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六十三章 简易机场

圣诞夜后的波士顿街头,下起了小雪,刚从船上下来的冯九如,望着眼前这座陌生的城市,不觉有些茫然若失的莫名感触。

朱竹泉则在后面指挥着码头工人将船上的几个大木头箱子卸下,里面装着的可是他们数年来呕心沥血的作品——‘冯如二号’飞机。

说是飞机,其实和几年前莱特兄弟们弄出来的飞机差不多,严格上来说,仅仅算个由木头拼凑起来的滑翔机翼。

不过作为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而言,能够实现人类期盼已久的飞行之梦,始终是一件振奋人心的事,哪怕第一代的飞机滞空时间相当短暂,乃至于最初被各国的军事观察员们认为是一种奢侈的玩具。

而这时,冯九如便带着他的‘玩具’,不远千里来到了美国东部的海港城市波士顿。没人知道,人类的航空历史,将会在未来的十几年中,发生怎样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朱兆槐拿着行李,跟在冯九如身后,恭恭敬敬地随行左右。他和朱竹泉是同乡,最近才师从冯九如,学习飞机的制造技术,如今已是冯的研究助手之一。

他将手中的皮箱紧紧抱在怀里,生怕出半点差池,这里头装着的可是冯九如费尽心思撰写的研究手稿,对他们而言是最重要的第一手资料,绝对不容有失。

见到自己的弟子如此紧张,冯九如也是一乐,拍了拍朱兆槐的肩膀,笑道:“兆槐,不要这么紧张,省得被贼人看见,还以为你抱着的是金砖呢

那知朱兆槐这时却一脸认真地回答着:“先生,这些资料都是我们的宝贝,虽万金也是不换,岂是黄金那等俗物可比的!”

“哈哈哈,对,兆槐你有此心,我甚欣慰望着弟子如此深明大义,原本还有些忐忑不安的冯九如,这时却是意气风发,心念道:如此众志成城,何愁大事不成!

这次出行,冯九如他们等于是把整个公司都搬迁了过来,实际上也没什东西好搬的。大部分都是些研究资料,包括平日里积累下来的草稿、图纸和书籍,最大的物件,当属被拆成零件状态的‘冯如二号’了。

码头前,邓耀荣早早就在这候着,这时见到几位衣着光鲜,器宇不凡的华人同胞,便当即挤了过来,握着为首一人的手,兴奋地介绍着自己:“鄙人邓耀轩,诸位都是加利福尼亚州的广东制造机器公司吧?”

被邓耀荣握着手的自是冯九如,这时闻言也是面露欣喜之色,态度热忱地说着:“原来是耀轩先生,耀荣在奥克兰曾和我多次提起过你的名字。我就是冯九如,身后诸位君,都是我的同僚

随即,在邓耀荣的招呼下,后面便出来几个东方面孔的健壮汉子,怕对方生疑,邓耀荣还特意解释道:“最近治安不好,公司给咱们配了保安

只是短短一句话,冯九如心中就闪过许多年头,这时却不动声色,只是简单扫了一眼邓耀荣带来的所谓‘保安’。

在他看来,对方更像是军人多一些,个个虎背熊腰,沉默寡言,神情专注,时刻不忘警戒着四周的情形。

“这边请,公司派了专车过来接送邓耀荣弯身施礼,做着请的手势,引导冯九如一行人,离开了喧闹嘈杂的码头。

果然,就在码头旁的街道上,听着5辆造型奇特的轿车,相比于这个时代过于瘦骨嶙峋的汽车而言,它们显得出奇的丰满迷人。

和马车一样采用木头作为外壳,漆上了黑色鲜亮的油漆,车顶用篷布盖着,除了驾驶员外,还能额外搭乘3名乘客。

比这时期的同类产品而言,这款汽车的舒适程度明显高出。

而对汽车并不陌生的黄梓材一眼就看出了这是由俄亥俄汽车公司于1906年推出的豪华汽车model30,这个名字得自于它的马力数值,它是packard品牌真正意义上第一款最受欢迎的车型。

在历史上,直到1912年退出市场之前,这款豪车总共生产了超过1万辆!

虽然这个数字无法与福特t型车的销量作比较,但需要着重提到它的售价,在1908年packard30的售价高达4200美元!

