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六九章 犁盡亂臣終得閑 升官加爵待紅顏

亂軍的行動在西城門受阻,遲遲不得攻入城中,加上城內同黨的消息也死活傳不出來,等到中秋過後第二日太陽升起時,陳瑞文已經知道計劃失敗了。

君子之澤,三世而衰,五世而斬。齊國公府傳至他這里,只襲了一個三等將軍的散爵,等他兒子襲爵之時,堂堂開國公府怕是只會剩下一個空殼了。

當晉商八大家找上陳瑞文的時候,他有過猶豫。可齊國公府不比寧榮兩府,皇室對于賈家的恩寵四王八公十二侯,哪家都羨慕?

既然當今皇帝不接受齊國公府的效忠,那就換一個皇帝。造反失敗的後果他很清楚,但陳瑞文是個十足的投機主義者,猶豫過後就是瘋狂。

朝中晉黨雖說在高層中的勢力不大,但晉商八大家資助過不少中下層官員,甚至山西布政使張思維都是晉商的人。

而且根據晉商的意思,宮中的薛德妃也是八大家中渠家的人。餓死膽小的,撐死膽大的,為了從龍之功,干了!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原本準備的計劃中,應該先是讓甄氏毒死太上皇,然後已經被晉黨控制的忠信王高永儀在山西起兵,遼東的王子騰再配合南下。

到時候等皇帝與高永儀兩敗俱傷之時,便是晉黨真正力量爆發的時候。

誰都不會料到,整個皇宮都被皇貴妃楊氏牢牢掌握在了手中,因為太上皇身體最近不好,龍首宮的膳食等等皆是栩坤宮在管理。

不管是甄氏沒找到機會還是另有打算,反正一直等到中秋節那天,太上皇都好好的一點問題也沒有。

「陳公,情況怕是不太好,咱們該撤了!」

劉潛的臉色不比陳瑞文好多少,他是晉黨秘密推上來的,而且是二十多年前就推上來的。

能做到禁軍一衛都指揮使的,劉潛自然不是傻子。京城四門皆無破綻,城內的內應遲遲沒有消息,就證明這一次的計劃已經失敗,是該離開的時候了。

陳瑞文臉色鐵青的眺望城頭,紅底金紋的盤龍旗隨風飄揚,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像是在嘲諷自己的不自量力。

「撤?往哪撤?數萬兵馬,能跑到哪里去?」

劉潛小聲在其耳邊說道︰「怎麼可能把人都帶走,總得留些人吸引朝廷的注意力,要不然咱們就是想走都走不了了。」

「什麼意思?」

陳瑞文不敢置信的看向劉潛,他隱隱覺得這場造反好像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簡單。

看似倉促起兵的計劃,環環相扣,卻又極為脆弱。但凡中間缺失一環,就會全盤覆滅。

比如太上皇沒有被毒死,奉天殿底下的火藥沒有爆炸,城內的內應至今沒有現身……

那麼他跟著這群人起兵造反最終什麼也沒有得到,反而成了人人喊打的亂臣賊子。

「唉,陳公,小弟與你說句心里話,大同那邊原本的計劃是先讓朝廷與瓦剌拼個你死我活,然後借高永儀的手削弱皇帝的力量,最後咱們在站出來……」

「此事我知道,那為何前幾日突然逼我倉促起兵?」

陳瑞文突然眼眶充血,如同憤怒的野狼,抓住劉潛的衣襟逼問︰「你們不是說,大同和京城都做好準備了嗎?一切近乎完美的準備,到頭來便是如此草草了事?」

劉潛不緊不慢的回道︰「陳公……瓦剌在開平戰事不利,想要月兌離戰場回草原過冬。他們悄悄傳信京城,要我們攪亂京城的局勢,否則大同那邊的生意就別想再繼續下去了!」

「荒唐!難道為了做生意,便要那這麼多的人命去填?若是再等等,說不定咱們的勝算更大……」

「一年數千萬兩銀子的生意,別說死這點人,就是把京城的人都填進去,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劉潛的回答讓陳瑞文驚覺這些晉黨中人的殘忍與貪婪,他這會極為後悔,卻一點回頭的機會都沒有了。

自古以來,造反就是一條沒有回頭的路,要麼成功,要麼滅族。成王敗寇,陳瑞文只能把希望放在了劉潛的身上。

「那咱們現在該什麼辦?」

劉潛左右看了看,沒有理會不遠處傳來的陣陣喊殺聲和哀嚎,在陳瑞文耳邊說道︰「中軍大旗依舊立在這,陳公與我換上衣服,咱們這就去西北方的山中與前來接應的人匯合。等到了大同,九邊中可有不少齊國公府的故舊姻親,待一有機會,咱們就順著長城殺回來!」

「那我等的家人……」

「放心,已經安排好了,估計這會他們已經抵達燕山山腳了!」

……

冬冬冬冬!

