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庆祝宝贝儿子出生, 抠——儿如林百亩都杀了——猪,大摆满月酒,也是告诉全村人, 他林百亩有后了——
怪林百亩得意, 就是刚出月子抱着元宝儿子的王氏,也是笑出双下巴。非但是成亲十五年——举得男, 关键这孩子生的, 忒得人意。
这才——个月, 就从刚生下来的红皮小老——儿——成了白女敕女敕胖嘟嘟的胖小子。
尤其生得白净, 跟——雪团子似的,大眼睛高鼻梁, 胖乎乎的却——是——种蠢肥。谁见谁夸。比三撇狗油胡的亲爹林百亩、眯眯眼的亲娘王氏, 要俊百倍——止。
族——林鹊见到元宝族侄,都忍——住赞了声,“这孩子会。”
的确,林百亩脸上——俊的就是——双眼睛,王氏虽然是眯眯眼,但鼻梁高拔, 这孩子全是挑着爹娘优点——的, 可——俊么。
元宝的到来给他爹林百亩带来了巨大动力,有儿子,更得好好过日子,给儿子攒家业啊。
于是,林百亩更抠儿了——
过, 这对王氏影响——大,王氏正在哺乳期,她说了, 要是吃——好,女乃水质量就差,就养——好儿子。
养——好儿子,儿子就容易生病,生病就得看大夫,看大夫就会花钱,花钱还是小事……夫妻俩就这——个宝贝疙瘩,百亩地里——根独苗苗儿,谁舍得儿子生病啊。
所以,——管林百亩怎么抠儿,王氏顿顿白面,过年过节还得吃个荤腥才行。
林百亩——边心疼——边想,哎,忍忍吧,我家元宝生来——凡,以后肯定能像鹊大哥家的申哥儿——样,在城里办厂子,挣大钱。现在吃点儿也——算啥,孩子生来贵命。
林百亩给宝贝儿子戴上虎——帽,问王氏,“贺礼准备好没?”
王氏手里拎着,“这——拿着呢。”——
家三口去参加族兄林鹊的儿子林申的婚礼。
林百亩——向跟族——家走的近,族——家娶儿媳妇,他也跟着忙里忙外。王氏也抱着儿子在女眷——边儿坐席,——说,族——就是族——,大席置办的特——有油水,——炖菜里——全是肉,都没几块冬瓜。
王氏也没光顾——己吃,现在儿子将满——周,也能吃点东西。王氏掰块馒——,醮菜汁喂儿子,小元宝将——撇,——吃!——着肉窝窝的小手咿咿呀呀的指着桌子上的炖鱼,小身子还——纵——纵的,王氏抱着他,“——急——急,给你弄块鱼啊。”
心说儿子这口味儿——咋行,肉多香多好啊,现成摆着大肉——吃,偏爱吃鱼。
夹块鱼肉给择了刺,果然——喂到嘴边儿就巴唧巴唧吃了。
林元宝小盆友非但爱吃鱼,平生说的第——句话就是,“鱼!”
是的,——是爹也——是娘,而是,鱼!
林百亩半点——介意,还到处吹嘘,他家元宝十个月就会讲话了。这孩子以后肯定是赚大钱发大财的料,果然金元宝的梦没白做,——小就能看出伶俐来——
到元宝两岁的时候,基——上就成了只小鸟,成天叽叽喳喳的,话没个完,有点话痨的倾向。这孩子——看小,格外会说话。
林申的妻子有了身孕,回老家安胎。王氏经常带元宝过去,见着林申媳妇,乡下地方有传说,说小孩子眼睛亮,林申妈就常拿着点心问元宝,“小宝儿,你说你大嫂子给你生小侄女还是小侄子。”
这时候,小元宝就嘎嘣俐落脆的来——句,“小侄子!”
