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梦醒,黄粱熟透

南城柴家,矗立在a市商界百年。百年风云变幻,即使政权几经更替,都不曾动摇这个家族在历史当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传柴家的第一代掌门人是兄弟两人。当年还在清末,两兄弟共同创业,老大激进老二保守,从在上海滩做面粉起家,发展到纺织行业,产业遍布全国各地,民初流传的“柴家掌控着中国一半吃的和一半穿的”旁证实了当时柴家的实力。

柴家不仅事业做得大,口碑也一流。当年略强瓜分中国,抗日战争爆发,两军交战的战场都霸占到了柴氏工厂,机器成了掩体,厂房成了战场,好不容易挣起的家业几乎毁灭殆尽。可就算家财散尽,柴家人仍怀一颗拳拳的报国心,自行关闭工厂不说,而且捐出库存面粉几百万吨支援抗日。捐完面粉,老二留守a市南城,专研日化,老大则与友人赴美拓业,共同为今日的柴氏日化奠定了基石。

解放后柴家几乎举家迁往了北美,只留老二家的二儿子留守故土。十年浩劫,家族企业一蹶不振,二代掌门人沦落扫大街。改革开放后,二代掌门人出山创办了国内第一家日化企业,并逐日壮大之,成为今日的柴氏日化。可惜爱子命促早夭,只余小女一人承继家风,是为柴氏第三代。

九十年代初,柴氏第三代掌门人承业。世家出来的孩子,即使是女子,也不乏商业奇才。开放初期,柴牧远走香港,涉足电子与信息行业,自主创新,建立起一个信息王国,直到父亲骤逝,临危受命,接掌柴氏,才月兑手转让出去。据传当年不过二十万港元的投资,最终卖了二十多个亿的美元。十几年间赚足一本万利的生意,这位柴家第三代掌门人虽是个女子却绝不容得人小觑。

不过这位奇女子还有一段更嗨的传奇,流传在名门闺秀的口舌之间经久不衰。

自然,那是一段有关风花雪月的故事。原本这个柴牧与北美郁家有过婚约,却不知为何突然就解除了,莫名其妙横穿马路跑来一个当时还登不上台面的小柴氏的独子柴渊充当了东床快婿的角色。

当年那段风月,现今的人只怕嚼烂舌根也说不清、道不明。只知道小柴氏以势如破竹之姿迅猛发达起来。外人都知道,是柴牧的一份嫁妆,成全了如今能与柴氏日化比肩的柴氏建工。而外人并不知的,柴牧身后的小男人,其实也很强大。

几年前,柴牧购买美股,倒霉遇上经融危机,几乎赔尽柴氏日化的所有可动资金。银贷吃紧,柴氏差点被易主,紧要时刻是柴氏建工携手北美郁氏注资柴氏日化才化解了这场危机。

由于事关高层的决策判断,此事一直是柴氏内部的绝密机要,也只有像司徒灰这样的代表董事长一方的ceo才有机会接触到这些资料。

如今,柴氏建工与柴氏日化就如同他们共同拥有的双子星大厦一般,星光辉映,闪耀在整个a市的上空。可以说,他们两家若牵一发必动全城,跺一跺脚,足以地动山摇。

这样的家族,柴可心敢去深夜叨扰,司徒灰顿时清灵。醉梦惊醒,正好一枕黄粱熟透。这样的人家,柴可心深夜了还能登堂入室,自然没有别的原因,只因为她是这两大家族唯一的嫡系继承人。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