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古都建康。

自梁武帝萧衍立国,四十余年未动干戈,街市整齐,说不尽的繁华。又有一景,错落有致的街市里分布数不清的佛寺。街头上熙熙攘攘的人流里,又有数不清的光头、身穿袈裟的和尚在走动。而且个个都是趾高气昂,不可一世的样子,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得从梁武帝萧衍说起。萧衍自年轻时就崇信佛教,现在上了年纪,更是成了佛祖的忠实信徒了。于是就不惜大兴土木,在京城里广修佛寺,又建护国宝寺同泰寺,寺内建七宝玲珑舍利塔,这还不算,为了表现真诚,动不动就对各僧寺大加布施,僧寺和尚富得流油,岂不知繁费的全都是民脂民膏。所以这些年,出家为僧在建康城里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当了和尚就意味着衣食无忧,这当和尚也就有了门槛,不拿出一点本钱贿赂主管僧寺的官员,想当和尚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一天,天气晴朗,在建康城外的官道上,一骑枣红快马,飞驰而来,马上那位大汉,腰悬长剑,一副军人打扮。一看就是一位能征善战的武士,只是一脸倦容,看行情似是长途跋涉而来。眼看快到建康城了,马上那位大汉一勒马头,那马在路边一家路边客栈停下,那大汉抬头看去,只见客栈招牌上写着《城东君悦客栈》,那大汉点点头,翻身下马,早有店小二迎了出来,叫道;“这位军爷,里边请,请问是就餐呢,还是住宿?”

那大汉一拱手,道;”行路到此,吃点饭,顺便歇歇脚。不住店。“

早有另一位小厮接过马的缰绳,将马牵到后槽,那大汉吩咐道;“赶快把马喂饱,我一会还要赶路小厮答应着去了,那大汉在小二的引导下,走进了店堂。这是一家并不太大的路边客店,兼营着酒楼的生意,店里人不是很多,只见靠南窗的座位上坐着一个肥胖的和尚,和尚虽然肥胖,用的却是素菜素饭,天子崇尚佛道,想来这和尚也不敢公然破了佛祖的戒律。只是这和尚双目jing光四she,不像是一般的出家修行者。最里面的座位上坐的是一对年轻人,看样子也是路过,临时在这里就餐。但从装束上看,不像是普通行旅之人,稍有一点武学修为的人,打眼一看就会发现,这两个人虽然外表谦和,实则jing光内敛,双眉之间隐隐透着杀机。靠北面的桌子上,又坐着几位年岁不一的壮汉,正在喝酒猜拳,一片喧哗。邻桌的穿黑衣的年轻人不时不满的往这里看上一眼,都被另一位穿白衣的年轻人以眼神制止。那位刚刚入店的大汉,在靠墙角的座位坐定,朗声道;“给我来几盘小菜,再要一盘切好的牛肉,一壶正宗的女儿红,外加一大碗米饭“好唻。"小二答应一声,往厨房去了,不一会儿,牛肉和酒菜就端上来了,那大汉看样子实在是饿了,酒菜一上桌,就狼吞虎咽的吃起来。

这时就听店外一阵喧哗,紧接着店小二的吆喝声,门帘开处,进来了几位客人。那大汉举头看去,只见当头的是一对老年夫妻,那男的弯腰驼背,一副山羊胡,满脸皱纹,老态龙钟的样子。女的银发满头,但脸se红晕,双目jing光四she,与男的龙钟老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紧跟在他们身后的,是一对年轻人,男的年轻英俊,女的漂亮迷人,他们一进门,所有的食客都停止进食,把目光转向了他们。那大汉心里一凛,这不是漠北双煞慕容定雄吗,这个时候这两个老魔头来建康干什么?不会是来建康给侯景作内应的吧?素闻漠北双煞介于正邪之间,虽然心狠手辣,行事倒是光明磊落,不像一些江湖宵小之辈,欺压良善,无恶不作。心念之际,只见北面桌上一位满面虬须的大汉站起身来,道:"哎呀,这不是慕容老前辈吗,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紧接着桌上所有人都站起身来,齐声道:"见过慕容老前辈。"

那老者并不打话,只是冷冷的点点头,算是回答,那虬须大汉忙招呼小二:"小二,快添上杯筷,再上几壶好酒。"前呼后拥的把四位让到了自己桌上,众人分宾主坐定,那虬须大汉问:"不知莫容老前辈来建康城有何贵干?"

慕容定雄道:"素闻汉江五鼠混迹山水之间,今ri怎么有雅兴来闹市玩耍呢?"

那虬须大汉道:"云雾山逍遥寨寨主司马归光大侠九月四ri六十岁大庆,小可这是带着弟兄们前去庆寿呢。"

慕容定雄道:"是吗?老朽也是接了逍遥寨的帖子,往逍遥寨赶呢?"

