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雖然朱高熾本人當皇帝的時間只有一年,但他監國理政的時間,卻有十多年。朱高熾在朱棣死後,能夠快速掌握朝政,精準打擊富陽侯這些政敵,就足以看出其對朝臣的掌控力度之高,手腕之高明。

可以這麼說,永樂盛世,一半以上的功勞應歸功于朱高熾。

李雲睿在朱高熾心目中的地位,又高了一截。

「關于玻璃暖棚的事,我已經稟明父皇,此事朝廷出面有礙觀瞻,但你的建議,也有可取之處……」朱高熾看了看李雲睿,說道,「朝廷可以借你一筆錢,但要收利息!」

「啊……」李雲睿听了之後,有些不爽,這不符合李雲睿薅朝廷羊毛的初衷。

「听說你借了我舅舅家一千萬貫,承諾十年還他們兩億五千萬貫,可有此事?」朱高熾笑了笑,說道。

徐皇後是徐輝祖的親妹妹,所以朱高熾稱徐輝祖舅舅,沒毛病。

「殿下,這事是有的,但不能混為一談。我借國舅的錢是為了開發煤化工設備,是做買賣。但玻璃暖棚,本身就不是為了掙錢去的……」李雲睿撇了撇嘴,開始辯解道。

「話雖如此,但你區別對待朝廷和徐家,朝臣這一關很難過!」李雲睿說的道理,朱高熾自然懂,但身為君王也有君王的難處。

「太子殿下,雖然我理解您和陛下的難處,但說實話,玻璃暖棚真不是一個掙錢的項目,我只是想大明百姓早一點種上永樂薯,能夠沐浴皇恩……」李雲睿可不想做冤大頭,雖然這個錢他拿到後,肯定投入到大明銀行里,賺得盆滿缽滿,但便宜朝廷的事,李雲睿還暫時不想。「殿下,我說的再直白一點吧,花這筆錢,其實就是給陛下臉上貼金,讓百姓對陛下的感恩戴德!」

朱高熾從未听過如此直白的話,听完之後,先是一愣,隨後「噗嗤」笑出了聲,他看出來了,李雲睿是被逼急了。于是開口說道,「我的意思是象征性的給一點,大明銀行向外貸款,一年也有一成的利息。」

「如果殿下這樣說的話,一年一成的利息,也不是不可以!」李雲睿低頭想了想,說道,「但我有個要求……」

「說來听听!」朱高熾問道。

「玻璃暖棚出產的所有產品,所有權和定價權歸我,朝廷中任何人不能插手……」李雲睿笑了笑,說道。

「永樂薯不行!」朱高熾說道。

「可以!」李雲睿點了點頭,笑著說道,「殿下,什麼時候簽合同,打錢?」

「此時,戶部尚書夏原吉夏大人會與你聯絡!」朱高熾說道。

從皇宮中出來後,李雲睿臉上樂開了花,又一千萬五百萬貫到手了,現在自己手上接近五千萬貫大明寶鈔了,可以搞點事情了……

回到大明工學院的第一時間,李雲睿找來李桑海吩咐了一下,李桑海帶著一群侍衛出了南京城,四散而去。

十日後,南京城來了一批客商,齊聚江心島。

這些客商都是從南京周邊城市的鋼鐵作坊主,手下都有自己的礦場、窯爐和工匠。

在兵部工匠的帶領下,作坊主們觀看了煤氣平爐煉鋼的工藝,一群人驚呼神跡。

他們號稱煉鋼,大多煉出來的都是生鐵或者熟鐵,鋼要經過千錘百煉才能成型,但平爐煉鋼法出來的就是鋼……

熟鐵軟,塑性好,容易變形,強度和硬度均較低,用途不廣;生鐵含碳很多,硬而脆,幾乎沒有塑性;而鋼硬度和強度好,且有可塑性,用途極其廣泛。

「各位東家也看了,我們這套工藝,生產鋼的速度非常快,如果馬力全開,一天生產兩萬斤鋼不成問題。」柳福帶領作坊主參觀完之後,直接平爐說道,「不知道大家是否認可?」

眾作坊主听了之後,點點頭。

日產十噸的平爐,在後世沒有任何人會正眼看一下,因為產量太低了,但在大明這就是劃時代的產品!

