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崛起之路 第十八章 移民问题

现在海军问题一直是吴鹏心中的一块心病,甲午战后,吴鹏已经将北洋海军的火炮以成本价更新的一遍,虽然北洋不在自己手中,但也算是一大战力,在远东除了英俄对付不了,对其它势力还是有一定的威慑力的。

从旅顺回来之后,也传来了李鸿章的消息,不出所料,俄国人果然想绕开吴鹏,直接与朝廷签订条约,条约内容与李恩富等人所说一般无二,而且令吴鹏没有想到的是俄国与法国联合成立的华俄道胜银行欲向朝廷借款再修建一条从天津到沈阳的铁路。当然管理权由俄国人掌握。

不过最终李鸿章没有签订任何条约,其实最后一条吴鹏是同意的,但朝廷不同意,慈禧可能认为有了这条铁路,皇帝的兵马可以从陆上快速地逼近北京,所以也不同意此条约。不过有一件事另吴鹏很是欣慰,李鸿章在欧洲欢迎仪式所用的国旗与国歌正是五星红旗与新国歌。

吴鹏早在几个月前就已经把国旗与国歌让唐绍仪直接送到朝廷,并直接面见了慈禧,当然在此之前唐绍仪已经对几个主要大臣都朝廷了游说,国歌容易通过,但清朝早有“龙旗”,把五星红旗作为国旗恐怕很难通过,唐绍仪在慈禧面前说了很多,但最终慈禧也没有表态,此事一直到现在,吴鹏甚至怀疑李鸿章此举说不定是他自己擅自主张。不过总的说来这是一件好事。

此时吴鹏正在办公室里与李恩富和唐绍商议着。

“皇上,恐怕对于卢汉铁路我们不拿点钱出来,是不行了,朝廷没有钱说不上话呀!这几天我与张之洞谈过了,目前卢汉铁路已经建设了近两百公里,突然让他们换上宽轨距似乎说不过去,朝廷群臣对于日本那八千万两银子的赔款一分钱也没有分给朝廷早有议论……”唐绍仪对吴鹏道,前些天因为卢汉铁路的事情吴鹏派他去找张之洞谈了,卢汉铁路目前由张之洞、李鸿章与盛宣怀负责,这可能是张之洞与李鸿章的第一次大合作,李鸿章也是看到了铁路的巨大作用这才与张之洞合作的。

“多少钱能让朝廷听我们的!”吴鹏问道,对于卢汉铁路他不想以后再翻工,所以直接用宽轨,但现在没有钱自己说话不管用,如果对外国借款的话,肯定不会用宽轨的。

“一千五百万两银子,不过前期只要先付一千万两银子即可,皇上,只要铁路铺上,要拆可就没那么容易了,我们只需把铁路的一段修成宽轨就行了,以后是朝廷求着咱们!”唐绍仪笑道。

卢汉铁路预计总投资差不多四千多万两银子,一千五百万两银子改革区政府虽然也拿的出,但终归不在计划之内,会对区内经济建设有一定的影响。

“好,这钱我们出了!”吴鹏说道,“你再去与张之洞和盛宣怀说一说,剩下的钱我希望朝廷不要再向列强借款了,甲午又没有赔款,这几千万两银子也拿不出了吗?”

“皇上,这已经超出了我们的额外预急费用,拿不出这么多钱呀!”李恩富忙道。

“不用担心,这一千多万两银子又不是一口气给,这条铁路要造四五年呢!每年也就四五百万两银子,而且这笔银子也不用财政上的钱,我还有别的来钱渠道!”吴鹏说着神秘一笑道。

“别的渠道!”李恩富与唐绍仪都愣了一下,不明白吴鹏说话的意思。

吴鹏所说的其它渠道很简单就是海洛.因,海洛.因在吴鹏派人的宣传之下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就被欧美国家禁止了,而到了此时吴鹏也开始赚钱了,海洛.因没被禁止前在药店里都能买的到,药厂没有多少利润,但被列为禁药之后,价格一下子贵了很多,欧美加起来有近百万的吸毒者,虽然不是人人都用海洛.因,但总的说来海洛.因的销量还是很好,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吴鹏就获利近百万英镑。

而且吴鹏正在计划着把药厂迁到外国去,在改革区目标太大,也容易引起纠纷,南洋是吴鹏考虑的第一个地方。

海洛.因的销售主要靠当地势力,比如黑帮等,这些事情吴鹏没有让李恩富知道,他觉得没必要,都是让董亮派人做的。海洛.因的发展期还有五六年,有足够的时间让列强把鸦片赚到的钱吐出来。

“皇上,你……你有钱!”李恩富惊奇地看着吴鹏问道。

吴鹏点点头,“现在只有八十多万英镑,未来几年可能会赚的多一些!”

