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六章 海边的见闻

檀香山的西北部,是一处戒备森严的军港,并不对民众开放,只见不时有穿着美国海军制服的军官和士兵,在哨卡前出入。

自从1898年开始,美国在吞并了夏威夷后,便于欧胡岛南端修建了一处大型海军基地。而在今年4月,珍珠港便作为深水军港正式投入使用,与此同时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的也将自己的总部搬迁到了这里。

风光迤逦的海岛,沙滩上人如潮涌,艳阳高照,高亢深长的汽笛声自一艘艘巨大的船舰上传出,响彻着整座城市,引得过往的游客们纷纷止步注目。

美利坚合众国,西方列强诸国中的后起之秀,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以及资源优势,让许多大西洋彼岸的欧洲表亲们羡慕和嫉妒。

虽然由于建国时间尚短,历史底蕴和技术积累依旧比不过英、法这样的老牌列强,却也因自身愈发旺盛的产能而表现出锐意进取的一面来。

依靠着庞大的工业产能和经济规模,美国以不同于其他列强的优势,渐渐在世界上获得了更多的话语权。

1880年,美国国会便放弃了已经不合时宜的大陆政策和孤立主义,转而开始将目光投向了海洋和世界,迈出了争夺地球霸权的第一步。

在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之下,当时的美国新任海军部长赫伯特,就热衷于海军建设工作,强烈地主张制海权的重要性。

而在他的推动和主持下,美国的海军得以继续建造新的战列舰,不断增强着自身的海上军事力量,提升了美国的国际地位。

经过大张旗鼓地建设,到20世纪初,美国海军就已经拥有9艘一级战列舰,2艘2级战列舰2艘重装甲巡洋舰,十几艘装甲巡洋舰。

与此同时,美国的海军工业也逐步完善,形成了**自主的海岸防御体系,拱卫着美国的海上疆域和跨洋贸易线。也正是由此,美国海军力量得以在全世界崭露头角,由原来的第12位,跃居到了第5位。

反观大洋彼岸那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一个奴隶制帝国正在一群野蛮残暴的主人手中,露出臃肿的疲态,日渐衰落,裹挟着整个华夏的命运,向泥泞的沼泽走去。

同纬度地区的两个国家,命运是如此截然相反:一个冉冉而起如旭日初升,一个缓缓落下如夕阳西下。

……

白色的沙滩旁是一处茂密的椰子林,迎着海风轻轻摇动,蔚蓝色的大海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着蓝宝石般炫目迷离的色彩。

夏威夷群岛上,有着不少华裔和日裔人口,因此东方的面孔在这里并不少见。

徐文昊漫步其中,看着这片既熟悉而又陌生的土地,不由想起了在原本的时空里,他曾经非常喜欢来到这个有着火山和礁石的岛屿上度假。

大体的地貌变化不大,可是人文景观和地方风俗却已是天差地别,让徐文昊无法和自己记忆中对的美丽海岛相互联系起来。

“嘿,徐,你看到那艘军舰没!”望着一艘细长的全钢战舰劈波斩浪而来,里斯高兴的大呼小叫,“哦天啊,是‘奇尔沙奇’号,我绝对不会看错的,这艘排水量超过一万一千吨的大家伙,我父亲的钢铁厂就曾是这艘船的钢材供应商!”

顺着里斯的话语,徐文昊也在静静地观赏着这种旧时代的巅峰武器,虽然从当前的技术标准上来看,奇尔沙奇号这种前无畏舰时代产品已经相当落后了。

可即便如此,奇尔沙奇号也和美国海军其他的旧式战舰一样,代表着整个民族的气运,肩负着整个国家的未来。要知道,在这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中,谁掌控了海洋,谁就拥有主宰世界的权柄!

