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开到了叶森家门口,等了一会儿他才出了,打开副驾驶门看见车里小彩和小虎兄弟坐了进去说道:“土豪、土豪啊,又带儿子出去遛弯啊,这年头人都不如动物,做人失败啊。”
看了他一眼:“别吃不到说葡萄酸,你还走不走啊。”
发动车子往镇上开去,一路上看到很多带着大包小包的人,可能是快过年的了,在外地打工的人也开始陆陆续续的回来了。
把他送到他水果店门口后,就带着几小跟在他走了进去。
走进店里看着里面水果整整齐齐的放在货架上,基本上市面上常见的水果这里都有。
看了看没什么事情,叫上小虎它们准备回去了。
刚出镇外面下起来毛毛细雨,看着窗外一片雾蒙蒙的一片,犹如水墨画一样,心里一片宁静。
接下来的几天又有几家杀猪,又被叫过去混吃了几顿饭。
还有几天就除夕了,大伙已经开始准备年货了。
古时人们把办年货叫赶集,就是大家约定俗成地在固定时间、固定场所进行的贸易活动的俗称,年集是一年中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一般在旧历新年前腊月二十五。
最后这几集卖的东西大都是一些年货,以蔬菜和衣服最多了。蔬菜是过年必须之物,一年到头了即便是平时再舍不得的人都会买些蔬菜回去,所以菜市场里面人是最多的了,不管是什么菜,每一个摊子之前都围得是里三层外三层的,只能一个人买完了另一个人才能再插进去脚。菜价也是长得飞快,一天一个价,蘑菇竟然涨到八块钱一斤,大肉也是每集增长一块钱仍然被飞快抢空。买衣服的店里和外面的架子里人也是络绎不绝,一年里大人倒是无所谓,但是总会给孩子买上个一两件新的衣服。
我们家也不例外,准备今天到镇上逛半天,将需要的东西都弄回来。
年货大家都十分熟悉,是过年前买一些好的食品,而采购过程则称为办年货,来慰劳一下辛苦工作了一年的日子子,庆祝新年的来临。有些地方的人会买糖果瓜子的年货放在全盒里,亲戚朋友来拜年时,就请他们吃糖果和瓜子等。
另外办的年货就是拜年时送的礼物,城市地区流行送巧克力、曲奇饼等,这是因为到亲戚朋友家拜年时,传统习俗是要带一些礼物。
在农村,对于普通百姓,年货可能是一桌难得吃上一顿的好饭菜;年货是试穿很久终于买到手的新衣服;年货是小孩子口袋里红红绿绿的水果糖;
早上吃过早饭,才和妈才开着车到镇上,看到到处都是人幸好我昨天就已经将东西列出来,今天就出去一一找就行。不然,那么多东西,谁记得清楚?到了街道上,本来就是人头涌涌,一不小心,就可能忘了很多东西。
下了车子,往里走去,边对照单子边买,不一会儿就买的差不多了,期间因为手里东西满了回来几趟车里放好。
这时听见远处的鞭炮声我才想起差点就忘记买烟花爆竹。赶紧走到爆竹店里,今天买烟花的人很多。不过这店也还算大,留有不少的空间看似没那么拥挤。
货台上摆满琳琅满目各色的烟花,瞧的眼也都有点花。记得以前跟父亲过来的时候都还那么多,短短几年就换上不少新品种。
花了八百多钱买了不少鞭炮。十万响、百万响的。大桶的烟花也买上不少。看了看买的也差不多了,搬起就往停车的地方走。
看到老妈还没回来,就去了叶森店里。
因为这几天大集他店里的生意也好了不少,只见里面也有几个人在买些苹果,就走了进去。
他看到我进来也不意外,拉了张椅子给我坐下。
“你怎么有空到我这里来了,不买年货吗?”
“早买好了,等我妈呢,也不知道上哪里去逛了,等的无聊,就上你这里来了。”
然后又跟他聊了一会妈还没有回来,看了看时间不早了肚子饿了,就想到记忆里的一家小吃店,问他去不去……
叶森白了我一眼:“你去吧,我这里也要人看着,哪像你这么闲啊。”
听到他这么说我就自己一个人走了凭着以前的记忆找了过去。
没想到这家店面还在呢。小店不大,只有四五张小桌子,拾掇还算整齐,只是地面有些凌乱,餐巾纸满地,老板正在清理,见着我走进来,一愣,半天没说话。
“老板,我是叶枫啊,几年不见你还是老样子啊。”我笑呵呵上前打招呼,。“叶枫,对,是你小子,好些年没见你了?”
“刚从外地回来,想着好几年没来了,过来看看,尝尝你的手艺,呵呵。”这间店面不大,可是在这边名声却是不小,麻辣兔子头,鸭子头,酱肉,小铁锅鱼粥,铁板烧,铁板米饭,味道极好。
“呵呵,那时候你可是常来啊,不过这几年没见着你来啊,对了,吃点啥?”
“一直在外地工作,这不今年回来了,再也不出去了,还是和以前一样,鸭头和酱肉。老板听到我说的东西后,立刻去准备去了,不一会儿就用盘子端着我要吃的东西放到台子上。我砸吧砸嘴,抓起一个就啃了起来,这味道做的绝对地道。辣了,喝碗鱼粥,陪着锅贴,最是可口。”
一边吃一边跟老板聊天打发时间,看看时间也差不多了,跟老板告辞向车子走去。
老妈正好也刚到那里,打开车门把东西收好就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