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章节内容中不要含章节标题十

那是一场残酷的战争,还不能完全饱月复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武装到牙齿的美国兵在朝鲜半岛上进行着殊死的搏斗。后方支援前线,兵源要补充。

刘占山符合当兵条件,被召到区里参加学习。那天非常冷,刘占山冻得鼻涕眼泪一起流。走到区里,整个身子都感到麻木,为了暖和一些,他选择通炕的炕头儿坐下。不大功夫,整个通炕坐满了年轻人。一个穿军装的中年人对大家讲抗美援朝的伟大意义,号召每个公民都要保家卫国。他说:“我们是人民的军队,参军是光荣的,也是自愿的。今天,谁自愿,可以举手,也可以动动身子,马上就发军装。”

刘占山坐在炕头儿上,觉得底下有点儿热,他挺着不敢动。因为他看见,只要一动身,硕大的红花就会给你戴在胸前。那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得在枪林弹雨中滚爬。

过一会儿,刘占山感到热得不行,他往灶坑那边溜一眼,烧火的老头儿还在往灶坑里加劈柴。刘占山心里说:“妈的,怨自己傻头傻脑,图一时好受,抢了个炕头儿,看来这热炕头儿没法再坐了!”

刘占山“忽”地跳下地,面对捧上来的大红花,他接过扔在炕上,高声说:“不就是打美国鬼子吗,没什么了不起,我去!等我抓个活的回来,让你们看看外国人长得什么样。”

穿了军装的刘占山登上了闷罐车,也不知走了多长时间,列车停了下来。他以为一定到朝鲜了,忐忑不安的心反倒平静下来。跳下闷罐车,睁大眼一看,四周是起伏的山峦,皑皑白雪晃得他睁不开眼。空气是清新的,看不见战火硝烟,也见不到美国鬼子,从他身边走过白皮肤、大鼻子、黄头发的人都很和善,这些人就是他想象中的苏联老大哥。

刘占山吃的第一顿饭是白米饭,而且管够吃,睡觉的地方也比家里强,他觉得多亏烧炕的老头儿,不是炕热,自己还在那个穷家喝玉米粥糊呢。站了几天岗,他问班长:“怎么见不到美国鬼子?”班长告诉他:“这个地方还在国内。”刘占山有些失落,心里说:“一名二声地当回志愿军,打不着美国鬼子不说,连外国是什么样子也没见过,回家不好向乡亲们交待。”班长告诉他:“这里虽然不是前线,但是和前线一样重要,起飞的飞机都是飞往前线作战,我们的任务就是保卫机场。”刘占山说:“这个我明白,就是看好大鼻子。”班长被他说愣,过一会儿向他交待任务:“今天该你值岗,站岗中必须时刻警惕,这里经常有敌人来破坏,发现敌人,决不能手软!”

飞机场里有很多苏联人,刘占山特别羡慕那个大个子飞行员,听说大个子立过战功。这个威武的大鼻子把飞机开到敌人上空,一顿狂轰乱炸,打得美国鬼子喊爹叫娘,没炸死的也吓得把稀屎拉到裤兜子里。每当大个子驾机冲上蓝天,刘占山都很兴奋,渐渐地,他从心里认识到自己站岗的重要性,也提高了保卫机场的警惕性。

机场里有苏联女兵,也有穿便装的女工作人员,让刘占山感到新奇的是这些女人都很特别,他们喜欢挎着男人胳膊,有的和男人拥抱,刘占山还见过她们和男人亲嘴儿。

营房边有个小卖部,卖的东西有日用品,大多是吃的,光顾小卖部的多数是苏联人。刘占山也进过几次,他去小卖部主要是看新鲜。小卖部的商品来自苏联,连年轻的女服务员也是高鼻梁的苏联人。

一段时间,飞机场附近时有敌机飞过,偷袭我方返航的战机。上级认为,一定有特务在地面策应,不然敌人的目标不会找的这样准。领导要求刘占山他们认真巡逻,不放过蛛丝马迹。

刘占山抓回一个人,是一个挎着柳条筐挖野菜的小姑娘。小姑娘闯进了警戒区,刘占山要检查她的菜筐,倔犟的小姑娘说啥也不给,刘占山把她押到军营。经过详细调查,知道小姑娘叫于杏花,邻近村里人,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家庭成份好,没有特务嫌疑。刘占山把她送出军营,小姑娘不但没有忌恨他,临别时还回头一笑,笑得刘占山美滋滋的。

