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二十二章,李家人的惊喜

第二十二章,李家人的惊喜

等待的时间是最难熬的,大家都简单的吃了点东西。李河将妹妹赶来的骡车牵进了院子,卸了车将骡子喂上就进屋了。

没有人去注意车里的东西。李氏也只是先将药包拿了下来。

大人们都在里间等着,孩子们先去睡了。孙氏拉着小女儿的手,靠坐在炕上,问着,“你咋回来了,孩子们呢?家里一切可好?”

李氏虽然担心她爹,但这事也急不来,“娘,家里一切都好,开春时家里分家了,我们置了地,建了房,孩子们都好,和儿、林儿都开始上学堂了。”

孙氏咋一听女儿分家了,本还有些担心,怕分不到什么东西,女儿跟着受苦,但接下来一听,反而楞了,这日子过的这么好?

“素琴啊,你这是为了安娘的心。那亲家会给你们拿钱盖房子吗?”孙氏这话说完,不安的看了一眼女婿,见郑二郎没有不自在,也就放心了。

“娘,是你女婿进山时,挖到了一棵山参,换了钱才建了房子的。”这个说法是全家人商量好的。这样可以让他们觉得李氏跟着郑二郎日子过的不错,也没吃什么苦,这样也好让娘家人放心。

“真是山神保佑啊!”这古代人还不是一般的信神。

“这还要等到天亮呢,二郎也累了一天了,先去河儿的屋子歇着,江儿你也去陪着,刘氏就去和孙氏做伴。别都搁这儿耗着,素琴就在我这儿歇了。”孙氏也知大家都留下,也帮不上忙,就催着各人去休息。

“那行,娘要是有事就叫我,走妹夫上我屋去,咱也聊聊。”李河拉着郑二郎出去。

“娘,你也歇会儿,我陪着爹。”李氏看她娘也熬的双眼通红,也劝着。

“那行,一会儿你叫我,咱两换换。”孙氏也是年纪大了,也实在是撑不住了。

这**,很平静,天亮时,李老爷子呼吸明显平稳了,脸色也不是青白色的,有了一点点血色,但还没醒。

一早刘氏煮了早饭,给老爷子熬了药。叫上大家吃饭。得知老爷子见好了,所有人都很高兴。拉着郑二郎一个劲的道谢,把这个农家汉子羞的满脸通红。

早饭后吃了药,又过了半个时辰,李老爷子醒了。

“爹,你醒了,还有哪儿不舒服。”李氏一直守着,一步都不肯离开,这第一时间发现她爹醒了。

“娘,你快来,爹他醒了。”孙氏正和郑二郎在堂屋里讲话,一听老爷子醒了,也故不上别的,直接进了里间。

“老头子,你可算是醒了,你可吓死我了。”孙氏看到老头子醒了,直高兴的哭了。

老爷子眼不眨的看着李氏,孙氏知他的意思,“老头子,是素琴回来了,这素琴给你带了药,才救了你一命啊!”

“爹,真的是女儿回来了,爹。”这李氏也拉着她爹的手哭的上气不接下气。

“小姑快别哭了,娘也快收收,这哭大了伤身。爹这刚醒,看到你们这样,他心里要难过的。”小孙氏(李江的媳妇)劝着。

“是啊,都别哭了,这爹醒了是好事。”李江也帮着媳妇劝着。

“好,咱都不哭,给你爹倒杯水。”孙氏收了声,吩咐着。

喝了水,李老头感觉嗓子没那么难受了,就问道,“素琴,你咋回来了?”

