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二十二章 摩根家族

就着合作事宜,双方整整谈了一个下午,才初步敲定了许多合作意向上的细节要求。这部分完成之后,就是签署合同意向书,喻示着双方的第一次联手。

事实上,不管是徐文昊还是夏万隆,彼此都没有太多选择上的余地。

唯有合作,才能获得心中所需。

时代的洪流滚滚向前,值此大争之世,没人能够停下脚步,否则只会被席卷而来的历史巨浪无情吞没。

徐文昊需要夏万隆这些清国商人的资本襄助,夏万隆又何尝不是需要徐文昊提供的工业设备和生产技术?

因此彼此算是各有所需,并且豆浆面临着一个同样的敌人——跨国银行家族!

虽然夏万隆这时还只是想要继续维持他的生意,但实际上却已经算是被绑上了徐文昊的战车,日后和摩根这些跨国金融家族的斗争,也只不过是迟早的事。

鸦片战争后,被坚船利炮叩开了国门的清国,许多有志之士开始看到外面的世界,异国的文明。工业化大生产和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如同飓风一样扫荡着这个因野蛮人奴役而日显颓势的古老帝国。

通商之后,自然有着一批民族商人和企业家应运而生,这是时代大势使然,不管清廷内部的统治者是如何顽固保守,都无法阻止中下阶层对财富和政治地位的天然诉求。

因此而有了洋务运动,也因此而涌现出了一大批世纪英才,大量的留学生出国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理论,而新生的民族资产阶级商人也大肆开办工厂,买卖洋货。

这就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和世界的交流,推动着华夏文明又一次向前迈进。

后世总有人认为洋务运动是失败的,是一个昭示着清廷**无能的反面案列,可实际上并非完全如此。

不管历史书上的评价如何,至少洋务运动培养了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学人才,以及大量的技术和设备引进,初步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除了‘大清千秋万载’这个目标未能实现以外,洋务运动的作用几乎已经到了这个时代中国能够做到的极限,后世之人,也确实无权再苛求什么了。

而回到徐文昊与夏万隆的合同书上,其中明确要求夏万隆要投入至少120万美元的资本量,并且还要求他要在两年内,替威钢实业集团寻找更多的中国合伙人,比如粤州羊城十三行中的那些清国大买办们。

只要能争取到其中的三分之一,就是一股相当大的助力。

据智脑的保守估计,至少能够筹集到4亿美元的资金,哪怕是和全盛时期的卡内基钢铁公司相比,也不遑多让了。

而正投身于资本大业之中的徐文昊,却也没有忘记将目光稍微停顿在身旁的少女身上一会儿——那种美丽馨香如兰的气质,让他不管看多少次,都是非常喜欢。

一个有着智慧和知性的女孩,确实让新世纪的徐文昊很是意动,不过这时却还不是做这种事的时候,因此他始终保持着理性和克制。

这样温和有礼,又有学识的年轻人,站在夏万隆的角度上,自然也是非常欣赏的。因此对于自己女儿的一些心思,他非但有阻止,甚至因为今天的事,而起了撮合的心思。

有什么样的交情,能够比得上‘翁婿’之间的关系?

徐文昊想要将夏万隆拉上自己的战车,夏万隆又何尝不是做着这样的打算。

谈完了正事,徐文昊也米有多做停留,为了应付即将到来的时代变革,他还有不少前期准备要做。

告别了夏万隆一家之后,徐文昊也是起身离开,他独自开着车往郊外农场方向跑。

说起这个时代的交通工具,他很不满意,因此自己买了一些汽车零件,动手改装了一辆汽车。别看外形和满大街的福特车差别不大,实际上无论是舒适程度还是动力性能,都高出这个时代的同类产品好几个档次。

每当四下无人的时候,附着于眼镜上的智脑,总是会在脑海中和徐文昊展开交流。

“吾主,我不得不提醒您,哪怕您联合美国和清国的资本商人,按照原定计划募集到超过6亿美元的资金,可以这个时代的金融游戏规则而言,我们在面对摩根家族的时候依旧处于绝对下风

智脑的话语总是不带有一丝一毫的情感,它能广泛地搜集情报和资料,并且做出分析和建议,却惟独不能代替徐文昊本身做出任何决定。

可就算如此,这番冷冰冰的话语中,那种沉甸甸的压迫感还是让徐文昊皱起了眉头:虽然不愿意承认,但确实只有身处在这个时代,才会明白一小撮人是如何控制整个世界的运转。

或许只有那些无知的升斗小民,才会无畏的喊出什么‘阴谋论都是骗人的’这种天真的话来。

这些见识浅陋的家伙,不知道人类社会是如何运转,同时也并不愿意相信自己的命运,不过是如同屠宰场中的猪羊那样,操纵在少数‘屠夫’手中。

而在整个20世纪初,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摩根已经成了世界的债主。

j。p。摩根创建了一个庞大的帝国,摩根家族包括银行家信托公司、保证信托公司、第一国家银行,总资产34亿美元。

摩根同盟总资本约48亿美元,由国家城市银行、契约国家银行组成。其实,即使在100年后,债务也是金融中的王者,控制和发行国债,才是真正的一本万利的生意!

