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馨告别了老阿婆走向秦凯枫。秦凯枫似松了口气似的,似乎是等得有些不情不愿的意味,不过子馨就算是看出来了也不会说什么的,只要他没发牢骚,那就当是不知道就好,
秦凯枫:“说什么呢,说这么起劲。”
子馨:“聊些家常,也没什么。”
秦凯枫:“家常,可以跟我聊呀,不用专门来天桥上陪着臭哄哄的老阿婆聊。”
子馨:“这你就不懂了,她的人生观,她的乐观心态我们都比不上。”
秦凯枫:“就你这怪胎才会有这些想法的,人家避都避不急。”
子馨:“有可能。”
秦凯枫:“饭也吃了,天也聊了,消气了没呢。”
子馨:“我又没生气,何来消气。”
秦凯枫:“没生气呀,敢情我这餐白请了呀。”
子馨:“哈哈,我可没叫你请,是你自己自愿请的。”
秦凯枫:“看来我是自作多情了。”
子馨:“还不是一般的自作多情耶。”
秦凯枫举起手来假装要打子馨,不过最后落下来是却是轻轻地抚模着子馨的头发。
秦凯枫:“以后就留着长头发吧,别剪了。”
子馨:“别,我还是会剪的,剪了人精神。我可不听你的。”
帮凯枫:“真是服了你这牛脾气。”
子馨:“那是必须的,要不然我多吃亏呀。”
秦凯枫:“走吧,回去了,太晚了就该凉子。”说完把外套披在子馨身上。立冬马上就要到了,天气愈加地冷了。
这次的争吵以两人各自的让步收场。两人的生活又回到了原先那样的模式。只是秦凯枫没有多大的改变,在家依然不太做事,都是以看电视为主。子馨也更多地是自己忙着。有时候也会说秦凯枫几句,但基本上也起不到什么作用。子馨也相对习惯了这种自己操劳的生活。
客家话里有句古话:“有移诗就移诗,矛移是就自家诗。”意思就是说有人依靠时就会放手变得懒些,没有依靠时就什么都自己来就会坚强些。现在的子馨差不多就是印证了这样一句古话,什么都得自己来,但她一样可以用自己的能力处理的很好,也包括秦凯枫的生活。
秦凯枫比较大男子主义,有时候还是要子馨给他准备衣服,还有冲凉水,就算是洗衣机洗好的衣服也从不会主动自己去晾起来过。
子馨刚开始也反抗过,抗议过,可没有用,久而久之,子馨也习以为常了。生活就更以秦凯枫为中心了。
只是善良如子馨,她并没有觉得这样什么不对,只是有时累了也会发发脾气,但秦凯枫哄下又没事人一样了的。
又是一天周日,天气冷得很,快十一点了,子馨还窝在被窝里不愿意起身。最近有越来越累的感觉,但子馨坚持着上班,因为只有上班才能打发更多的时间,也能更好地掌握自己的经济。就算是累,子馨也坚持着,她总是有她自己的偏执的想法。
她曾去查过秦凯枫卡里的钱,有六千多,发工资的时间就会多上个五百,只是子馨也没想过去取来花,因为她自己的钱也够花,因为她认为两个人不能分得太清,因为她认为秦凯枫的钱终也是家里的钱。
子馨在被窝里伸着懒腰,还想继续睡,电话在这个时候响了起来。子馨从床的这头钻到那头才找到自己的呆瓜手机。
一看号码,是欣姨家里的固话,子馨想也没想就接了起来。
欣姨:“子馨,今天不上班吧?”
