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节第六章老范的价值观(3)
立秋是那种招人喜欢的女孩。立秋不漂亮,从眉眼的细节上看远不如许小鹤。但是细小的媚眼和上翘的嘴巴再加上娇翘的鼻子放在一起,效果就出来了,显得很媚气。立秋又没有心机,未语先笑古道热肠,上班没几天人缘好得不得了。立秋买卫生巾也挑牌子,但那是这个女孩细心。立秋用的品牌带有一种方向性,没几天镇里的女孩子都用这个牌子。立秋喜欢穿牛仔裤,腰是腰臀是臀的,没几天牛仔裤就在龙泉镇流行了。
范海已经是龙泉小学的大队辅导员,还组织孩子们成立了作文辅导班,自己兼作指导老师。大队辅导员不是什么品级的干部,但是在学校里已经很有地位了。范海到邮电局往外寄自己的诗稿,顺便认识了立秋。范海一瞬间下定决心,媳妇就是她了。
范海的自信缘于他的钻石地位,也缘于他对龙泉镇比较出色的适婚男女的现实而冷静的思考。男性队伍中,直接端公家饭碗的适婚者屈指可数,而女性队伍中,能够有个体面工作的人也少之又少,立秋简直就是给自己准备的。范海经过得失权衡,托人向张书记提亲。
张国光对范海有所耳闻。这个年轻人有些傲气,有些浪漫,但看主流还是好的。年轻时候谁没点浪漫?谁不想有点浪漫?想和有之间是有一点距离的。浪漫就是小儿马子没有套上笼头,是个生瓜蛋子。套上夹板儿,打上几鞭子就知道沉重了。定亲、过礼,一切未能免俗,范海轰轰烈烈地成为张国光书记的乘龙快婿。转年,张国光书记前面去了副字,变成了龙泉镇党委书记;范海前面添了个副字,成为龙泉镇小学的副校长。再转年,国光书记立主修建龙泉镇政府办公大楼,这期间立秋生了个儿子,张国光的职称升格做了老爷,范海去掉了校长前面的副字。范海深切地感受到了选择立秋做妻子的明智。张国光看着眼前表现殷殷的女婿,心里头有那么一点得意。都说这小子傲慢,这小子浪漫,现在不也把爪子蜷起来了么?
镇政府大楼竣工是一个转折。对于范海,对于立秋,对于张国光,都是一次重大转折。修建镇政府的工程队是邮政局的工程队,这是张国光还老郑一个人情。工程队长是老郑的小舅子,主要承包邮政系统架线挑地沟的活,偶尔也盖两栋房子,但是盖房子一直算是搂草打兔子——属于捎带脚的事。老郑对龙泉镇政府办公大楼工程,超出了一般的重视。竣工当天,老郑带着班子成员,专门到龙泉镇参加竣工剪彩。剪彩结束,龙泉镇班子代表队与邮政局班子代表队,就着杀生鱼为主的全鱼宴,展开了酒场上的较力。之所以杀生鱼为主,是因为这道菜由张国光亲自下厨。张国光杀生鱼有一套独特的程序,先把黑鱼(这是做杀生鱼这道菜最好的鱼,其次是草根,鲤鱼就比较差了)刮鳞洗净,切成细细的肉条。然后把肉条放入辣椒油煨好。辣椒油要新出锅的,滚烫的,这样肉丝已经有了五成熟。这时候开始切土豆丝。切土豆丝的刀法很重要,不能是墩刀,而是蹭刀。刀的用力方向是前后的,这样切出来的土豆丝光滑圆润,不走浆。土豆丝打个水焯,空掉多余的水分,这时候把蒜、姜、葱一干调味作料放入煨好的肉丝,和土豆丝一起拌好。有人喜欢杀生鱼用黄瓜拌,黄瓜会把辣味蛰住的腥气释放出来,这是不能容忍的错误。推而广之,张国光尝试着拌过生里脊,拌过生牛肉,但都不如生鱼有特色了。张国光是轻易不下厨的,张国光下厨招待的都是上等客人。老郑显然是张国光的重要客人。
推杯换盏到午夜,老郑一干人等回了县城,张国光酒力有些过了,回到自己的办公室休息。新盖的办公楼说是剪彩,其实已经搬进来一段时日,所谓的剪彩是酒宴的由头。张国光一夜没有回家。作为一个乡镇的党委书记,一夜没有回家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上面来了领导,陪着喝酒之后少不了要撮几圈麻将,到了后半夜在办公室迷糊一觉。第二天,张国光一天没有在镇政府露面。县里通知一个重要会议,党委秘书没有敲开张国光办公室的门,就找到张国光的家。得知张国光一夜没有回家,家里和镇里都有点发毛。征得镇长的同意,秘书撬开了书记办公室,发现张书记狰狞地趴在地上,一只手扒开胸前的衣服扣子,指甲死死地抠进肉里,另一只手伸向门口,眼睛恐怖地大睁着。张国光脸色青灰,已经在恐怖与痛苦中离开了阳世。
立秋在班上接到张国光猝然离世的消息。她正在接开水,镇政府的门卫跑来找她。立秋有些心不在焉,龙泉镇的第一公主有权心不在焉。平时,镇里有些什么大事小情,通讯员了门卫了都愿意到她这里叨咕叨咕。反正一墙之隔,跟立秋抢先汇报这些,是一种讨巧。立秋已经越来越习惯第一公主的身份。立秋听门卫说到张书记好象心脏病发作,如同在听一件遥远的事情,不知道他说的一切与自己有什么关系。她怔在下午热烈的阳光里,终于反应过来发生什么事情,像母狼一样长嚎一声。立秋像真正的母狼那样,惨嚎着扑进政府大楼。张国光已经被抬到床上,他的眼睛不甘心地半开半闭着。警察与医生都到了现场,120急救车也象征性地停在镇党委门外。医生摇着头说,张书记死因是急性心肌梗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