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一卷 初到东汉 34 我可是要做大儒的

大军在汝南休息了一日,第二日想颍川长社开拔。由于王允所部大多是新兵,而且成分驳杂,他们中有颍川和鲁国招募的五千人还好些,毕竟打过一仗了,至于剩下的一万人大多是从这次的俘虏中挑选精壮而来。所以,这先锋的职务只能让李通来担任,让李通率他的本部两千人马为先锋,并上表表他为假破虏校尉。自己与袁尚为中军,荀爽、孔融为行军司马,韩馥为后部,调度粮草。王允本来也想上表,表袁尚为荡寇校尉,却被袁尚以自己年少无功为由推掉,袁尚把功劳全推给了李通、朱汉、袁春卿、蒋义渠、陈恭等人。王允只得表朱汉为别部司马,袁春卿为汝阳县尉,假汝阳长,蒋义渠为上蔡县尉,陈恭为阳安县尉,陈郃为郎陵县尉,扫荡彭月兑等余孽。

荀彧看着远远而去大军,心中叹了一口气。这袁尚这是个看不透的人啊!明明出此良策,是为救民之举,可他为什么要那么多匠户做什么,一时兴起,不可能。难道真是天下将乱,必出妖孽,让人头疼啊!哎!不想了还是先把该做的事做完吧!此时的袁尚可不知道,荀彧真在为他头疼,要是他知道,一定又会不安了,被这王佐之才盯上,那自己以后更月兑身了。不过他此时正徐庶聊得开心,昨天,袁尚一回到自己的房间,就看见荀彧和徐庶在一旁等自己,他以为苦主找上门来了呢?立马向徐庶道歉,说自己是羡慕游侠儿能够浪迹天涯。还说自己也向往这种生活,可是身份不容这么做。他走哪都有几个人陪着,甚是郁闷。好在徐庶也不是什么榆木疙瘩,当下也说是自己误会了。三个人,一个有意结交,一个带着歉意,另外一个更是姿态做的很低,所以三人谈得很愉快。中午还一起吃饭,期间袁尚让张宁拜会二人。他可没敢介绍张宁真正的身份,否则非吓坏人不可,只介绍说是自己新找来的婢女,叫袁宁上蔡人士。也幸亏不久,虞夕就被周直要走了,不然张宁的身份,真的很难搞定。

袁尚突然打了个喷嚏,旁边的张宁紧张地问道:“公子,你是不是受风寒了。”

袁尚摇摇头说:“肯定是有人在背后说我,不是府里的三个丫头,就是母亲大人啊!”

旁边的徐庶不解问道:“三公子,在这里就知道背后有人念叨你。”

袁尚心里一阵大悔,怎么有说错了,这可不是在自己府里,不然也没人敢反问自己,她们只会适应自己,看来得改改自己这个毛病了。看着徐庶游侠装的打扮,心里一动说:“元直兄,这就是读书的好处了。读书使人聪慧,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

“三公子说的好啊!”袁尚正在为自己找到转移话题的材料而高兴,正想继续劝徐庶要读书的时候,耳边传来,荀爽爽朗的笑声。

听了这话,袁尚尴尬的抹了抹鼻子,说:“慈明先生,说笑了。小子无意之言,让先生耻笑了。”心里却说:这老头怎么会听到呢?

荀爽笑而不语,就是面对孔融的问话,也避而不答,不知他心里怎么想的。不过见他不说话了,袁尚心里高兴,就继续和徐庶侃大山。他要是知道,荀爽此时心里想的是:这个人不是带领袁家走向辉煌,就是走向灭亡啊!肯定大吐特吐,血啊!老子一心要做大儒的好不好。

在去长社的路上,不能算平静,可也不能算安静。这一路上,李通剿灭十几股贼众,也分不清哪是黄巾,哪是山贼,只要是贼,不是投降,那么只能被剿了。否则后面的粮草怎么过来啊!

中平元年五月中旬,王允等人终于走到了长社境内,还没扎营,就遇到黄巾进袭。当下两军排开阵势,只见数万黄巾,大多身穿破破烂烂的衣服头模黄巾,只有极个别的头目或者渠帅的亲兵穿着盔甲。还有一部分人穿着锦袍和丝绸做的衣服,手里拿着乱七八糟的兵器,但是他们的士气还是不错的,有那么一种视死如归的念头。袁尚再看看自己这边,除了自己的本部和李通所部,还有王允在颍川而后鲁国招募的士兵还有点士气。从被俘虏的黄巾里面挑出的士兵看看对面的同行,眼里充满了迷茫之色,这一战就算侥幸胜利,也必定是惨胜。

袁尚叹了一口气,对王允说:“王豫州,你看我们士兵士气不高,又是路途劳顿,您看今天是不是撤军在说啊!”