敌人又来偷袭我方飞机,不过这一次没占到便宜,事先准备好的两架战机突然出现在敌机后面,咬住敌机不放,敌机还没来得及反抗,被我机用炮火击落。

飞机场庆祝这一胜利,军民联欢,于杏花出现在秧歌队中。她们跳的是朝鲜舞,裙子转得溜溜圆。虽然于杏花跳得并不好,裙子甩不起来,还赶不上节拍,但是,刘占山不看别人,他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于杏花。

飞机场比往日平静了许多,敌机再不敢来骚扰。然而,敌人是不甘心失败的,领导要求全体官兵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更要百倍警惕,防止敌人破坏。

初夏季节,五颜六色的野花开遍满山遍野,蚊虫也多了起来,晚上站岗的刘占山被蚊虫咬得非常心烦。回头一想:“当兵一年多了,总是这样日复一日地重复着站岗放哨,太没意思。上级天天说有敌情,到现在也没见过美国特务,真不如到前线和美国佬干一仗,抓两个活鬼子,立个功,那该多风光,回到家乡也有吹的。”刘占山想家,抬头向家的方向看。突然,他的心紧绷起来,一切杂念在瞬间荡然无存,脑海中只剩下两个字:“敌情!”他匍匐在地,拉开枪栓。

借着星光,他看到两个黑影向机场靠近,刘占山把脸贴在地皮上,这样看得清楚些。

两个人影走得挺快,迅速下到机场边上的壕沟里。刘占山顺过枪,枪口对着黑影,他的食指搭在扳机上,做好战斗准备。这时,刘占山产生一个想法:“先不开枪,等他俩处在合适的位置我一枪打俩,那多气派!不然打着一个还会吓跑一个,显得太遗憾。”

黑影靠在一起,他们从身上往下解着什么,接着,前面的黑影把身子弯下去,后面的身影也弯下腰。刘占山心想:“这是最好的时机,在敌人实施破坏前把他们干掉!”就在他扣动扳机这一刻,端枪的手开始颤抖。他告戒自己:“稳住,稳住,千万要打准,一枪打俩!”

刘占山紧扣扳机,枪镗的子弹全部射出。随着枪声,刘占山跃身冲了过去。这时,两个黑影跳了起来,他们大声喊叫,还有女的声音。刘占山没管这些,不顾一切往前冲,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虽然没打死,抓两个活的更好。”当他接近那两个人时,听出他们用俄语喊话,虽然听不懂,也能判断出他们是苏联人。那个男的重复喊:“扑拉毛斯,扑拉毛斯……”

刘占山明白,开枪打错了人。他很不自然地放慢脚步,走到两个人跟前,定神一看,那个男的个子很高,是他羡慕的威武飞行员。大个子用手拎着还没来的及系上的裤带,显得非常愤怒,嘴里除了“扑拉毛斯”外,还哇啦哇啦喊个不停。身边站着的那个女人,是机场小卖部的服务员,她认识刘占山。

刘占山没立功,反倒得了处分,虽然处分不重,刘占山也觉得挺冤屈。从那以后,他心里总是空落落的,干什么也提不起精神。

盛夏时节,机场的四周长满了野菜,这时也是青黄不接的季节,山里人的粮食不够吃,贫穷的人家只得用野菜充饥。每当刘占山值岗时,他都有意接近挖野菜的于杏花,于杏花也不躲他。一天,于杏花问:“你这阵子怎么这样蔫?”刘占山强打精神说:“没蔫,没蔫,只是不喜得笑。”于杏花捂着嘴笑,小声说:“你的事我早就知道,想立功没立成,挨个处分。”刘占山装做不以为然地说:“那算啥,早晚抓个美国特务,让你们见识见识我的真本事。”于杏花笑着说:“总想抓特务,先把我抓到了,还抓了苏联人,多亏你枪法不准,如果真的打中,那可惹了大祸。”刘占山辩解说:“不是枪法不准,那是为了打双,如果打一个,早就打准了。”于杏花瞅着他笑,刘占山也笑了起来。

于杏花每次挖野菜都和刘占山凑到一起,他们的事情被反映到连里,指导员把刘占山叫了去,非常严肃地对他说:“我也不必多说,你们的关系再发展下去,你自己应该知道什么后果!”

刘占山从连部出来,心里很不是滋味儿,他用力抓挠自己的头皮,也没解除心中的烦闷,如果从此不见于杏花,他觉得比抓心挠肝儿还要难受。刘占山咬咬牙,说了句:“头可断,血可流,于杏花不可丢!”