子馨:“欣姨,早上好,我今天不上班呢。”
欣姨:“还早上呢,太阳都晒了,不上班就过来吃饭,我买了好多好多菜。”
子馨:“吃饭,还早吧。”
欣姨:“你这丫头,都要十二点了,还早,你是睡迷糊了吧。”
子馨:“都十二点了呀,我还没睡够呢。”
欣姨:“赶紧过来,一会就开始了,叫上阿枫,好久没见到你们了。”
子馨:“他不在家,一早说有聚会出去了。”
欣姨:“那小子,又丢你一个人在家,自己跑去快活去了,下次我好好说说他。”
子馨:“知道啦,欣姨最疼我了。”
欣姨:“别贫了,赶紧过来,打边炉哦,就等你来开火了。”
子馨:“半个小时就到,你们可以先吃着先。”
欣姨:“没事,等你过来一起。”
子馨:“好的。”
子馨挂完电话,就只好从床上起来,换好衣服要出门时,才发现冰箱的外面贴着个便条“利是贴”,上面写着:“起来后自己做饭吃,我下午会晚些回来。”
“每次出去都一整天的啦,不用你说我也知道你会晚些回来,还写着,无聊。”子馨嘟嚷着出了门。
子馨去了附近的商场,她想买些东西去欣姨家。只是逛了一圈也不知道买什么好。水果,欣姨家每次都多得吃不完,小孩牛女乃之类的,也都会有很多。
实在想不到什么东西好买,子馨突然想到起欣姨的儿子媳妇带着她的孙子过来了,加上马上就要快过年了,就给欣姨的孙子买套新衣服好了。想到这,子馨就转身上去了三楼服装部。
仔细地挑了三套很酷很酷的套装,左看右看,也下不定决心买还是不买。只好站在原地看了又看,想了又想,选了又选。
这时,电话响了,子馨连忙接起。
欣姨:“子馨,你在做什么,不会是睡回去了吧,我们菜都快吃完了。”
子馨:“没呢,马上就到了。”
挂了电话,子馨拿了自己第一次选中的那套,去买单。收银台是靠边的,子馨站在那,刚好对着一楼大门的位置。子馨掏钱出来时自然地会抬起头,不自觉地望向下面。
一个熟悉的身影一闪而过,胳膊上还挽着个女孩子的手。
子馨心里咯噔了一下,接过找来的零钱,提着衣服,急促地走向电梯,然后下到一楼,走出大门,左右远望,就只看见人来人往的人流及车流,却没有发现那熟悉的身影。
子馨擦了擦自己的眼睛,再认真地巡视了一遍,却还是什么也没有。
“怎么搞的,不会是没睡醒,看花眼了。”子馨自言自语道。
用力地甩了甩她自己的脑袋,希望可以更清醒些,只是入目的还是人来人往的陌生人,那有那熟悉的身影的影子。
子馨这才放心地提着东西去了欣姨家。
门铃才按下去一下,门却开了,看来欣姨是等在门口了的。
一看到子馨手里提着的东西,欣姨张嘴就怪罪着了。
欣姨:“每次都叫你别买东西来,就是不听。”
子馨:“也没买什么呀,我也不知道买什么好。”
欣姨:“你这丫头,不听话,人来就好了,总破费。”
子馨:“知道了,下次就空手来好了。”
欣姨:“下次要买东西来,就别来了,知道吧。”
子馨:“知道了,我的好欣姨。”
欣姨:“那一次你也说知道知道。就是没见你听话。”
子馨:“这次我听进去了,可以开吃了吧,好饿了。”
欣姨:“饿,你不会是昨晚睡到现在吧。”
子馨:“是呀,星期天呀,那能早早起来哦,得好好补眠。”
欣姨:“这样可不行,你不饿,小的可是会饿的,他也需要营养的。”
子馨:“下次记住了,吃了早餐再接着睡。”
欣姨:“当然是要这样的了,那有人像你这样大半天不吃东西的。”
子馨:“我要起来了就睡不着的了,好浪费,难得的星期天。”
欣姨:“那也没办法的呢,必须的多吃多餐。”
子馨:“我都要成猪了。”
欣姨:“现在还要什么身材哦。”
