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四章 冬 第六节 蓄势待发

一住进医院,主治医生就安排昌浩进行各种检查昌浩已经麻木,任由护士每天两次的测血压量脉搏,三天一次的验血验尿他既不关心做什么项目,也不关心结果怎样,似乎把自己的身体交到了医生手里,一切事情都与自己没了关系一样

当一项一项结果集中到主治医生手里的时候,医生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马上给昌浩开了单子,让他查一个双肾检查结果回来的时候,医生更是一头雾水:双肾大小形态正常,被膜完整……这与化验结果极其不符啊医生知道,这一定是一个难缠的病症又给他开出单子,让他做一个泌尿系磁共振检查正是这次检查,让昌浩感知了死亡的临近

所有的结果都出来的时候,这些文字和数字说明了一个问题:昌浩得了严重的尿毒症医生找到昌浩媳妇,要求她给病人转科昌浩媳妇毕竟是经历过大是大非的人,平淡地接受了这个事实,把昌浩从内分泌科转到了肾病科综合性医院一直是采取常规方式治疗尿毒症,靠吃药打点滴来纠酸利尿和降压,住院期间效果很好,可出院不久,昌浩的腿开始浮肿,全身没劲儿动弹不得

三儿熟人多,到处打听如何能治好二哥的尿毒症反馈的信息很快传了回来,说这种病要到专科医院去治疗他给二哥联系了北京的专科医院,订好了床位随时可以去治疗昌浩媳妇像每个吃苦耐劳的中国妇女一样,肩上背着大大的包裹,手里拎着装有水食品药品等日常用品的小包,另一只手扶着昌浩车乘车奔赴首都北京这也是昌浩的第一次,但他再也无心去欣赏首都的一切,带着对这一生的迷惘,和一颗已经沉到了谷底的心接受治疗半个疗程还没结束,就花光了昌浩社彼户年度报销的最高限额——一万元昌浩媳妇开始在医院每次催费的时候,精打细算了两个人一周的生活费和治疗费,通过异地取款的方式取出钱来三个月过去了,昌浩的指标得到了控制医生询问昌浩媳妇是在医院维持还是回家继续吃药,昌浩媳妇操着说了几遍才能被人听明白的汉语说,治疗费太高了,还是回家吧,这段时间,光异地取款费就花了几百元了医生听明白后,告诉他,下个疗程来的时候,在医院的储蓄所办个银行卡,一次性取够一个疗程的费用,异地取款费就可以只花一次了昌浩媳妇给医生行大礼,带着昌浩和一大包药品回了鹤城

单位给昌浩找个份最清闲的工作,每天上白班,能在单位坚持的时候,给检修工人递递工具;不能坚持的时候,就可以早退回家休息因为单位领导知道,要是让他回家挣病假工资,他的生命将因断了供给很快结束

在单位和家人的百般照顾下,昌浩还是没有坚持到六个月就去北京接受了第二次治疗这次治疗没有预期的好,在进行了一个月的支持性治疗不见起色后,医生建议他接受透析治疗面对北京高额的花费,昌浩媳妇想,一样的透析仪器,还不如回家去做她没舍得花漫游费,用医院的长途电话跟昌浩的两兄弟商量,大家取得了一致意见后,昌浩媳妇跟医院请示说已经无力支付医药费,想回到地方医院做透析,但消能继续服用这家医院的支持性药物医院答应了她的请求,给他们带了短期治疗的药物,说后续药物会定期以快递的形式给他们寄回去,两个人又回到了鹤城中心医院

三儿在市里给二哥腾出了一套房子,让他住在市里,方便每周两次的透析但昌浩还是在能坚持的时候,和媳妇回家赚他知道领导已经尽了最大努力在照顾自己,如果再长期不上班,也只能挣病假工资了,这样的话,透析的高额费用会很快吃掉家里的所有积蓄

从这天起,昌浩媳妇又一次重复了几年前的生活方式:既要陪着笑脸让病人身心愉悦,还要算计手里的钱能维持多久,因为每周两次的透析费用要六百多元,加上两个人的路费和饭费,她每一天都的日子会走到女儿爸爸举债治疗的窘境她停掉了自己的手机,只留下昌浩的手机接听两个孩子的电话;每天限制昌浩的花销,惹得昌浩时常不满地跟她吵架,“你没见过钱呀,天天钱钱的,烦不烦”

她就跟昌浩算账,“一个月透析费用和路费两千多块,单位一年才能报销一万,还要吃北京的药,还要供孩子,家里的钱和你工资加在一起也熬不过两年的,别像女儿的爸爸那样,最后没钱治病了”

“他已经死了,我上有老下有鞋还不想死呢你以后不要拿我跟他比,再说这话我就跟你急”

“那就不提他,咱就算钱”

“又是钱,你能不能不提钱字”

……

语言的不通,常城论着论着,就把昌浩弄得一半汉语一半母语了最后,说不明白的两个人只好结束这次争执

a

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a

(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