第二天,刘占山休息,他在村边找到于杏花,把自己被指导员批评的事告诉她。于杏花问:“那咋办?”刘占山说:“有办法,逃跑。”于杏花惊讶地问:“你想当逃兵?”刘占山说:“不逃咋办?”于杏花低声说:“你逃了,我咋办?”刘占山说:“跟我一起走,不然我还不当逃兵呢。”于杏花说:“我不想让你当逃兵,名声不好听。”刘占山有些急,放开嗓门儿说:“还管啥好听不好听,再不走黄瓜菜都凉了!”于杏花示意他注意点,刘占山压低声音:“跟我走吧,我家那地方老好了,大平原,一眼望不到边,河里有鱼有虾,还有王八呢。你这破山沟,就是太阳落得早。”于杏花说:“离家太远,我连个近人都没有。”刘占山拍拍胸脯说:“有我呢,我就是你的近人,我对天发誓,这辈子如果亏着你,你要我脑袋。”于杏花低头不语,刘占山催促她:“跟我走,现在就走。”于杏花疑惑地看着刘占山,眼里掉出泪。刘占山说她:“你这个人,怎么不是笑就是哭,眼泪来的快,不相信我咋地?你放心,我刘占山不会让你受委屈。”于杏花说:“我父母肯定不让我和一个逃兵走。”刘占山说:“别告诉他们。”于杏花不停的摇头:“不行,不行,不告诉他们,他们会急死的。”刘占山问:“那咋办?”于杏花说:“没办法。”

刘占山急得拍脑门儿,终于拍出个好办法,他告诉于杏花:“就说我爹死了,我回去吊孝,你也跟着去。”于杏花问:“你父亲不是早死了吗?”刘占山说:“别管那些,没有别的办法,只好说谎。”于杏花为难地说:“当面没法跟他们说,用别的方法,我又不会写字。”刘占山松了一口气,笑着说:“我会写,不是和你吹,我还会写信呢。”

刘占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歪歪扭扭写成这样几个字:“我和兵哥哥走了,父母放心,我不会出×。”刘占山不知道“差”字怎样写,只好用“×”来代替。

当天傍晚,刘占山带着于杏花离开小山村。他们不敢走大路,从山道往家走,翻过几个小山头,已经满身汗水。天黑了下来,于杏花有些害怕,刘占山安慰她:“别怕,有我在,没什么能伤着你。”于杏花害怕山上的黑瞎子,刘占山对她吹嘘:“我打过狼,黑瞎子不在话下。”

刘占山没见过熊,不知道狼不是熊瞎子的对手。他也后悔,后悔自己太鲁莽,心里一激动,一抬脚就离开军营,当逃兵可不是闹着玩儿的,而且还带个女人。但是走到这一步,后悔药是没处买,没有回头路,只有往家走。

刘占山开始还记得日期,后来连饿带累,他们已经不记得走了多少天。白天看太阳,晚上看星星,用它们辨认家的方向,只要能抬脚,就坚持往家走。他们走出山区,进了平原。

夏秋之交,阴雨连绵,于杏花走不惯平原的泥泞路,刘占山背着她,他们走到了辽河边。

太阳落下地平线,天还没黑,骨瘦如柴的刘占山指给筋疲力尽的于杏花看,说河对面就是家乡。于杏花只看到滔滔河水,其他什么也看不见,禁不住打个冷战,心里说:“千辛万苦走到这,又被这条大河拦住,看来这一关很难过去了!”

刘占山从附近的玉米地劈来鲜玉米,想找点柴禾烧烧,由于连雨天,根本找不到干柴。他让于杏花啃生玉米,于杏花摇摇头,刘占山自己啃起来,边啃边说:“好吃,真好吃,又甜又香。”于杏花瞅着他,还是没有吃的意思。刘占山把她扶坐在腿上,拿着生玉米往她嘴里塞,告诉她:“好吃也得吃,难吃也得吃,现在必须填饱肚皮,一会儿我们还要过河。”

于杏花直直地看着刘占山,心想这个人可能是疯了!滔滔河水,看不到对岸,附近又没有船只,用什么过河?她问刘占山:“上哪找船去?”刘占山说:“河里正在涨水,没地方找船,这里离我家很近,人们认识我,有船也不能坐。”刘占山想了想说:“没有别的招,我俩洑过去。”

于杏花说:“我不会洑水。”

刘占山用力往肚里咽生玉米,边咽边说:“你不用会洑水,有我呢。我会踩水,还会扛水,以前经常在这里游泳,一次洑两三个来回。”