「除此之外,我們這種工藝煉鋼的成本極低,一千斤煤炭可以煉一千斤鋼,而且還能生產出種莊稼的氨水、還有焦炭。」柳福繼續說道,「氨水可以賣給種地的百姓,以增產糧食;焦炭也可以賣給百姓,用來過冬或者做飯,都是掙錢的途徑。這套工藝,可以說是一魚多吃、一舉數得!」

氨水是什麼,這些作坊主不知道,但聞著味道像是尿味,他們猜測,似乎用來種地也是可以的。至于焦炭,這個他們熟悉,可以用來煉鐵,也可以用來驅寒。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點了點頭。

「這位老丈,貴商號把我們叫來,到底有何打算?」這時,人群中有人開口說道。

「既然這位先生開口問了,我也就不遮掩了,我們打算出售平爐煉鋼工藝和設備,不知道各位東主,有沒有興趣購買?」柳福笑了笑,開口問道。

「不知道柳老丈準備賣什麼價錢?」人群中又有人問道。

「五百萬貫!」柳福給出了報價。

「你怎麼不去搶……」听了柳福給出的價格,有人驚呼道。

五百萬貫,折合三十五萬兩白銀,大明有這麼多錢的人,屈指可數……

「這位先生覺得貴,能否容小老兒給您算一筆賬?」柳福當時听李雲睿說這個價格時,也有些驚了,表情和這些作坊主一樣。

「算賬?算什麼賬?算你怎麼打劫我們嗎?」那人沒好氣的說道。

「這位東主,我們的煉鋼工藝,一天煉兩萬斤,一年就有七百多萬斤,以每斤20文的價格算,一天就是四百兩,折合寶鈔五千六百貫,只需要900天,你們就能收回成本。這套設備,我們保證你們用10年,十年內壞了,我們給你們換新的。也就是說,剩下的七年多,你們就純賺的。這其中我還沒有算氨水和焦炭的收入!」柳福說道。

柳福說的20文一斤,那是生鐵的價格,鋼的價格都不止,畢竟人力成本擺在那里,百煉鋼光打鐵就得幾天……

作坊主們听了之後,眉頭緊皺,柳福的賬是算對了,但誰也沒辦法拿出這麼一大筆錢來。眾人再次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時間沒人說話。

柳福看眾人不說話,又開口說道,「當然我也知道,各位東主可能一時拿不出這麼錢來,因此我們商號聯合大明銀行,推出了貸款采購的服務,大家首付一百萬貫,以後每個月付五萬貫,十年付清即可。」

一群人听了之後,又愣了,開始紛紛算起賬來。首付一百萬,每月再還五萬貫,十年期,總金額就成了七百萬。

「這怎麼又漲價了?」

「是呀?這商號想錢想瘋了吧?……」

也有人覺得贊同的。

「听上去這個主意不錯,但不知道能不能生產兩萬斤……」

「如果真能有這麼高的產量,倒是可以一試……」

大明鋼鐵產量高不高?要看跟誰比,如果跟前面的唐、宋、元比,那是高的離譜,大明一年生產鋼鐵近兩千萬斤,是唐朝的9倍、北宋朝的2.8倍、南宋的8倍、元朝的3.1倍。但跟後世的中國比,簡直就是渣渣,一個民營的小型鋼廠,一年的產量都比這個高。

有人會問,大明一年的產量只有兩千萬斤,一套平爐煉鋼一年就能造七百萬斤,那造出來的鋼往哪里消化?

大明不是鐵太多,而是缺鐵十分嚴重的國家。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