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七零章 偷得浮生半日閑 劍指海貿下江南

中秋京城之亂已經過去了兩天,林樞在城外折騰了好多天,加上這兩年身體的損耗頗為嚴重,一時松懈下來,竟然病倒了。

等御醫離開府中之後,黛玉又一次派人去了官衙給林樞告假,給府中上下頒布了謝客令,不允許任何人打攪林樞養病。

當然,林府未來的女主人王媛是個例外。

比如今日秋高氣爽,林樞躺在院子里的搖椅上曬太陽,旁邊是給剝著橘子的王媛,兩人安逸的享受著好不容易得來的獨處時光。

黛玉一早就被請去了榮國府做客,听說是賈家老太太親自下了帖子。

王媛剝好一個橘子,玉指縴縴,將一瓣橘子送到林樞嘴邊,閉著眼懶洋洋的林樞像是嗅到了什麼,配合的張嘴就將橘子和手指一同吃進了嘴里。

「林大哥怎麼能這樣?」

王媛的俏臉瞬間就紅了,抽回手指假裝嫌棄的在林樞衣服上抹了抹,然後還瞪了林樞一眼。

林樞哈哈大笑,一點也不像生病的人。他覺得逗逗王媛還是很有意思的,兩人從第一次見面至今已經有五年時光,定親都兩年了,獨處之時,王媛還是動不動就臉紅,真是個害羞的姑娘。

「再喂一個,今日的橘子特別的甜!」

林樞意有所指,聰慧如王媛自然明白他的意有所指。兩人心照不宣,王媛偷偷往院門處看了看,院門緊閉,林府的下人早就知道這個時候應該給兩人留足獨處的時間和空間,絕對不會過來打攪。

王媛掰了一瓣橘子,再次喂到林樞的嘴邊,這一回沒有連手指一直吃了,不過林樞還會順嘴舌忝了舌忝王媛的手指。

哼!

嬌哼一聲的王媛把剩下的橘子往林樞手里一塞︰「盡作怪,林大哥你自己吃吧!」

「這如何使得,我還是個病人呢!」

林樞用手一捂心髒部位,哼唧一聲︰「啊,我不行了,這疼啊!」

王媛看到林樞擠眉弄眼假裝疼痛,捂嘴笑道︰「御醫說林大哥是身體虧空,偶爾會有發熱頭疼,可沒說胸口會疼。再說了,方才你同白晶晶搶肉干的時候,精神頭好的很啊,白晶晶都搶不過你!」

「這你就不懂了吧,涉及到尊嚴問題,我就是病的再重也不能輸了!」

林樞看著不遠處的牆頭上趴著的白晶晶,恨恨說道︰「這貓越來越野了,每次弄到點牛肉干,它都能尋著味兒找過來。你看早上那會,叼著那麼大一條肉干,跑的倒是飛快。我要是輸給它,豈不是連畜生都不如了?」

王媛被林樞逗得直笑︰「好了好了,等改日我再給你尋些牛肉干,如今韃靼那邊的互市進行的不錯,京中的牛肉也不是什麼稀缺物了,就我家鋪子里,隔幾日就有牛肉送來。」

九邊互市進行的如火如荼,如今雖說互市的細則還未完全弄好,但大體上的規矩已經定了下來。

中原的茶葉、瓷器、錦緞、鐵鍋等物在草原上深受牧民的喜愛,韃靼那邊的牛羊馬匹以及羊毛遼東人參等物在京城也極受百姓歡迎。

朝廷光是商稅一個月就收了好幾十萬兩,這還只是互市剛開,等互市的消息傳遍各地,商稅的增長絕對會有一個井噴式的發展。

都察院派了好幾波御史前往九邊巡查,王琦收到了各地的匯報後曾經在家中感嘆過,早知道互市能給朝廷帶來這麼大的收益,大楚與韃靼還打個什麼勁呢。

這句話自然是很片面的,要是不把韃靼打怕打服氣了,人家也不會乖乖跟你做生意。不過這句話也從側面展示了互市的發展壯大,至少當戰場上得到的收益比不過互市上得來的收益時,韃靼絕對不會跟大楚開戰了。

