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十八章流芳千古的皇後

殿中省尚食局只是寄祿官,按宋朝官制,尚食局編制隸屬于殿中省。那麼殿中省官員就一定不會管理尚食局,真正管理尚食局的官員叫御廚,雖然這個名字後世比較爛大街,但在此時,他就是一個很正經,且位高權重的官職名稱。

趙桓抵達尚食局時,大量官員、內侍、宮女像是忙碌的螞蟻一樣,緊張急促的搬運著食材。

人群中身披藍色對襟合領鞠衣的絕美皇後(注1),仿佛遺世而獨立的仙女,雖然人員往來密集,但所有人都能一眼在人群中注意到這位身軀挺直,氣質出眾的皇後。

畢竟是千古第一藝術皇帝宋徽宗在盛世時親自挑選的兒媳,皇後朱璉無論是容顏、身姿、氣質還是淑德都是大宋億萬人中頂尖的存在。

趙桓站到皇後身邊,正在指揮宮人的朱璉才注意到自己的丈夫,連忙雙手合攏于月復前,微微屈膝,頷首行禮,問道︰「官家什麼時候過來的?」

「剛到。情況怎麼樣,可還順利?」趙桓看了一眼匆忙的人流問道。

「雖有波折,但尤算順利。起初御廚斷然駁回予的請求,言內宮不得干政。」

趙桓咋舌,大宋士大夫這些骨氣,真的全用在了欺負婦孺上了,有一半拿來抵抗外敵,也不至于被金軍如此羞辱。

「朕看眼前這熱火朝天局面,似乎不像受阻,聖人是如何說服御廚的?」

朱璉望向趙桓,巧笑倩兮,說道︰「御廚就是個榆木疙瘩,予就算搬出官家前些時日以御膳犒賞士卒的事例,也勸服不了他,定要官家詔書與宰相附章。予只能另尋途徑。」

說到這里朱璉絕美的容顏上飄起兩朵紅霞,嬌羞的低下頭,說道︰「予跟御廚講,官家最近食欲大增,一人能吃往日上萬份口糧。御廚雖知曉予是在胡攪蠻纏,但卻不敢背負令君上忍饑挨餓的罪名,只能全力準備更多飯食。」

「哈哈哈!很好,皇後果然聰慧體貼,是朕的賢內助。朕最近的確是胃口大增啊。御廚本職便是照顧朕飲食,若連其本職都不能做好,令朕忍饑挨餓,就可以自己退位讓賢了!」趙桓開懷大笑。至于這個借口,相比于清末老太婆一頓飯一百多個菜,趙桓飯量大了一點,看起來更能夠讓人接受。

最後無非是老太婆吃剩下的飯菜全部倒了浪費,趙桓將多余的飯菜讓給了禁軍士卒。就以封建統治者的德行,作出任何突破下限的事情都不足為奇。

「官家,飯食雖然差不多能準備齊全,但要送給禁軍將士卻是不易。宦官們力氣弱小,往日里給宮中宮女送飯都來不及,許多宮女只能吃涼羹冷炙。希望官家能想一個完全的解決之策。」

趙桓認真思考了片刻,無奈的說道︰「朕也沒有太好解決辦法。」

就算後世,要保證前線將士吃上一口熱騰騰的飯菜都是極為挑戰軍隊組織能力的一件事。

而當下,沒有任何保溫措施,更沒有那麼多的送餐工具,想分裝打包一萬多份熱食,並精準的投送到每名士兵手中……大宋要是有這組織能力,還至于被金國欺負成這樣?