那虬须大汉道:"这么巧?我们可以和老前辈一路同行了?来,小可敬老前辈一杯。"

那大汉听得如此,这才放下心来。想起自己此行的使命,急忙低下头来,大口的吃了起来。正吃之间,门外又是一阵喧哗,只听店小二大声喊:"快滚,哪儿来的小叫花子。"那汉抬头,只见门外一个小叫花子,店小二拦在门口,不让那小化子进来,那小花子却是滑的很,趁小二一个不注意,从小二的两臂间钻了进来。看那花子,蓬头垢面,一身破烂的衣服。脚上趿着一双露了脚趾的破鞋,身手却是了得,一转眼到了大汉的面前,伸出一双脏手,道:"大爷可怜可怜我吧,给口饭吃。"大汉仔细打量,只见那小化子有十六七岁的年纪,虽然满面污垢,但看得出来五官端正,眉清目秀,而且观其面目,似曾相识。不由起了恻隐之心,从盘中模起一条鸡腿递了过去,那小花子嘴里连连道声谢谢,就举起鸡腿往嘴里送去,这时那小二赶了过来,拉住那小花子道:"还不快滚。"

那大汉道:"算了吧,他也怪可怜的,就让他在这里吃了再走吧。"

小二道:"看这位爷的面子,快吃完了走吧。"

小花子嘻嘻一笑,对着小二做了个鬼脸。小二不再理他,转身忙去了。

小花子笑嘻嘻的啃完了鸡腿,转身往北面那桌走去。来到那满面虬须的大汉面前道:"大爷,给口吃的吧-虬须大汉一转头,骂道:(小花子快滚,爷还有事,没时间搭理你。)小花子哼了一声,脚下一个趔趄,险些摔倒,伸手一拉虬须大汉,这才站住。然后转身向门外走去。那虬须大汉正要劝酒,忽然心念一动,转身大喝:"小花子站住,还我银包。"

小花子闻言,脚下用力,飞也似的往外就跑,就听嗖的一声,虬须大汉一柄飞刀已经出手,直奔小花子而去。众人大惊,这时只听呛啷一声,就在飞刀将至未至之时,一支竹筷急速she向飞刀,将飞刀击落在地。小花子趁势跑了出去。

虬须大汉大怒,道:"什么人大胆,竟敢击落爷的飞刀?放走小贼。"

这时那靠南窗的胖大和尚站了起来,口诵佛号说:"阿弥陀佛,当饶人处且饶人。小花子窃人钱财,虽有不当,但罪不至死,就放他去吧。"

虬须大汉道:"刚才的暗器就是你放的了?"

那胖大和尚说:"正是贫僧。"

虬须大汉正要发作,一直未作声的慕容定雄这时道:"尊驾可是享誉江南的玉面佛chao音和尚吗?"

那胖和尚道:"正是贫僧。"

慕容定雄道:"既是chao音和尚慈悲为怀,就放他去吧,偷去多少银两,就算在我身上吧,”说毕转头,对身边的少年说:“玉儿,待会将身上银两,拿一部分给这位叔叔

虬须大汉道:“前辈客气了。些小银两也算不了什么,我兄弟五人所带银两足用,不用麻烦前辈了。既是chao音和尚相劝,小可也就不再计较了,请chao音和尚上座,我们痛饮几杯

chao音和尚诵了一声佛号,道:“贫僧出家人,不茹荤腥,酒为大戒,就免了,贫僧还有事,就不打扰了,后会有期说完,径自转身走了。这里众人重整杯盘,继续痛饮。

这时,那位大汉已是酒足饭饱,唤过小二,结算了酒钱,令小二牵过马来,小二答应着去了。那大汉就起身离席,往门外走去,不想和一个人撞了个满怀。那人抬头望去,不觉大喜,道:“是你.”进来的那人也是满面笑容,道:“萧大哥,你怎么从前线回来了?”

原来,这位大汉不是别人,是鄱阳王萧笵府中第一武士,姓萧名云飞。后来的这位,却是梁武帝宫中大内侍卫之首,复姓上官,单字一个燕字。萧云飞道:“我有重要军情向皇上禀报。你到这里干什么?”

上官燕道:“唉,说来可笑。如今皇上专心佛道,不理政事。太子也是崇文厌武,全然不顾边庭祸乱。更可笑的是,皇上唯一的小公主如烟,最喜逃出宫来,化装成叫花子到处闯祸,这不,昨ri又逃出宫来,不见踪影,我奉皇上严命,特来寻找公主呢

萧云飞道:“哦,是了,我说怎么这么面熟呢,原来是她。也真够可笑的

上官燕道:“你说什么?”

萧云飞道:“公主刚从这里走了。你快去追吧。我得赶快赶回宫里,向皇上报告紧急军情

上官燕道:“很严重吗?”

萧云飞说:“侯景与临贺王萧正德密谋叛乱,箭在弦上,鄱阳王命我速来禀报,以便早作防备。愚兄这就告辞了

这时小二早已备好马,萧云飞翻身上马,一拱手,道:“宫中见蹄声得得,一溜烟似的往建康城而去。

这里上官燕向小二打听明白公主逃去的方向,顺势追去。只有店堂里还不时传来杯盘交错之声

(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