子馨:“身材什么时候都得要好不好。”
欣姨:“真是说不过你,过来帮忙拿碗开工吃饭。”
然后两人一阵忙碌,搬桌子,椅子,叫上欣姨的儿子媳妇就开始吃饭了。
菜可真丰富,有菠菜,西洋菜,空心菜,油麦菜,金针茹,香茹,豆腐,腐竹,肉丸,鱼,虾,肉……非常多。子馨暂时把心里的所有事都放下,尽情地大吃特吃起来。子馨也不是第一次来欣姨家吃饭了,所以也不见外,吃得很是尽兴。
实在太美味了。美食当前,食不可挡呀。足足吃了近两个小时。大家围坐在一起,边烫边吃,很是温馨,特别是欣姨总是给子馨夹很多吃的,还一个劲让子馨吃更多些。子馨就觉得似家里一样的温暖。感动在心里翻转。
作者的话:现在每天的新闻,报纸都在说人世间世态炎凉,冷漠无情,事实上很多时候是这样。但只要你用点心,生活中还是可以看到许许多多让人感到温馨的事情的。只要我们都用善意之心地对待他人,生活中就会少了许许多多的悲。爱心,永远都不会浪费与多余。
吃完饭没多久,欣姨的孙子就吵着闹着,要出去外面玩。闹得不可开交。
欣姨没办法,只好招呼子馨一起出去走走。子馨欣然答应了。回去也没什么事,吃饱散下步也个不错的提议。
子馨,欣姨,欣姨的儿媳妇,还有欣姨的孙子,一群人浩浩荡荡地就出了门。欣姨的孙子很是兴奋,时不时地挥动着双手以示开心。刚到街上就要下来自己走路。刚学走路的他一扭一扭地在“跑”着,那样子很是滑稽,惹来他们的一阵阵嘻笑。
欣姨的媳妇只能跟在小孩子后面照顾着,渐渐地距离就拉远了。只有子馨和欣姨在后面。
欣姨:“子馨呀,你还在上班呀,怎么不想着休息下呢。”
子馨:“不上班也没什么事做,反正工作也不算太累,能应付得过来。”
欣姨:“这样太辛苦你了。”
子馨:“不会的,我这人闲不下来,又不是多重的话,都是动动嘴皮子的事。”
欣姨:“说是这样子说,可是还不是得一天到晚人要在那里守着呀。”
子馨:“那倒是的,不过习惯了就好。”
欣姨:“你年纪那么小,能这么懂事也算是不错的了。”
子馨:“也就你这么说。”
欣姨:“不是呀,现在这个年代的年轻人真的好少像你这样的了。”
欣姨:“你看我媳妇,在家连个碗筷都懒得洗一个,娶进门后就没提过要去上班。”
子欣:“那也不是,你们家庭条件不一样的。”
欣姨:“我还不一样要忙东忙西,是各人的性格了。”
子欣笑着没做答,不知道怎么答话,说是也不对,说不是也不对,所以就沉默以对为最好的答案了。
欣姨:“不过你还是得照顾下自己,粗重活千万别去碰。”
子馨:“这个我是知道的,婆婆也总叮嘱着。”
欣姨:“知道就好,别想着自己年轻就乱来。”
子馨:“那是一定的。”
欣姨还说说些什么,只是恰好她的电话响了。
“一定是孙子哭了,儿媳妇打电话来了。”欣姨边拿电话边自言自语。
“咦,还真不是呢。”掏出手机的欣姨有些惊讶地说道。
欣姨:“子馨呀,下午还有事不,没事就跟我一起去个好姐妹家聊聊天。”欣姨接完电话就征询子馨的意见。
欣姨:“没什么事就一起去,反正回去你也是呆在家看电视。”子馨想了想,还没想好去还是不去呢。欣姨就帮她做决定了,子馨不好回绝,就答应了下来。
欣姨随即给儿媳妇打了电话,说要去姐妹家串门,叫她看着孙子。电话讲了有点久,旁边的子馨听着她儿媳妇说一个人怎么带呀,小孩子这么调皮什么的。欣姨就说带不了就带回家先,她一会就回来。
子馨听她儿媳妇的口气是有些不高兴,但欣姨最后还是没迁就着她。
“这人,带自己儿子都嫌麻烦,真是的。”欣姨像是自言自语又说是跟子馨发牢骚似的埋怨着。
