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四十八章 圆珠笔

一周之后,王顺林便将美华公司的基本骨架建立了起来,透过他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人脉关系,很快就找齐了徐文昊所需的人才。

不过这也和此时的美国那糟糕的经济状况有很大关系,大量的失业人员,迫切需要一份工作来维持生计。

而大批工厂和企业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中倒闭,则是让王顺林的工作变得更加轻松。

新时空的事业,这时也是渐渐有了起色,徐文昊如今已经正式拥有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全资公司,并且开始有了自己的文武两套班底。

不过诸多问题也随之而来,当他开始渐渐融入这个时代之后,在有所收获的同时,也意味着他必须在一些事情上做出自己的选择。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所谓江湖,本质其实是一种人类在生存和发展是产生的内部竞争机制。小到个人,大到民族和国家,都有各自的利益和立场,彼此的诉求交织成这个无比繁复的真实世界。

徐文昊现在,也必须为自己选择一个立场了,至少就目前而言,他仍然没有自立门户的实力和本钱。

由于商业上的合作日渐紧密,和里斯等人的交往也不断加深,但仅仅是经济上的联系并不足够,徐文昊迫切的希望自己能够更进一步依附在海诺等人背后的某个庞大组织身上,以换取更多的便利。

而作为威钢公司的加盟企业之一,美华科技有限公司现在是威钢公司的主要仪器供应商,目前还只有徐文昊能够向他们提供工业程控设备,在二十世纪初期的这个时空中,徐文昊是人类中唯一一个掌握着晶体管数字机制造技术的人。

正是这种不可被取代性,使得他成功被海诺等人以及他们背后的势力组织所接纳,这就相当于获得了某种程度上的保护伞,规避了许多风险。

但这并非毫无代价,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想要获得什么,就总得去付出些什么。

周一,在威钢公司的临时总部大楼会议室中,海诺便联合其余几位股东,一起向徐文昊施压,要求他公开大部分涉及公司利益的专利技术,其中还包括程控设备的工艺流程。

这点倒是获得了许多股东的支持和认可,大家都深知新式炼钢技术中,电子设备才是其中的关键,并且不仅仅局限在钢铁行业,而是拥有着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

如此巨大的利益,自然惹人眼红。

要不是对徐文昊手中掌握的武力还有些顾虑,唯利是图的资本家可不建议动手强抢,但这时还是考虑到了徐文昊的心情,因此仅仅是在股东大会上以‘建议’的方式提出。

如此明显的索要举动,徐文昊当然心知肚明,虽心里也有着加强合作关系的心思,可这时却明白,绝不可轻易答应。

如若不然,日后继续上演类似的戏码,自己难道每次都要就范?

那不就成了冤大头了么?

因此在留下一句‘我需要时间考虑’的话后,便装出一副深沉的表情,离开了公司总部大楼。

“顺林,这是总公司股东大会上,发给我的合同书,你先看看,在说说心里的真实想法

徐文昊双手插袋,透过明净的玻璃窗,眺望着繁茂的市区街景。华美公司就位于瓦格纳公司的隔壁,徐文昊花钱将空置的整栋大楼和厂房一起买了下来,建立起了自己的公司。

作为华美公司的技术副总,王顺林实际上还是公司第二把手,这时自是当仁不让,从徐文昊手中接过文件,细细翻阅着。

花了几分钟,就将文件中的重要内容看完,静思了一会儿,这才理清思路,郑重其事地说道:“徐总,文件中的要求,对我们而言太过苛刻了,绝不可答应!”

在接手公司的管理后,对于许多实情王顺林也渐渐有了详细的了解,深知目前公司的主要业绩都是靠着徐文昊的几项技术专利费用在支撑着,公司本身还没有任何产出和收益。

而王顺林站在商业的角度上,自然不希望徐文昊将这些下金蛋的鸡拱手予人。

但徐文昊却是明白,这其实是一次交易,自己的一些举动,使得对方隐约猜到了一些事情。而对方很显然对此并无异议,只是不会白白提供帮助,徐文昊必须维持支付报酬。

因此,徐文昊也是洒月兑,并没有因此而心生介怀,而是笑着对王顺林说道:“顺林,生意毕竟是生意,但我的志向,可不是单单为了些许钱财

这话一出,王顺林也不由愕然,虽然从谢剑彪哪里隐约知道了一些内幕,可在此之前,都还只是私下猜测。如今经徐文昊的口亲自证实,王顺林的心情难免有种激奋莫名的喜悦,开始认真听着徐文昊接下来的话。

