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二十九章 水淹周師

卻說樊愛能、何徽二人臨陣月兌逃前來請罪。周主叱責道︰「汝二人系累朝宿將素經戰陣,此次非不能戰,實視朕為奇貨,意欲賣與劉崇。今復敢來見朕,難道還想求生麼?」

兩人無法解免,除叩首請死外,乞赦妻孥【早知如此,不如戰死】。周主道︰「朕豈欲加誅爾曹,實因國法難逃不能曲貸。家屬無辜朕自當赦宥,何必乞求!」

兩人拜謝畢。即由帳前軍士,將兩人如法綁出斬首示眾,並誅兩人部將數十名,懸首至旦。自是驕將惰卒始知戒懼,不敢象以前一樣疲玩了。

遼州刺史張漢超,沁州刺史李廷誨,先後降周。石州刺史安彥進,為王彥超所擒,解送潞州,城亦陷沒。柴榮聞前軍得手,也命駕啟行,親征河東。既入北漢境內,河東父老簞食壺漿爭迎王師,且泣訴劉氏苛征民不聊生,願上供軍需助攻晉陽。

周主本無意吞並河東,不過欲耀武揚威,使劉崇不敢輕視,及見河東人民夾道相迎,始欲一勞永逸為兼並計。當下與諸將商議,誓滅晉陽。諸將多慮芻糧未足,請且班師,再圖後舉。周主已經出發怎肯退回!遂麾軍亟進,直抵晉陽城下。符彥卿、王彥超等,已在晉陽城外安營。聞御駕親臨,當然出營迎謁。周主入彥卿營,與彥卿談及軍事,彥卿密奏道︰「晉陽城固未易猝拔,我軍遠來師勞餉匱,恐一時未能取勝,況遼兵有來援消息,還望陛下三思,慎重進止!」

周主默然不答。

彥卿不便再說,勉強應命。周主自率各軍環城。旌旗蔽天戈鋋耀日。且取安彥進至城下,梟首揭竿威懾守兵,一面令宰臣李穀,調度芻糧。

卻說劉崇在高平吃了敗仗,率殘部退回太原。劉崇面對滿朝文武失聲痛哭,言道︰「柴榮八萬大軍指日可待,朕欲逃往漠北,眾卿以為如何?」

楊袞道︰「陛下勿憂,臣子楊業督軍雁門關尚有兵馬五萬,待臣前去搬兵。」劉崇一听如得救命稻草,遂令楊袞往雁門關搬兵。

楊袞字君愛,金刀楊會之子,是大宋楊家將的先人,楊繼業 之父。妻金玉榮。楊袞自幼隨父學刀,後又向神槍手夏書棋學槍,向飛錘將金良祖學錘,練會全身武藝,名震中原。他曾與劉知遠、高行周結拜為兄弟。後來劉知遠當上後漢皇帝,但是他認為劉知遠並非明君,拒不接受皇封,仍歸火塘寨而去。民間傳說中有「楊袞大戰李存孝」、「五龍逼死王彥章」、「真楊袞義收假楊袞」等故事,很富有傳奇性。

