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2.在董事长面前耍宝

为您提供最新最快最全的免费VIP小说

第2节在董事长面前耍宝

天思电子厂”有员工三万多,老大是董事长邹晓利,接着是总经理,各厂部经理,厂部经理下面有生产副理,品管副理、工程副理、业务副理(含销售和生管)、采购副理、人事副理、后勤副理。业务、采购、人事、后勤这几个部门的副理之下都是平级的职员;品管部在副理之下只有主任和组员;而生产部在副理之下又有车间主任、科长,组长、线长这几个职位(各级均有副手)。之所以生产部会有这么多“干部”、其目的就在于可以对数万的流水线作业人员进行分割管理。从管理学上来讲这很先进,但在中国这个文化、制度发展和经济发展并不平衡的整体社会中来说,分割管理只是让更多基层、中层的管理者拥有更多压制,剥削基层作业员的机会与特权而已;但是随着企业用工的年轻化,更多85后,90后工人文化认识,维权意识的普遍提高,使得车间主任这个职位在人情管理与制度管理的夹缝中变得更加重要和微妙。而一些杰出的企业家看出了这一点,于是就会寻求改革,尤其是对基层中层干部任用上的变化。我就是在我们企业的这种内部变化中被拿来试水的人。

在我的上一任主任离职之后,林副理和李副理将主任的人选定给了林副理情人的弟弟杨胜,是一个买了假文凭的大学生,靠着林副理的关系在公司里做了一个科长助理,但什么事情也不干,每天打完卡就到处闲逛,吃了好几年空饷的人。主任离职后他被提名为科长,不到三天又成为主任,让好多人都是羡慕嫉妒恨。但是他的运气不好,刚上任一小时就遇着了董事长下产线视察。

那天董事长特别亲民,把生产一厂的所有基层管理员都召集到一起开会。每个人给三分钟发言,让各自总结自己的管理得失及经验。这个厂成立十年了董事长从来没有和基层员工开过会,这一举动让很多人不知所措,只有极少数平时工作认真下班后又努力学习的人会想到“改革”这两个字。杨胜——他完全想不到。因此他很得瑟的坐到了离董事长最近的第一排最中间的位置,并且不穿工作服而穿西装,让自己十分显眼。

他根本不明白——只要是领导要做任何决策,开任何会议,要求下属做任何建议时,一定会先挑最显眼的那个人做枪炮。如果领导充分了解自己的下属,就会先挑在能力上最显眼的人,如果面对不了解的一群人,他一定会挑行为,着装,各种他所在乎的细节上最显眼的人。因此杨胜被安排第一个发言。他平时并不进车间,也很少和科长以下级别的人来往,就算和一些科长打成一片,无外乎就是吃饭喝酒逛红灯区。所以他站起来三分钟全都是在滴汗,没说半个字。董事长倒也不责怪他,微笑着让他坐下。然后董事长就启发大家从自我介绍、入职时期到工作适应过程、工作上遇到的困难、如何解决困难、在岗位上有哪些成绩和不足,希望如何提升自己等等方面来发言。

有了董事长的启发后,再发言的同事们就顺畅多了。只不过人都有一个毛病——在有机会表现自己的时候一定会不遗余力。于是,发言的同事总会把自己的适应能力缩减到进厂半小时内,小困难无限夸大,解决问题一定在三分钟之内搞定、虽然前后矛盾。到最后总结时又一定强调董事长的英明决策,各级领导的爱护体贴自己能力有限……这种笑话式的会议与发言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不信的话,您去参加几回小区居民会议就知道了。

我心里很清楚这是一次机会,董事长跑来给我们开会绝对不愿意就听千篇一律的陈词滥调。所以,要发言,有感情的说实话就够了。当然,发言时机也十分重要。无论多务实的领导开会前面半个小时是亢奋的,接着在下属发言的时间里面对换汤不换药言论开始十来分钟是大度的接纳,半个小时后会嫌恶。再而就是很不情愿但心里还是会有期望。如果两个小时都没听到自己期望的发言,不管结果如何,领导都会找借口结束会议。(当然,有些会议一开就是几天,那在会议上睡觉的、胡思乱想不知所云的就多了去了)而我们生产一厂的基层管理员有六十多人,董事长最多会听到三十多人发言,所以我决定自己在第二十五个发言。算下来大约会议进行到九十几分钟时,那时候能够说实话的人,一定会有好处可捞,虽然不知道好处是什么。

轮到我发言时,我并没有像同事们那样站在自己的位置上,而是走到前面向大家鞠了一躬才讲话:“我叫肖川歌,来自四川巴中。2007年四月份进厂,在职八个月,现在的职位是pc板组装线的线长。我呢、在所有管理员当中年龄最小,工作成绩也一般;我刚来这里一点都不适应、但我明白要生存不适应也得适应;事实上从我十三岁离开家乡到现在我从来都没有觉得适应过;我十六岁回家办理身份证时甚至觉得家乡都不适应;在不适应的时候我就只能读书,把自己挣的钱都买了书,只有在书籍中才能找到乐趣和方向…我之所以能当线长,完全是因为朋友的关系,我也怕当不好给朋友丢脸,所以我阅读了很多关于企业管理,金融管理,但是有很多书上的东西我不懂,我就找后勤副理赵建国大叔请教,他让我多读哲学类的书籍…所以我的成绩都只是读书的成绩,工作上嘛…我从来没有迟到早退、从来没有和我的同事争吵过、一直依靠整条产线所有兄弟姐妹的力量把不良率控制在百分之零点五以内…这些都算不上成绩…我刚当上线长的时候认为只要跟员工搞好关系,它们说什么是什么就好,但一个月下来发现不管用;于是我又把公司的员工手册拿出来想依照公司制度管理,又发现公司很多制度很陈旧,空洞,对现在的员工不太适合,因此我就没有完全按照公司的制度来管理,发现还是有点用,我这条线的熟手流失率最低,我做线长的五个月里只走了一个人……我犯很多错、幸亏我的领导一直都不追究我的过失…我不敢想象未来、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尽量的把今天的事情做好、别的什么也不是我想操心就能操心的了……”

我承认我在进行发言时也是在不遗余力的表现自己;我平时十分低调,从来不在同事面前夸耀自己半分,从来都不和别人争执,一直都让着别人,平时开会时都是随着大家的意思走。但是,董事长来开会我却一反常态,并且觉得一点都不突兀还感觉很爽。难道我蓄谋已久,只等机会?现在想来还真的是那样。

我很幸运,这次刻意的发言确实让董事长注意到了我;我的发言远超过了三分钟,董事长却没有阻止我。我发言完毕后他带头给我鼓掌,然后就宣布会议结束,让我留下和他单独谈话让其他人先走。

我和董事长的谈话是极值得让我把它全部写出来的,不仅仅因为我的刻意为之让他有兴趣,或者那是我第一次和一个身家几十亿的商界前辈的谈话;也因为那是我人生命运的一次转折,更是我在快要成年时对自己的一次检索和洗礼。下面让我来还原我们谈话的内容吧——

请您一定多关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