而同时期的高档车型凯迪拉克30车型的售价,也仅为1200美元。

更为关键的是,购买packard30的人们都深信其对得起这个价格,无与伦比的设计、质量和可靠性,都值得拥有它的人为之骄傲。

黄梓材见了这五辆model30,也不由为美华科技公司的实力感到乍舌,同时也对对方的经济实力有了非常直观的认知。

而公司早期原始股东之一的黄杞,这时也忍不住附在冯九如耳边小声说道:“九如,太厉害了,这里的每一辆车,都够买下咱们公司有余了!”

除了冯九如等几人还能勉强保持镇定外,其余广东制造机器公司的诸人,都在这种奢豪的待遇面前有些把持不住,耐不住富贵逼人啊!

……

在中华城的入口处,徐文昊早已领着几位公司的要员在此等候,一见配发的model30驶抵,便连忙上前笑脸相迎,“一路旅途奔波,诸位辛苦了

邓耀荣这时也是下车,拉着冯九如的手给他介绍到,“九如,这位就是我们美华公司的老板,华兴社的会首,徐文昊先生

一番见礼之后,徐文昊也是热忱的笑着:“冯先生,久仰大名了!你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仍然坚持研究,最终为我们华人争得荣誉,实在是我辈楷模

就算远在波士顿,不少人也听过冯九如的大名,因此徐文昊这时说的,也全是真心话。对方虽然是旧人类,可那种钻研科技的精神和天赋,实在是令人敬佩。

冯九如可没什么智脑辅助,全靠他自己一手一脚,闯出了今日的名堂。

“哪里哪里,徐先生才华横溢,凭一己之力,就在这异国他乡闯下好大一番基业,并且时刻不忘维护同胞权益,胜如多矣

冯九如谦虚的拱拱手,面露钦佩之色,表情真挚,恐怕此番话也是发自内心。

如此一来,自是宾主尽欢,现场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诸位跋山涉水,想必也是疲乏了,宴席明日中午再开好了,正要为诸君接风洗尘将冯九如他们安排在新盖好的旅馆住下,徐文昊这才起身告辞,“那么,就不叨扰了,诸位今日且好生休息,我们改日再聊!”

直待徐文昊离开,才见着旅馆正门前的匾额上,赫然题着‘龙门客栈’四个鲜亮的大字。

这时的华人,彼此间礼节颇多,而徐文昊虽然不喜麻烦,但这时也不得不入乡随俗,陪着折腾了几天。

但也不是没有好处,在宴席上把酒言欢,谈天说地,的确是能增进彼此的认知,这人情在不知不觉间,就积了下来。

这要是处理得当,这日后就能落到实处,从感情和利益上将这些人,都纳入自己的体系之中,成为共同进退的同志。

波士顿外郊,布鲁斯农场西侧,离着波士顿联合安保公司的训练大营只有不到百米的一处空地上,一周前徐文昊才安排工人在这里开始建造一座简易机场。

用煤渣铺起来的飞行跑道,笔直如剑,低矮的简易营房分坐两旁,同时还各自带有4个可容纳6架小型飞机的机库。

虽是严冬腊月,但这时工地上,工人们依旧热火朝天的赶工,在徐文昊的加薪刺激之下,不知是当地华人,就连一些爱尔兰裔的白人劳工,也开始不顾严寒,顶着冷风在户外工作。

整个机场都由徐文昊亲自画出图纸,并且主持施工,从开挖排水系统,到防御建筑的布局,全都由徐文昊经手。并且还特意驻扎着一个排的护卫将机场围得严严实实,铁桶一般。

指着仍在建设中的机场,徐文昊意气风发,朗声说道:“九如,这里就是你们日后数年内研制飞机的地方,你不要辜负我的期望,一定要设计和制造出属于我们华人自己的先进飞机!”

受此激励,冯九如这时也是备受鼓舞,向徐文昊认真做着保证:“会首,你就放心吧,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这是一个立志振兴中华的志士所立的誓言,数日前,他就在徐文昊的邀请之下,正式加入了华兴社,立志要用自己的双手和头脑,为自己民族的复兴而贡献一生。

作为未来的华夏航空之父,这时的冯九如,还只是一位心怀理想,立志报国的大好青年。今年才26岁的他,是如此年轻而充满朝气,壮志踌躇,满腔热血要在航空领域上为华人争一口气。

初步领略了一下波士顿的郊外的风光,以及还在建设中的机场,徐文昊便又将冯九如带到了自己家中。

简单中不乏奢豪舒适的乡村别墅,打理得井井有条的花圃和后院,让冯九如也难得享受了一番富贵人家的生活。

一直鞭笞着自己前进的他,这时才得以稍稍喘息,仔细品味一下生活中的情绪,放松紧绷了许久的神经。

(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