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一卷 初到东汉 33 愤青王允

袁尚一走进后堂,见诸人都做好了,只留下右手边的首位,心中暗想莫不是还有什么大人物没来吗?就听韩馥开口说:“三公子来了,请坐。”看着他的手势和右边第二位长史闵纯的手势,那个位置是给自己留的。我的地位那么高了,袁尚在一阵晕乎乎的感觉中做了过去。韩馥看袁尚坐定了,方说:“此时,召集大家来是有几件事要和大家商量。第一件事是俘虏的问题,大家说该怎么办啊!”

坐在左边的王允、荀爽、孔融三人没说话,因为这是太守府的事。只见长史闵纯站起来说:“使君大人,这些人多是愚民,被太平教妖人所惑,家无余粮才造反的。某认为应该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众人都是点点头。此时主薄站起来说:“使君大人,府城内的粮草可是不多了。恐怕养不活那么多人啊。”他这话一说,除了袁尚,其余的人都抚须不语。袁尚见此说:“使君大人,不妨以郡里的名义,想各大豪族借粮,以明年的赋税相抵押。”此话一出,满堂皆惊。看着众人诧异的目光,不像是惊喜。袁尚心里一惊,莫不是早有此例了。

许久方听韩馥说:“事到如今,也只有这个办法了。不过此事还要三公子的大力支持啊!”

袁尚闻言不由得苦笑说:“本来尚不该推辞,可是太守大人也该知道,某在坞堡也刚刚俘虏了数万人,再加上之前民众的借贷,今不还者也有一二。实在是家无余粮啊!”

韩馥点点头说:“三公子的为难,老夫也了解,此次只求借助三公子的威望罢了。”

袁尚一听这话,顿时一喜说:“这倒是尚分内之事,不过,空口无凭,那些世族也不会轻易地借粮。”

韩馥说:“老夫也知道,只能看天意了。”

袁尚说:“不若,让这些俘虏去修理城池河流道路,每天按进程发放粮食,这样既不怕他们回去后再造反,又能造福世人。”这话到让在座的几人感到眼前一亮,这可是从未有过的事啊!韩馥也拍手叫妙。

韩馥待众人安静下来后,复开口:“昨日,夜袭黄巾大营,贼首慌忙逃走,来不及收拾,王豫州从那贼首彭月兑的大帐里搜出这些信件来,诸位且看一看。”说着,从袖里掏出一些信件递给众人看。袁尚接到手里一看,就明白,原来是彭月兑勾结张让宾客的证据和宾客送给张让的书疏。这些东西恐怕就是王允,因此丢官并亡命流窜的源头吧!这种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啊,可是他给自己看什么意思,莫非要借助我背后的力量吗?灵帝还没蠢到凭你几封信就会拿下张让的,就连黄巾起义时,那么有力的证据,十常侍都没事,何况这点小事呢?有了史书上的前车之鉴,自己还是不要沾惹的为妙,当下把信件传给其他人。凡是看过的众人,都是面带愤怒之色。

王允见到时机成熟了,便愤怒的说道:“阉宦打压党人,使的正义之士死的死,亡去的亡去,弄得朝堂上乌烟瘴气,民不聊生,如今又勾结太平教贼人,意图谋反,实在是罪大恶极。某一定要上书陛下,请陛下除掉阉宦,重还我大汉朗朗乾坤。”

王允刚说,孔融就接着说:“王豫州说的不错,不除尽阉宦,我大汉就不会焕发新的生机。除掉阉宦是我们天下读书人的职责所在,义不容辞。”

袁尚看着大义禀然说着,鼓舞人心的话,心里却暗想:如果我是灵帝,我也不会杀了张让等人,杀了他们皇帝就是傀儡了。再说杀一批就要换一批,新人总是没救人用得顺手啊。为什么同样是上疏,人家皇甫嵩和朱儁加官进爵,你王允丢官逃命啊!愤青了吧你。孔融一个书呆子也就罢了,可人家荀爽不也没事吗。看来荀爽也是没加入进去,不然也不会无事。长史闵纯和主薄袁元长,也是一番义愤填膺的说辞,韩馥也没有发表什么意见。王允目视袁尚,那意思很明白了,就是要他发言。袁尚不由的好笑,这种政治意见我就算说了又如何,谁会听信我说的话,就算说了那也是童言无忌,张让能跟我计较吗?

韩馥不等王允开口,就说:“哈哈哈,这个问题以后再说,出去阉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现在迫在眉急的事是如何尽快平定太平教的起义。”

王允见此只能就此而罢,孔融本想再说些什么,却被王允阻止了。王云接下来,将自己先平定汝南的黄巾,在进攻颍川的想法,说给了众人听,并将颍川波才领导的黄巾数次将谏议大夫、右中郎将朱儁打得连败数阵,不得不与皇甫嵩合兵,退向长社固守。

此时,太守府后院,荀彧路过徐庶的门前,伸手敲敲他的房门。不一会,徐庶打开门一开是荀彧,吃惊地说道:“文若兄,有事吗?”

