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十三章天龙护身神咒

()虽说这佛塔内方圆不过三十余丈,但此龙影却好似身长千万里,横贯整个虚空。其浑身闪耀着刺目的七彩光芒,脚生九趾,通体三亿六千万龙鳞,呈周天之数。此龙身形矫健,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力量感,一双龙目更是透着至尊威严,俯视苍生。

这便是龙祖的威势!

龙祖乃是与仙祖佛祖一般,皆是天地始开,混沌之中孕育的大能。其以自身鲜血为引,化万千神龙,安居在神秘的龙界之中。经过不知多少纪元的繁衍后,龙族逐渐昌盛,但其血脉却是愈加稀薄。

且历经无数的岁月,龙族逐渐形成部落和等级,其中拥有龙祖血脉的龙族便是部落中的王族,据说那八部天龙中的龙众,便是几支部落自龙界迁移至婆娑世界后被释迦度化,最后做了那佛门八部护法之一。

而易敖身具龙祖血脉,可见其隐隐有着非同一般的身份。此时易敖看着身前那滴七彩鲜血,心中不禁想起母亲临终时告知自己其父亲的踪迹,父亲名为易天生,且与大梵天有关,或者极有可能便身在大梵天中。

据明尘的记忆中记载,那大梵天乃是初禅三天之一,可谓距离欲界最近之地,不比无想天这四禅天,其中大·法力者多如刍狗,五台山此等门派不过是大梵天中天台宗的不入流的附庸之一,历来五台山中若有弟子得证阿那含果,便需破碎虚空,到达天台宗于三禅天的天台禅院报到,收作内门弟子。其后若是修得巅峰,才可被纳入天台宗,可见大梵天中佛门是何等盛况!

而易敖更是不禁打算着,日后若有机会,便要去大梵天中寻找父亲,见一见自己这十二年来从未蒙面的至亲到底是个怎样的人物。

但此时此刻,却是有着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他!

只见这七彩血液一出现,圆空当即打出一道印诀,随即这血液变化作一道七彩霞光飞入了易敖体内,同时圆空急忙喝道:“明尘,速速炼化此血脉!”

“是,师尊!”易敖出声应道,随即再次捏起莲花印,身上一股佛光涌出,在脑后化作一道法·轮,法轮之中隐隐可见五髻文殊的法相,却甚是模糊。同时其体内,一股狂暴的力量席卷全身,识海之内,不断响起万千龙吟,好似要将自己的魂魄撕裂。

“嗷——”

但此刻识海虚空之中,一条身长十丈,通体雪白的巨龙出现,张口便吐出一声龙吟,随即那七彩血液亦好似感应到了什么,原本狂暴的力量也缓缓平静下来。那七彩血液便化作一股温和的力量,渗透入易敖的四肢百骸,每一个精微之中。

伴随着改变的发生,易敖便觉得明尘这原本有些孱弱的身躯逐渐强横,虽说体型没有丝毫变化,但肉身力量却提高了十倍不止。

而佛塔之内,于圆空的眼中,易敖的身躯上缓缓浮现出一丝七彩霞光,在这霞光的氤氲下,后者身上竟慢慢浮起一层七彩龙鳞,伴着一股龙威缓缓在佛塔中出现。

其巅顶之上,两个肉球慢慢凸起,最后化作两只龙角,手掌也开始角化,变作龙爪,整个身形竟在一炷香的时间内增高至丈许,甚是高大。

“血脉炼身,我躯化龙!”

只见易敖忽而一声高吼,随即周身七彩光芒激射,伴着一声通天彻地的龙啸,整个人竟开始缓缓飞起,悬浮在半空之中。其竟在未证斯陀含果的情况下,便可御空而行,即使圆空也不禁脸庞之上浮现出一丝异色。

龙者,本有飞天之术,可呼风唤雨,从云而行,易敖当初乃是人龙之身,但修为不足,故不可御空,却在此刻以明尘之身,须陀洹果圆满的修为,竟可拥有一来之境的本事,着实让人吃惊!

“好,好,好!”圆空见此情形,连道三声好,随之袖中一道七彩霞光飞向易敖,同时开口道:“此时不炼化这龙魂精魄,更待何时?!”

