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节逆光12
逆光12
王子君又提醒道:“就是,你再看一下,是不是还在你的书包里。”在老师的提醒下,孙丙童掀开自己的桌斗,还没动书包就看到自己的作业本,他慢慢地将作业本拿出来,然后嘟囔道:“还在我桌斗里,可是,我明明记得交了。”王子君讥笑说:“人一天三迷,你这是第几迷呀?”张悦更加洋洋得意,他接着说:“就是,自己是个迷糊蛋,还怪别人。”顿时,哄堂大笑。王子君生气地说:“张悦,你什么时候变成学舌鹦鹉了?”又是一阵哄堂大笑。王子君敲一敲桌子,维持一下课堂纪律,然后快速地在黑板上写上几个单词,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黑板,她教几遍单词的发音,又讲解几个句型,然后领着学生读几遍课文,最后让学生自己反复地练习。
临下课时她说:“请同学们主意了,现在我宣布一件事情,学校在‘十一’前要组织一次郊外活动,要求每位学生要交二百元钱,这个活动有益于你们开阔视野,如果你们没有很特殊的情况,希望你们都要参加这次活动。学校有要求,原则上不准请假,如果无故不参加,一律劝其退学。”组织学生郊外活动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到附近的旅游点玩一玩。临近“十一”了,正是旅游的黄金季节,老师都盼着学校让他们出去旅游一趟。林里景想给老师办好事,但是,学校又没这笔费用,只好从学生身上想办法。他想的还是相当周全,把旅游说成郊外活动,这样既显示出它的必要性,又不落口舌,还能给老师筹集到旅游的费用。他把这件事交给薛来风,但事情到薛来风这儿就变味了,原来的原则是家庭经济条件实在困难的学生可以不去,他怕筹集不到钱,他传达给各班主任的指示却是每个学生都得去,经济困难不能算作特殊情况。大部分学生一听要出去旅游都兴奋起来,只有个别的没任何反应。潘志城就是其中之一,他回家一说钱的事就让苏美云堵住了,她说:“到郊外有啥好活动的,能学到啥知识呀,还让交二百块钱,我们不去。”
潘志城眼泪汪汪地说:“如果无故不去就不让上学了。”
“你就说病了,去不了。”
“还没到旅游那一天的,我就说病了,这不是明显说瞎话吗。”
“你就说你妈病了,住院了,你要伺候你妈。”
“那也不行,我要是在医院伺候你怎么还能去上学呢。”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是不是你铁心要去了,你觉得你爸妈挣这点钱容易是不是?”
潘志城白苏美云一眼,嘟囔道:“老农民,就知道钱,啥也不懂,我不跟你说了,晚上我给我爸说。”
“你说啥?”苏美云气得掂起扫帚要打他。
潘志城吓得中午饭也没吃,一溜烟跑到学校。他到教室时杨娴正趴在桌子上哭泣,他小心翼翼地问:“你哭啥呢?”杨娴抹一把眼泪,抬头看看他,没说话,又哭起来。他又问几声,她才抽泣着说:“我妈不给我钱,她还打我,你看她把我的胳膊都拧肿了。”
“你妈不给你钱,你跟你爸要呗。”
“我爸和我妈离婚了,我爸不管我了,现在我跟着我妈过。”
“你妈为啥不给你钱呢?”
“她下岗了,家里没钱。”
潘志城心想这世上还有不如我的人呢,他想到刚才和他妈要钱的那一幕,又同情地说:“即使你妈不给你钱,她也不该打你呀,是不是你惹你妈生气了?”
“我妈有病,她一烦躁就打我,我躲她还来不及呢,哪敢惹她生气呢。”
“你吃饭没有?”她摇摇头,他又说,“正好我也没吃呢,我去卖点吃的。”他跑出教室,模一下兜,总共掏出一元五角钱,这时他才觉得自己把话说大了。平时,他看着同学们到学校前面的小摊上买这买那的吃心里也很痒痒,但是,由于囊中羞涩,他从来不敢接近那些小摊,所以,他对摊上的行情也不了解。他在各个小摊之间转来转去,最后站在一个买肉夹馍的小摊旁,他看着小摊上的牌子写着“肉夹馍”三个字很不理解,他说:“这明明是馍夹肉,为什么叫肉夹馍呢?”摊主是一个二、三十岁的男人,他白他一眼,然后说:“你还是学生呢,连这一点都弄不懂,肉夹馍那是肉在前面,听着就香,馍夹肉那是馍在前面了,听起来就没恁香了。要吗,这肉夹馍很好吃。”
“多少钱一个?”
“一块钱一个。”
潘志城想买,但一想带的钱又不够买两个的,只好说:“太贵了。”
摊主不以为然地说:“天底下都是这个价,你买不买,不买上一边去,去去去,别在这儿瞎捣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