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三卷 神雕 第二十五章 义军

一行上百匹骏马在泥土大道上奔驰着,卷起的灰尘遮天蔽日,好一番,鼓点般整齐有力的马蹄声就像是敲击在人的心弦之上,不用看也知道人马都非一般。

这正是王主等人,原先依着王主的性子并不会如此的赶路,军务有郭靖,教中有一应三代弟子和禁军,他这个最高统帅到是显得有些无所事事,带着黄蓉一路游山玩水,吐纳修炼,悠哉悠哉的好不快活。但前日傍晚的一匹快马打断了他的平静生活。

在他不在的这段日子里,禁军的攻势没有丝毫的缓解,一鼓作气再次前进了百里左右,一时间攻无不克,江北的二线鞑子部队无不望风而逃,到是穷则闹市无人闻,富则深山有远亲,此话一点不假。

任是谁都看得清楚现在的形式,如今的宋朝今非昔比,北地王一人就足以抵得上十万精兵,活生生的被人捧上了神坛,成为了战无不胜的象征,而南方之人以天朝正统自居惯了,对北方的情况了解不多,大多数人都不清楚北方鞑子的精锐部队正在远征西方,而是以为他们跟辽和金一般,日暮西山,已经不行了。

这些胜利的消息可是让人给乐坏了,一时间站出来想要趁着北伐捞上一比好处者不计其数,一个个都好似忘了王主那寒闪闪的屠刀一般。

如果仅是这样到也罢了,王金等人眼中除了王主就再也不认其他人了,只要你敢来,我就敢杀,不信我手中的刀没有你的脖子硬,但是前几天发生的一件事却是让十个校尉分成了两派,都开始犹豫不决起来,就连郭靖也不敢善下决断,说不得要把北地王给请回来。

哪里有压迫,哪里自然有反抗,蒙古人在北方的高压政策可少不了大批的反抗者,而北方自古就不缺热血豪迈之势,从前大批的反抗者打着宋朝的旗号到也是闹得有声有色,但是蒙军的一番强有力的镇压让他们一时沉寂了下去,但这些反抗者所谓的义军却一直并未消失,敌人势大只是转到了暗中,三天两头的在小地方偷袭一番宣布着他们的存在。

但如今的禁军在北方收复了大批的故土自然是让这群人争相来投,前阵子每天都少不得千余人扶老携幼的前来,本就打得是宋朝的旗号,现在宋朝的王者之师一到,就算有人反对也阻碍不了大局,一切都向着好的一面在发展着。

杨传家是靠近荆襄一带反抗鞑子最大的一股势力,据说还是曾经天波府杨家的后人,此等忠君爱国之士一直在北方与鞑子战斗,从未停歇过,现在又是第一个主动来投,郭靖自然又将其树立为典型,经过一番请示,理宗直接下旨册封他为征北大将军,受北地王节制,率领本部继续北伐,争取再立功绩。

这可完全是两全其美的做法,杨传家也是感恩戴德,深感皇恩浩荡,没有辜负他们远方游子的一腔热情,自是振作精神,将自己在这一片所知全部说了出来,禁军的战斗力本就比北方的二三线部队战斗力强上一截,现在又有了杨传家这等地头蛇的情报优势,自是势如破竹,打得鞑子抬不起头。

各种胜利的消息加上杨传家的典型自然刺激了北方的义军纷纷来投,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打得胜仗越多,前来投降的义军就越多,而前来投降的义军越多,那么胜仗自然也就越容易获得,这就让众人都是喜笑颜开了。

但是北伐的禁军完全由着北地王一人掌控,朝中大臣面对这种有兵有权的强势人物无不忌惮三分,面对着今非昔比的禁军,谁又都想上去分一杯羹,能够让自家子侄能够老上一份功劳,这就愁坏了那些整日里绞尽脑汁钻研却又没有真才实学的官员了。

世上最怕的就是有人惦记,只要肯动脑子,就没有想不出来的办法,本来那群大臣还在头疼狗咬刺猬无处下手,但是杨传家的典型可是给了他们一个好的办法,我们自己往进军中塞人你们不肯接受,但是前来投靠的义军你们总要接受吧!而且一来就要分个高官,奖励一大堆,那可是比从禁军的小兵开始做起强多了。

这个想法一出,自然开始操作了起来,信任的礼部侍郎让自己的侄子带着一大票的家兵悄悄地渡河,在北方装起了跟鞑子交战的义军,那衣履阑珊的样子到也有几分像,禁军接受多了义军的投降对着这方面的监督就松了下来,将其收入了军中,还分了一个小将军的职务。

世上可没有不透风的墙,礼部侍郎如此行为本来无人所知,但是他的侄子可不是个低调的人,封了官之后少不得在外得瑟了起来,又被他人看到了这一幕,自是一传十十传百,弄得南方朝廷的大臣路人皆知。

