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金珞早听她卞老爷说过与隋家不好退亲,她虽不喜欢隋家,也只得忍了,顺了换亲的折中法子。但好在那隋家只隋裕一个儿子,如今已经懂事了,不出以外,将来必然是他继承家业。到时候隋老夫人一没,整个家还不是楚红莲管着?不说将来,就说嫁妆,明秋当初的嫁妆虽多,但能落到隋青瑶手中许连一成都没有。隋婉儿则不同,就按着楚红莲对隋婉儿的疼爱,把半个隋家搬过来也是可能的。

既然楚红莲透过将隋婉儿换了隋青瑶嫁进来的意思,金珞也乐得顺水推舟。且做了这场事儿,往后与楚红莲也算一条船上的,想隋家淘换些银两来也是容易的。

所以在见到隋婉儿的时候,现今这靖永侯夫人金珞就一顿吹捧。

楚红莲出身低,面上越是装着华贵得体,心中越是怕人笑她的出身。这时听着原本也是出于世家的金珞这样夸赞隋婉儿,也是当真开心的。见隋婉儿由金珞亲自牵着往屋内走,楚红莲也借机悄悄撇开了隋青瑶的手,也随着进了屋内。

隋青瑶与上一世那般受了冷遇,却未如上一世那般觉得自怨自艾。依旧笑着随在楚红莲身后,进了屋内。

沈晓白一直不太习惯金珞那种自来熟的方法,按理说她一年也见不到隋婉儿几次,现在就跟隋婉儿自小长在她身边一样亲近。这让沈晓白想起了她每次和自个儿妈去亲戚婚宴或者丧礼,遇到的那些都记不住谁是谁的“叔叔婶婶”“大爷大妈”们。

一走进屋里,沈晓白就听到了嬉笑的声音,闻到了一阵淡淡的暖香。沈晓白也在这架空历史的古代宅斗小说里混了一些日子了,书里提到的没提到的,她都见到了。别说楚红莲那里每天都要熏香换上鲜花,连沈晓白住得屋子都要每天熏香。书里写的靖永侯府虽然不比隋府的底子厚实,但要比隋府讲究。虽然味道不同,但应该用得是更好的香料,才会这么好闻。

沈晓白如个木头人一样被金珞领着,也不知道过了几个屋子。沈晓白也不知道这古代的屋子怎么建的,她以前旅游的时候跟着导游,也没觉得这古代的屋子有这么绕腾。

进了屋门,绕过屏风竟然还有个屋子,往里再走再绕过屏风才是见到了坐在正当中,传说中的寿星卞老夫人。卞老夫人与隋老夫人差不多,头发都已经全白了,但因为卞老夫人比隋老夫人胖一些,看起来就富态一些和善一些。

这时屋子里一群夫人们姑娘们围着卞好夫人讲笑话,引起了一阵阵笑声。而沈晓白走近了才发现,原来闻到的那股子香气并不是卞府用的什么熏香,而是这些姑娘夫人们的脂粉混合的香气。她们这些人用得脂粉都很好,闻着没有现代的有些化妆品那么熏人,就是各种花香味儿,沈晓白就好像进了百花园一样。

“老夫人,你快看看,那隋家的二姑娘竟然出落成的这么俊了金珞把沈晓白拉到卞老夫人面前说道。

卞老夫人扫了一下眼前的所谓“隋家二姑娘”,见她生得肤白如雪,杏眼樱唇,确实是个美人胚子。只是不似寻常大家闺秀那般举止大方,眼里颇为慌张的不敢直视旁人,很是怯懦。不似一个娇惯出来的嫡出姑娘,倒是一个被人撇到一角,无人管顾的妾生女儿。

早年,卞老夫人也见过这隋家二姑娘几次。虽原是庶女,但自从楚红莲扶正,也是很大气骄傲的。如今这就成了这般?好似一个小门小户没见过市面的女儿一样?

莫不是因那楚红莲出身不好,就将女儿带成这个样子?

卞老夫人也大约知道金珞与楚红莲在盘算着什么,但想着终是为了卞府好,就假装不知,由着金珞盘算去。

如今见了“隋婉儿”这幅样子,卞老夫人着实不大满意,可转念一想,性子怯懦一些,许更好操控。若是个烈性精明的,怎能容得下一点儿不公?将来必然不好管治。于是卞老夫人就也笑道:“看着确实是个好姑娘

说着,卞老夫人扫了一眼“隋婉儿”身后,又看到了隋青瑶。见隋青瑶虽无人引着,又被人冷着,却没有丝毫尴尬模样,依旧大方有礼。且隋青瑶的双目有神,不似眼前这个“隋婉儿”般眼神犹疑不定,这让卞老夫人着实意外。

这个隋家大姑娘虽模样不及隋家二姑娘,但气度举止却是高出隋家二姑娘许多,看着也比之前大方了不少。只可惜明国公府倒了,明秋又去的早,让这个闺女没个依靠。不然也是个能操持后院事务的,可惜啊……

随后,卞老夫人就收回目光,也只当没见过隋青瑶这个人一般,将披着隋婉儿壳子的沈晓白拉在身边坐下,细细的问了沈晓白的年龄属相生辰,又夸了沈晓白有福相有福气,必能择个好夫婿。沈晓白按照先楚红莲教的话答了一遍,沈晓白看起来怯懦,但礼数举止练得多了,一时还看不出个差错。

