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那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呀?”小云好奇道。

“哦,直到上幼儿园大班才由我妈接回来的。当时我不认识我妈呀,只要我姥姥,又哭又闹的。”

不知不觉,我们走过了“杨柳青青”,来到了一方中间园园,两头尖尖的池塘边。

岔道口,草丛中,一块大半个身子斜沉在泥土里的石碑,斑驳陆离的。

杨洁弯下腰儿,用面巾纸,轻轻拂去石碑上的尘土,隐隐约约的,显出三个魏体黑字——龙尾潭。

龙尾潭?这就是传说中的龙尾潭?

我使劲儿揉了揉眼睛,晃了晃脑袋,再次紧盯着看:没错。

千真万确,确是龙尾潭!前两天我刚在档案室,偶尔翻看一本地方志,上面介绍的就是龙尾潭。

相传远古时代,有一条巨龙歇息在此地,后来起身腾飞时,尾巴一扭,一扫,便留下了今日的龙尾潭。经过了漫长的岁月,到了大概夏周时,当地周王爷的小女儿颐雩,不知怎的,有天晚上突然跳入龙尾潭中,约莫两个时辰,王爷发现了,立马命家丁入潭救人,当时前前后后一共38个汉子跳入潭中,拉网搜查,三天三夜也没找到,活不见人,死不见尸,颐雩从那时起,便不见踪影儿了。颐雩的失踪成了永久的“谜”。事情还没完。等到第二年颐雩忌日这一天,同一个时辰,平时静如处子的龙尾潭,突然风声水起,巨浪滔滔,刹那间,飞砂走石,阴天闭日,一股乌黑黑的旋风从潭中扶摇直上,之后一路西去,所到之处,鸡飞狗逃,墙倒瓦飞,片草不剩,面盆粗的大树连根拔起……第二天周王爷统领全州百姓,围绕龙潭恭设香坛,杀猪宰羊,顶礼跪拜,祈祷神龙保佑,恳求颐雩宽恕……可第二年的同一天同一个时辰,还是狂风巨浪,龙卷风起,呼呼西去……以后年年如此,代代如此。直到近代,来了一拨又一拨的学者专家,查地形,察土壤,清水源,学术报告写了几箩筐,科技论文作了几麻袋,最后还是不明就里,不知所因,不了了之。据说那潭中央可是深不可测。曾有1米8的四条壮汉子叠罗汉,都没探到底呀。八十年代初,有好几次想用四台大功率的水泵抽去潭水,可就是抽不尽呵。潭中央似有巨大的吸力,四台泵抽着,抽着,一台接一台很快就熄火了,也查不出是什么毛病.来。这一来二去的,龙尾潭如同天池一般,名震海内外了……

数千年来,怪事不断。一位老员外60开外了,喜得一子,甚是宝贝,不觉五年了,小儿越发聪明伶俐,更加逗人喜爱。一天这位5岁稚童正自玩耍,刚好龙卷风至,连人带物席卷而去,家人发觉,呼天喊地,可一刹那,眼睁睁的便不见踪影儿。约莫半个时辰,5公里之外一村庄有人来报,小儿正坐在一块凹型田洼里,安然无恙。一家人喜出望外,喜庆团圆,老员外在家设坛三天,烧香磕头,拜谢颐雩姑娘……

而眼前的龙尾潭,此刻,岑寂,安详,风波不兴。真像一位羞答答的少女儿安安静静的歇着那。

莫非颐雩姑娘在沉睡?

难道此龙潭非彼龙潭?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