“爹,我是回来给你过寿的,你病的这么重,咋不找个人告诉我一声呢。”李氏想想就后怕,要不是儿女们劝她回来看看,她就见不到她爹了。

“我这毛病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能有个啥事。你这离的也远,家里事也多,不用费心。”

“还说没事。”李氏小女儿的嗔怪了她爹一眼。

“老头子,你这也才醒,也别费神说话,这女儿女婿还要再留几天的,你先歇着,有啥话,好点了再聊。”孙氏怕老爷子伤了神。

“我睡了好久,这才醒,哪睡得着,你们讲着话,我听着。”难得看到女儿。

“爹,您这身体还得养着,素琴也**没睡了,等都休息好了再过来和您聊。”郑二郎也过来搭个话。

“劳你跑这么远,快去歇着吧。”李老爷子这才看到女婿。

李氏就去她二哥屋子里睡了。

“大舅哥、二舅哥搭把手,把车上的东西卸卸,这都是给家里准备的。”郑二郎请李河兄弟帮着把拿来的东西安置了。

“这篓子里的东西,等素琴醒了,让她弄,这白米、白面、杂粮、猪肉啥的都是给你们的,你看着收拾。”

“妹夫,你这东西打哪儿来的啊?”李河看着没敢动。

“大舅哥放心,这些都是卖山参赚的钱买的。”昨天已经把这赚钱的事和他们都说过了。

三个媳妇看着这些个吃的,都很高兴,家里为了老爷子的病,连杂粮都吃不上,天天喝野菜粥。这下孩子们都能吃饱了。

几个小子一听有白米、白面更是高兴的叫着。

“快别吵了你小姑睡觉,都出去玩去,中午再回来。”钱氏把孩子们都撵出了院。

中午做了白面馒头,用猪肉炖了一锅菜,给李老爷子熬了白米粥。这一家人像过年一样。

李氏中午时就醒了,和大家一起吃了饭,进了里间和孙氏聊天。大家也都进来了,孩子们站着,大人们各自找地方坐。

李氏拿出了一个包袱,“娘,这是玉儿姐俩给她们表哥做的书包,里面还有和儿哥俩给准备的书,”

“准备这个干啥,咱家的情况你也知道,哪有那个钱给孩子们读书。”孙氏打断了小女儿的话。

李氏也没接她娘的话,叫过来外甥,把书包给每个人挎上。才开口应着,“娘,这束修的银子我来出。”

这话一出反对声就响了起来,“哪能要小妹的钱。”李家三兄弟都不同意。

“哥哥们先别反对,让我把话讲完。我这钱也是无意间来的,之前哥嫂们没少帮着我们,二郎他也愿意送木哥儿们进学堂。这不识字将来是要吃大亏的,咱不求孩子们能学出个啥,至少将来做个掌柜的也是多个来钱的道。而且我这家里还存着呢,这钱你们也别推了。”

三个媳妇一听能送孩子们进学堂,搂着自家的孩子就哭了。

“这是好事,可你婆家不会同意的。”孙氏还是担心曹氏。

“娘,您别担心,我娘她不会反对的。”郑二郎没说他们已经断了亲的,但这事只要不让外人知道也就是了。

“还有这个。”李氏从怀里拿出个小包,“这是欣儿孝敬您的,我也不知她这孩子装了啥,还不让我看。”

“哟,我家欣姐儿也知道孝顺了,这孩子长的可好。”孙氏接过包,边打开,边问着,这话一下子停下了。

“娘,你咋了。”李氏看她娘突然没声了,瞪着眼不说话,眼睛里还有泪。

“娘好的很。你看,这欣姐儿孝敬的。”孙氏把东西交给李氏。

大家都探过头来看,玉镯和五十两银就这样一下子晃进了众人的眼里,把大家都惊楞了。

“素琴啊,这欣姐儿哪来的银子,这个我可不能收,你还是带回去。”孙氏是真的不敢接了,一个七岁的娃子,哪来的这么多钱。

“娘,你放心收着,这银子就是束修钱,还有爹娘的养老钱,这镯子是欣姐儿孝敬您的,这无论如何你都要收下。这欣姐儿跟着去卖人参时,被一个老大夫看中了,收了当徒弟,这每个月有一两银呢。她孝敬您的,就安心收着。”李氏脑子转的也不慢,还给欣儿找了个理由。