卞老夫人为表示对隋婉儿的喜爱,一直攥着隋婉儿手问话。等听到卞家老夫人嫁入晋王做侧妃的孙女儿回来了,卞老夫人才松开沈晓白的手,乐得说道:“快出去迎,快出去迎

卞家虽有爵位在身,却不过是三等侯,那晋王又是皇上唯一的同母弟弟。能有个女儿在晋王那处做个侧妃,已是靖永侯府觉得光彩的一件事。楚红莲一听晋王侧妃来了,立即起身。她虽然已经是尚书夫人了,也见过一些皇亲贵戚。就是那晋王侧妃,在未被选做秀女时,楚红莲也在卞府中与她说过几句话。但许是出于对出身的自卑,楚红莲总是对了这些沾着皇亲的人,有种发自内心的崇敬。她那么想将隋婉儿嫁入靖永侯府,除了这卞府是楚红莲能选得最好的人家,也是因为隋婉儿若进了侯府,那也算是沾上皇亲了不是?

卞夫人金珞恰站在楚红莲身边,见楚红莲那副样子,在自得之余少不得又看轻了楚红莲几分。心想:无论楚红莲出身如何,如今也是尚书夫人了,怎么稍微听到个达官显贵的名儿,就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如今的晋王侧妃是卞府的二老爷卞景山的女儿,卞景山并非卞老夫人亲生,就只是一个庶子。卞景山留下的遗孀张绾本以为王府规矩大,她那女儿回来不来,没想到竟然回来了,立时就哭了出来。

张绾膝下无子,卞二老爷卞景山去的又早,连个庶子都没留下。虽过继了卞三老爷卞景冉一个儿子,但终究隔了层肚皮,彼此都防得紧。张绾唯一的依靠就是这个做了晋王侧妃的女儿,这个女儿倒也争气。当时卞二老爷在时给了这个侧妃一个名儿,叫卞瑾。这卞瑾自小聪慧过人,没个不夸的。

但也因为太过好了,惹得全家都惦记着。结果张绾就被卞侯爷卞景远与卞三老爷卞景山逼着,将卞瑾送去做了秀女,说是当时太后觉得挺好,就指给了晋王。原她只在王府任了七品昭修,但不过三四年的功夫,就得了晋王的宠爱,成了晋王府的侧妃。

刚开始看小说的时候,沈晓白还挺疑惑,怎么看着好不给皇上留着,反倒留给了晋王。但这本小说架构还挺大的,一直从宅斗写到权斗。虽然作者的笔力有限,结局有些烂尾。但也交代出了为什么太后对晋王那么好。

原来大约是小说作者搬了一些清朝时候的设定,现在正乾皇帝和清朝雍正帝的处境差不多。如今在的隆太后出身贫寒,在生正乾皇帝的时候就只是个嫔。但隆太后的肚皮还算争气,一下子就生下了先皇的长子,也就是当今的正乾皇帝。正乾皇帝他爹雍熙皇帝当时的皇后德睿皇后,也在同月同日生下一个女儿,就是正乾皇帝最疼爱的妹妹康宁长公主。

但因为生康宁长公主的时候难产,德睿皇后以后都不能生育。眼看着自小青梅竹马一块儿长大的德睿皇后很难过,雍熙为了不让她太伤心,才将这个正乾帝给德睿皇后抱了过去。

就看这两个皇帝的名儿“雍熙”“正乾”就能看出原作者把清朝设定掰开了揉碎了,搅合在一块儿的心思。既然设定相同,就免不了当今皇上正乾帝也遭遇了跟野史中的雍正皇上同样的尴尬处境,那就是生母养母和谁亲?

德睿皇后对正乾帝是真好,让正乾帝没办法不敬爱她。现今这隆太后原本也是日思夜想着正乾帝,但看着雍熙帝因为觉得亏欠了她,就总去安慰她,隆太后的思子之情就淡了。后来隆太后有了晋王,也不太念着正乾帝了。反倒希望她后来生的小儿子晋王能够称帝,去报德睿皇后的夺子之仇。但还没等报仇,德睿皇后就病薨了,紧接着雍熙帝也因伤心过度,不过几天就驾崩了,正乾皇帝正式登基。

这让隆太后看着,就格外恨了德睿皇后那个万事俱有的女子。生前德睿皇后是最尊贵的女子,如今死了,哪怕到了史书里,也要成为雍熙皇帝最喜欢的女人。隆太后因太恨了已被追封为德秀端惠皇太后的德睿皇后,连着被德睿皇后养大的正乾皇帝,她都看得别别扭扭。

最后虽然隆太后没像雍正他亲娘那样常常去给正乾帝没脸,但这个隆太后私下里也偏着晋王的很。待看到正乾帝对德睿皇后生的女儿康宁长公主,比对晋王还要好,最后几乎都要把半个江山赏给康宁长公主的儿子永乐王了。这个隆太后就越发和正乾帝离了心,一心一意的盼望着晋王谋反篡位。把在她心里胳膊肘向外弯的正乾帝和德睿皇后留下的女儿康宁长公主,都给踩在脚下。

皇家和老百姓家一样,但凡想闹得家庭不睦,还得老人出力。将小儿子宠坏,将大儿子气疯,这架就算打起来了。郑伯克段于鄢里的武姜,汉朝的窦太后,还有这本小说里的隆太后都是个中好手,搞风搞浪搞破坏的标兵。不患寡而患不均,乱就自不均起,无论皇家和老百姓都一个理儿。也是至此,天下就乱了起来,一直打到小说结局还没个结果。

(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