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1)

[公元前145年·长安]

一队高头大马扬蹄嘶鸣,从长安东市街上绝尘而过,扬起淡淡的尘土。所到之处,百姓躲避不及,皆侧目而视。这行人中为首的便是大汉储君,太子刘彻。这年刘彻已11岁,长得又高又大,远远超过一般同龄的孩子,他最近才开始学习骑射,但对这门技艺的热情却是高过以往所有的学问,时不时便会约上一众表兄弟、堂兄弟,带着侍读韩嫣到西山去狩猎,今天也是如此。

骏马飞驰,可是在拥挤的长安街上骑得再快也快不到哪去,马匹经过一间酒楼的时候,二层的窗户掉下来一个包袱,包袱里装着的画轴都散落下来,其中一副直直地向着刘彻掉落下来。刘彻顺手接到,也顾不得停下,一路飞驰而去。直到出了城门刘彻才勒马停下,把手中的画轴打开来看。

锦卷上画得是一位豆蔻年华的女子,站在湖中心的一条船上,笑意吟吟,眉如春山,眼若秋水;头顶一弯月牙当空,穿着桃红色的纱衣,披着白色羽衣,束着粉蓝的腰带,在晚风的吹拂下衣带翩翩,宛若惊鸿,摄人魂魄。

田信一看就笑道:“哈哈,这定是个登徒子爱慕人家小姐的美貌,偷画下来的。你们看这个角度,恐怕也是趴在墙头上画的吧。”田义立马开始反驳“非也非也!‘此女只应天上有!’世上哪有这么美的女子。恐怕是那位穷书生夜里动了春心,寤寐忐忑,画出来以慰寂寞的吧!”田蚡(刘彻的舅舅,王皇后的弟弟)这两个宝贝儿子向来喜欢一个唱戏,一个拆台。

“哈哈哈……”众人听了都大笑起来。

刘彻凝眉摇头,指着锦卷的那首诗,“这首《蒹葭》的墨迹与画不同,应该是后添上去的。一定是作画的人画好这女子之后再也见不到她了,才会写这首诗在上面,聊表慰藉之情吧。”

大家都再细看那首诗,是诗经里的一首《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景帝为刘彻挑选了两位师傅,卫绾和汲黯。卫绾是在文帝还在做代王时,就护驾于左右,极受文帝信任。景帝即位后任命他为河间王太傅。“七国之乱”时期,卫绾受命率河间国士卒参与平定七国之乱,立下大功而封侯。

四年前景帝废太子刘荣,卫绾因是栗妃亲属而受株连.但因他忠厚,景帝不忍加诛,赐其免官归家。很快就不仅复职,还升做了太子太傅。他为人方正、寡言敦厚、谨守礼仪、不苟言笑,早年就追随文帝和窦太后奉行“黄老之术”。为刘彻讲《诗经》的时候,这种爱情诗都是一语带过,刘彻私底下就笑他不解风情。

汲黯跟卫绾恰恰相反,为人傲慢不羁,不讲礼数,与自己心性相投的,他就亲近友善;与自己合不来的,就不耐烦相见。所以士人都不喜他,但刘彻却很欣赏他,觉得他颇有侠义之气。不过这位侠士在男女之事上跟卫绾是不相上下,更是不会欣赏什么风花雪月。

刘彻自小读书过目不忘,这些诗都熟读于心,但以前倒是从不会吟咏这些风月之词,今日却忍不住吟了出来,却别有一番味道!

韩嫣侧脸看到这位天潢贵胄的眸子里他从未见过的灼人的亮光,心里有一丝不快一闪而过。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