然后,小手刷的——抓,点心到手。留下大人们咯咯乱笑,他两只小胖手捉着点心吃去了。
到元宝三岁的时候,他有了人生第——个烦恼。
原——吃的好端端的馒——,爹——让吃了。
每天早上——个的蒸鸡蛋,也没有了。爹说要攒钱买地,以后都要节俭着过日子。
林百亩真——是虐待儿子,他吃的也跟儿子——样啊,都是玉米饼子窝窝——,这就挺好吃,村儿里多少人家连玉米饼都吃——上哪。
可元宝——这样想,他先是说玉米饼剌嗓子,他爹说适应适应就好了。
然后,元宝就——己想法子了。
他见天在家玩儿,就竖起耳朵听,——听到鸡窝——里咯咯哒咯咯哒的声音,嗖就跑鸡窝去,模个热腾腾鸡蛋握手里。
生鸡蛋没法儿吃,元宝就先——鸡蛋藏起来,跟他娘说要喝水——他娘给他倒了水,他捧着碗——水刷的泼地上,转手找出刚从鸡窝拿出的鸡蛋,啪嗒就摔碗里,摔碎,让他娘给蒸鸡蛋吃。
王氏——看鸡蛋碎了,——吃就糟踏了,只得给儿子蒸蒸吃。
林百亩知道这事,——儿子狠狠骂——顿。元宝心理素质特——好,他就——幅啥都听——懂的模样,随你怎么骂,他只管甩着——己的拨浪鼓,拨楞拨愣玩儿——己的。
孩子才三岁,为着个鸡蛋,也——能揍——顿啊。
尤其元宝都三岁了,王氏也没动静,林百亩到现在也没第二个儿子,于是,依旧格外宝贝元宝。
王氏就跟丈夫商量着,赶紧——元宝的蒸鸡蛋恢复了吧。你——恢复他——己去鸡窝——里——着鸡下蛋,直接在碗里摔碎,你给——让他吃么。这也——是给——人吃,是给——己儿子吃。
林百亩初时——大乐意,这——天——个鸡蛋,——年就三百多个,这也得好几块大洋哪。
林百亩说,“再——看,元宝大些,兴许就懂事了。”
林百亩没盼来这天,——从早餐——见鸡蛋羹,林元宝就走上独立——强的道路,他见天儿在家——鸡下蛋,他年龄小,耳朵灵,反应快,有时王氏还没反应过来,鸡蛋就得有了。
更让林百亩郁闷的是,偶尔见鸡窝俩鸡蛋,林元宝就——手——个全都拿走,然后在碗里磕破,王氏——想糟蹋东西,只能全给儿子蒸了。元宝吃——了的,王氏就替儿子吃了。
林百亩——盘算,这——天俩,还——如每早——个省哪。
于是,只能恢复早上蒸蛋的供应,严格要求元宝——许再——己去鸡窝模鸡蛋。
为了这个儿子,林百亩简直操碎了心。
他琢磨着,儿子——所以见天要吃蒸蛋,就是——懂生活疾苦的缘故。
于是,打元宝三岁上,林百亩夏收秋收算账,就让元宝坐他身边儿,好——小教导儿子生活——易,全得靠抠儿,才能过好日子。
元宝看他爹啪啦啪啦拨算盘珠子挺有趣,他也上手瞎拨拉。
林百亩就顺带教儿子些算盘口诀。
待元宝四岁的时候,就能拨着算盘打百子了。
要是简单算术加减,根——用算盘,元宝心里——想就知道。问他怎么算的,他也说——上来,但他就是——想就知道。
族——林鹊都觉着,元宝这孩子是有点天分。
林百亩也觉着儿子这每早鸡蛋没白吃,以后光耀——楣看来就得靠元宝了。
儿子聪明,他索性就顺带教元宝认些字。就是认字,——写,写字——得浪费笔墨纸砚么。再说,现在孩子骨——女敕,——大了学学大字,会记账看账,——耽误夏秋收粮食卖粮食就行。
元宝非但有天分,他更有——些运气。
元宝七岁的时候,家族的下——任族——,按辈份是元宝的族兄——林申,准备出国读书,出国前,送妻儿回老家居住。林申还给儿子请了位学识渊博的先生,教儿子林行读书。
王氏带着元宝到族——家说话,林申妻子见着元宝挺高兴,当初她有身孕时没少得元宝的吉祥话,后来可——就生了儿子么。
林申妻子模模元宝的小胖脸儿、后脑勺的小辫儿,“小宝儿生的真俊,这要——知道,还以为是哪家的小闺女哪。”
元宝好奇地的打量着林申身上的西装,问林申,“申大哥,城里人都穿你这样的衣裳么?”
结婚几年,林申更成熟了,身量更挺拔,轮廓也更稳重,很耐心的回答元宝的问题,“城里穿什么衣服的都有,有穿我这样衣裳的,也有穿——袍的。”
元宝小大人似的点点——,“你这衣裳挺好看。”然后看——眼林行身上整齐笔挺的小西装,觉着林行的衣服也比他身上的小蓝裤小蓝褂好看。
然后,当天晚上,林家就发生——件——大——小的事,林元宝私——己的小辫儿剪了。你说——林百亩气的,抬手就抽了宝贝儿子后脑勺——下。林元宝可有理了,“栗子哥也——留——辫儿,申大哥也没小辫儿,林行也没小辫儿,我也——要这个!”
栗子哥是元宝的朋友,——过栗子哥平时要打草打菜喂鸡喂猪,没多少时间跟元宝玩儿。
林百亩骂儿子,“知道个屁!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
“申大哥难道——跟咱家——个祖宗?”元宝嘴巴可伶俐了。
林百亩——噎,又给他后脑勺——下,“我看你就是闲的!明儿跟我去地里干活!”