瓦剌這會正頭疼今年冬天他們該如何度過時,韃靼已經從大楚換取了足夠過冬的糧食,甚至可以美滋滋的坐在溫暖的帳篷中喝著女乃茶看瓦剌的笑話。

兩人從一條被貓兒惦記的牛肉干說到了互市,又從互市說到了大楚與韃靼的關系,再到草原的風光,算是一樁很不錯的共同話題。

林樞不但有前世的世界觀,更是受過系統的教育和網絡的燻陶,自然對這個世界有著更加清晰的認識。

王媛也是書香門第,看過的書不比那些從科場上殺出來的讀書人少。與普通的大家閨秀不同,她與黛玉一樣,對于知識有著非同一般的向往。

每次與林樞獨處之時,兩人說情話的時間加起來還不如林樞好為人師的時間長。

「等將來咱們閑下來,我帶你去草原看看,看看真正的草原美景!」

「好啊,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牛羊有什麼好看的,等到那日,我便彎弓射大凋,讓你見識見識我的英勇……」

……

林樞在家偷得半日閑,與王媛你農我農。

黛玉則笑眯眯坐在賈史氏身旁,听著老太太跟她說起了自己對家中幾個孩子的打算。

雖說朝中對于此次平叛的封賞還未完全定下,但從五軍都督府打听到的消息,賈蓉與賈薔皆在三等之列。

而且賈敬臨時出山,幫助張岳穩住了京營諸衛,同時協助太子執掌東宮六率,在中秋那兩日駐守紫禁城,算是立下不小的功勞。

皇帝與賈敬進行了一次密談之後,雖說沒人知道兩人有過什麼約定,賈敬在京城安穩後的當日就回了寧國府,繼續他的宅男大業,封賞賈蓉的聖旨在第二日就到了寧國府中。

花團錦簇的聖旨內容不用多看,寧國府的承爵人賈蓉受封寧國子,領兵部郎中、左威衛千戶。

公侯伯子男,比那些雜牌將軍的爵位顯貴了不知道有多少。更別提寧國這個封號,也代表著寧國府重新回到了大楚頂級武勛的行列之中。

寧榮寧榮,原本是先寧後榮,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兩府的地位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提別是賈代善在隆盛年間再次封公,將榮國府的地位直接推到了寧國府的前頭。

要知道,寧國府才是賈家的嫡長一脈,這些年賈敬雖然不說,但他的心中一直憋著一口氣呢。

當年要不是先太子突然出事,按照原本的計劃,這個時候的賈敬說不定已經封公拜相,成為繼兩位老祖以及賈代善之後,賈家的第四位國公爺了。

兒子賈珍不是個東西,好在孫子賈蓉還算有守成之相,就這樣吧,一個子爵也夠後世子孫禍禍兩三代人了。

賈蓉的未來已經被皇帝與賈敬安排妥當了,賈史氏不由想到了府中剩下的哥兒姐兒。

雖說賈赦之前與她說過對後輩的安排,可老太太就是放不下心,趁著黛玉在這,就絮絮叨叨給黛玉抱怨著賈赦的不靠譜。

「你大舅舅這個人這幾年主意越來越正,我跟他說過好幾次,讓他多操心操心璉兒的事……」

老太太前段日子邀請了幾位老親來府中做客,估計是見人家曾孫都滿地跑了,榮國府未來的承爵人賈璉膝下還是只有一個小丫頭蘇,這會不知怎麼回事,突然動了給賈璉納妾的念頭。

跟黛玉抱怨了幾句後,黛玉一直是笑眯眯只听不說,始終沒有接話。老太太自己說著說著,也想到了跟黛玉這個未出嫁的姑娘說這些有些不妥,便轉移了話題。

「你哥哥的婚期眼看就要到了,府里可準備妥當了?」

黛玉心中稍安,回道︰「基本的都安排好了,叔祖讓兩位兄長在府中幫襯,這兩日連婚宴都定好了,到時候由會賓樓和錦華樓一直負責。」

「這兩家不錯,前些時候衍聖公來京,孔家便是請了這兩家備宴,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

賈史氏贊了幾句,又開口說道︰「那你哥哥有沒有說過,成親之後,可會請了婚假回南一趟?」

黛玉嘆息一聲︰「原本是打算完婚之後就請假回南,不過之前哥哥與錢閣老偶然說起過一次,听錢閣老的意思,朝廷有意讓哥哥主持明春互市細則的商談,一時半會怕是回不去了。哥哥說,等這次商談結束,他準備主動請求回江南主政一方,算是一次歷練。」