刘占山水性好,他也真的在大辽河里游过,那是枯水期,几个狗刨就过去了。现在面对的是涌出河槽的洪水,心里也发怵。刘占山告诉于杏花:“把衣服全月兑了。”于杏花发愣地看着刘占山,刘占山催促她:“快点月兑,一点儿别剩。”于杏花呆坐着,刘占山动手解她的衣扣,于杏花用手往外挡他,非常无奈地问:“你干什么?”刘占山解开她的上衣,又用手拉她的裤带,边解边说:“这么大的洪水,穿着衣服没发过去,只能淹死。”

外衣月兑掉,刘占山还让她月兑内衣。于杏花不月兑,眼泪顺着两颊往下流,哭着说:“跟你遭了这么多罪,我也认可,现在还不知死活,我也没说什么,就是死我也心甘情愿,我都这样对待你,你还欺负我!”

于杏花的话把刘占山说愣了,挥着拳头发誓:“我刘占山要是欺负你

,今天过不去河,掉到水里喂王八。”他见于杏花还是不肯月兑内衣,突然间好象明白什么,他说:“内衣也会挡水,还会缠身子。别那么封建,你是我媳妇,还怕我什么?”于杏花说:“现在还不是。”刘占山有些急,又不好发作,只好说:“你这个人,叫那个真儿干啥!”

于杏花还是不肯月兑内衣,刘占山急得直搓手。这时,于杏花说出心里话:“我倒不是怕你,早晚是你的人,我怕我过不了这条大河。淹死了,喂了鱼也就算了,如果被冲到岸上,赤身**让别人看,我就更惨了。”

刘占山哈哈大笑:“你这是啥话?别想那些没用的,没有弯弯肚,就不敢吃镰刀头,这点小河,一扑腾就到对岸。你放心,就是再宽上三倍两倍,咱们也能过去。到了水里,你只管平躺着,手脚愿动就动动,我在下面托着你,咱们顺着水流就过去了。”

刘占山虽然说的很轻松,他还是做了精心准备。他俩把衣服全部月兑光,把内衣系成一个小包,让于杏花拿着,其他东西全部扔到河里。刘占山笑着逗于杏花:“你要想过河后不丢丑,这包衣服千万别丢。”

啃完最后一棒生玉米,刘占山拉着于杏花跳进河里。

刚进入河道,一个大浪冲向他俩,刘占山低估了过河风险,只顾拽着于杏花,他呛了一口水。此时的于杏花,喝足河水的肚子鼓胀起来。刘占山用力把她往上托,嘴里嘟囔:“妈的,带着人是不如自己洑得劲儿,要是我自己,早该过去了。”于杏花不吭声,为了让刘占山省点劲儿,她用手拼命地打水。冲下来一捆乱草,刘占山躲不及,被水呛得鼻子发酸。他感到身上的力气已经用尽,过河的信心也不足了。

刘占山往下水的方向看了看,一片漆黑,看不到岸,感到返回岸边也是不可能。这时他才想到这个逃兵当的不值,媳妇娶不成,还真的要喂王八了!刘占山泄了气,划水的节奏慢下来,任凭河水漂浮着。

于杏花在他腿上掐一把,问他:“还能坚持吗?”刘占山故意提高嗓门儿:“这是啥话?我游泳就像睡炕头儿,老舒服了。”

又一个浪头打来,于杏花又喝了水,她已经有气无力,勉强说出话来,问刘占山:“我们还能过去吗?”刘占山被水呛的头晕脑涨,觉得天旋地转,身子渐渐往水里沉。他喘着粗气鼓励于杏花:“你洑水还真有两下子,一定要坚持住,马上就到对岸了。”

刘占山腾出手抹一把脸上的水,睁眼看,四周是滔滔河水,每一个波浪都想吞没他,他心里就像有块石头往下沉,岸边在哪呀!

于杏花松开抓着刘占山的手,刘占山一把拽住她,怒声问:“你想干什么?”于杏花喘着气说:“我过不去了,放开我,你自己还能活下去。”刘占山大声骂她:“你放屁!没有你我也不活!不是为了你,我当逃兵干啥?遭这么多罪!”于杏花喘得很吃力,断断续续地说:“都是我,我连累了你,你、你当逃兵,都怪我,松、松开我吧……”

于杏花的身子往下沉。

刘占山疯狂地大喊:“于杏花!”他不知哪来的力量,双手把于杏花托出水面。刘占山腿抽筋,已经预感到死神靠近他俩。他有气无力的说:“别人都说我吹牛,只有你不这样看。我活这么大,什么难事都能过去,我才敢吹。看来今天是过不去了,真的要喂王八。我死了倒没啥,还有弟弟,断不了香火,我妈哭两声也就算了。你呀!你爹妈还以为你享福呢。都怪我,把你害了!”

