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十二章 碧云观

()第十二章碧云观

明前并不知道王夫人和父亲背后盘算事。寻找网站,请百度搜索看书网

月余后,于先生和云老女官结束了教习,先后辞别范府。说是能教给范小姐都已经教给她了。

离别时,明前又喜又忧,还有些离别伤心。喜得是知道自己学业已经过关了,忧是不知道未来还有什么等着她。伤心是五年间,她与两位师傅结下了深厚感情。尤其是与女先生于秀姑,是亦师亦友,成了亲厚密友。

于秀姑见她泪眼婆娑,拉着手不舍得放开。便笑说,自己住中原钦州,非是天边,将来肯定还会再见面一天。明前才收拾了离愁情绪。而后日子,她如往常一样自行看书习字。

***

清明时分。

是明前亡母王玉贞夫人祭日。范明前从年前就准备好了去京郊碧云观做一场小型法事,为亡母王玉贞敬香礼事。顺便也让李氏去京郊平民坟场去扫墓。

四月二日祭日当天,明前拜别父亲范勉,带了养娘李氏,两个大丫环和几个小丫环婆子嬷嬷们,又带了二十多名家丁护院,足足近百人。由范府二管事率队,拉着两车祭品和布施等物,浩浩荡荡地去了京郊碧云观。

碧云观是京城附近有名道观。相传道家老祖“老子”骑牛出关前,曾这里起程。看到这片土地青丘连绵,碧空里盘桓着一团团绿云,覆盖大地。老子感慨地说,“碧云连霄,祥云盖世。此乃福瑞之兆,该是我道家道场。”

他弟子,便此盖起了一座巍峨大观,起名“碧云观”。经过千载经营,观宇连天,香火如炊,良田万亩,道士千人。与京城东黄岗寺并称为大明朝僧、道两大道场。

元熹帝独尊儒术,但对于能“修仙成神,长生不老”道术,也极为倾慕。天子之母董太后,是个专信长生术居士。经常来碧云观敬香。碧云观都成了董太后家观。

范勉夫人王玉贞生下女儿四年后就病故了,年轻折亡,家人怜惜,便求得关系,把她香火牌位供奉董太后专宠碧云观道场。想借着太后恩宠,也享香火。

马车驶出范府,穿过京城。明前和两个丫环小雨、雪珑,坐头一辆马车里,望着道路两旁街景。她看着城中街坊市景,民间百态,便觉得心胸开阔。她本来就山野间长大,从小满山遍野地乱跑,见惯了自然美景。这五年养相府,锁深闺,得到了泼天富贵。却也像囚禁入笼中小鸟,再没有飞鸟入林自由。

小雨也睁着一双黑桃般大眼睛,渴望地看着车窗外。这丫头也憋坏了。

出城之际,路过午门,却遇到了让人震惊事。

午门前大街上,赫然跪满了一片黑压压人群。男女老少都有,一个个身披麻衣,哭喊哀嚎声震天动地。堵得整个午门附近水谢不通。哭喊人群,足足上千人之多,不断地向皇城方向哭喊跪拜,乱成一团。午门前站满了穿官服差役,把守大门,对着哭喊跪地千余人置之不理。四周街市,站满了严阵以待军卒们。驱赶着周围看热闹人们。场面很混乱。

范府诸人都吓了一跳。管事面色凝重地率领车队速地通过午门,出城了。马车里范明前等人极震惊和不解。

一路无话,又行了半个时辰路程,进入郊区。

官道头,青丘之顶,绿树红花隐映间,座落着一座古朴巍峨道观。气象森严,连绵百里,正是碧云观。官道上都是去碧云观进香车马和行人,拥挤稠密。

官道车流忽然停下,前方传来了阵阵喧嚣叫骂声。碧云观山门处像赶集似挤得水泄不通。众人望去,竟是很多穿儒服儒生和学子们,正聚集碧云观山门前吵闹不休。旁边还有很多官兵,跟儒生学子们推推搡搡相互叫骂着。

两拨人堵住了碧云观官道和大门,使进香车马行人阻滞官路上。

范府管事忙去打探消息,不多时赶回来回禀。

“大小姐,前面出了点麻烦。一群儒生学子们逃到了碧云观,刑部衙门差役们正缉拿他们。他们堵住碧云观大门,我们不能进碧云观烧香了。”

明前奇道:“儒生们犯了什么案子?”