不仅是美国人,欧洲其他国家的游客,也纷纷为之侧目,惊讶于美国的强大工业实力。

完全由钢铁铸造而成的巨大舰身,代表着第一次工业时代的巅峰技术,上面的每一寸甲板和炮身,都凝结着一个国家的智慧和实力,代表着一个民族地位和名望。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想要获得尊重,必先拥有强横的力量,然后才是其他。

不知从何时起,古老的东方失去了内在的文化传承,以至于最后连外在的技术研发能力都失却大半,被西方文明后来居上,成为了被嘲笑和愚弄的对象。

在这个诸国都奋起而争的风云时代,东方帝国的统治者们却正步履蹒跚地维系着自身的集权统治,没有看到时代的潮涌正在吞噬着一切不愿意变革自身的弱者。

虽然历经洋务运动和宪政改革,但衰朽的清王朝依旧不愿意彻底抛弃绵延了两个多世纪的权柄和利益,哪怕为此将整个华夏大地带入坟墓也在所不惜。

这样的态度和举动,最终断送了华夏一族的国家气运,原本后世就是因此而掉入泥潭,黯然挣扎于泥潭中,蹉跎了百余年。

怀着别样的思绪,徐文昊带着复杂的心情,走在这片异国他乡的土地上,漫步而行。

身穿洋服的各色人种,在柏油马路上川流不息,装载着乘客和货物的四轮马车也多是常见。时不时还有着镁光灯相机噗呲噗呲的发出声响和强光,将历史上的某个画面瞬间,永远定格在一张照片中。

商场、店铺鳞次栉比,沿街叫卖的商贩随处可见,大多是搬着木板箱卖香烟和火柴的孩子,他们穿着吊带裤和衬衫,小小年纪就要为生活而打拼。

浓厚的商业气息,渲染着这里,到处都充满了钱币的味道。

工业化生产带来的产能变革,使得物资供应体系像魔术般膨胀开来:无数的商品从机器和工人手中被批量制造出来,运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以求能够掏光顾客口袋中最后一个铜板。

尤其是在美国,浓厚的商业氛围更是世界第一,想要白手起家发财致富,这里却是是最好的选择。正是怀着这样的目的和心思,徐文昊才会随着里斯来到了夏威夷。

他的下一步,就是庞大的北美市场!

“徐,你最好换上一套体面地衣服,等下我将带你去参加一场宴会,让你结识几位美国钢铁行业中的大人物

说是大人物,其实也不过是几个在钢铁托拉斯中有几分实力的企业家罢了,在徐文昊眼中,这时的美国钢铁业界,也唯有安德鲁卡内基这种层次的存在,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大人物。

不过他还是听从了里斯的劝告,特意去商店选购了一套这时据说在欧洲非常流行的西装礼服。精细的做工和上乘的布料,加上徐文昊本身丰朗俊逸的面容神采,将整个人的独特气质完美展现出来。

举手投足间,都带着自信和从容,双眸神采奕奕,自有一种睿智卓识的贵族风范。

所谓的贵族气度,不过是一种因家世和背景而自然生出的骄傲感,在知识和礼仪的熏陶下,孕育出的十足的信心和智慧来。

而在新纪元时代,每一位新人类的思想和心灵,都远远超过所谓的贵族。那是一种生命和灵魂本质上的超越,源自于心中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与坚持。

“不得不说,现在连我都开始有点嫉妒了呢

徐文昊的惊艳出场,让里斯眼前一亮,本来对自身的样貌和穿着都还有些自信的他,这时也不由生出一丝自惭形愧的感觉来。

不过很快,他就把这种感觉抛到了九霄云外。

宴会大厅的正门处,某个留着一字胡胖子正在一群人的簇拥下走进来。他身材魁梧,体格雄壮,穿着得体,顾盼间自由一股雄浑厚重的威势,恐怕正是里斯口中的‘大人物’。

看清来人的面容,里斯也赶忙放下手中的酒杯,热情洋溢的跑了上前:“海诺叔叔!”