元宝才——去哪,他很讨厌干活,他喜欢玩儿。
第二天,他就去找林行了,想跟林行——起玩儿。林行没空玩耍,人家得读书哪。元宝——读书,元宝说,“——能先玩儿吗,——玩儿累了,再读书——就行了。”
这孩子话逗的林家婆媳笑个——停。
林申媳妇给他块洋点心,逗着元宝说话。元宝接过点心,叹口气,“我——喜欢跟女孩子玩儿。”
又逗的林家婆媳——阵笑。
元宝时常来,人家林行读书,他就守着大伯母大嫂子说话。林申也在家,有时,他也找申大哥玩儿。
看申大哥拿块石——拿——刻刀的雕琢东西,他能——看看半天,也——闹人。林申有时给他个九连环鲁班锁——类的玩具,元宝玩儿几天就能解开,林申听妻子母亲说过元宝的伶俐,闲来考考他,字认识——些,还没学过握笔,算术很好,林申拿个简单账——,刚说出出入数目,接着元宝就能给出余额。
林申模模元宝的大——,想这孩子是有些灵性。
林申见着林百亩,说到元宝,林申道,“元宝这孩子,——念书可惜了。”
林百亩很——豪,“都学会了。百家姓,千字文,都背的溜溜熟,拨算盘算账也没问题,现在会拨九遍九了。”儿子继承家业肯定没问题,而且综合生儿子前他做的——大吉大利的元宝梦,他儿子以后还能——家业发扬光大哪!
俩人说话有若鸡同鸭讲,林申道,“应该找个正经先生读读书。”
林百亩将手——挥,“——用。读书得多少钱啊,县里——个月就得两三块大洋,现在又——考秀才了。”
林申想着依百亩族兄的抠——,是舍——得花钱给元宝读书的。林申想到元宝既白净又伶俐的模样,实在——想族弟明珠美玉的资质给耽搁了,索性同林百亩说,“我给林行请了个先生,现在先教——些文学底子。我看元宝是个读书材料,让元宝过来——起读吧。”
林百亩心下盘算——遍,有些为难,“这先生得挺贵的吧。”
“——用百亩哥你出钱,我已经同先生谈好学费。我看凭元宝的资质,以后必有大出息。”
既然——用他出钱,林百亩——然乐意。林百亩特——感谢林申,再三说,“就凭申哥儿你这么说,他要以后没出息,都对——住你的赏识。”
林百亩回家跟儿子——说,没想到儿子——愿意。林百亩说,“你——成天去找林行玩儿么,这以后——起读书,就能天天在——起玩儿了。”
元宝说,“我是去跟申大哥玩儿的,谁跟林行玩儿啊,他——么小。”
王氏,“人家就比你小两岁。”
“两岁也很小啊。”元宝还有些嫌林行小,他见天去,找林行——就是个——儿,相对于比他小的林行,元宝更喜欢高大英俊的申大哥。
“就是你申大哥叫你去读书的,明儿——早就去。”林百亩说儿子,“——犯傻,——上哪儿有这——花钱就能跟先生读书的事儿。咱——分钱学费——出,你去——个月就相当于赚两块大洋,——年就是二十四块!赶紧麻溜儿的给我去!”
元宝天生会讲条件,“——得给我烙白面饼,我才去。”
林百亩骂儿子,“怎么——馋死你!天天就知道吃好的喝好的!”
元宝歪着脑袋斜看天,“反正没白面饼我就——去!”
林百亩给他气死,王氏啥都应承儿子,“成,成,给你烙,给你烙。”儿子吃——了,她还能吃两口。
林申想着,——如在家族里挑了几个年龄相当的孩子,——起放过来读书。
年龄小的,愿意让孩子过来。要是孩子年纪大些,许多族人还——愿意让孩子来,七八岁就能跟地里干些零活了,再——济也能打猪草摘野菜,念书——耽误时间么。
待林申出国后,零零散散的,——后也就剩下元宝林行两个学生。
元宝没走,他——喜欢读书也没离开,主要是,族——家午饭特——好吃——像他家,明明粮食满仓,他爹成天连口白面都舍——得给他吃——
为他爹跟族——大伯关系好,主要元宝虽觉读书枯燥。但他背书快,他入学时功课进度是——如林行的,——过,有先生指点着,元宝——两个月就追上林行的进度。
再加上这小子——的漂亮,以前也经常跟爹娘来,时间——了,午饭就是在族——家吃。有时他连睡觉都跟林行——起,晚上也——回家了。林申妻子是个贤惠又善良的女子,时常做衣裳都做两身,有元宝的——身。
穿上大嫂子做的小袍子,元宝还借大嫂子屋里的西洋镜照了照,心里觉着,这可比她娘给缝的衣裳好看多了——
过,——好看的还是林申哥的西装。
元宝对镜向往了——会儿,想——己以后——定得去城里,买——好看的衣裳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