好在知道这种事不能让理宗知道,而如今形势好转,理宗又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修真之上,朝中的大臣私下一番合计,每家每户都少不得千把人的家兵,一个个有样学样,去北方当义军去了。

这可就苦坏了前线的禁军将士了,一段日子每天都有大量的义军前来投靠,开始还好,后来有些纨绔子弟都不顾化妆,穿着丝绸偶华服就来冒充义军,身后的家兵也完全不是吃过苦的样子,这就让禁军的人知道了事情的不对头,想要将这件事压下去,那群纨绔子弟却是谁都不放在眼中,天老大,地老二,下面就是我的样子,一个个岂会将小小的禁军放在眼中,事情就这样闹得大了起来。

当风声传到郭靖的耳中时,就连一个自称岳飞孙子的人都出现了,岳飞那是什么人,死了那么多年了,你一个毛还没长全的孩子就来冒充他的孙子,拜托装假也要装的像一点啊!

事情完全经不起调查,稍一闻讯就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依着王金等人的性子那自然是将他们全部都杀了了事,但上一次王主在京中杀大臣杀的狠了,到现在还没能恢复元气,这些子弟就是朝中大臣仅剩的大臣的子女,得罪了谁都不好,以杨阳为首的五个校尉却是坚决反对,提议不如就留下他们算了。

郭靖可没有王主的气魄,虽然知道这群人留不得,但却是不会强硬的将他们全部驱除,主帅不发令,手下的接待义军之人就没有了头绪,一时间也分不清究竟谁是义军,谁又不是,工作也无法展开,好好势若雷霆的攻势就硬生生的被这种小事给拖延了下来,不得不去将北地王请回来。

王主带着人刚回到军中,就见一个大营之中乌烟瘴气,空气中飘着浓浓的酒香,就连守门之人都没有,王主的眉头一下子皱了起来,嘴角常年带着的笑容也已消失不见,“真是一群烂泥扶不上墙。”王主打着马,带领众人直接穿营而过,向着中军大营而去。

王主的归来吸引了郭靖等一干禁军高级将领,想要上前迎接,王主却是完全的不管不顾,直接跃马登上了高台,一挥披风,亲自敲响了那沉重的鼓声,留着郭靖等人面面相觑。

杨阳等人见到王主的行为心中都开始惴惴不安,他们可从来没有见到王主的脸阴沉到如此地步,只有黄蓉清楚,王主是要借着这次的东风好好的整顿一番禁军,连日的胜利免不得所有人都有了一丝的骄傲心理,他真正发火时只会笑眯眯的给你一刀,才不会如此呢!

不得不说还是黄蓉这个枕边人了解王主,随着沉重急促的鼓声传遍了整个大营,所有的禁军将士不管此时正在做着什么,都立刻放下了手下的活计,他们都清楚,这是北地王回来了,这是只有他才会敲出的鼓声。

一些刚投降的义军看到禁军将士如此反应,平时傲然的脸上有着掩饰不住的喜悦与尊敬,也是不敢造次,随着他们一起向着校场集合,只有那群贵族兵不知道后果,依然依着性子,不紧不慢地活动着,甚至有些醉酒者翻了个身继续呼呼大睡,对着外面的鼓声充耳不闻。

一炷香的时间,所有的禁军都集合的整整齐齐,热切的目光紧紧的盯着高台之上,他们的最尊敬的领袖北地王,看来一段时间没有管理他们,他们的训练却是没有放下,自己的威望也是日益高涨,王主不禁满意地点了点头。

在看向一边,有着不下于五万的部队笔挺的站着,虽然不如禁军的军服严谨,列队整齐,却也是不容易了,不用看就知道是这段时间接受的义军,留下来的全部都是手上有着鞑子鲜血的精锐,初一看到被传得神化了的北地王,一个个也显得热切万分,毕竟是自己的最高领袖啊!

与禁军与义军的安静相比,另一面稀稀落落站着的人虽少,却是嘈杂了许多,有着不少的人腰带没有系好就急冲冲地往这里跑,还有不少浑身冒着酒气的人摔了两个跟头,弄得自己一脸的灰尘。其他两支部队看向这群人都有着或多或少的蔑视,不愿与其同流合污。

看着时间已到,王主手一挥,自然有着一部分默契的禁军围住了场子,不让其他人继续进入。

“按军规,敲响聚兵鼓之后一炷香不到者改到如何?”王主威严的声音传遍了四周,有激动者听到这个声音甚至留下了泪水,这可是给他们新生的北地王啊!王主不顾其他人的反应,紧紧地盯着杨阳,眼中的威势仿佛能将人压趴下。

杨阳知道躲不过去,强咬着牙,上前一步,“报告王爷,一炷香时间不到者,斩。”话一说完,像是泄掉了最后一份力气一样,后背完全湿成了一片。

王主却是不愿意放过他,目光不转,让他连跌倒都做不到,“既然知道,那你还不执行?”严肃的声音让所有人的内心都是一寒,王爷这是立威来了啊!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