「這可如何是好?」朱璉焦急的問道︰「尚食局從清晨便開始準備食材,殊為不易才準備好了中午飯食,難道只因為運送不及,便依舊要讓禁軍士卒吃涼羹冷炙?」

所以後世天朝總結,戰爭中更重要的是人。沒有良好的組織力,有再多財富,再精良的武器,也是白搭。

宋軍大規模作戰的缺陷就在于,軍隊不掌管後勤。只要規模一大,宋軍後勤供應薄弱的問題就暴露無遺。哪怕趙桓是個皇帝,一時間都想不到哪支部隊,哪個部門應該負責供應軍隊糧食。

現在組建一支部隊,顯然是來不及了。趙桓只能吩咐道︰「讓尚食局準備伙食,軍隊按編制進宮,每兩個指揮(一千人)一批,直接在尚食局門前就食。」

就當尚食局是個軍營餐廳了。

趙桓繼續吩咐道︰「餐皿不足就去民間酒店征用。至少準備三千套,直接為將士裝盛飯菜。設置專人,在軍人吃完後洗刷杯盤。軍人吃完,迅速列隊離開,換下一隊來就食。」

很顯然這就是後世快餐廳的標準流程。快餐廳的優勢是什麼?自然是能流水線式的迅速招待大量顧客。

朱璉眉頭微蹙,問道︰「官家,直接讓禁軍進宮?這恐怕會有損宮中清譽。」

趙桓嘆了口氣,對這個時代充滿了深深的無力感。整個天下就像一處粘稠的淤泥堆,自己深陷其中,作什麼都被無形的阻力約束著。

只要自己頒布一項政令,就必然有人懷有憂慮勸阻。

于是趙桓擺了擺手,說道︰「行了,聖人無需再勸,就這麼定下了。做什麼事情都要考慮祖宗法度,還怎麼放手做事,克服國難?皇宮中也不是沒有禁軍,朕相信皇後及各位妃嬪能懷清履潔,得一以貞。」

只要絕代傾城的皇後能守住貞節,其他人趙桓連見都沒見過,也不在乎。就算是有牛頭人劇情,趙桓記得後世許多LSP對此也是喜聞樂見,就隨他去吧。反正這些人都是宋欽宗的宮室,自己將來都要遣散出宮。

相比于歷史上靖康之難中,趙宋妃嬪所受到的奸污,皇帝頭上的恥辱,眼前這點所謂的清譽折損,流言蜚語,那都不值一提。

最後,趙桓望著朱璉說道︰「當務之急是振奮軍心,守住東京,延續我大宋國祚。這國難危機之時,就不用在乎太多繁文縟節了。讓禁中妃嬪、宮女都到殿中省幫忙盛飯刷碟,裁衣縫鞋。」

大宋官家此刻身上強勢的氣場,讓朱璉心房砰砰亂跳,俏臉不禁一紅,嬌羞的低下頭不敢直視官家大膽的眼神,回道︰「予定統帥宮室眾人,群策群力,同官家共濟國難。」

趙桓是個鋼鐵直男,沒有發現皇後的女兒嬌羞,毫無情趣,全無停頓的繼續談論起其他正事,說道︰「朕即將去明堂與宰相們議事,朕知道禁中庫藏還有四百萬匹絹帛,聖人稍後可組織尚衣局、宮人、內侍、宦官等為禁軍縫制冬衣。亦可分發給百姓,讓百姓積極參與縫衣。無需吝嗇財富,只要百姓能縫制出一套冬裝,每戶發三五匹,甚至十匹絹帛亦無妨。」

四百萬匹絹帛,大宋多年積攢的財富,在國家窮途末路時,是時機爆發其價值了。哪怕每戶給十匹絹,出一套冬裝,也能迅速縫制出四十萬套冬裝。

有這麼多冬裝,趙桓不信禁軍還會受困于嚴寒。怎麼看,這也比將絹帛白白送給金軍卑微求和要更有價值。

听聞官家一本正經的話語,朱璉露出一絲無可奈何的笑容,寬慰道︰「官家寬心去會見宰相們吧,予會竭盡全力操辦禁軍衣食。」

「那朕先去明堂了。」

……

PS︰(朱璉是少數有畫像遺留的皇後之一,電視劇《清平樂》宣傳海報,皇後的藍色衣就是完全復刻的朱璉服飾,朱璉畫像、海報作者放在書友群里了,有興趣的可以進群看一下,書友群615365341)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