管事见事情隐瞒不过,压低声音说:“大小姐听我说。近日,朝堂上有不少人联合写匿名信告了掌印司礼大太监和御马持符大太监一状!告他们滥用职权,污杀忠良,图谋造反。还告他们鼓动皇上与鞑靼刺尔和亲,丢了大明朝脸。要皇上查处东厂和太监们。这些人本事奇大,把匿名状子直接递到了御前书房。却被宫里大太监刘瑾伍怀德中途截下。反咬一口,说他们谋反。现和刑部正满城抓捕这些匿名告状人。已经抓捕了一百多位官员下东厂诏狱,严刑拷打,要他们招供幕后主使,还打死了多名官员。咱们刚才经过午门时,看到那一千多人跪午门喊冤,就是这些官员家眷,求皇上放人。”

“皇上怎么不管?”明前大惊。

“皇上恐怕还不知道此事呢。”管事苦笑:“大太监们蒙蔽皇上,奏折都不往皇上跟前递,皇上可能不知道。所以那些官员家眷学生才集合了千人齐跪午门,要把事弄大,求皇上管管。不然,这些被抓官员们就是被打死也是白死。”

“眼前儒生学子们就是那些官员门生们。官府也要抓他们,他们听到了风声,就跑到碧云观了。这是董太后经常上香道观,盼着能被董太后遇见庇护。但是衙门差役也追到这。碧云观道士们也不想惹麻烦,就紧闭山门。咱们今天没法烧香了。”

明前目光微闪,脸色凝重。

本朝年号元熹,不复开国盛况。百余年来,法纪废驰,朝纲日紊,已渐渐有了衰败之态。无熹帝很信任宦官,喜欢任用太监们监国监官。太祖曾下令宦官不准干政,但过了百年,已成了一张废纸。太监们结党营私,把持朝政,还把持“东厂”,靠着侦缉百官世族权力,经常扣政敌们一顶叛逆帽子,就消灭政敌并且抄家灭门。早已成了朝堂大患。

本朝有五名权倾朝野、红得发紫大太监。分别是刘瑾、伍怀德,张宁府,李炻,宁中则五人,深得皇上信任。人称“五虎”太监。

明前身为一个相国千金。有时候也听父亲说起朝堂政事,或者由女先生于秀姑之口,知道几分时政。

一位贵族女子往往要嫁给大族或名臣,缔结两姓之好。多多少少都得了解些朝堂中事。起码,你要知道自己家族政治倾向,父亲施政方向,以及未来要嫁夫君政纲派系。

于秀姑先生是前朝名儒于太师后人,是个站朝堂外人。平常不跟明前多谈这些龌龊凶残朝堂政事。但时间久了,与明前半师半友。言谈时便不经意得放松了警惕,露出了些口风。

她对这些手握重权太监们很不以为然。脸上不透风景地笑说:“太监么,本来就是低贱服侍人人,身体残缺,心性自卑。也没家族后代,只得把满腔热心都放黄白之物,功名利禄上了。所以,一旦爬上高位,能把持朝纲左右皇上了。那便是鸡犬升天,转眼就变成了天底下狂妄自大人。行事偏执,不可估量,而且极度仇视正常人。御马大太监刘瑾曾因为一个宫妃啐他一句,便寻隙杀了她一族。一语杀千人,世人常称他丧心病狂,不可理喻。”

“明前,如果以后遇到了掌权大太监或他身边人,一定要小心再小心,不可露出一点轻视之意,否则会惹来杀身大祸。”

明前牢牢记住了秀姑先生话。

而她父亲范勉是正统儒生,是强烈反对太监们干政清流党派党魁之一。与五虎太监暗斗多年,五年前把有救女大恩司礼掌印大太监伍怀德义子崔长侍拒之门外,不准他登堂入室。由此可见他多么痛恨五虎。

因此,明前如何不知道自家站得是什么立场?又如何不知道父亲仕途行得艰难。想到这儿,她心头泛起一股燥热。命令回府不去敬香了。免得惹上麻烦。

管事指挥着奴仆们拉马车拐弯。但此刻后方涌来车马越来越多,一时间调不了头。路堵得死死。

这时候,从官道后方又冲过来一队官兵。旌旗招展,人强马壮。有上千人。他们强行冲散了人群,包围住碧云观大门众儒生和学子。然后扬鞭痛打。

儒生学子们轰然大乱。

一个人眼尖,认出了来人,高喊:“不好,东厂锦衣卫来了!”