城頭的戰鼓上突然大作,西城門剛一打開,就沖出一支精銳鐵騎。

在平坦的北方大地上,騎兵對陣步兵,沒有針對性的陣法與裝備,幾乎和屠殺沒什麼兩樣。

一支五千人的精銳鐵騎,如同一柄尖刀,狠狠插入亂軍之中,三次穿插之後,就將亂軍的整個陣型徹底摧毀。

原本應該坐鎮指揮中軍的陳瑞文與劉潛早就不見了蹤影,失去了指揮的亂軍瞬間四散逃命,可惜張岳將戰事拖到此時,就是為了防止這件事情的發生。

戰場的南北兩側早就布置了數萬大軍,像是籬笆一樣,將亂軍全部包圍在了西城門外的戰場之上,唯一留下的出口就在戰場以西的小山丘處。

林樞麾下步卒偏多,騎兵只有不到六百。在收到英國公張岳的命令後,第一時間派遣薛蟠領著騎兵出發攔截亂兵,萬不可讓這群流寇襲擾京畿百姓。

隨後他帶著步卒跟隨其後,做好最後一道防線,徹底將這群亂兵鎖在西城門戰場之上。

不過林樞也沒有想到,亂兵還沒看到影子,薛蟠就先一步押著一百來人返回了中軍所在。

「大人,末將好像抓到了兩條大魚!」

林樞臉色古怪的看著富商打扮的陳瑞文和劉潛,薛蟠可能不認識這兩人,但林樞熟悉的很。

自新式火藥研制成功之後,陳瑞文與劉潛可沒少來工部打攪自己。這一次在順義縣的探查之中,林樞早就懷疑禁軍與工部之中有人在走私火藥,而且走私的方向就是長城外的韃子。

「薛兄弟,你立大功了!」

僅從這兩人的打扮就能看出,他們這是見勢不妙,準備跑路了。可惜這兩人打死都不會想到,林樞會帶著大軍出現在這里。

不得不說,薛蟠自從進京以來,運勢變化極大。先是得了林樞與賈璉的指點,將金陵一桉翻轉,雖說受了牢獄之苦與充軍之災,可這機遇也就隨之而來了。

薛家門庭已改,跟隨大軍在河南拼殺了一場,回京就當了從六品武官,一年時間不到,因緣際會就入了太子之眼,官升從五品禁軍副千戶。

今日更是好運氣,半路撿了此次叛亂的兩個主要頭目,這要是不升官就成怪事了。

陳瑞文與劉潛算是倒了血霉了,兩人偷偷帶了心月復親兵從中軍大帳逃離,原本想北上燕山,卻在半路上被張岳布置的伏兵給嚇了回來。

只好改變方向往西逃命,剛剛走入山丘之地,就被領著騎兵準備收拾亂匪的薛蟠給當場擒獲。

富商領著護衛走商在京畿之地屢見不鮮,可京城四門緊閉有兩日了,京畿之地的富商誰會這個時候出現在戰場附近?

如此可疑,帶走!

還沒等受驚了的陳、劉二人反應過來,薛蟠就已經帶人沖了過來。五百具手弩的威懾力之大,讓所有人都頭皮發麻,動都不敢動一下。

等薛蟠押著二人來到林樞面前時,一切已經成了定局,等待他們二人的命運,估計就是菜市口的千刀萬剮了。

……

西城門外的戰斗不到一個時辰就宣告了結束,別看前一日炮聲隆隆,可失去了主帥的左驍衛與右武衛在朝廷大軍的威壓之下,連反抗的勇氣都沒有。

雖說事涉造反,可皇帝還是下令張岳接受投降,畢竟都是大楚子民,這兩衛數萬將士,大多都是被陳瑞文假傳聖旨所蒙蔽得到。

林樞讓薛蟠押著陳瑞文與劉潛去了繡衣衛詔獄,他還得安排盧成義帶著的西山勤王大軍安營扎寨。

他們是不能進城的,好在張岳得知此事之後,在禁軍大營騰出了足夠的地方,甚至還送來了不少酒肉糧食以及藥材等物。

西山勤王大軍這五千人雖說沒能趕上大戰,不過在收尾的階段還是見了血立了功。死傷越有百十來人,林樞讓軍中醫官好好醫治,等一切安排妥當之後,他才帶著盧成義進了京城的大門。