“不会是药厂出产的吧!”聪明如李恩富还是能够猜的到吴鹏的钱的来源,没办法,吴鹏的事情大多他是知道的,只有药厂他没有经过手,所以很容易就猜到了。

吴鹏赞赏地看着李恩富点了点头,“既然猜到了,那就告诉你们吧!药厂研制出了一种药物,叫做海洛.因。这种东西与鸦片一个性质,但比鸦片更高级,当然价钱也更高,目前欧美各国有相当一部分吸毒者吸食的就是海洛.因,当然大部分都是我们生产的。钱就是从这里来的!”

“毒品!”李恩富与唐绍仪惊道。

吴鹏点了点头。

“哼!皇上此举甚好,鸦片把我们国家都害惨了,我们也应该拿一些回扣!”唐绍仪反应的很快,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之后,很是解恨地道。不过李恩富似乎想的更多一些。

“皇上,不会有什么问题吧!”李恩富道。

“不会,海洛.因并不是我们发明的,而是一个英国人发明的,而且我不会允许他流入中国,起码短时间内不会流入,海洛.因还有五六年或者更短的发展期,之后恐怕制造者就多了,我们也就没钱赚了!”吴鹏笑道,之前之所以不想告诉李恩富就是怕他多想。

“皇上,我明白的!”李恩富点点头,也没有再说什么。

“还是说说铁路的事情吧!少川,再去与张之洞与盛宣怀谈一谈,让他们一定要说服朝廷,有了我们这一千五百万两银子应该轻松多了,李鸿章那边好办,我们已经打过不少交道了,只是现在还在国外……”

现在李鸿章访问完了俄国又经德国到了美国,在德国还与俾斯麦进行了交谈,不过此时俾斯麦已经赋闲在家几年时间了,不会对中德关系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

不过在美国李鸿章却很受欢迎,“甲午战争”后,用中美关系牵制中英、中俄等关系,是一项比较可行的方案。美国“只做生意”的对华政策,对中国最为有利。目前的俄国、德国、法国,甚至英国,都或明或暗地提出了分割中国领土的要求,只有美国强烈反对领土占领。

八月份李鸿章抵达纽约港,港中百多艘船舰汽笛长鸣。上岸后,大街上人流如堵,有50万纽约客在第五大道和中央公园等处,夹道欢迎和观看李鸿章乘坐的四轮马车。这也让李鸿章兴奋不已。

“皇上,李鸿章预计九月底或十月初能回到国内,这已经影响到了我们向胶州湾派兵,要不我们另想办法吧!要不直接知会朝廷……”李恩富建议道。

吴鹏摇摇头,与慈禧什么事情都好商量,但兵事就难说了,吴鹏明白,慈禧最大的让步是让他在关外自由发展,但派兵到山东,就等于挑动了慈禧最敏感的那根神经,虽然胶州湾离北京还是很远,但慈禧不会这么想,她会认为吴鹏想来个南北对进,夹击攻取京城。所以吴鹏想通过李鸿章,看看有什么办法能够解决这一问题。

“算了,还是再等等吧!德国人现在也没有准备好,等李鸿章回来再说吧!否则别外乱没有平息先起内乱!”吴鹏最后说道。

“你们两个还有什么事吗!”吴鹏到两人似乎还有话说,于是问道。

“皇上,这是民政部的一份移民统计,您先看一看!”说着李恩富把一份文件交给了吴鹏。

吴鹏慢慢地翻看着,上面列举着近期的移民情况。

“嗬!五十万,还是自发的!”吴鹏看了大吃一惊,在近十个月里大约有五十万人来到辽宁,这些人大都是自发的来到的,改革区政府在德州、保定、天津设立了移民局来帮助人们移民东北,在最近几个月中,移民局忙的不可开交了。

“皇上,我认为移民问题是个好现象,这主要是由于对日战争的推动以及移民局工作的得力。在今后的几年里移民数量都会维持在一个高水平上,为此我建议把移民局从民政部分离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部门运做,另外……我们又需要扩大地盘了。”

“是呀!移民速度够快的!”吴鹏感叹道,这让他想起了后世,后世东北人口从几百万一下子长到四千多万只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这主要要归功于张氏父子,是张作霖与张学良整火车的往东北运人,从而让闯关东达到高潮。而现在吴鹏的到来让这个高潮一下子提前了二十年。

“如果一口气占领吉林与黑龙江,会不会有什么问题?”吴鹏问道。

“皇上放心,这些年里改革区人民政校培养了不少的行政干部,而且这两省本没有多少人,行政方面没有任何问题,主要问题就是与朝廷的换防了,朝廷人马势必会撤走,这一来两省都是边界省份,防御问题就直接靠我们自己了。

“只要行政没问题就行,军队更没有问题了,陆军现在是俄国防着我们……”吴鹏笑道。

*********************************

(有空闲的书友评论两句吧!“加精”与“评论分”送不出去!打个表情就可!)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