺關出現,殺向了大宋皇帝趙匡胤。那麼趙匡胤是誰呢?是被契丹輕易滅國的李從珂、石重貴,還是大敗契丹的後唐莊宗李存勖?

沒有人知道……

汾河,前面提過的在太原城邊靜靜流過的黃河第二大支流,隨著趙匡胤的一聲令下,突然之間向北漢人露出了猙獰的面目。

一聲巨響之後,汾河改道了,只在片刻之後,太原城就變成了一片汪洋。

這就是趙匡胤的那一千萬精兵,請重溫那天陳承昭向趙匡胤說的那句話︰「陛下自有千萬精兵在此,何不用也?」

自古引水灌城,威力何止勝過千萬之兵?

負責此項工程的陳承昭顯然是位行家里手,他從趙匡胤站在高坡上縱聲大笑那天起,就一直在修築堤壩,囤積洪水,這時候郁積多時的洪水突然破堤沖出,水勢強大到一下子就把太原南城的一段城牆沖倒。

沒辦法,這時正值四五月,是中國所有河流水量最豐沛的季節,除了船,這時太原城下沒有更好的戰斗工具了。宋軍在東西班都指揮使李懷忠的率領下駕著小船沖向了南城門,然後一把火點著了它。而北漢人賴以生存的太原城牆卻在排水之後突然大片崩塌了。這時的太原城牆就象泡了牛女乃的餅干一樣,一腳就可以直接踹倒。

就在這時,幾個極端惡劣的消息一起傳來。首先,魏仁浦死了。五十九歲的前宰相隨軍出征,在半路上就病了,只能回國療養,可還是沒緩過來。而且更要命的是契丹人突然出現。

這支契丹部隊躲過了宋軍散布出去的所有哨卡,當他們出現的時候,就到了太原城的西門外。他們沒有馬上發動攻擊,而是鳴鼓舉火,向城里的劉繼元發送消息。這下子本就頑強不屈的北漢人更加有了底氣。

而且,這支部隊的首領居然是契丹的北院大王耶律烏珍!並且有消息表明,契丹的南院大王耶律斜軫也已經出動,馬上就會到達。

這些消息都讓趙匡胤深深地呼吸。他明白,這是上次那兩次勝仗的後遺癥。契丹的國王剛換人,于情于理于利,從哪方面都丟不起這個臉,所以才會把南北兩院的大王一起派上了陣。這時候耶律烏珍到了還不開打,原因非常簡單,那就是等南院的耶律斜軫到達。因為他們的對手是趙匡胤本人,相持注定是短暫的。現在擺在趙匡胤面前的只有兩條路︰一個是趁其孤單,馬上攻擊;另一個就是立即後撤。

攻還是退?趙匡胤的心變得極端平靜。除了眼前的強敵,他更加注意到了另一個致命的不利因素。時間,從出兵至今,已經過去了整整四個月,師老兵疲,後繼乏力……曾經也是一個大兵的趙匡胤,比現在的皇帝更清楚這意味著什麼。

皇帝猶豫了,憤怒不像忌恨,它注定了只在短時間內強烈爆發。隨著李懷忠和大批的戰士死傷狼藉,?趙匡胤權衡利弊得失之後,苦笑了一下對將士們說︰「你們都是我親自訓練的,我知道你們都能以一當百(汝曹皆吾所訓練,無不一當百),所以才用你們衛護左右。我們休戚與共。我寧願不要太原了,也不能命令你們去送死!【豈忍驅汝曹冒鋒刃,蹈必死之地乎!……逃跑也找個美麗的借口!如果能勝,他會在乎將士的生命?】

士兵們先是愕然,接著都哭了。這時的趙匡胤不再是皇帝,也不是將軍,而是比他們年長二十余年的叔伯長輩。他的理智,把所有人從懸崖邊緣拉了回來,而且再次拉近了自己與士兵之間的距離。當然,無論是由衷的愛護,還是精明的計算,在這種溫馨感人的氣氛里,一片沖天殺氣都消散了。

這時的形勢要求趙匡胤必須退兵,而且必須得快︰這時時機正好,北漢人不敢出來,契丹人還在等大部隊。這時不走,更待何時?而且走時他為了給劉繼元再留點深刻的印象,還順手牽羊帶走了太原城邊的一萬多戶居民。

只是一萬多戶百姓,這數字很大嗎?能讓劉繼元感到肉痛嗎?我們可以就此給劉繼元算一筆賬,就會知道這一萬多戶百姓對這時的北漢到底意味著什麼。

北漢在劉崇立國的時候,有十一州之地,作為國家來說是標準的「地狹民少」,而且國計民生在那時就到了可以隨時審請救災款的邊緣。以他們的宰相大人為例,一年的工資居然只有銅錢一百貫;而位高權重的節度使大人們就更加的淒慘,居然是三十貫!

不得不佩服那位開國皇帝劉崇!在這種民生基礎之上,他還沒完沒了地向後周開戰,想想他每一次失敗之後,都扔下堆積如山的軍用物資和糧草給養,空身往太原老家跑,北漢那點可憐的家底就是這樣被他迅速敗光的。

然後劉鈞就只能慘淡經營了,他後面的劉繼恩、劉繼元又被趙匡胤雪上加霜。這時宋軍從太原城下退兵,北漢十一州只剩下軍兵三萬人,人口三萬五千戶!

這還是一個國家嗎?知道趙匡胤帶走那一萬多戶居民能讓劉繼元多心疼了吧?

但是還沒完,宋軍撤走之後,契丹的大隊人馬又到了,太原城下雖然是兵馬雲集,但仍然不是北漢自己的隊伍。

這時候每個北漢人都想到了一句老話——前門驅虎,後門進狼。危險沒完沒了。沒辦法,只好積極響應皇帝的號召,拿出所有的錢來,打發這些契丹人回家。

于是契丹南北兩院大王,不必動刀動槍,就把金銀財寶馱上馬背,哼著小曲把家回。

北漢暫時平安無事,繼續苟延殘喘。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