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三十三章 设备更新

高远的目标已经选定了方向,剩下的就是脚踏实地,一步步地向着目标前进。

波士顿西区,沿着浑浊的查尔斯河两岸,烟囱高耸的工厂鳞次栉比,白昼时浓烟滚滚,机器轰鸣,处处洋溢着浓郁的工业时代气息。

忙碌的工人穿着破旧的衣服,像工蚁一样辛勤劳动,经历过启蒙时代的哲学和技术积淀,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最终成为了一股改变旧秩序的伟大力量。

这是一个充满着激情和奋进的大时代,人类开始摆月兑物资匮乏这一困扰着文明发展数千年之久的沉重枷锁,第一次真正能够选择自己的命运。

1908年的12月24日,临近夜晚,银星与皎月,在宁静、深邃、黑暗的夜空之中,交相辉映。

璀璨的辉光伴着纯白的雪花,飘然洒落,大地一片银装素裹。

晚上10点44分,距离圣诞节还有不到一个半小时。

红色的圣诞花和圣诞蜡烛,绿色的圣诞树,白皑皑的雪花,一起点缀着这个盛大的节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民众,他们用砍伐来的杉、柏一类呈塔形的常青树作为装饰,上面悬挂着五颜六色的彩灯、礼物和纸花,还点燃着圣诞蜡烛。

虽然遭受着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但波士顿的居民们依旧将自己对未来的期望和喜悦,倾注其中,微笑着拥抱,温暖着彼此的心灵。

居民们涌上街头,哪怕是平日里穷苦窘迫的工人,也会换上自己最好的衣服,挤在酒吧或者人群中,喝着啤酒,与亲人或者朋友,倾诉心中的喜悦。

西区的教堂钟楼前,聚集着整个波士顿西区的十数万居民,他们定定望着渐渐指向12点的时针,翘首以待。

对于这个节日,徐文昊并无多少感触,只是入乡随俗,便一起体验着这里的生活。

当午夜的钟声响起,聚在街道上的人群欢声雷动,直上云霄。

“真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国家,哪怕是在经历着苦难和挫折,生活在这里的人类,也仍对未来充满希望,并且努力不懈

望着群情汹涌的民众,洋溢在他们脸上的欢声和笑语,看着这些穿着朴素甚至略显寒酸的人,互相拥抱、亲吻和倾谈,徐文昊不由觉得自己与这片时空的距离,似乎又拉近了些许。

只可惜,这里终究不是他的故土,因此他只是默默摇头,然后最深离开。

黑夜中,雪花片片飘落,化作晶莹剔透的白色。

……

翌日中午,才放了小半天假期的工人们,便又陆陆续续回到工厂开工。

而里斯也从宿醉中醒来,顶着昏昏沉沉的脑袋,赶回来工作。

宽敞的厂房,巨大的机器,数十吨重的锅炉在蒸汽机的催动下,顺着轨道缓缓前行,将滚烫沸腾的金黄色铁水,推送到指定位置。

“嗨,徐,昨晚你没有赴宴,真是太可惜了还有些睡眼稀松的里斯,笑着拍向徐文昊的肩膀说道:“你错过了不少美丽迷人的名媛和贵妇

徐文昊这时手里还拿着图纸,带着工程帽,回过头来,见是里斯,也笑了:“你知道,我不喜欢参加无聊的宴会,对我而言,那种活动太过沉闷了

闲聊了几句,两人很快就开始进入正题,讨论着关于更新设备和生产线的问题。

“改建计划安排得怎么样了?”

一旦说回正事,里斯也换下了往日里轻佻随和的公子形象,而是摆上了一副严肃认真的面孔。车间里,铿然作响的机器噪音,还有蒸汽掀起热浪的轰鸣,对他而言,如同最为悦耳动听的交响乐章。

“改装和调整生产线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还有人员的培训,生产规划的制定,这些都要费上不少功夫

应用全新的技术,建造一条前所未有的生产线,这对威钢集团而言毫无疑问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我已经做好规划了,第一步是将炼钢车间的四座托马斯转炉改造成x转炉,这是我绘制的图形示意图,你可以先过目

说完,徐文昊便将手里的文件递到里斯手上。

里斯接过后,立即认真翻看起来,只是粗略浏览了一些要点,登时睡意全消,眼神中满是兴奋和激动。

配合着图文资料,里斯很快就对这种技术的核心心领神会,他本身也是搞技术出身,自然明白这种ld转炉的好处。

“太好了,比起以往的托马斯转炉,这种新型x转炉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工业生产体系中,效率意味着利润,对企业家来说,任何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的手段都是十分必要的,因此里斯才会如此欢喜。