王允憋了袁尚一眼,面无表情的说:“为将者自当马革裹尸,奋勇杀敌。今日拼死一战,日后自有国家抚恤,再有言退者立斩不饶。不知何人为某去拿下反贼性命。”

当下有一员小将披挂齐全、手提钢枪快马冲出阵营,口中大叫:“某乃鲁国孔秀,黄巾反贼谁来受死。”

黄巾营内亦有一员披挂齐全的大将拍马而出,口中说道:“哪里来的女圭女圭,毛都还没长齐,就来送死吗?某看你还是回去找你家大人来吧!”

孔秀听了大怒,拍马走上前去,口中道:“反贼受死。”

那黄巾将领也是大怒,手舞大刀迎了上去,二人立时战作一团,好不精彩。

可袁尚没心思看,心中暗恼王允,不由得小声骂道:好你个王允王子师,你竟然拿小爷立威,好够胆。徐庶在一旁见袁尚不看场中的斗将,于是说:“公子刚才为何,未进就言退,这是兵家大忌啊!”

袁尚看了看徐庶说:“元直兄,以为我怕了这数万黄巾不成。”

“莫非公子是故意的。”

袁尚顿时无语,我贱呐,找骂。老子是想保存实力啊。看着徐庶有些崇拜的眼神,只得说:“元直兄,虽然没读过兵书,可是对行军之事多有自己的见解。你来看,黄巾虽然装备奇缺,可是士气不低,你在看我军,除了长途跋涉,那一万黄巾俘虏可是毫无战意,一旦失利必是导致溃败的源头啊!”

“唉!想不到,三公子年纪虽小,但是没想眼光如此之高啊!”荀爽在一旁感慨的说道。

袁尚一惊,回头抱拳说道:“慈明先生,您怎么来了?”

荀爽笑呵呵的说:“这次委屈三公子了,可是豫州身为统帅,不好亲自向公子道歉,特派爽来表示歉意。”

“啊!尚可不敢当啊!”

“三公子当得起,这次王豫州何尝不知,我军的情况,可是如果大军一退,不但新降的俘虏可能暴动,就连我等的招募之兵,也可能士气大落啊!”

“啊!是尚想的差了,差点误了大事。”袁尚吃了一惊。

荀爽见袁尚如此,一副孺子可教的模样说道:“不必如此,三公子毕竟年轻,不必放在心上。三公子看他们俩谁会胜啊!”

袁尚闻言向场中看去,只见孔秀满头大汗,枪法破绽百出,虽然拼命相搏,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撑不了多久了。心里暗骂:俩个老狐狸,大棒、蜜枣齐下啊!可也不能见死不救了。只能对旁边的李通说:“万亿大哥,那孔秀一时不支,大哥不若替他下来。”

李通当场应诺,拍马急出,口中时说道:“兀那反贼,莫要欺负小孩子,看某汝南李通来也。”

那黄巾将领收起自己的刀,对着孔秀哈哈大笑的说:“回家再练两年再来吧!”孔秀一脸激愤,可是也只自己不是那大汉的对手,只得怏怏而退。回到王允马前,跳下马跪在一旁说:“某初战不利,请豫州责罚。”

王允看看了孔融一眼说:“那里文史还年轻吗?忠心可嘉,先退下吧!”说完,就朝场中看去,只见李通和那黄巾将领互通姓名。

那黄巾将领说:“某乃颍川黄邵是也。”而说着,顿时打成一团,不二十合,李通一枪将黄邵条落下马。本想在补一枪,就此了结了他。这是听到黄巾中一声大喝:“那厮休得猖狂,看俺飞天夜叉何曼敌你。”

李通闻声望去,就见一个魁梧大汉,长得恶形恶貌,身材高大,手提一根铁棒。李通见此已下的马来,手提长枪迎了上去,只见二人,战在一处,百十回合不曾胜负。袁尚看了直点头,要是能收了他,也不错。

二人打的昏天暗地,李通见此,故意露出个破绽,佯装后继无力的样子。那何曼一时不察,瞅着李通的破绽就是一棍,却被李同轻易闪开,并伺机给了他一枪。何曼中枪倒地,李通也不杀他,将他擒住。对面的黄巾渠帅,见此立刻发动大军也将何曼抢回。这边王允也不甘示弱,挥动令旗,两万大军向黄巾冲了过去。两军混战在一处,一方胜在人多,另一方胜在装备齐全。一时之间,占据处在僵持中。朱汉一点不离袁尚左右,袁尚带来的三千人马更是紧跟其后,害的袁尚连打怪的机会都没有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朱汉受伤了,陈到朱灵也受了不同程度的伤,三千人马也混散不堪了。袁尚见此心里不由得暗想:难道就这样败了吗?

求推荐,求收藏,求书评,求会员点击,求评价。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