“元直兄,我去袁三公子那里,路过这,所以问一下元直兄,不知元直兄去不去。”

徐庶的脸色一时变得很难看,冷哼一声,但看带着温和笑容的荀彧,不像是故意嘲讽自己,可心里依然不舒服,冷冷的道:“荀先生,自己去吧,庶就不奉陪了。”说完就想把门关上。谁知被荀彧一把挡住,只听荀彧笑呵呵的说:“元直兄,也是聪明人,多余的话,彧就不说了。但我说三公子不喜好男色,元直兄你信么?”

徐庶听到这话,手慢慢的放下了。他也是在不明白,那个什么袁三公子为什么这么看着自己。但荀彧这么说也不会毫无根据,毕竟他是荀家的人,说出的话要负责的。而荀彧见状不由松了一口气,徐庶是个有才华的人,可若因这点误会恼了袁家,以后结仇,凭袁家的势力,这么好的资质就毁了。若是如此,荀彧实在觉得可惜,于是才找借口,来劝导徐庶,见徐庶也不是太确定,心中也是一喜,看来事情还有回旋的余地啊!当下说道:“前些天,我去过袁氏坞堡,元直兄应该知道的吧!”

徐庶虽然不知道,荀彧想说些什么,可也知道他曾去袁氏坞堡,点点头示意他说下去。

荀彧脸上带着异样的笑容说:“彧到坞堡向人打听,三公子为人如何?元直兄,可知那人如何回答?”

“某也没去袁氏坞堡如何得知啊!”

“那人道:“三公子,他呀!喜好,足下若是有事求他,给他送一个绝色美女,一定能够心想事成。”彧当时一听也是愣了一下,心想他不过十三四岁,为何如此。那人见彧一脸疑惑,又悄悄地对彧说:“足下不知三公子有四大婢女吗?各个貌若天仙,可惜前些日子被人要走一个,三公子伤心地几天没吃东西。”彧当时满脸的不解,反问道:“不可能吧!一个小小的婢女而已。”那人冷哼一声:“不信算了,这事整个坞堡谁不知道啊!但是也没人敢说,要不是看在大爷您出手阔绰的份上,打死小人,小人也不敢说。”彧也很困惑,可是等彧去了三公子府上,发现确实如此。元直兄你说,这样的人会有龙阳之好吗?”

徐庶沉吟一会说:“文弱先生,还是先去吧!庶有些不太舒服。”

荀彧无奈的说:“彧本不想在人背后说什么,可是元直兄,就没发现袁三公子身边的那个侍卫是女人么。”

徐庶听到荀彧这句话,脑子里充满了那句“是女人么”。好久才一把拉住荀彧的手紧张地问道:“文若先生,您不要骗我。”

荀彧笑容满面的说:“元直兄何不与我一同去见识一下。”

徐庶忙不迭的答应下来。

而此时韩馥等人,也议完了事。决定由韩馥率郡兵,平定周围陷落的县城。而袁尚带领李通、朱汉、陈到、朱灵及本部人马,随王允前去相助皇甫嵩和朱儁,早日平定颍川郡的黄巾贼众。众人送了之后,闵纯、袁元长各去忙自己的事,袁尚留下来向韩馥讨要俘虏中的的匠户。韩馥虽然不知道他有何用意,可少些人吃饭,他还是乐意的。再说三公子此人甚是大方,他养的匠户,不就等于郡里养的么。

众人散去后,王允面色阴沉的回了自己的房间,荀爽、孔融二人也是紧随其后。三人坐定后,王允开后道:“想不到,袁尚一个孺子,就这么狡猾,袁家的那个老狐狸不知道该有多狡猾啊!”

孔融说:“使君何必那么在意一个小孩子的言行,依融说,我们还是先拉那韩文节一同上疏,才是正道。”

荀爽摇摇头说:“文举,此言差矣。此子神童,举世无双,未来不可限量,不能轻易的小视他呀。君不见,韩汝南也要看得他眼色吗?之前韩汝南还说的激愤昂扬,可是在刚才见那袁尚心不在焉的样子,就闭口不言了,甚至转移话题了。”

王允在一旁抚须说道:“就是如此,某才拦住文举你的发言。”

孔融愤怒的说:“那咱们就不看着证据无动于衷吗?”

王允模了一下胡须,掷地有声的说:“某就是不要这脑袋,也要搏上一搏。”

求收藏,求推荐,求会员点击,求评价,求书评。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