于杏花感到刘占山的身子往下沉,她挣扎着拍打他的身体,用微弱的声音告诉他:“上面漂下来一团东西。”刘占山把头挣扎出水面,喊了声:“是木头,抓住它!”

刘占山用尽最后一点儿力气把于杏花推向漂来的木头。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刘占山醒过来,他睁开眼,借着星光看到,他和于杏花赤身躺在湿泞的河边上。刘占山以为是做梦,用手在自己的大腿上掐一把,知道疼。他用力坐起身,问睁着眼睛的于杏花:“我们是在阴间相会吧?”于杏花哭丧着脸说:“啥阴间,是那棵木头救了我俩。”刘占山立刻来了精神:“我们还活着!不是我吹吧,没有我过不去的火焰山。”他把于杏花拉到怀里说:“这么大的难关都闯过去了,证明我俩命大,得笑一笑,别老哭丧着脸。”

于杏花从刘占山身上爬开,抱怨说:“你看咱俩啥样子,还有心笑呢!”

刘占山这才注意到,两个人都一丝不挂。

包裹丢在河里,没有遮体的东西。于杏花急得直掉泪,嘟囔着:“我们怎么办哪?”

刘占山安慰她:“别着急,别着急。”他借着星星辨认方向,又爬上堤顶,回来告诉于杏花:“我说别着急就不用着急,大水把咱俩冲到家门口了。这里离我家不远,咱们趁天黑准能赶回家。到了家,你穿我妈的衣服,啥都不怕了。”

于杏花喃喃地说:“我走不动,真的走不动了。”

刘占山站起身,甩着胳膊说:“怎么样,还得我刘占山有抗劲儿。”他弯下腰拉于杏花:“来,我背你回家。”于杏花的身体刚接触刘占山,便立刻退了回去,悄声说:“算了,就是爬也跟你爬回家。”

刘占山到了家才知道当逃兵的严重性。母亲告诉他,周云来过他家,说他不但是逃兵,而且拐骗民女,军队派人来抓他,要把他送到军法处问罪。

母亲的话吓得刘占山出了一身冷汗,没消汗就准备逃跑。他把于杏花留在家里,叫她不要出门儿。还嘱咐母亲好好对待她,别人问,就说是亲戚。

刘占山连口热水都没敢喝,趁黑逃出家门。

他去了清河煤矿,赶上矿里召人,他就留了下来。刘占山隐姓埋名,豁出力气干活,不久就当上班长,领着十几号人。他惦记于杏花,时常偷着溜回家,有人把这事汇报给周云,周云也去抓过,都是扑空。

肃反运动中,刘占山害怕被矿里清查出来,又一次不辞而别,回到家里藏起来。

朝鲜战事趋向平缓,志愿军战士成批地退伍和转业,部队也不来追找刘占山。在村里,逃兵的过错也定不上四类,他又大摇大摆地走在村子里。刘占山不但不回避那段历史,当逃兵成了他吹牛的资本,特别是大鼻子“扑拉毛斯”那段故事,几乎挂在他的嘴上。吹来吹去,把自己吹进了跃进营。

在跃进营干了一段时间,他又选择逃跑。

跃进营的人找到大队,大队逼着小队要人,急得吴有金直跺脚,他埋怨马向勇:“当初就是你,非得送大白话去跃进营,现在跟我要人,我上哪找去?”

马向勇说:“吴大叔你先别急,跑了和尚跑不了庙,刘占山跑了,还有于杏花。”

吴有金气冲冲的问:“怎么,你还想把她也送去?”