“嗯,里斯,看起来你的气色不错嘛

海诺丹纳曼,和里斯一样,是一位德裔美国商人。二十多年前,他和里斯的父亲一起远渡大西洋,移民美国,靠着经营钢铁建材而打拼下了如今的这番基业。

海诺似乎也很喜欢里斯这个侄子,“你父亲的事,我很抱歉,两年前听说你的失踪后,我一直都很担心。直到一周前你发电报联系我,我才知道你要来夏威夷……”

这时,别人眼中严苛无比的丹纳曼先生,却一改平日的冰冷和尖锐,对着某位晚辈温言温语说着体己的话。叔侄二人这时也不由感慨唏嘘起来,不过很快,他们就聊到了新型合金的项目发展上。

“海诺叔叔,我正在谋划一笔大生意,希望能从您身上得到帮助。而我,也必然会给您带来足够丰厚的回报。相信我,这个投资你绝对不会吃亏的!”

在这个时候,里斯的商业天赋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涛涛不绝地说着不锈钢合金的广阔前景和高额回报。

久别重逢,海诺对于里斯能够重拾昔日的自信也是倍感欣慰,不过一旦涉及到商业合作上的正事,他就又换回到了德意志人特有的古板和严肃面孔。

听了里斯的一番介绍,海诺并没有展露出太多的表情和心思,只是肃然说道:“假使你口中的不锈钢真的如你所形容的那般优秀,我自然是愿意朝这个项目注入资金。但我必须先看到实物,而不仅仅是你空洞的描述

在钢铁行业中拼杀了大半辈子的海诺,可不是里斯这种愣头青,虽然看似缺乏闯劲和拼搏精神,但稳健的作风才是他始终屹立不倒的根本原因。

比起年轻人而言,海诺这样的资本商人,更不容易被华而不实的言语所迷惑,每一步行动都会深思熟虑,如同敏锐的鲨鱼,只为真实的血腥气味而动!

反观里斯,因毫无准备,这时自然是哑口无言。

没办法,他因为高兴过头,还真是一直没想过要问徐文昊拿一份实物来检验。

而对于这点,徐文昊也是早有准备,他早就在青鲤7号的实验室中加工出了一块不怕酸、碱、盐的含铬不锈钢。

在制造之前徐文昊就已经有了通盘的考虑:首先这种含大量铬的不锈钢在1912年就会被英国人研制出来。虽然不同时空之间的历史存在一定差异性,但关键性的历史环节还是相似的。

提前四年拿出这样的技术来,就是为了更容易实现产品的工业化生产,以便能够将之快速投入市场,转换成现金,充实自己的小金库。

更重要的是这种含铬不锈钢不耐磨损,这就极大的限制了其在军事领域上的用途,对于日后的许多计划,不会带来太多不必要的麻烦。

一念及此,徐文昊也有了计较,干净利落地从怀里掏出了这块用绒布包裹着的不锈钢,递到里斯手上。

“成品我们已经在实验室里做出来了,并且也对其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进行了前期研究,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就可以进入到实际的生产环节

这时候徐文昊特意用上了‘我们’这样的字眼,自然是希望通过这种语调来让对方正视自己的存在,而不是仅仅把自己当做一枚可有可无的棋子。

当锃光瓦亮的不锈钢样本出现在海诺视线中的时候,他的双眼便再也离不开这块神奇的金属了,“嗯,你们已经做出了成品!”

这由不得海诺不惊讶,毕竟类似的合金配方各大知名的钢铁企业和公司都在研制,这种基础材料学科的研究最没有捷径可走,只能通过不断地实验和总结,积累经验,模索着前进。

但是现在,让海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眼前这个看起来古怪的清国人却告诉自己,他已经冲破了这个困扰着无数专家和学者的技术瓶颈。

至于自己的侄子,没有谁比海诺更清楚他的本事了,管理一家钢铁企业还算合格,但搞实打实的技术研发还算了吧,他那种一点挫折都受不了的公子性格,根本不是能够静下心来搞科研的那块料。

因此,这时海诺也开始把目光从新型合金上挪开,转为关注起眼前的这位年轻人来。比起一两项专利技术,海诺更重视人才的搜集,唯有科研实力才是企业的真正基石!

“年轻人,你叫什么名字?”

“您好,尊敬的丹纳曼先生,我叫徐文昊,大洋彼岸那个片古老的土地

(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