楊袞剛走,柴榮便率軍殺至太原。劉崇驚慌失措,對眾臣道︰「只恐楊袞搬來救兵,這太原已經陷入敵手。」

謀士鄭珙奏道︰「大將軍衛融已調滿城壯丁充作軍役,陛下若再煎熬兩日,此戰成敗尚未可知。」听了鄭珙的勸言,劉崇才稍有安穩。

太原死守兩月之余,援兵尚未來到,劉崇道︰「楊袞搬兵兩月有余,尚不見其蹤影,只恐已降柴榮。」

鄭珙道︰「楊袞用兵沉穩,常常出奇制勝。柴榮率軍猛攻兩月也不曾攻陷太原,陛下再等幾日又有何妨?」劉崇也只得應允。

卻說楊袞兒子楊業,字繼業,太原人氏。生得面如重棗,五綹長髯,相貌威嚴,身材凜凜。使一柄大桿刀,上陣如風,因此人稱金刀楊令公,軍中又號楊無敵。深明韜略,廣有機謀。夫人佘氏,暢曉兵機,熟諳陣法,慣使一個流星錘,勇力倍于常人,也是個無人敢近得她的。這夫人生長在綠林之中,父親佘志龍,乃是一籌好漢,山寨稱尊,各處響應。楊業年幼時,奉了父親楊袞之命,遠使探親,路過此山被這夫人阻住,要討買路錢,兩下里廝殺起來。不道一般的少年,配定無二的武藝,兩個戰了多時,竟然棋逢對手將遇良才。那佘志龍見楊業一表人材,十分愛慕,便請他上山,款曲勸諭,納作了乘龍快婿。這夫妻兩口兒,真是天緣巧合,分外恩愛。楊業勸志龍改邪歸正,圖取功名。志龍心悅誠服,請旨招安,做了封疆大臣。那楊業所生七子︰長曰延平,次曰延定,三曰延輝,四曰延朗,五曰廷德,六曰延昭,七曰延嗣。又有義子懷亮。這八位郎君,弓馬嫻熟,武藝出眾,都有萬夫不當之勇。又有兩個女兒,稱為八姐、九妹,也是非常勇敢。

當日楊業正在雁門關軍營中與八個孩兒及牙將王貴議事,忽見老父楊袞回來搬兵,楊業對老父自然言听計從。王貴道︰「公今若去,小弟亦願同行。」楊業大喜,即日點起三萬精兵,同了八子與王貴,一齊起行。到了太原放炮安營。早有探子報入周營。

世宗听報便問諸將︰「誰敢領兵去敵?」匡胤奏道︰「臣願往。」世宗許之。匡胤帶領精兵一萬,與高懷德等到平川曠野列開陣勢,兩軍相遇。北漢主帥楊業騎馬而出,上首牙將王貴,下首義子懷亮。匡胤嘆道︰「人稱山後之兵為最,果不虛也!」言未畢,一將出馬,乃高懷德也。懷德拍馬挺槍跑至陣前,高聲喝道︰「誰敢出來會我?」對陣楊懷亮看見,縱馬出陣喝聲︰「俺來也。」舞起竹節鋼鞭,與高懷德相迎。兩下金鼓齊鳴,喊聲大舉。二將戰上四十余合,不分勝負。楊業在馬上見子不勝,稱羨懷德之勇。時天色已暮,兩下各自收兵。

楊業進營,與王貴議道︰「今觀周將之戰,果是英雄。必須定計先捉此人,其余不足介意矣。」王貴道︰「公用何計可以擒之?」楊業道︰「離金鎖關四里之地,有一所在,名鐵籠原,山上並無樹木,四面峻嶺,便于埋伏。明日,令懷亮交戰佯輸,將他賺到原中。我與公登山觀望,指揮四面人馬,只看周兵到處,重疊圍困,可擒周將也。」王貴道︰「公之妙計,真鬼神莫測也。」于是楊業暗傳號令,命總管馮益領兵三千,埋伏去了。那馮益原是鄆州守將,因得罪逃亡,投在楊業麾下。

次日,楊業放炮出關,搖旗擂鼓,陣前討戰。匡胤引兵而出。高懷德道︰「昨日未定輸贏,今日出去,誓必擒他,以挫其勢。」匡胤道︰「北將亦是勁敵,汝不可輕視,須要小心。」言畢,兩軍對圓,高懷德挺槍躍馬望北軍殺來。北陣上楊懷亮舞鞭相迎。二將交馬,約戰十余合,懷亮回馬,望本陣而走,高懷德拍馬追趕,後面趙匡胤驅兵繼進,北軍丟盔棄甲而逃。懷德要立功勞,追入深地,將近鐵籠原來,只听得一聲炮響,馮益伏兵齊起,將周兵沖作兩段,北將楊延昭拖住後兵不能前進。懷德被北兵逼入原中,部下只有一千人馬,哪里沖得出來!匡胤與韓通正從後面追來,聞懷德被北軍所困,便與韓通鼓兵沖至山前,那山上弩箭似雨,炮石如雹,周兵傷折無數,只得收兵退十五里安營。

