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料中的场景并没有发生,高天雍那边没有“虎躯一震”,也没有热泪盈眶,反而是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看着姜陌,整个席间一片寂静!
只有老迟疑地说了一句“天城说了些什么稀奇古怪的词?这孩子怎么了?”潘云苓看着姜陌,无奈地说:“天城大病初愈,今日饮了些酒,早该歇息了,秋月秋菊,还不扶孙少爷歇息去。明日赶紧请刘太医过来瞧瞧。”
姜陌也发现自己唐突了,是啊,什么时候穿越也搞成批发了,自己这是怎么了?不过自己这堂哥真是个天才,十岁便能做出这样的诗句,而且与今天所用之酒、所处之地无不切合,真是该出现的一切都会出现,只是出现的时间、载体不同啊。
在这个并行世代的后世高天雍一定也是大大有名的人物,只是不知道这个并行世代后世讨论“诗仙”高天雍的时候,能不能记住他有一个堂弟叫做高天城。
毕竟有三十多岁的心理年龄,姜陌可不愿意被所有人看成傻子,连忙说道“天城只是听得天雍哥哥做出如此佳句为哥哥喝彩,刚才吃了些酒,有些语无伦次,还请众位长辈海涵。天城身体无恙,无需歇息,今日太公、外公、师尊都在,焉有小子先退之礼?”。靠,这么好的肉,这么好的酒,老子还没享用够呢。这就催老子回去睡觉,烦不烦?
其实平常的高天城也是口无遮拦之辈,今天只是孟浪了一些,大家也都觉得他大病初愈并无怪罪之意。高武还是说“你天雍哥哥虽天资聪颖,但十岁能赋出这样的诗也是日夜苦读的结果。倒是你,整日只知嬉戏,师从东水公这样的大儒,可别坏了东水公的名号。”。
这话听在赵公明的耳朵里却不是那么回事,怎么了?嫌老夫没教好你孙子?心里有些堵得慌,嘴里也说“天城天性好动,虽顽皮却不失童真。但天赋甚高,虽不及天雍这般惊艳绝伦但也是万里挑一,老夫今日所来正为此事而来。今日老夫在书房检验天城功课,这孩子应答的出人意料,虽有些稚女敕,但也发人深省。老夫想这孩子病了一场,没想到因祸得福却能初触天道。东水这一两年在圣人学问上也是屡遇瓶颈,今日得天城几语却感觉仿佛悟到一点。今日东水厚颜,想在高府暂住一段时间,好好打琢一下天城,以后若是有幸,能与天城同窥天道,其不幸哉!”
其实赵公明今日留下本来就是想对这个高武说一声你孙子还真不错,前几年我事多没顾上,他这一病反而让我感觉到这家伙有点天赋,我想留下来认认真真教一段时间看看效果。至于对自己的好处赵公明倒是没打算说。
高武大喜,虽然自己孙子拜了赵公明为师,但是自己也知道这孙子天生好动,老婆又雄孙子父母离世的早格外宠溺了一些,加上这赵公明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一直担忧天城的前途。平常赵公明的名声在那,这个时代凡是有点名声的文人谁愿意到豪门府上去做个教书先生?人家能来就是给你大面子了,你还要强求什么?
虽然这个孙子一生富贵是没问题,但谁不希望自个儿的孩子能够出人头地、扬名立万。赵公明原来因恩赐战死一时兴起收了自己的孙子为徒,其实高武能感觉出来这几年赵公明有些失望,但今日能主动提出要留在府里悉心教授,让高武是喜不自禁,大声道“固所愿,不敢请耳!这是天城的福分。来,来,某敬东水公一杯!”。赵公明也微微一笑,一饮而尽。
潘云苓连忙朝着高恩运使眼色,高恩运也是模不着头脑,夫人今天这是怎么了?什么意思?这大眼瞟的,你还别说夫人本是极美的,今日吃了几杯酒更是腮若桃红、目比星辰,莫非、莫非是温饱思了?
再细细看看潘云苓越发觉得自己想的不错,哎呀,这美酒佳人的,太幸福了!这夫人都是两个孩子的娘了,还是那么楚楚动人,大眼睛还是那么会说话,想想宴会后的“项目”,高恩运也是有点口干舌燥,连忙吃了一口酒压了一下这股邪火。
毕竟是读书人,心里还是知道大局的,板着脸回了潘云苓一眼,那意思是我明白了,不能急,爹娘孩子都在这呢。又趁人不注意朝自己老婆眨了眨眼,那意思是回去的,回去我好好努力,包你满意,不光你急,我也挺急的。
潘云苓一看这情况知道丈夫误会自己了,虽然不知道丈夫是这等的龌龊想法,也只能一咬牙自己上了。
一把拽过自己的两个孩子就往次席走去,走到赵公明面前,纳了一福“今日东水公初次留宴,本无云苓说话的份。原来东水公如闲云野鹤,高府不能羁绊,今日公愿留在府上,云苓也是喜不自禁。妾有两子,天资尚可,请东水公一并收下,妾必感恩戴德、衔环相报!”
