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一卷 三春争及初春景 6、黛玉上吊暗应谶语 太妃亡故悄谈疑点1

收费章节(12点)

素菊刚走不久,便有丫头来报:“贾府里的一位女乃女乃来了。”

元春疑惑:我刚从贾府里回来,怎么怎么便有贾府的人找来了呢?会是谁呢?是宝钗吗?心里想着,却也只得出去迎接。

到外面一看,却原来是平儿。平儿已是妇人装扮,上身是乳云纱对襟衣衫,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腰间一根鹅黄宫绦,系着一块白玉珮,头上一支金步摇,一步三摇,一副贵妇人气派。元春知道她现在是姨女乃女乃,也算是半个主子,举止行动也有些讲究了。

平儿见了元春,盈盈下拜,道:“大小姐好。奴婢来给您请罪了。”

元春忙笑着扶起道:“你这是做什么?什么罪不罪的,我听不明白。来,有什么话,到里面去说。”一边说着,一边把平儿延入内厅奉茶。

到了内厅分宾主坐了,素菊奉上茶来,平儿惶恐道:“大小姐不用这样客气的,我今儿个来,便是给您请罪的。”

元春微笑道:“你有什么罪?这话倒也稀奇。你不妨说来听听。”

平儿便跪下了,道:“大小姐,我对不起我家小姐。琏儿爷把我们小姐休了,却把我留下了。小姐说回金陵,我等二爷息怒之后,就求了他派人到金陵去请她回来。二爷不同意,最后经不起我软磨硬泡,最后同意派人去看看她过得怎么样,回来说个信,也好让我放心。谁知回来的人说小姐已经不在那里了,也不知道去了什么地方。她还带着小小姐呢。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二爷又不上心。大小姐,我不能在小姐面前尽忠,却让她在外面受苦处,我是猪狗不如啊。”说完便痛哭起来。

元春走下座来,扶起平儿,笑道:“傻丫头,你不用哭,你家小姐可没受苦楚。她如今在云南享福呢。”

“真的?”平儿收了泪,拉了元春,定要让她说明白,“大小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元春便把王熙凤投靠而来的事情说了一遍,还说到巧姐儿快成亲的消息。

平儿双手合十,感激涕零道:“阿弥陀佛,谢天谢地,小姐和巧姐儿总算安顿下来了,过上好日子了。大小姐,您真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救了我们小姐和小小姐,也就是救了我。您不知道,自从小姐走后,我天天吃不下睡不着,只盼着能得着小姐的消息。”

元春便问:“你家二爷如今是怎么样的?”

平儿脸色一黯,道:“还能怎么样?以前有小姐辖制着,还好些。如今是无法无天,无所不至了。连多姑娘那样的烂货也弄到屋里来,还到外边弄了两个粉头回来,天天吃酒作乐,哪里还想着家务经济呢。这家里,早晚得败了。”

“你不是也有孩子了吗?生了一个哥儿还是姐儿?二爷也还对你好吧?”

“我不过生的一个丫头,哪里能得二爷的欢心?他本就是一个不长性的,那喜凤生了儿子,喜欢得不得了,可那两个粉头来了后,也丢在脑后了,只给了喜凤二女乃女乃的名分,却是凡事不管了,只给好吃好喝,让好生管带着儿子罢了。”

“大老爷和大太太不管?”

“管?拿什么管?大太太是什么人,大小姐也不是不知道,专在下人面前作福作威,一毛不拔的,在丈夫和儿子面前却是一抹稀泥,生怕得罪了他们。大老爷自己就是那样的人,还能怎么管儿子?”

元春叹息,又问:“老太太和林姑娘是怎么死的,你大约是知道的吧。你说来给我听听。”

平儿迟疑了一下,道:“您今儿去太太和薛姨娘那里,难道没听说什么?我就是听你去见了她们,才知道您回来了。正想着来请罪,还顺便请您帮着找一找我们小姐呢,谁知就得了小姐的消息。”

“太太和薛姨娘怎么会说老太太和林姑娘的死因呢?便是说,也不知道有几分真假。我就想着听你说说真实情况。”见平儿有些顾虑,便又道:“你放心。我只听一听,并不会怎么样。你想啊,我只是嫁出来的女儿,况且也是死过的人,哪里去管她们的事。太太是我的亲娘,是对是错,我心里也应该有个数吧。”

平儿这才道:“大小姐,我也是听府里人说,有时也能看见一些,事情是这样的。”

原来,自从薛宝钗生了贾英以后,在府中的地位自然又高了一层,加上薛姨妈也一处住着,跟王夫人天天也在一处说话行事,不免便要在王夫人和贾母面前说薛宝钗的好处,诋毁林黛玉的尖酸刻薄,不会做人行事什么的。