这个时代的炼钢技术,主要还是在使用托马斯转炉炼钢法,这是一种把高磷生铁吹炼成钢的转炉炼钢法,由发明者的姓而得名。

托马斯是英国冶金学家,碱性转炉炼钢发明人,他曾在皇家矿业学院和伯克贝克学院学习化学。当年,托马斯了解到贝塞麦法不能去磷时,就致力于探索用转炉吹炼高磷生铁。

在当时,那可是自从贝塞麦法问世后,长期未获解决的大问题。

托马斯及其合作者吉尔克里斯特于1875年认识到:必须使转炉钢水中的磷与碱性物质结合成渣排出,才能去磷。

最初用石灰或石灰石组成的碱性炉衬作实验,发现要避免炉衬很快受到侵蚀,必须在铁水中加入适当的碱性料。托马斯几经失败,1877年终于成功,1879年在生产中推广。

为纪念他,这种碱性转炉空气炼钢法命名为托马斯法。

在原本时空中,整个20世纪上半叶,西欧各国都普遍采用的这种炼钢方法,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基本上已被氧气转炉法所淘汰。

1908年,托马斯炼钢法还是一门非常先进的炼钢技术,虽然很多科学家或者技术工作者,都想对这种炼钢法进行改进,不过却是收效甚微。

本质上,以目前的技术而言,托马斯炼钢法并无多少改进的余地,最多也是小修小补罢了。而徐文昊却是掌握着远远凌驾于这个时代的技术力量,才得以让ld转炉炼钢法提前面世。

不过这时,ld转炉的名字却变成了x转炉,以徐文昊的姓氏命名。

这种炼钢法具有优点十分明显,不仅吹炼速度快,生产率高,而且能够适应不同品种的钢铁冶炼,同时保证冶金成品质量。

与此同时,与传统的托马斯转炉法相比,x转炉法的原材料消耗更少,热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基础建设方面的投资更是相对节省,而且建设速度很快,还容易与连续铸钢相匹配。

鉴于这些优点,无论是作为‘原创’者的徐文昊,还是有幸目睹这门新技术的里斯和海诺等人,都认为氧气顶吹转炉炼钢必将成为日后冶金行业中的主要炼钢方法。

“里斯,我认为我们应该加大投资,建设一批大型转炉在里斯忙着翻阅设计图的时候,徐文昊也不忘提出自己的意见。

随着不断地拿出好几项具备革命性意义的生产技术,里斯和整个新成立的威钢实业集团徐文昊在公司中的地位也明显提升,在经营和管理上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

但因为是一门没有经过实践考验的新技术,因此里斯还是有些担心,皱眉道:“徐,这是不是太冒险了些

因为害怕被摩根家族有机可乘,目前公司还是拒绝上市,采向用私人募集资金的手段来扩充资本规模。因此公司的资金并不充裕,而集团草创,不少地方都要花钱。

“我明白你的顾虑,但是公司目前最迫切的任务就是尽快提高产量,同时稳定质量。比起托马斯转炉,新型转炉炼的大型化效益更好

徐文昊指着图纸上的一些公式和数据,侃侃而谈:“经过我的计算,大型转炉一旦建成,那么在冶炼时炉内热损失将有效减少,吨钢原材料的消耗也会降低。同时得益于我们的自动化程控设备,这种大型转炉将提高现有的钢铁生产率,降低成本

实际上,在1952年后,国际、国内新建转炉都向大型化发展。

而徐文昊这时提出,却是真知灼见,更是先见之明。

一旦采用这种大型氧气顶吹转炉来冶炼钢铁,那么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五年之内,威钢集团的钢铁产能将提升5倍。

并且也练出来的钢铁材质,更是远超以往,各类特种钢材都不在话下。

这样的技术革新,将大幅度提升威钢集团的实力,到时只要应对得当,哪怕是直面摩根家族,也足以自保了。

既然在传统领域无法突破对方的金融资本封锁,那就只好用革命性的新技术作为突破口,冲出重围。

“好吧,都听你,我想,我会去努力说服公司里的股东们的见徐文昊这么坚持,里斯便点点头,同意了这个主意。

现在,不锈钢的销售情况异常火爆,公司也确实急需扩大生产规模,因此要在董事会上通过这个决议,并没有太大的困难。

在海诺和詹姆斯等人的努力下,公司的发展如今也是蒸蒸日上,虽然受到摩根家族的打压,但良好的收益和前景,还是让公司获得了不少欧洲的投资。

除了改进生产技术,更新设备之外,徐文昊也琢磨着是不是要建立一套新的经营管理体制,以进一步改善现有的生产体系。

(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