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随沄往事录

有故事的人

宁涌浪著

第二卷九十年代

第七十章元旦

话说公元一千九百九十年一月一日,即公历元旦,下午四时许,我和娜娜在家里看着电视,妈妈和老姨在做着晚餐。

只听“咣咣咣”的三声急促的敲门声,娜娜去开了门。

“生了!”老姨父震天价响的声音传入耳际。

“生什么了?”老姨追问。

“女孩。”爸爸和老姨父异口同声道。

“不是说预产期在大下周吗?”妈妈问道。

“就是生在今天凌晨,元旦生的。小春的老丈人给孩子起了个小名,叫玖龄,谐音九零。”爸爸道,仿佛抽中了大奖似的。

大家欢天喜地、乐不自禁。

原来,昨天爸爸和老姨父去老舅家应约打麻将欢度元旦,我们四人反而留守在家,未去凑那热闹。谁都未曾料想,我的当时最小的表妹就在辞旧迎新之际诞生了。从爸爸和老姨父的讲述中,再加上我的丰富的想像力,故事大概是这个样子的。

十二月三十一日晚十时许,爸爸、大舅、老舅、老姨父激战正酣,大姨父和大楷哥从旁指点,大姨、大舅妈和老舅妈三个女人一台戏地闲话家常。突然,老舅妈感到月复内胎动,疼痛不止,情知羊水即破,生产在即。身为肉联厂附属医院医师的大舅妈遂临时扮演稳婆之角色,大姨登时小跑到几百米远的公用电话亭。

“喂,请给我转罐头厂通勤处。”大姨说完,焦急等待,谢天谢地,总算该处有人接电话。

“你好,是哪位?……啊,是谌书记啊,有何指示?……好好,我马上就叫张师傅上路,直奔西株街!”

四十分钟后,公车赶到。大家也不知从哪儿弄了副担架,七手八脚地把老舅妈抬上了面包车。那个时节街道上车流寥若晨星,故而该车可以星驰电掣般在马路上行驶。只用了二十分钟便抵达了玄省电工厂附属医院妇产科。

又过了不知多久,一位女大夫走出了产房,问谁是产妇的爱人。

“是我。”过了五秒钟,老舅才反应过味儿来,回道。

“那好,你签一下字,产妇难产,需要剖月复产。”

老舅面如死灰,眼瞅着就要痉|挛起来。大姨父和爸爸一把上前搀扶住老舅,“快签吧!”老舅总算在医院通知书上写下了歪歪扭扭的“谌长春”三个字。

之后,便是在产房门前漫长的等待。随着一声婴儿清脆的啼哭声传来,宣告着一个新生命问世了。一位女医生出来恭喜老舅:“恭喜,生了个千金!母女平安!”如释重负,老舅瘫坐在医院长椅上。众人上前贺喜。得,老谌家从此“断子绝孙”了——因为这是一个不准随便生第二胎的国家。幸好,老舅很快就想开了,因为俗话说得好:“女儿娇,女儿好,女儿是爹娘的贴心小棉袄”;老舅更不可能知道,二十年后的中国适婚女郎都一个个待“钱”闺中,成为了“招商银行”——“从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起好大名了吗?”我问爸爸。

“还没有呢!”

“我一定要去看看我这个刚出生的小表妹,看看婴儿归齐长什么样子。”

老姨父随即添油加醋,对其一路上出力甚夥,如何居功至伟,赞不绝口。

“什么叫剖月复产呀?”我问,“小孩子不是都从妈妈的肚子里出来的吗?”

大人们面面相觑,顾左右而言他。娜娜开心道:“终于有真的小女圭女圭可以让我搓弄啦!肯定比洋女圭女圭还好玩儿!”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