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五十八章 打开局面

“有如此利器在手,却不得用,真是可惜

将手中的锦纶布放下之后,王顺林也是摇头叹息不止,他这时也是明白徐文昊的苦衷。在得罪了雄霸钢铁业界的摩根家族之后,如果再得罪以轻工纺织业为主的波士顿财团,那么美华公司是休想在美国继续呆下去了。

就算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又怎样,历史甚至比美国政府还要悠久的东部财团如果真的想要联合起来对付某个人或者新兴组织,还真没有搞不定的。

“顺林也不必如此,目前轻工业对我们而言并非关键,我的目标始终是在关乎国家民族命脉的重工业发展领域上。所以你看,我们只要在这里成功办起了属于自己的钢铁和化学产业,那么日后回国发展,就会容易许多,不用走太多弯路

这是徐文昊的初衷,现代工业体系,设备和技术都在其次,关键还是看熟练地工人、技术和科研体系能否培养出来。

而这些都不是光靠嘴巴说说,就能变出来的,必须立足于实际的生产和研究,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在科技之路上渐行渐远。

“我们的精力有限,财力有限,人力更是有限,因此不得不选择其一,作为核心项目,以建立一个现代工业体系的基础架构。轻工业利于积累资本,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地位,始终还是由重工业决定的

自工业时代后,历史上每一个阶段性的强国,无一不是重工业高度发达。

也只有英国,才是靠着以纺织业为核心的轻工生产积累了原始资本,奠定日不落帝国的百年强盛。但到了现在,正是在重工业上发展速度相对滞后,才逐渐被美国和德国超过,霸主地位已然不稳。

这时从徐文昊口中听到了这样的战略布局,王顺林也是豁然开朗,道路固然浅显,可在这花花大世界中,能无视各种名利的诱惑,始终坚持自己道路的人,又有几个?

“其实这事我们也是无奈,想要在波士顿经营锦纶生产厂,无异于是虎口夺食,到时无论是厂房选址、机器选购、工人招募、原材料采购以及最后的产品销售,我们都将面对整个波士顿财团五大家族的联手狙击。以我们公司目前的实力,恐怕只会在这场商业竞争中被碾得粉身碎骨

“与其这样,倒不如不专利使用权转让给对方,还可以换来一笔可观的收入。并且对于锦纶的生产和销售,实际上我也是留了后手,保留了公司在亚洲销售锦纶类产品的权力

后手现在还用不上,让王顺林开心的却是那笔快钱,整整220万美元的巨资,这大大充实了美华公司的资金库,使得原本因为建设华裔社区而出现的资金短缺情况大大缓和。

……

波士顿唐人街,这里很快就会被更名为中华城。

凭着现在手中的实力和名望,徐文昊已经基本整合了波士顿市内的华人团体去,其中当地的华人商总会中大部分会员,都已经或明或暗地倒向了徐文昊。

这次联合出资,将老旧寒酸的唐人街扩建为‘中华城’的投资计划,就代表着徐文昊终于在当地的海外华商团体中,拥有了一定的号召力。

和其他的美国唐人街一样,在这里,早期赴美华工无需英语即可交流,无需公民身份即可获得温饱,互助互爱,乃是流落异国他乡的避难所和“家”。

似乎是因为徐文昊的缘故,威钢公司和美华公司从上一年开始就陆续招募大量华工,因此许多附近其他城市的华人,都在不断涌入波士顿。

从原本的九百余人,到现在的两千余人,并且数目还在持续增加。甚至已经开始出现一些西部加州的华工,为了获得更好的工作和生活,不惜长途跋涉,乘坐火车,跨过690英里长的太平洋铁路,抵达了美国东部的波士顿市。

随着经济危机的进一步加剧,华裔移民的生存环境将更为恶化,由此也必然促使更多的华裔移民,向着波士顿迁徙。

虽然对于许多华裔移民而言,这个过程将充满艰辛和痛苦,但对于他们中的许多人而言,又未必不是一次人生的转机。

在波士顿的中华城,它们将拥有更好的生活和待遇,徐文昊也必然能够给予他们比美国历史上华裔移民更高的社会地位。

目前,中华城项目已经开工建设,第一次投资就高达320万美元,这大约相当于2013年的6亿美元。

但这笔钱仅仅够支付第一期的工程款项,把基本的住宅、医院、商铺等基础生活设施建设起来,初步营造一个可供一万个居民生活的中型社区。

按照徐文昊设计的完整蓝图,整座波士顿中华城的总造价高达8亿美元,这笔钱现在是决然拿不出来的,因此工期预计需要二十年以上。

徐文昊的想法是,先在这时趁着美国的低价便宜,把土地圈起来再说。第一期投资主要是批量建造一些能够大量吸纳人口的住宅小区,同时还有医院、学校、商铺、市场等配套设施。

在社区旁边,就近布置一些工厂和企业,以经济作为枢纽,统和美籍华人的力量,同时也是透过技术和商业上的合作,与当地的美国名门大族暗中联合在一起,凝聚成一个颇具实力的团体,在政治和经济上,发出自己的声音。