黄金莺也被找了回来,听说是被卖到ji院,接客卖笑,苦熬不过,偶然见了贾环前来嫖她,便求了他,给薛宝钗递了信,薛宝钗便让人拿银子把她给赎了回来。这一来,莺儿对薛宝钗更是死心蹋地,对薛宝钗伏低做小很是不满,想方设法便要挤兑林黛玉,要助薛宝钗坐上正位。

家中逢年过节,自是要在一处吃吃喝喝,图个热闹。但莺儿便要故意把贾英抱来,给大家逗乐,说些风凉话,专气那林黛玉。薛宝钗拦也拦不住,到后来也只得听之任之。

这样长期下来,林黛玉便受不了了,时常在宝玉面前哭诉,宝玉自然要护着林黛玉,便拿薛宝钗教训出气。薛宝钗气不过,本就很会说话,偶尔反讥几句,噎得贾宝玉跳脚,却也无可奈何。

老太太有心护着林黛玉,却也禁不住府里所有人说,渐渐地也不喜欢林黛玉了,嫌她既不生养,还喜欢耍小性子,得罪亲戚,也不大搭理她了。

莺儿见宝玉护着林黛玉,知道难以成事,便撺掇着薛姨妈在王夫人面前进言,让贾政把宝玉叫到外任上去,学经济仕途。

宝玉百般不愿,却拗不过父亲的严命,只得懒懒地上路了。

宝玉这一走,正中了一些人的心愿。此后无论林黛玉说什么,要什么,都不管用。紫鹃虽是极力护着黛玉,却也人单力微,竟是敌不过这府里那股强大的势力。林黛玉气病了,却也没人去请大夫,一天天拖着,只不让老太太知道。

林黛玉知道自己中了别人的圈套,支走了宝玉,自己的倚仗便没有了,只有死路一条,思来想去,一天夜里便独自从怡红院里出来,到园中的一棵海棠树下,把自己挂了上去。一个满月复诗书,才貌双全的奇女子竟这样被折磨死了。

这件事便是瞒不住了,老太太知道了,也知道黛玉死得奇怪,却也无法追究,心里痛悔,一时也病倒了,请医延药,均不管用,不上十天,也呜呼去了。

府里人这才慌了,忙派人去请贾政和宝玉回来。贾政半道上中风,还是宝玉一路服侍着弄了回来。到了家,宝玉竟也不哭,也不生气,只里里外外忙着自己份内的事。到老太太和林黛玉出殡后的第二天,宝玉便不见了。府里人四处找寻,也没找见,池塘水沟也都打捞过,也没见着一丝踪影,竟不知道生死如何。

老太太一死,贾政瘫痪在床,大老爷和大太太便闹着分家。分了后,赵姨娘和贾环也闹着分家,卷了金银细软,也不知到哪里去了。贾兰虽然中了进士,做了官,却是放了外任,把大*女乃接了去,母子俩享清福去了,哪里还顾得上这里的人呢。

平儿说说讲讲,喝了不少的茶。元春一边听,一边叹息。想着林黛玉,“玉带林中挂”,竟真的应验了。这是她自己的选择,自己的命运。当初若不是非要二女侍夫,还不知道结局如何。只是那“金簪雪里埋”,竟不知是个什么意思,难道薛宝钗会死在雪地里,被大雪掩埋?究竟是不是这样,现在也不得而知。这个结果也许以后还能看见吧。

这时,韩福气喘吁吁地被一个丫头带了进来,道:“夫人,王爷让我到荣国府去接您,那里却说您已回家了。我这才赶回来。”

元春见韩福神色紧张,便问:“王爷说了自己来接我的,却派了你来,是不是王府里出了事?”

韩福点头道:“夫人所言极是。老太妃,老太妃亡故了,因此上王爷就不能来接您了。”

“什么?”元春吃了一惊,忙对身边的丫头道:“快,快去找小姐,换上素服,把她带到仪门那里,我们得赶紧去王府。”

平儿也只得告辞回府去了。

元春换上孝服,搂了水灵儿,坐在轿子里,感觉有些不安,老太妃昨日里虽然不能说话动弹,但也还没有危象,可只一夜,怎么就去世了呢?再想想梅玲和水滢的举止神态,的确有一些可疑的地方,但再一想,大家都是一家人,怎么能做出大逆不道的事情来呢?想到这里,元春却是不敢再往下想了,只打算到王府里以后,见机行事。

到了王府,大门上已挂上了白灯笼,门口车来车往,白花花的车辆人影,到处晃动。韩福引了元春和水灵儿进去,早有管事的婆子上前来给元春和水灵儿拿来白孝布蒙在头上,腰间系上麻绳。(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手机网(qidian.cn)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