而摩根家族的发达,正是得益于对于债务的认识和挖掘。

在金融领域站稳脚跟之后,摩根家族开始向实业拓展,建立了摩根联盟。摩根同盟与摩根家族被总称为摩根联盟。

摩根联盟中,以摩根公司为轴进行董事部连锁领导,与大金融资本以下、超过20万的主力金融机构互相联结,这样就构成了结构庞大、组织严密的“摩根系”。

这一金融集团占有全美金融资本的33%,总值近200亿美元!

知道在1908年左右的这段时间里,200亿美元相当于什么概念么?

这时的美国,其国民生产总值也不过3000亿美元出头!而摩根以区区一家私人商业组织,就几乎相当于美国全国总产值的十五分之一!

而除此之外,摩根家族另外还有125亿美元的保险资产,占全美保险业的65%。

至于生产事业方面,全美35家主力企业中有摩根公司的47名董事,包括u。s。钢铁、gm、肯尼格特制铜公司、德州海湾硫磺公司、大陆石油公司、ge等……

一个个金光闪耀的名字背后,代表着的是残酷无比的社会现实,金融家正在用一只看不见的手,调控着美国乃至世界的命运。

摩根公司在铁路业的渗入这时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情了,而与此同时,通信业方面还拥有itt国际电话电报公司、全美电缆、邮政电缆、at&t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等……

摩根同盟的手下有510亿美元的总资产,属下有亚那科达铜山、西屋电气、联合金属碳化物等主要托拉斯企业。

上述所有企业和公司相加,合计所有总资产,扣掉重复部分,大恐慌前的摩根体系拥有740亿美元的总资本,相当于全美所有企业资本的四分之一。

167名董事,从摩根公司走出来,控制着整个摩根体系,执行着由华尔街的摩根发出的指令,这是怎样的一份宏图霸业!

足以让历史上任何一位人间的帝王在他们面前黯然失色!

而徐文昊现在要对抗的,正是这样一家超乎常人想象的庞然大物。

别说是摩根家族了,仅仅只是对上摩根家族旗下的美国钢铁公司,徐文昊和里斯等人就已经感觉相当吃力。

从智脑系统中反馈回来的数据上看,也确实在陈述着这个严峻的事实。

“虽然您说动了海诺和詹姆斯等本时空土著的加入,但目前整个瓦格纳钢铁公司的资产不过是区区1200万,其规模仅仅相当于对手的十二分之一。就算有着技术上的优势,我们也几乎成功的可能性

确实毫无胜算,徐文昊对此当然非常清楚,想要单靠商业手段来摧毁这些庞大的国家金融家族,根本是不可能办到的事情。

历史上技术或者管理比这些金融家族先进的个人和公司不是没有,可一百年后,早期的几大银行家族依旧掌握着整个美国的经济。

而那些曾经想要挑战他们的人或者组织,不是成为了家族的一部分,就是被碾成肉泥。

哪怕是不可一世的德意志帝国,都被碾成了肉泥!

要不然这个时空的几十年后,某位奥地利裔的小胡子就不会愤怒的想要从肉&体上消灭这些万恶的金融投机家族了。并且不得不说一句,集合了大半个欧洲力量的他,依旧未能取得成功。

因此,虽然在言语上,徐文昊一直在向里斯和海诺等人展现出一个前景美好的未来。

可实际上,彼此都对这有着深刻的认识,除非动用战争等非常规的手段,否则不管付出多少努力,都注定无法战胜像摩根这样的跨国银行家族。

最多,也不过是顶住对方的压力,慢慢经营起属于自己的事业,在北美的政治圈中,形成足够的影响力,划地而治罢了。

只有那些想当然的家伙,才会天真到觉得凭借着技术上的优势,就能打倒某些人或者势力。实际上,当彼此的资本差距足够大的时候,任何战术上的成功都无足轻重了。

因为你的对手会用金融的力量,联合整个行业甚至是整个社会,来碾碎你的反抗。

徐文昊现在所面临的,正是这样一种情形,这也是他为何一开始就把华夏大地当做未来的战略根据地的原因所在。

无论是欧洲还是北美,整个西方世界的利益空间都已经被分割完毕,不足以容纳更多的既得利益者。而在这里想要稳步发展,取代几个老牌家族的统治地位,无疑是一种妄想!

相比之下,反而是远在太平洋彼岸的古老国度,虽有严峻的挑战,却也充满着机遇!

东方世界的那片广袤大陆上,原本的既得利益者很快将会在革命的旗帜下倾倒,而新的继任者们,却又有着各种各样的历史局限性,难以快速成长起来。

这就意味着徐文昊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占据一块根据地,拔得头筹,经营起一个属于自己的势力来!

一旦根基稳固,就可徐徐图之,以广袤无垠的华夏大地为后盾,争霸世界,引导人类的文明未来方向!

如此宏图伟业,才是大丈夫所为,五百年后的时空,徐文昊自有着相当的自信和气魄,去做这力挽狂澜之事!

(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