易敖见那霞光奔来,张口便将之吞下,但却并未炼化这一丝精魄。此精魄乃是自易敖本身剥离出去的,可炼化入宝物之中,修成自身本命法宝,威能甚大,是故其并不准备炼化此物,留有后用。但却是做足了样子,以免圆空看出异样,心中生疑。

终于半个时辰之后,易敖身上的七彩霞光缓缓消散,那龙角鳞爪慢慢没入体内,身形亦恢复了原先那般羸弱模样。其悬浮在半空之中,双目睁开,金瞳之中七彩光芒一闪而过。同时身上一股威势洋溢而出,竟有霸者之相!

但见其缓缓落下,随即向圆空辑手拜道:“明尘多谢师尊成全!”

“南无释迦牟尼佛!”后者口道一声佛偈,随即应道:“此乃尔无上佛缘,为师不过是助你得道而已!如今你便可归去,将那天龙护身神咒好好琢磨,此咒毕竟乃是八部神众的护身法门,玄妙非常,望你早日有成!”

“还有——”忽见圆空话语一顿,随即面色有些担忧地言道:“虽说你现在身具龙祖血脉,又修炼成了智慧法·轮,即将参悟天龙护身神咒,可谓底蕴厚足,难有人比。为师观你不日便可证得斯陀含果,但证果之时便有住劫临身,为师虽相信此劫于你而言不足为虑,但你还需谨慎!”

易敖闻言,双手合十,作一佛礼,言道:“徒儿知晓,还请师尊放心!”

“嗯,去吧!”圆空摆手言道:“为师希望来日见你,已入一来,这监院之中便将为你立起第十八座佛塔,南无释迦牟尼佛!”

“南无释迦牟尼佛!”

易敖辞过圆空之后,转首瞥了一眼地上自己原本的肉身,心中不知思量着什么,却未有丝毫表情。随即便转身离开了佛塔,临去之前,还按照明尘的习性,向佛塔鞠身一拜。随之向僧舍归去。

叶斗峰中,未入一来之境的弟子,只可住在僧舍之中,每日闻钟而起,听鼓而眠,笺响上殿,梆响过堂。而若未结须陀洹果的僧众,更有诸多琐事,如砍柴挑水,为佛龛献净水,燃点佛灯等等,繁不胜举。

如明尘这般,须陀洹果已然圆满的弟子,虽说还算自在,却也难比监院之中清修的长老和佛子。

缓行不过一炷香的时间,易敖便已来到这监院的出口之处,虽说如今其已然可以御空而行,但却并未施展此法门。莫说其欲要运用此法,需变化作半龙之身,太过惹人注目。便是这监院之中的石景,也看得易敖心中咋舌,欲伫步赏之。

但此刻,监院石园之外,那巨碑下却是有一人好似早已守候多时,见得易敖来到,此人随即口道一声佛偈,出口笑道:“明尘师弟这一去想不到便过了十二日,为兄还以为师弟龙魂炼魄之事出了什么变化呢!”

此人不是他人,正是那明尘的师兄——明智!

易敖却是见得这明智心中一阵冷笑,自明尘的记忆之中,其亦知晓了叶斗峰中监院的局势,可谓同席之间难有真情,皆是互相算计,甚有人者,若有机会便出手相向,夺人性命,此等情况时有发生,是故这般岁月中,叶斗峰内除住持外只有十七人得证一来。

可笑的是,在明尘的意识中,自己的师兄对自己可谓百般照顾,昔日若是师尊无暇,亦是这师兄代师传教,二人之间亲近非常。甚至明尘还以为,假若自身得证斯陀含果,其还妄想随明智出山去降妖除魔,救济众生。

但易敖哪会如明尘那般幼稚!

其自出生起,便随母亲四处浪迹,奔走四方。凡尘之事,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人情叵测可谓见得无数。哪会被明智这些小把戏所迷惑,对方所作所为,起先还可真是将明尘当做师弟,悉心传教,以博得圆空欢喜。

但随着明尘年长,其天资也逐渐显露,前者对之愈加在意起来,特别是圆空远行普陀的这一年中,明智多次视明尘的眼神中都闪过了杀意,却不知为何,未有出手。而如今,自己这位天才师弟即将得证斯陀含果,想必明智已然坐不住了吧!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