虽然这时美国政界和商界,大部分都被英裔移民所占据,可也并非一家独大的格局。

分别占据移民人数第一和第二的德裔移民与爱尔兰裔移民,也并不甘心蛰伏,在这种大背景之下,以波士顿为大本营的爱尔兰裔移民势力,就是华人的天然盟友了。

只可惜,历史上的美籍华人,大多都是廉价劳工,并没有这样的眼光和格局,更没有这样的实力和资格,去与对方寻求联合。

但徐文昊作为一名怀揣利器而来的异时空旅客,有着领先这个时代五个世纪以上的文明和知识,自有这样的底气,去和对方谈判。

用等价的利益,去换取华人的地位和待遇,而这样的投资,对于徐文昊而言,是很有意义的。

4月中旬,在原本被焚毁的棚屋区那里,一支庞大的施工队伍正在忙碌的工作着,其中不乏华人的身影。

倒塌的木屋和其他杂物一起,都被清理干净,土地重新挖开,这是要准备埋入地基,徐文昊准备在这里建起第一个环形的居民住宅小区。

小区将由四栋8层楼高的水泥机构楼房相互环绕而成,中心是开阔的绿化地,将安排有中国传统的假山、鱼池、凉亭和观赏性的花草树木等园林景致,以供生活在这里的住户日常休闲娱乐之用。

小区外围的房屋,将作为商铺,对外出售或者出租,以活跃这里的商业氛围。

目前徐文昊还规划好了一所能容纳500人规模的小学,就在小区旁边,并且在未来五年内还会陆续建立起一所初中和一所高中。如此一来,才能有效提高华人的受教育程度,月兑离愚昧和无知,真正从根本上改善华裔移民在美国的处境。

一个掌握着先进文明知识,内心坚毅,道德高尚的民族,才能在这个新兴国家中屹立不倒,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为了能够统和华裔移民的力量,徐文昊已经从多方面着手,在给予相应利益的同时,还注重文化和思想层面的引导。

就目前的进度来看,情况还算不错,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为了表征自己的中华特色,徐文昊的设计采用了被认为最具中国特色的牌楼,翘角的亭台楼阁,龙凤之形,来界定中华城的主体造型。而日后的西方人印象中的“中国”,也往往由此而产生。

望着喧闹嘈杂的施工现场,徐文昊心中也有些自得,单单是这一个工程项目,就牵动了无数人的目光,也让自己聚集起了更高的声望,影响力又得以再次扩大不少。

并且这个大型投资项目将会持续很长时间,涉及金额超过数亿美元,为此创造的就业机会,足以缓和当地的社会矛盾,同时也是一次改善华人形象的好机会。

……

1909年5月末,波士顿西区,就在美华公司旁边的空地上,一家名为联合尼龙有限公司的企业开始正式挂牌营业。

财大气粗的波士顿财团将这一片土地连带着原本空置的厂房都一口气买了下来,并且在购买了尼龙的专利使用权后,又继续追加了超过三百万美元的资金,向徐文昊旗下的美华科技公司采购生产设备和制造工艺流程。

得到了一笔如此巨大的订单,美华科技公司上下都是为之振奋,并且充满了干劲。

就连原本态度有些疏远的威钢集团其余几位股东,这时也不得不重新考虑彼此间的关系,抱上了波士顿财团大腿的徐文昊,再不是他们可以随意拿捏的对象。

似乎是担心徐文昊彻底倒向几个爱尔兰裔家族,海诺和詹姆斯等人,在向上面请示之后,也立即调整了自己的态度,再次积极拉拢起徐文昊来。

对于这个总是能在科研技术上给人带来惊喜的家伙,他们是又爱又恨,但不管如何,为了留住徐文昊,他们不得不花费更大的代价。

最终,徐文昊终于再次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换来了丰厚的汇报,并且进一步打开了局面,将拦在面前的障碍一扫而空。

(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