高恩运这才知道自己琢磨错了,老脸一红,这时为了自己孩子的前途也不敢耽误,连忙起身走到潘云苓旁边,一躬到底,嘴里也说到“云苓所请,也是恩运所盼,请东水公允之。”。
这时高武、老太太倒不好多说话,毕竟是自己的孙子人家已经收了一个,今天要求人家再多收两个。这可不是放羊,一个也是赶,两个也是放,毕竟东水公的名声在那呢。
肖恩却大笑一声“今日老夫恰逢盛会,何其幸也。天城从公为师已三载有余,不必多言。天雍刚才所做之诗更是羞煞老夫,老夫自负文名,但这样的诗才老夫是万万没有的。天祐虽年仅六岁,也是聪颖伶俐。假以时日,高府一门三杰皆出自公之门下,高家何其幸也!公何其幸也!大唐何其幸也!”。
这么一说高武、老太太等人都感激的看了肖恩一眼,高武就差没搂着肖恩啃上一口了,这老小子够意思,待会走的时候那酒给他捎上一坛。肖恩把话说到这,赵公明也是无路可退了,其实想想也不错:高天城自然不用说本就是自己的徒弟,高天雍只凭刚才所做就可在诗坛有立足之地,就是高天祐自己是真不了解,年纪还这么小。
但看看众人的神色莫不期待,自己再推月兑也就不合适了,朗声一笑:“今日享国公美酒、收国公闲孙,又有中书令为证,也是一大快事!且罢,今日就收下尔等,东水不求汝等三人为公为相,只盼汝等三人继圣人之学问、定万民之太平!”
众人大喜,高天雍和高天祐早就跪在了地上磕头不已。高武瞅了姜陌一眼。姜陌无奈,只能恋恋不舍的放下手中的酒肉也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头。靠,老子的私人老师都被你们瓜分了还让老子磕头?老子死了爹才让老头收了自己为徒,你们凭什么呀?不过也好,堂哥大点倒是不敢欺负,这小的?哼!你给老子等着,以后在书房有什么活就是你的了!
再等众人落座,席间更是热闹了起来,互相之间的马屁更是如天上繁星,数不胜数。姜陌这时倒有些吃饱了,看着席上的众人,神思有些恍惚,这就是自己的家人了,以后在这个世上自己最亲密的人。虽然第一次接触,但姜陌能感觉到那股亲情,不由得又回忆起了后世自己的亲人,只是一杯一杯给自己灌酒,饶是酒量再大,毕竟是八岁孩子的身体,竟有些醉了。
姜陌本不是酒席的中心,竟也无人注意他的醉态,只是后面秋月秋菊看到少爷不住的喝酒,不免有些担心。
这是肖恩已喝的满脸通红,趁着两个孩子敬师傅酒,悄声对高武说“亲家公,今日之事你也不必多谢,走时这兰陵美酒给我带上几坛也就是了,不必太多,十坛也就够了。”
虽然喝多了,肖恩还不忘正事:刚才那事你们不方便说,老子替你们说了,现在大事已成,该到你感谢的时候了。
高武端着架子,略作惊讶“亲家公所言某不明白,究竟为何事某要感谢?亲家公若想喝自己问圣上讨要便就是了,高府上实在是没有了。”哼!想打老子的秋风,门都没有!
本来酒就不多,看在你帮了忙的份上,本想给你一坛,好你个肖恩,狮子大张口要十坛,这下一坛都没有了,你能怎么着。
肖恩一听就急了,好你个高老头,你过河拆桥、过桥抽梁、卸磨杀驴、拜完佛就骂和尚。不是老夫一句话把那赵公明逼在那,今日这事有这么皆大欢喜?
只是这些事还不能明说,只能恨恨的瞪了高武一眼,行,你有种,你给老夫等着。喝吧那就,反正带不走了,老夫就敞开的喝,唐人本就豪爽,肖恩这一放开更是喝的满身是酒,痛快淋漓。
高武也是高兴得很,俩人斗了几十年,第一次见这家伙吃了憋屈,真是痛快。只是看这家伙这么个喝法,胡子上、衣服上都是酒,可惜了自己的兰陵美酒啊,喝,喝死你个王八蛋。
酒席到了!
这篇小说不错推荐先看到这里加收藏看完了发表些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