按照常理,像林樞這種仕宦游子,結婚之後是要回鄉一趟,一是將新婦介紹族親認識,將新婦記入族譜。二是給故去的親人添土上墳,盡一盡孝道。

不過正值多事之秋,林樞這兩年在中樞混的風生水起,辦了不少的大事。不過因為資歷有些淺的原因,大多是開個頭之後由經驗老道的老臣接管,他跟在身後蹭蹭經驗。

故而事辦得不錯,官升得挺快,但同時辦的事又多又雜,很多事還沒有到收尾的階段,朝廷一時之間還真不好放人。

好在基本上很多事情已經走上了正軌,林樞掰著手指頭在錢千里那里總結了一下自己這兩年做的事情,目前來看,也就互市這個事需要他做一個收尾。

至于回江南任職,主政一方的想法林樞早就在謀劃了。

不歷州縣不入內閣,林樞除了在大名府短暫的管過一段時間府衙外,至今沒有在地方上任過職,這對于他今後的官場之路是個不小的弊端。

而且在賈赦把水溶趕去倭國之後,江南的倭寇短時間內是沒時間來大楚攪風雨了。

林樞打算趁著這個時機,把之前沒有完全打開的海貿重新擺在桌面上,與江南的那些走私家族好好干上一場。

比如南直隸布政使司的官就挺不錯的,一省的布政使估計有些難,但從三品的左右參政加一個松江知府應該問題不大,畢竟他的身上還掛著一個三品的文散階呢。

等他拿下松江府的知府官職,便打算在臨海的松江府大辦海貿,把前世的東方明珠提前數百年辦成東大陸最大的港口。

當然,這些事黛玉知道的沒有這麼清楚,她只是知道哥哥對于回江南任職的期望很高。為此甚至跑去錢府磨了許久,最終用了好幾份變法之策的初稿才換來了錢閣老的支持。

賈史氏驚訝而又不解的問道︰「在京城呆的好好的,怎麼又要回江南去?那你哥哥不是在翰林院嗎?放著好好的翰林不當,為何非要去當什麼地方官?」

京官清貴,特別是翰林,出京赴任如同貶官。在賈史氏的心中,京官比如勛親世職,地方官不如京官。

京中誰人不知林樞簡在帝心,按照賈史氏的看法,林樞就是在京城混日子什麼事都不干,等熬到四十歲的時候,不是一品部堂就是內閣相爺,這不比跑到地方上受苦安穩的多?

黛玉笑了笑應道︰「外祖母,哥哥的具體打算我也不知道,不過哥哥做事從來都是思定而動,想來他應該是有特殊的原因的。而且就是出京赴任,哥哥身上的翰林學士也不會被剝奪,畢竟文魁的牌匾還在我家掛著呢。」

……

王熙鳳邀請黛玉去幫她寫請帖,過些日子賈赦就要回京述職,榮國侯賈赦回京,府上肯定要請了親近人家赴宴,王熙鳳這個當家女主人這個時候就要提前開始準備了。

賈史氏看著跟隨王熙鳳離開的黛玉,對心中之前的謀劃有些不知該不該做出變動。

林家這門姻親在林如海故去之後,不但沒有失去它的作用,反而更加重要的。

不管林樞是否要出京任職,將來的成就絕對不比如今的內閣首輔魏慶和差。賈王薛史,如今王家開始沉寂,史家與賈家徹底離心,薛家還好,可薛家的家主薛蟠身份不夠。

如今賈家在文官這邊,除了賈政之外,最大的力量就是林樞所代表的林家了。

想要把這份姻親關系維持個兩三代,僅靠黛玉這個賈家的外甥女是不夠的。賈家需要再次與林家親上加親,只有這樣,姻親不斷的兩家才能始終保持最親近的關系,直到賈家自己的文路走出通天大道來。

……

王熙鳳邀請黛玉自然不是真的只是為了寫什麼請帖,她請黛玉來的目的其實與賈史氏有著莫大的關系。

老太太這兩年慢慢的將府中的大權交還給了長房,可有時候還是會犯湖涂做些莫名其妙的事。比如這幾日,老太太就再三跟她說起為賈璉納妾之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