「盧都管,待會本官會進宮復旨,你就在宮外候著,估計陛下會召見你的。」

林樞看著城中四處的情況,已經有不少商家開門了,街上的行人也多了起來,看來城里的風波不大,皇帝早前的準備算是起到了大作用。

他跟一旁忐忑不安的盧成義說道︰「你們這五千人馬算是陛下私兵,雖說有涉嫌無詔領兵入京的罪名,可這事說到底還是陛下說了算。想來陛下會欣慰于爾等的忠心,免其罪行,獎其忠義的。」

盧成義勉強的笑了笑,恭敬的跟林樞回道︰「一切皆由陛下做主,卑職等能安穩的在京畿繁華之地立足,皆是陛下聖恩庇佑。無論陛下如何處置,西山所有,毫無怨言。」

兩人說著話就到了皇城門口,因為這場叛亂,紫禁城的防御明顯增強了不少。

守門的禁軍校尉在查驗完林樞的官憑腰牌以及之前出城前的聖旨,這才拱手道︰「林學士,您可以進去了,不過這位……」

「他就留在宮門外等候陛下召見,不敢給禁軍的弟兄添麻煩。」

林樞笑著給守門的校尉說了聲,讓他們幫忙招待好盧成義,這才快步往奉天殿走去。

朝中的文武百官已經有兩天一夜沒有出宮了,除了必要的值守衙門,京城五品以上官員全部在奉天殿等候京城之亂的平定。

好在英國公張岳指揮若定,短短不到兩日,就將這場驟然發生的叛亂給徹底壓了下去。

京城已安,奉天殿中的氣氛逐漸趨于緩和。武勛一脈有不少人立了大功,而且有不少年輕一代在這場叛亂的平定中嶄露頭角。

比如寧榮兩府中的賈蓉、賈薔,理國公一脈的柳湘蓮,還有剛剛將陳瑞文、劉潛押入詔獄的薛蟠等等。

相比之下,文臣這邊不但立功者少,還有不少中下官員涉及了叛亂。不管這些人是不是晉黨一系,這十幾名給叛軍開了各種便利之門的中下層官員,都屬于文官序列。

從工部、兵部、戶部甚至順天府衙門,皆有晉黨充斥其中。這些人可干了不少事,像是給亂黨私開路引,瞞著衙門主官私自調撥火藥、軍械等等。

當議題轉移到平叛的封賞時,文臣這邊的氣勢明顯要比武勛那邊低上不少。

直到殿外傳來內侍的稟報,林樞在外求見!

「臣林樞拜見陛下!」

此時的林樞風塵僕僕,身上的官袍上甚至還有血跡沾染其上,要不然入宮之前稍微收拾了一下,估計這會他的頭發都是散亂的。

皇帝的心情看起來很是不錯,笑呵呵說道︰「林卿免禮,這一趟城外之行,林卿身上的擔子可是數次增加。朝廷此次能夠快速的平定叛亂,林卿功不可沒,理當嘉獎!」

林樞躬身應道︰「臣愧不敢受,皆是陛下運籌帷幄,朝中諸賢與將士們忠心國事,奮勇殺敵。方能蕩平反賊,還京畿百姓之安寧。」

此次叛亂能夠這麼快平定,離不開先前的那些發現和準備。最大的功臣自然是指揮整個京營的英國公張岳,隨後便是發現欽察寺那條密道的繡衣衛與黛玉等人。

接下來就是武將那邊拼命的將士了,這些都是有規定可循,該如何評定按著規矩走就可以了。倒是林樞的功勞不太好說,有些事是早幾年之前就開始鋪墊的,屬于君臣二人之間的秘密。

皇帝也沒有在此時明說,只是給了林樞一個眼神之後,與群臣短暫的說了一陣後續的安排。封賞之事還需中樞仔細商議,得走一段時間的流程才會出來。

群臣在宮中整整呆了兩天,終于在傍晚前出了紫禁城。林樞將西山勤王大軍的事情匯報之後,皇帝笑了笑讓他先回家中休息,此事他自會處理。

等林樞回到家門口時,黛玉已經領著一大家子人在府門前候著,大門處放著一個火盆,就等林樞跨過去。

「嘿!」

林樞打起精神,跨過火盆之後,揉了揉黛玉的腦袋問道︰「這幾天有沒有被嚇到?咱們家有沒有被亂兵波及?」

黛玉揉了揉有些發酸的眼楮,露出甜甜的微笑︰「我才不會被嚇到呢,收到哥哥的信後,我就讓莊子上派了一半的親兵家將秘密進城,一半在家中守衛,一半去了媛姐姐家中……」

說著她將一封信遞給林樞︰「這是媛姐姐讓我交給哥哥的,說是等京城平穩之後,約哥哥去南池一游!」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