***

人们大吃一惊。

养娘李余娘,正指挥着马车拐弯,听到东厂锦衣卫几个字,胖脸变得煞白,像被鹰抓着兔子一样,惊恐地逃回了马车。她对锦衣卫有种挥之不散恐惧感。

明前也小心地掀开竹帘望去,心里霍得一跳。

后面赶上来果然是一群凶神恶煞锦衣卫。那青绿色锦衣卫官服,像扑天盖日旗帜,漫天撒来。

锦衣卫是皇家御林侍卫,跟东厂不是一个体系。但东厂办案时,总喜欢从锦衣卫里抽人手帮忙,而锦衣卫们跟着东厂办案也能捞到好处,也爱跟东厂混做一势。后来人们一看到锦衣卫出动,就知道东厂也到了。

驻扎京城锦衣卫南北镇抚司总衙门锦衣卫是鲜衣怒马,气势昂然,嚣张得不得了。冲进书生和平民群里,像恶狼冲进了羊群,搅得人群大乱。

后面稍远处,骑马奔驰过来一些锦衣卫官员。人群簇拥着是一个清秀俊美年轻人。那人一袭麒麟补子白色曳撒官服。白衣刺绣着补子,刺绣着“麒麟流风”图案。穿千道褶子曳撒,宽如扇形。整个官服银光流动,光彩夺目。

明典规定“麒麟补子”,只有公、侯、驸马、伯才能穿着。戏称为一品麒麟。后来扩大到皇上钦赐给三品以上近臣们穿着。这个人年纪极轻,却能穿着麒麟官服,明白人都暗自心惊。而且,他官服不是文官大红纻丝纱罗服,也不是武官青绿锦绣绢纱服,而是银白色。衬得少年白衣胜雪,气质高洁,通身风流气派。

那个人长像是光彩夺目。面容俊美,长眉带彩,一双单凤眼眼角微微上挑,冷煞煞星眸,天生带着三分风流之意。长像涓秀,身形纤细,像一个风度翩翩,斯文秀气大家公子。

但他气势很冷硬。面容冷漠,眼神锐利,嘴唇轻抿得如刀锋。看人时,目光如火如荼,清冷冷得刺穿人心,又**辣得夺人心魄。身形笔挺得犹如一杆迎风飘掷旗。身后带着许多武将军卒,却如同众星捧月,一月独挂天庭。辉辉然浩浩然得夺人双目。压迫得周围风景皆退去,只余下一个人**于天地间。

明前睁大眼睛,心砰砰地狂跳起来。全身止不都止不住地轻轻打颤。

她认识这个人!这个人赫然正是五年前河南陇中府小陇县救过她,千里迢迢护送她上京少年长侍——崔悯。

竟然这里又遇见了他!明前惊呆了。

多年不见,他长大了。上次看见他时,他还是个十五岁少年。人冷漠,行事狠辣,像一把冰冷犀利刀。那时他还没月兑离少年模样。她还记得他后愤怒地瞪视着自己恼火模样。

但是,五年后今日,他就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他长高了些,容颜退去了稚女敕,姿容盛,气度恬静,眼光超然,脸上带着怡人暖意,周身充盈着一股温馨。变成了一个温文尔雅年轻人。虽然穿着锦衣卫官服,戴墨绢帽,腰悬绣春刀,脚蹬粉底靴,一派武人装扮。却显得他文弱优雅,像一枝使人怜惜盛开幽雅君子兰。

但是,只有明前心里知道,这个人是心性凶顽刽子手,是个冷血酷吏!

她刚回到范府时,还因为他姿容太美,幼稚地怀疑他是个太监。后来问于先生,才知道“长侍”是皇上御书房职务名。不是太监。是没品阶御书房侍从。

这个位置可大可小,可上可下。可以说是不入流端茶倒水小侍从,也可以说是深受皇上宠爱心月复近臣。他跟东厂锦衣卫一起,可能是被皇上指派到东厂监案,也可能是东厂借去办差。但无论哪一点,能皇上身边厮守,能被指到东厂,都不是个简单人物。而当时皇帝御书房里叫“崔悯”崔长侍,却只有一个,就是东厂掌印大太监伍怀德义子。

老师说这个少年办了“范勉失子之案”后一举成名,横空出世,成了全大明官场耀眼少年俊彦。后来他加入皇帝锦衣亲军,成为锦衣卫千户,管辖着上千人队伍。多次替皇帝出京办差,几乎次次都是毫无差错报捷归来。声名显赫,受封赏,成为元熹帝喜欢少年俊彦之一。义父权重,人又俊美无俦,是京城里风头劲踏马观花美少年。

于先生含蓄地道:“是明前救命恩人吗?远观还成,近看不行。这种带毒高岭之花,远远眺望一眼倒是不错风景。公主极喜爱他。”

已经有五年没有见过他了。五年间读书弹琴,风花雪月,使明前几乎淡忘了相府外日子,那些小山村辛酸往事。但是此刻一看见这个人——崔长侍,她霎时间就觉得内心搅痛起来,猛然回忆起许多痛苦往事。这个人改变了她人生轨迹。她靠着车中远远地斜睨着他,秀眉紧蹙,紧咬樱唇,一时间百感交集。

——冤家路窄。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