出门时只想着给姥娘惊喜,忘了这东西的来处要如何解释了。还亏得李氏不笨。

李氏看她娘还带着疑问,就找了个话,“娘,这是我给您和爹做的新衣裳。正好现在穿的。只是爹这一瘦下来,这衣服怕是要大了。”李氏看着她爹的脸,又伤感起来。

孙氏接过东西,心里惊讶了好一阵,才反应过来。这欣姐儿能有这样的机会,也是老天保佑,这素琴往后的日子也能好过些,这才想到那些草药和偏方,怕也是那老大夫送的。

“这欣儿有这机会,好啊,咱可得好好学着。”孙氏不忘嘱咐一下。

“孙子们过来,看看你表哥们送了啥书。”孙氏一想到可以送孙子们进学堂,也想看看这书包。

“阿女乃,我早看了,可是不认字,每个人都是二本。”李木将书递给了他女乃。

“这是给孩子们启蒙时用的,一本是‘千字文’,一本是‘道德经’。和儿他们现在学的就是这个。”郑二郎解释了一下。

“好,咱也进学堂。”孙氏这是同意了。

“我可以读书了,娘,我可以读书了。”李林平时不多言,这时却高兴的大叫了起来。

看着几个孩子宝贝的抱着书包,笑做一团,一扫李家这些日子的阴霾之气。

“妹夫,谢谢。”李家三兄弟一起给郑二郎鞠了一躬。

“这是干啥。”郑二郎从椅子上蹦了起来,拉着李家兄弟不让他们行礼。“这一家人,咋还说两家话了。”

看出郑二郎是真的将他们视为一家人,这李家的男人也很替小妹高兴。

老爷子毕竟还病着,也不能聊太久,大家就都去各自忙着了。

孙氏把小女儿留了下来,“素琴啊,这二郎对你可是真上心,咱也要对人家好才行。”

“娘,我知道。”

“这和儿也十五了,你咋还没给他说亲呢?”

“娘,之前家里穷,哪有人愿意把姑娘嫁过来,这家里也才安定下来,和儿又进了学堂,再等等吧,等有了出息,这也能挑个好人家。”

“也不要啥好人家,这女人只要能干,恳吃苦就行。”

“我晓得了。”

这娘俩讲着体己话,这边李家兄弟在堂屋里陪着郑二郎,李家三个媳妇进灶间准备吃食,聊天。

“这小姑子是个有情义的,这发了财也没忘记咱们。”刘氏嫁进这个家时间最长,和这个小姑子相处的日子也最久,这小姑子出嫁时,李河让她把嫁妆拿出来给小姑子添妆,当时她心里还是不舒服的,现在看来当时这么做还是对的。

小孙氏也点着头赞成,“是啊,现在家里有银钱,爹也有了药吃,这看来身子也会越来越好,孩子们也能进学堂了,我才觉得这日子有个盼头。”

钱氏也不知声,只是抹泪儿。

这都多久一家人没笑过了,看着这样的日子,怎能不喜极而泣。致了晚上吃饭时候,李老爷子都可以坐起来了。孙氏看老头子是真见好了,就劝李氏,“你这一出来就得好几天,明儿个就回去吧,那家里还一屋子娃等着呢。”

“娘,等爹病好了,我再走。”李氏这些年也没照顾到爹娘,难得回家,爹还病着,她是真的不想走。

“不行,哪能把孩子们搁家里不管的。”孙氏态度也很强硬。

“娘,您看这样可成,我先回去,让素琴留一个月,下个月我再带了药给爹,再把素琴接回去。”郑二郎也想了一下,看李氏是真的放不下,而他又担心小女儿,所以就想了这么个办法。

“娘,你就让我留下吧。二郎先回去,家里现在真的不忙。”

“娘,就让小妹留下吧,这爹的病也能好的快点。”刘氏这么一说,孙氏也动了心,其实她这也是怕儿媳妇们会有啥想法,这留个小姑子在家呆一个月,这儿媳妇要是给摆脸子可就不好了。

这事也就算定下了,郑二郎第二天一早就赶着车离开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