子馨还是没有回话,这各家都有各家的难处,外人是最不好插嘴的了。
两个买了些水果就出发了,也不远,绕了好几条街才到一栋楼下。子馨跟在欣姨后面走着楼梯上去。身体笨重就是不好,走个楼梯都这么累人。
到六楼时,子馨实在有些吃力了,就停下来休息下。可是一家门前摆着的靯子引起了她的注意,这鞋子也太熟悉了吧。子馨记得秦凯枫有一双一模一样的,更巧的是那鞋子也是如秦凯枫的鞋子一样一尘不染。
秦凯枫很注重自己的外表,鞋子上有一点点灰尘都受不了,每天出门前都会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的,那鞋子也是出门前必须得打鞋油的。
这双不仅样子一样,连外表的光亮度也一样,也太巧了吧。子馨有些疑惑。
欣姨:“子馨,快点呀,还有二层就到了。”欣姨看子馨在发呆,就催促着。
子馨听到后才移动着自己的脚步,可走过去了,还是回头看了看那鞋子,实在是太巧合了,让人疑惑。
然后一下午时间子馨都心不在焉的,欣姨她们在谈些什么,她一点也没有听进去,有时候她们询问她,她也是有一答没一答或牛头不对马嘴地回应着。她们都以为她在陌生的地方不自在而已,也没有多想什么。
回去的时候,下到六楼,子馨很自然地去关心那双鞋子,还在,还摆在原来的那个位置,子馨很有冲动去敲开那扇门,看看是否秦凯枫在里面。只是欣姨在,就算欣姨不在,子馨也没有那个胆量去做这个冲动的事情。这种冲动,只是她脑海里的一种想要去做的想法,如果真要让她实行,或许根本边百分之一的希望都没有。
看了又看,子馨还是带着疑惑回到了家,果然,秦凯枫还是没回来。
子馨掏出手机,发现有个信息,打开一看,是秦凯枫让她自己做饭吃的信息。
子馨无精打采地给自己煮了个面,但不知道是因为中午吃得多,还是因为心里装着有事,却什么也吃不下。
冲好凉,子馨硬是坐不住,电视一个接一个地换台,就是没有一个能吸引住子她的。
实在坐不住了,子馨拿起外套就出了门,直觉就让她走到下午跟欣姨一起来过的那幢楼。可是装着有门铃,子馨也不够胆随便按个门铃让人家开门进去,就算是进去了,她不知道自己来这里是做什么,只是直觉就让她不自觉地来了这里。
找了个路边的石凳子坐下,冷,直到骨头。太阳落山后的冬天,冷意就更浓厚了。
看着时间都过到九点了,子馨实在有点坐不住了,她准备回去了。傻坐在这里也不是办法。她试着拔打秦凯枫的手机,却是关机中。
刚站起身准备离开的子馨,却发现秦凯枫真的从那扇门里走了出来。可能一时受不住外面的冷,出来时赶紧拉了拉他自己的外套。然后就快步地离开了。
子馨张开嘴想叫住他,只是在外面冻得太久的原因,连嘴都麻木了,竟然发不出声音来,子馨又追不上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秦凯枫消失在夜色中。
作者的话:老人的话总是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所在。致电与外婆,每次一聊就是一个钟,她没有高深的知识传授给我,但她用她人生的经验帮我看问题。古人语:“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也不无道理的。年纪轻狂的我们,多看看过来人的路,多听听过来人的话,多想想过来人的理,那便可以少走一些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