马向勇解释:“我是说只要于杏花在家,刘占山就不会跑远,他舍不得家里的小美人。我们只要看住于杏花,就能抓到刘占山。”

吴有金叹口气说:“只好这样,让值勤的民兵留点心,见到刘占山,立刻向大队报告。”

于杏花也知道了刘占山从跃进营逃跑的消息,她惦记丈夫,怕这个冒失鬼再闹出什么乱子。夜已经很深了,于杏花合不上眼,悄悄地爬下炕,推开房门到山墙下解手。刚蹲子,一个黑影向她走来,吓得她“妈呀”一声,起身想往屋里跑,黑影迎面抱住她。

抱住于杏花的人是马向勇,他压低声音说:“刘占山逃跑了,我来陪陪你。”说着就用手去模于杏花的前胸。于杏花拼命挣,马向勇就是不松手,惊恐中的于杏花抽出右手,狠狠地打了马向勇一个耳光。马向勇恼羞成怒,威胁说:“告诉你,刘占山回不来了,就是回来也得被抓。你要从了我,我让吴有金去大队讲情。你要不从,没你好果子吃!”马向勇认为于杏花被吓住,用力往房座子下面拽她,于杏花大声喊:“占伍,快出来,抓坏人!”

马向勇松开手,躲进院子里的玉米地。刘占伍冲出房门,大声问:“嫂子,坏人在哪?”于杏花没说话,捂着脸只是哭。

于杏花的哭喊声惊动了四邻,人们把她围住。马荣也跟了来,他站到哭泣的于杏花跟前,大声喝斥:“深更半夜闹什么,影响社员休息!妈啦巴,哪有什么坏人?就是有人来,也是我们巡防队员在值勤。”

于杏花刚想分辩,马向勇站到马荣身后大声说:“我早知道你那点小心眼儿,假装起夜探风声,见到我们民兵巡逻,大喊大叫给刘占山报信,让他逃跑。没抓到刘占山,和你有直接关系!”

马荣相信马向勇的话,要进屋去搜,被马向勇拉住,对着他的耳朵说:“刘占山不会在家,搜也没用,闹得太大,还会打草惊蛇。不如把目标放在于杏花身上,制住于杏花,刘占山会自动上钩。”

马荣问:“怎么制住,把她抓起来?”

马向勇点点头:“抓起来看住,让刘占山来换。”

马荣说:“吴有金就给这几个破人,还要护青看庄稼,还要监督四类和坏人,哪还有人给小娘们儿站岗放哨?妈啦巴,刘大白话逃跑是他们跃进营的事,跟咱要人,我给他顺便找一找就不错了,深更半夜的,哪有闲工夫?”马荣见几名妇女围着于杏花说话,他用命令的口气说:“你们几个把于杏花整进屋,妈啦巴,别影响我们民兵的革命工作。”

马向勇拉马荣一把,小声说:“老叔,看住人和看住庄稼不一样,正在搞运动,哪轻哪重可要分清。”马向勇的话提醒马荣,他对于杏花大声吼:“不许进屋!”然后面向马向勇,有些为难地说:“妈啦巴,干守着一个娘们儿倒也行,地里的粮食丢得太多,吴有金还得找我。”

马向勇一脸阴笑,对马荣说:“革命工作,人人有份,我替你们分担一些。把于杏花带到小队,你们爱干啥就干啥去,这一宿我看着。她要主动把刘占山交出来,这事算拉倒,她要拉硬,明天开她批斗会。”

马荣看了看走路歪斜的马向勇,觉得让一个成年男人看押一个年轻女子不合情理,也怕在村里引起众怒。他把大脑袋摇了摇,然后说:“你不是巡防队员,妈啦巴,这事不好办。”

成立巡防队时,马向勇向吴有金请求当巡防队员,吴有金没同意,说他腿脚不好,怕耽误夜间巡逻。

巡防队由马荣领导,主要的工作是夜间护青。由于革命运动波澜起伏,阶级斗争变得激烈,巡防队又担起监督和斗争四类的任务,还要监视一些接近四类和疑是四类的坏人。刘占山从跃进营逃跑,其行为接近四类,马荣把他列为重点。

马文提出,去跃进营人员的家属也是监视对象,吴有金也怕去跃进营的人再跑回来,便采纳了马文的意见,并让马文当了巡防队员。马文把巡防的主要精力放在肖艳华身上,其用意只有他自己知道。

马向勇不巡夜,也不是闲逛,他来刘占山家,是为了偷青玉米,遇到于杏花出来解手,属意外。

今年雨水充沛,庄稼长得好,荒草和野菜也茂盛。缺粮的人家先靠野菜填肚皮,后用草籽充饥,玉米棒有了浆,几乎家家都啃青。

马向勇的院子里也种着青玉米,但他不舍得劈,他把目光投向别人家的玉米地。

青玉米在没熟前劈了吃损失大,用孬老爷的话叫糟蹋粮食。孬老爷过得仔细,用陈粮掺一些野菜能够对付到上秋,而绝大多数人家如果“不糟蹋”就要断顿,忍着心痛也要啃自己院子里的青玉米。

