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宗城乘船逃离博多十天后,秀保在高虎清兴护卫下,率领百余迎接队伍横穿濑户内海抵达下关港
在此之前,秀保顺道拜访身在广岛城毛利辉元到毛利氏,这里就不得不替及日本繁杂姓氏关系,远不,就从日本四大姓氏起,平日里们提及源、平、橘、藤四大姓指本姓,实际上都属于朝臣这个姓,而朝臣则天武天皇所定八色之姓支,随时间推移,姓这个概念逐渐模糊,取而代之氏,也就本姓
由于藤原、源等氏皆出朝臣,因此朝臣成为八姓之中最为高贵姓,久而久之,朝臣就成为主流而占据日本统治阶层然而即便同属朝臣,类别也所不同,通常皇别、神别以及诸藩类,此前提到四大本姓,其中源、平乃臣籍降下结果,然属于皇别;藤原氏祖先藤原不比等,本姓中臣,总揽朝纲,天智天皇特赐姓藤原以示器重,当时尚未其余大姓,因此藤原族成为当时最为显赫家族,从此开始占据朝野,几乎就公卿代名词,论起源乃神格,也就神祇官;至于橘氏,则比较特殊,前身乃与朝臣同属八色之姓宿弥,由于祖先功绩,而且朝臣姓中最为显赫,于元明天皇便赐其祖先为橘朝臣,正式列为四大姓之,与源、平同属皇别
讲到这里,大家可能些不耐烦:这毛利家何关系毛利氏本姓大江氏,虽与藤原氏同属神别,但个天孙族,个天神族并没太大关系,最重要点,大江氏起源较四大姓晚,且先祖既非公卿也非武士,乃学者歌,在地位上较落后其姓氏,在日本严格等级观念下,毛利氏这样身世背景,别打不到京都,就算打到,也不可能坐上征夷大将军宝座,出于这种形势,毛利元就迟迟不肯进军畿内也无可非议
当然,还比大江氏更特别,那便诸藩里面姓氏,最著名当然秦惟宗,前者长宗部家本姓,后者岛津家本姓(尽管声称出清源氏),这两家都由中土东渡而来移民,也就渡来,可以在前期还比较辉煌,可到后期,特别源平两家得势之后,几乎就销声匿迹,至于原因,接下来会提到
解日本战国朋友都应该道,日本武家之中最为强势莫属源、平两家,而其中又以清源氏、桓武平氏最为出名,族群分布也最为广泛,个中原因众多,但非源平不得担当征夷将军定个不能回避原因,特别在战国时代,哪个梦想称霸日本大名不出这两家武田信玄(清源氏义家流)、上杉谦信(原姓长尾,属桓武平氏)、织田信长(先称藤原氏,后改称平氏)、德川家康(先称贺茂氏,后改口藤原氏,最终改作清源氏)
这里可能会问道,秀吉不就创本姓么,不照样执掌天下这里只能呵呵,大家以为秀吉真那么霸气,不用源平而让天皇另赐姓么殊不秀吉曾经请求足利义昭收其为养子,为就继承源氏名门好重开幕府,只不过义昭不肯答应,这才会受到公卿撺掇改姓丰臣,造成公家之首率领武家尴尬局面,所谓名不正言不顺,这也丰臣政权根基不稳个原因试想下,如果秀吉将军,那么死后定由秀赖继任,怎会由得家康趁机担任开幕,与大阪分庭抗礼呢就算清源氏,也不过武家之,当对武家之首将军竭尽忠诚,又怎敢僭越呢
当然,秀吉也不没注意到这点,从四处赐姓赐苗字便能看出来,不论东为伊达、最上,还关东佐竹、德川,又或者西国毛利、岛津,要么获赐本姓丰臣,要么便苗字羽柴,虽过于泛滥,但也秀吉无可奈何表现
接下来就要介绍苗字,这个相信大家都很清楚,就现在历史书上常见称呼,比如德川家康,德川苗字,源本姓;宗义智,宗苗字,惟宗本姓;唯不同也就丰臣门,丰臣本姓,羽柴才苗字
通过上面介绍,大家也就道各家大名在正式场合称呼,相对于秀保全称丰臣朝臣羽柴大纳言秀保,毛利辉元就大江朝臣毛利中纳言辉元(秀吉赐姓羽柴,后世也称之为羽柴出芸中纳言),元亲就秦朝臣长宗部元亲,此外还大名鼎鼎源朝臣德川内大臣家康以及藤原朝臣上杉中纳言景胜
现在大家也许就道为什么辉元迫切想与秀保联姻,丰臣氏大江氏均不属于四大姓,只通过联姻壮大声势,才能控制家臣,威慑其武家大名,维护统治地位这辉元法,也当得秀保秀行联姻后吐露心声虽不乏危言耸听,但还要认真对待,事实上纵观关原之战,非四大姓大名大多站在西军方,比如毛利、岛津、长宗部等,这也秀保以前从未想过,在想出更好得解决方法前,联姻无疑最效、最直接手段
想到这里,秀保咬咬牙,向辉元允诺道:还请黄门殿放宽心,待到驹姬孩子出生,不论男女,定会最先考虑与毛利家联姻
(向大家声明点,上述资料绝对不随意粘贴,整理好久结果,承认今天字数些少,因为要考试,也习完回宿舍码到现在,请大家多多包涵吧可以话还请大家继续投票支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