楊業與馮益把守谷口,差人報捷于北漢主。劉崇知楊家兵已勝,遣使齎羊酒至營前賞軍。楊業分散眾軍,皆令列于營門之外,奏樂縱飲。如是者數日。有伏路軍校將此報知周營。韓通道︰「賊將戰勝自負,不理軍情,可乘他怠惰,領兵去劫他營寨,便可救懷德了。」匡胤道︰「不可。楊業乃智勇之將,必有整備,賢弟若去,恐中其計。待等主公駕到,商議救懷德之計。」韓通道︰「若待駕到,懷德困死多時了。大哥既然怯他,不去劫營,吾領本部兵自去破他。」匡胤再三阻擋,不肯听從,只得引兵隨後接應。

卻說楊業每日縱令軍士在營前鼓樂飲酒,當有王貴諫道︰「主帥縱令軍士長飲,不理軍情,倘周兵得知,鼓勇而來,恐非吾之所利。」楊業道︰「無妨。周兵大敗而去,氣已餒矣,安敢再來?公何必多疑?」王貴道︰「小將聞將驕兵惰,必敗之道也。公蹈驕惰之失,倘一旦兵至,何所御哉?」楊業笑道︰「公行兵多年,尚不知其奧耶?此吾之計也。吾觀金星人熒惑,應在今夕周兵必來,故行此計以誘之。公可引兵往正南扎營,但看火起,乘勢殺來,可獲全勝。」王貴方才大喜,引兵欣然而去。楊業又令︰「懷亮、延德各領一千軍,伏于要路,放過周兵,汝等便去劫他的營;看周兵敗回,再行擊殺。」二人領計去了。又令︰「延朗、延昭各領精兵于大營左右埋伏,看周兵入營中計,汝等便放起火來,從兩旁攻殺。」二人亦領計去了。楊業分撥已定,乃空立營寨,自己領兵退于寨後,以觀動靜。

時至二更左側,韓通引步兵二千悄悄而進,匡胤領馬兵隨後接應,望見北寨更點不明,寂無人聲。韓通引兵吶喊一聲,殺將進去,見是空營,韓通大驚,叫聲︰「中計!」急令後軍速返,勒馬要回,忽見營外一把火起,兩旁殺出楊延朗、楊延昭,阻住去路。更深廝殺,夤夜交鋒,韓通不敢戀戰,沖圍而走,正遇匡胤兵到,韓通叫道︰「大哥,賊將已有埋伏,須要仔細。」匡胤道︰「賢弟,你保了中軍速走,我當敵住追兵。」兩個望前正走,忽听喊聲大振,當頭殺出一將,乃是北將王貴,阻住大殺一陣,折軍大半。弟兄二人奪路而走,奔回大寨,望見營中又是火起,只見左有楊延德,右有楊懷亮,兩路兵殺來,周兵大敗,各顧性命而逃。北兵追趕十里,方始回兵。弟兄兩個見後面追兵已去,然後立住營寨。

等到天明,韓通收集敗殘人馬,與匡胤回見世宗,訴奏︰「楊業用兵如神。因救高懷德,故去劫營,不料他先有準備,被他伏兵殺得大敗。」世宗大怒道︰「朕當親自督軍,與楊業決一勝負。」即下令各營將帥,率領所部人馬起行。至汾水原安下營盤,離金鎖關有二十里之遙,整備遣將討戰。不提。

先說楊懷亮自劫營回兵繳令之後,楊業自己要退守關隘,即撥懷亮幫助馮益困守谷口。是夜,懷亮伏幾而臥,忽得一夢,從夢中哭了醒來。正是︰

悲歡離合從天定,

禍福安危怎自由?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