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庚辰年,正月,汴京城。
李玄这几天一直苦思冥想,怎么样才能有法子和未晞顺利结为夫妻。却一直一筹莫展,儒教正统之下,父母之命哪里有那么容易绕开的。
这一天,李玄准备去李家庄看看,刚出府门,又看到门外有一个俏丽的小丫鬟远远的看着他。他本来不想理睬,谁知道走了一段路,那小丫头就跟了一段路。一会儿之后,李玄只得站定身子,转过身来对小丫头说:"浣碧姑娘,你这么明目张胆的跟踪我,是有什么事吗?"
浣碧站住,有些怯生生的对着李玄说:"我可不是跟踪你,是……是小姐让我来找你的。"李玄有些好笑,问道:"你们家小姐还有什么事吗?"浣碧说:"小姐说,她不愿欠你人情,今天来告诉你一件事,就算还了你的人情,以后各不相欠。"
李玄说:"哦?什么事情?"浣碧说:"辽国的靼柑,斡愬两部率领着三万兵马,不日就会到达宋国的雁门关。小姐说,把这个消息告诉公子,或者对公子有用。"
李玄皱了皱眉,问道:"这个消息你们是从哪得来的?"浣碧说:"这个公子就不用管了。总之消息来源绝对可靠。"
李玄心中有些奇怪,他原以为月矶十有**就是赵普的人。但如果赵普知道了辽人进攻的消息,应该早早上报官家,这可是天大的功劳,为何会拱手让给他。
他开口问浣碧说:"你们的主上不是赵相吗?"浣碧有些惊讶的看着他,摇了摇头,转身逃一样的走了。
李玄很想弄清楚月矶到底是谁的人,但相比之下,眼下最重要的还是要把辽人入侵的这个消息告知朝廷,使大宋有所防范。否则,猝不及防之下,又有多少家庭会痛失亲人。
他认真的考虑了下,眼下他能告知,并且能最快起到作用的人,只有一人,就是齐王。他领着孺山,立刻向齐王府上走去。
到了齐王府,孺山候在门外,因为他现在还是齐王的主簿,出示印信之后,就直接到了齐王府内。一路走到齐王书房,独孤石正守在外面。李玄见到他就问:"独孤将军,齐王可在房内?"
独孤石见李玄来的匆忙,似乎有急事,一拱手说:"子初是有什么事吗?"李玄说:"是关于辽**情的事!"独孤石见他说的严重,马上对他说:"哦,齐王正在里面处理公文,你先稍候,我进去通报一声。"李玄嗯了一声,候在门外。
独孤石进了书房,马上又出来,对李玄说:"你随我来。"两人进了齐王书房。齐王正在审阅文件,见到李玄进来,停下笔来呵呵一笑,说道:"现在应该叫子初了。不移说你有关于辽军的军情要告诉我?"
李玄忙行了一礼,对齐王说:"属下今日才得到消息,辽军三万兵士,准备攻打我雁门关。望齐王上报朝廷,早做打算。"齐王听到李玄这么说,心中疑惑,沉吟了片刻说:"你可知道,我与辽军打交道十来年,辽人可是从来没有在此时发起过兵事?"
李玄沉吟片刻说:"属下也是这个疑惑,但宁可信其有,若此事是真的,我大宋不得不防。"齐王看了看李玄,问:"能告诉我,你是怎么得来的消息吗?"李玄低下头,想了一想说:"属下有不少境外的朋友,一个朋友托人传信给我的。"
齐王看了看身边的独孤石,他是知道李玄有些本事,但事关重大,他不敢完全相信,若是上报朝廷,消息有误,朝廷调派大量兵马,最后却弄个乌龙,自己的颜面何存。这时,独孤石看出了齐王的顾虑,对齐王说:"王爷,可以通知雁门守将加强戒备,邻近的宝兴,宁化两军随时准备,加以驰援,以备万一。"
齐王听独孤石这么说,马上点头说:"就按不移说的办,马上飞鸽传书给雁门守将胡业。"李玄听到这里,心中大急,但他知道自己人微言轻,这样已经是差强人意,总比毫无准备要好得多。于是他再拜谢了齐王,准备先告辞回家。齐王却在这时叫住了他:"子初,这个名字不错。只是不知道李主簿对这个名字还满意否?"李玄看了看齐王,体会了下他话中的意思。依然有些无奈的说:"还好,勉强入耳,若是齐王叫我主簿可能会更好听些。"齐王含笑,微微点头。
求建议!求意见!求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