“我手中掌握着五张冶金配方,每年能为公司带来数百万美元的专利收入,但这时还是必须让出。没有威钢公司替我们遮风挡雨,许多事情都做不了,为了日后的大计,这时的付出都是物有所值

见徐文昊主意已定,王顺林也不多说什么,只是说着:“徐总,这样一来,公司的财政进项将减少百分之八十以上,剩余资金难以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转

“这点我知道,因此必须开拓新的财源才可,不能坐吃山空

徐文昊却是不以为意的笑着答道,脸上洋溢着自信的表情,很显然对此并不担心。

实际上,王顺林想说,只要扩大电子仪器的生产和销售规模,就足以获得巨额利润,建立起一个属于美华科技有限公司的庞大商业帝国。

但这点他自己都知道不可能,现在为了维持威钢公司的钢铁产业利益,徐文昊并没有为他的工业程控设备申请任何的技术专利,似乎是想要长期垄断美国的钢铁市场。

实际上,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巨大,毕竟在关键的电子计算机技术没有实现突破以前,其他钢铁业界的同行很难效仿威钢公司,采用更加先进的氧气顶吹转炉技术来改进原本落后的生产工艺。

这种垄断几乎能够维持半个世纪之久,甚至更长,比起20年的专利保护期,哪个利益更大,这是一目了然的事情。

这事关公司的根本利益,而掌握着这一切的徐文昊,自然不会在这点上动摇,为了一点眼前的蝇头小利,而触动大局。

更何况,电子计算机技术将极大地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徐文昊并不希望在这时就推动美国的科技进步,这不利于他的长远战略规划。

所以,自然就需要开拓新的财路,让公司获得一个稳定的收入来源。

“公司成立之后的第一笔业务,就是这个徐文昊笑着从口袋来掏出了一个包装精美的小纸盒,在王顺林眼前打开。

“这是……笔?”

当看到纸盒里的东西是五只颜色鲜丽的笔之后,登时愣住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将其中一支拿在手上细细端详,“材质很奇怪,似乎是塑料,但着色如此斑斓,实是闻所未闻

酚醛塑料在十九世纪末就已经发明,而第一种完全合成的塑料出自美籍比利时人列奥亨德里克贝克兰,1907年7月14日,他注册了酚醛塑料的专利,并且在1909年初就开始进行工业化生产。

但这种硬而脆的热固性塑料,显然并不适合用于生产纤细的笔杆,因此王顺林才有此一问。

徐文昊也取出一支,握着笔杆说道:“这是我设计的圆珠笔,在实验室里试着做了几只样品,你可以试试,看好不好用

王顺林闻言,也是迫不及待的走到办工作前,取出一张空白的信纸写了起来。

比起使用相对麻烦的钢笔来说,圆珠笔是一种更为便利的书写工具,只是简单地试着写了几个中文短句,王顺林就非常直观的感受到了这种新型圆珠笔的好处。

干稠性油墨,通过笔头上自由转动的钢珠缓缓带出,在雪白的纸面上,化作一个个优美的繁体汉字,并且没有任何渗漏、更不受气侯影响,能够维持教长时间的书写,无需如钢笔般经常灌注墨水。

“这是圆珠笔?”使用之后,王顺林满脸都是不可置信的神色,怔怔望着手里轻飘细长的笔杆,禁不住赞叹道:“和我以前使用过的圆珠笔,可大是不同,做工精巧了许多,设计思路更是妙不可言!”

最早出现圆珠笔这一名称的时间是1888年,是一位名叫约翰劳德的美国记者曾设计出一种利用滚珠作笔尖的笔,但他未能将其制成便于人们使用的商品。

而1895年,英国市场上就曾出售过商品化的非书写用圆珠笔,可因其用途狭窄,未能流行起来。王顺林还是因为与一位英国的同学相熟,才有幸见过实物。

而在原本时空里,可是直到1916年,才有一位德国人设计制作了一种新型的圆珠笔,其结构与今天徐文昊拿出的圆珠笔样品较为接近,不过徐文昊直接使用着半个世纪后的先进设计,性能自然远远超出,足以引起广泛的重视。

(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