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一卷 会昌乱 第五十九章 传说

在武宗看来,一个人能够被外人影响而无动于衷,不是愚不可及,就是深不可测,他又想起当年穆宗之话,越发肯定光王是深不可测之人,就决心将他除去。

也不知是光王命大,还是他太会假装,意外坠马、意外从台阶摔倒,每一次都摔得鼻青脸肿、伤痕累累,却总是有惊无险,死里逃生,更让暗中施计的武宗大为恼火。

一年冬天大雪纷飞,光王同其他亲王一起,随同武宗出游郊外。晚间众人聚宴畅饮,光王喝得大醉,又意外从马背摔落,跌到雪地之中,很快被雪掩埋,无人发觉。

正当武宗认定光王此次必死之时,天亮之后,又有人在光王府看到了活生生的光王——尽管他走路的时候一瘸一拐,脸上青一块紫一块,但依然好好地活着。

武宗大光其火,决定不再暗中制造意外,而是要直截了当地将光王杀死了事。几次杀他不死,武宗心中更加恐慌,认定光王对他必有威胁。

几天之后,光王突然被几位内侍宦官绑走,不由分说关进了永巷。数天之后,饿得奄奄一息的光王又被扔进了皇宫的宫厕之中,宦官之中有一人名叫仇公武,是武宗的心月复,他告诉武宗不如将光王直接淹死了事,武宗点头应允。

几人将光王按进水池,淹了半天,眼见即将淹死,仇公武却支开几人,偷偷救下光王,将他扔到宫中运送大粪的粪车之上,身上盖满粪土,趁人不备运出了宫外,从此,光王下落不明,流落民间,不知所踪……

这段轶事,后世喜好研究佛史的崔向自然记得清清楚楚,也曾多次查找其他相关史学,却都对唐宣宗流落何处语焉不明,崔向之所以认定唐宣宗藏身于百丈寺,也是因为唐宣宗刚一即位,就尊佛贬道,谏封百丈寺。

不过唐宣宗出家为僧之事,史书上多有记载,就连苏轼也曾题诗写道:“已将世界等微尘,空里浮花梦里身。岂为龙颜更分别,只应天眼识天人。”

崔向心思转了几转,又想起百丈寺净贤长老的重托,忽然醒悟过来,摇头暗笑:“长老呀长老,看来还是你慧眼如炬,看出我两世为人的来历,就以死相托,让我保全百丈寺的百余僧人,除此之外,没有多说一句。是了,我本来只是受方丈生前所托,只为保全百丈寺的僧人,所图不是从龙,也不知僧人之中有没有真龙天子,又有什么可以担心之处?”

不管了,君子一诺,既然已经答应了净贤长老,就应当全力以赴保全僧人,其余之事,暂且不论。

一经想通,崔向只觉一身轻松,舒畅莫名,又觉身上出汗,想到,其实应该已经是春末夏初了,天气,是越来越热了……

崔居在一旁一直不说话,也不知想些什么,临近仙人居之时,突然自己笑了起来:“忘了说了,二郎,春末夏初之际,夏先生说,崔氏学堂要和州学的学子们一起春游,同时举办赛诗会,比试一下州学和崔氏学堂,谁高谁下!”

对于比试一类的事情,崔向自从上次被范非逼迫了一次之后,再加上他本来低调的性子,向来不感兴趣,他想走的是应试考试的路线,不是出风头打名声——虽说大唐科举考试不糊名,考官也很注重名声——但就算扬名也要在京城扬名,而不是离京城十万八千里的袁州,所以他只是淡淡应了一声,没有接话。

崔居却一脸惊讶地看着崔向,心想以崔向舌战小娘子的风采,怎么对能够在州学扬名的机会一点也不在意?崔氏学堂虽然与州学齐名,但要再进一步想上道学,必须有州学的推举才可。

又一想,恐怕是崔向故意藏拙于人,到时再出惊人之语,一定是如此,嘿嘿,崔居自以为猜中崔向心事,不无得意地暗笑几声,引得崔向不解其意,频频向他注目。

看就看,谁怕你不成?你藏着不说,是以内秀引领风骚。我也不说,是以故作惊人之举来掩饰内在的才华!崔居斜着眼睛看还崔向,隐隐还有挑衅的味道。

崔向刚刚想回唐宣宗之事,现在又一门心思用在如何收服凌静安身上,哪里有闲功夫琢磨崔居瞎想些什么,是以对他的古怪模样也就没有放在心上。

不多时二人就来到仙人居前。

仙人居是袁州城中最大最豪华同时也是生意最好的酒楼,据说仙人居的美味佳肴一尝之下,连神仙也会乐不思蜀,久居此地不愿升天而去,故称仙人居。传说倒是美妙动人,只是不知此中美味,是否真如众人口耳相传中那般可口?

凌静安邀请他来仙人居,一是给足了面子,二是也自我抬高身份,因为仙人居每日都是爆满,一般人想要订上大堂的座位也要走些门路,何况是凌静安所订的雅座月关居,听说是一等一的上等雅座,不但极难订到,而且一进这样的上等雅座,至少要花一百贯。

一百贯,就是崔向家中这样的殷实家庭,也是整整两年的收入!

此时夜幕四垂,华灯初上,仙人居早已是灯火辉煌,三层楼上上下下一片通明,亮如白昼,光是这份气势,这份亮堂,在夜间的袁州城中,在数里之外就可一眼看到,可算是袁州城一处不大不小的夜景。

仙人居也建造在袁江街上,背靠袁江,正对袁江街,向西走不远就是另一条主要大道长林路,正是袁州城中最繁华的所在,连崔向见了也不禁暗暗赞叹,仙人居的掌柜果然有眼光,有见识,经商头脑不亚于后人。

凌静安一袭长衫,头束方巾,手持折扇,正满面春风地站在仙人居门口,恭迎崔向。一见崔向和崔居同时现身,微微一露惊讶之色,随即一脸笑容迎向前来:“二郎、九郎携手同来,倒让我受宠若惊。九郎勿怪,并非我不下请柬给你,怕是我身份低微,不敢相邀。”

崔居不是心思多疑的崔安,才不会想到其中的弯弯和说道,微一摆手答道:“何必如此,凌兄亲自在门口相迎,也诚意十足,我也不好再挑理不是?”

凌静安神采飞扬,再无当日在文渊阁挫败之时的一脸灰白和丧气,崔向看在眼里,心中暗道,凌静安此人果然有不凡之处,今日想要说服他,看来还要多费一番功夫。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