一些人到小队的地里去偷,其中包括巡防队员和生产队长的儿子吴殿发,他们偷玉米都有技巧,不是成片而是叉花着劈,丢得不明显,吴有金也不深纠。

不是所有人都敢偷集体的粮食,像肖艳华这样的人只能到地里撸草籽和挖野菜。撸草籽的人多是妇女,刘氏和李淑芝是这方面的高手。细琢磨也高不哪去,只不过比别人能遭罪。水稗草籽最好吃,但水稗草喜湿,她俩下到齐腰深的水里去撸。肖艳华也跟刘氏、李淑芝撸过草籽,她吃的苦少,相比之下显得娇女敕,“抢”不过那二位。刘氏撸了一筐,她连筐底都盖不上。肖艳华试图自己找有草籽的地方,没结伴儿,来到一块玉米地旁。

这块地是何荣普祖上留下来的家产,土改后仍然归何家耕种,肖艳华曾随丈夫在这里留下辛勤的汗水。而让肖艳华刻骨铭记的是这块土地入社以后,她在高粱地里被人污辱时的辛酸和难以言喻的感受。

玉米地边,水稗草不少,都被别人撸得光秃秃。肖艳华往玉米地里看,每个玉米穗都向她招手,她好像尝到烧玉米的甜香,咽着唾液向玉米地迈了几步,又立刻退回来。肖艳华一阵冷战,仿佛感到一双怒眼看着她,怒眼下一双残暴的手,手的力量巨大,毫不费力地撕开她的衣服,甚至要把她撕碎。

肖艳华不敢偷劈队里的玉米,也不想再撸草籽,挎着空筐急着往回走,没走出几步,遇到从柳树丛中出来的马文。

马文的突然出现,让肖艳华意外,而马文则是跟踪而至。他以为肖艳华以撸草籽为掩盖,来偷队里的玉米,打算在肖艳华劈满筐后对她侵害,有罪证在手,肖艳华会乖乖就范。看到肖艳华往回走,他觉得到嘴的肉要丢掉,急中生怒,把肖艳华挡住小道上。

肖艳华往后躲,马文往前逼,肖艳华战战兢兢地说:“你别跟着我,我没偷粮食。”为了证实她的清白,还把柳条筐翻过来。马文露出笑,和饿狼看见羊羔一样兴奋,紧走几步,拽住肖艳华的胳膊。

“你干什么?”肖艳华用力甩马文的手,想走开,却被马文抱住腰。肖艳华伸手自卫,看到马文眼里的凶光,她的胳膊软了下来,举起的手落到自己的衣服上。肖艳华不敢惹马文,只有紧紧地抱紧双臂。这种自我保护方式是无效的,但软弱的女人在强势的男人面前也只能这样做,就像小鸡没有逃出老鹰的大爪,会发抖地把身子团在一起。不过马文不是老鹰,他是通语言也有感情的高智商动物,在施暴之前,想用特有的温情打动肖艳华的心:“咱俩已经有过那种事,你还装个屁,你自己月兑裤子,省得我费劲。”

肖艳华护着裤带往后躲,摔在柳丛上,身子往后仰,被马文拉起来,马文说:“瞅你那屁样,我要不扶你,你就得摔在树茬子上。说句实在话,要是看拨浪头,我就一脚把你踹进树棵子里,因为我喜欢你,才没有对你下狠手。”无路可走的肖艳华哀求马文:“三哥你饶了我吧,我不敢偷队里一棵粮食,只想撸一些草籽,草籽没撸着,我再到村边挖一些野菜,回家给孩子们滚菜团子。”

马文瞅着肖艳华笑,笑得肖艳华心里直发凉,四周空荡荡,她感到自己很弱小,而马文像只强壮的饿狼,再挣扎也逃不出魔爪。

马文向她许诺:“好好顺从我,别整一点儿屁事儿,一会我帮你弄一筐苞米,你挎回去,保证没人敢查问。”

肖艳华被马文扔倒在草丛里,看着马文月兑衣服。突然,她坐起身对马文说:“有动静,八成来了人,你放开我吧,传出去,谁也丢不起丑。”

马文听了听,觉得四周很安静,扑到肖艳华身上说:“臊娘们儿,别耍屁心眼儿,你这点小勾当唬不了我。”

不是肖艳华耍“屁心眼儿”,旁边的树丛里确实藏着人,这个人是马向勇,刚从玉米地里偷出一筐青玉米,想用草伪装后带进村,刚出玉米地,遇到马文纠缠肖艳华。

要是别人干这种事,马向勇会站出来丢他们的丑,而当事人是他的叔叔,他只得收敛他的劣性和好奇心。马向勇伏在地上不敢出声,直到马文拿着肖艳华的筐去地里劈玉米,他才悄悄离开。

马向勇往村里走,满脑子都是马文和肖艳华的艳事,走到村口时,竟忘掉满筐全是青玉米。被“老连长”、王显富一行人看到后,这才知道人们注意到他手里的赃物。马向勇脑子转得快,脸上的赘肉松了一些便有了说辞:“这些青玉米是我老叔让劈的,留给巡夜的人烀着吃。”

村里没人追究马向勇偷集体的粮食,马向勇还是觉得不合算,因为他费劲偷来的青玉米充了公,不但巡防队员吃到烀玉米,两位饲养员也跟着解馋。

马向勇不是认吃亏的人,他要加倍补偿损失,由于腿瘸,觉得偷队里的玉米不如在村里偷方便,便把目光转移到个人的园子里。

四类家有玉米,可这几户人家太机灵,一点儿风声他们就会蹦起来。何荣普家也有玉米,可他家院门紧,马文又常在夜间往那里遛,马向勇觉得爷俩碰到一起不太好。李淑芝家的玉米都劈吃了,到那捡剩还怕碰到刘强。老黑家的玉米长得好,棒子大,又没劈,可马向勇不敢偷。他自己也搞不清,为啥这样怵老黑?也许是小时候被老黑欺负的原故。刘占山也欺负他,马向勇不怕刘占山。

刘占山逃跑不在家,他弟弟刘占伍还小,其他人是妇女,夜间都不敢出门儿,马向勇认为偷刘占山的青玉米和拿自己家的一样方便。

就在马向勇潜入刘占山家院子里的时候,于杏花出来解手,一个更阴毒的邪念从他脑海里形成,要把于杏花搞到手。

于杏花没屈服,喊出刘占伍,马向勇借乱溜进玉米地。见马荣喝斥于杏花,他又大摇大摆地走出来。

于杏花的哭喊和马荣等人的吵闹惊动了在家睡觉的周云,他披件衣裳走过来,问于杏花:“坏人来干啥?”于杏花觉得被马向勇侵袭的事难以启口,便用大哭诉说心里的苦衷。周云问于杏花身边的妇女,她们也摇头。周云说:“你们几个把她扶进屋,有啥事明天再说。”

马向勇用手杵马荣的后背,马荣有些烦,说一句:“妈啦巴,你干啥捅捅搭搭?”见于杏花往屋里走,他明白了马向勇的意思,大声吼:“你别动!妈啦巴!不交出刘占山,我把你抓起来!”

周云问马荣:“抓她干啥?”

“看住她,刘占山就能露面。”

“怎么看?用谁看她?”

马荣瞅了瞅马向勇:“革命者多得是,妈啦巴,用马向勇看着这个小娘们儿。”

周云走向马向勇,马向勇往后退。周云愤怒地把上衣摔在窗台上,挥着手说:“简直是胡闹!”他告诉于杏花:“进屋睡觉去,把门关严,谁叫也不许出来。”又对马荣说:“到地里看青去,粮食是命根子,不能让一些人钻空子,也要防止阶级敌人到地里去破坏!”

马荣刚要走,马向勇拉着他的胳膊小声说:“周云不是支书,铁路警察管不着这段儿。”

马荣转身对周云说:“周书记,现在是兰正说了算,抓不住刘占山,妈啦巴,我可不负责。”

“我负责!”周云从窗台上拽下衣服,非常严肃地指示马荣:“刘占山还要抓,不许难为家属,兰正追问你,啊,你让他找我!”

马荣转身往外走,刚说出“妈啦巴”,脑门上挨了重重一击,用手一模,鲜血顺着手指往下流,疼得他蹲在地上,马向勇把他弄回家。

马荣的脑门儿是被弹子打伤,巡防队员找遍全村也没逮住凶手。刘屯的孩子都有弹弓,排查极其困难。但是,打得准的只有刘占伍和刘志,马荣怀疑是这俩小子干的。他发誓:“妈拉巴,小鳖犊子如果栽到我的手里,一定整死他们!”

马荣脑袋上的伤总是流脓淌水,很长时间不见好转。刘占山没有音信,跃进营催着要人,吴有金急得团团转。就在这时,大队通讯员送来消息,刘宏达也失踪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