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八十二章:开科选取刘状元 宣谕旨作弊饽饽

经三天三场号房般科举考试,为取头名奋力拼搏,紧巴巴的神经在考场肆意的调侃下似乎得到暂时的缓解。而回到各自舍下等待揭榜佳音。

这一天,由当今天子康熙亲自钦点的试官,正主考官:翰林院侍讲学士兼礼部尚书事务上官正爵,副主考官:内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事务李光地,以及国子监祭酒代理内务府校书一员。共汇聚于内务府,审阅试卷待评定,各位主考官认真对待,立意衡文统一意见后遵例选出了二百六十九位贡士,由掌院官写起皇榜布召京城城门上。榜前中者人欢马叫高呼万岁,落榜者垂头丧气。刘庭,莫新园,榜上有名。揭榜的这一天,莫公子一把抱起书童,转悠“哈哈,中了,中了”“公子,我一直就看好你”刘庭与莫公子击掌相约“殿试相见”。落榜的林一明闷闷的站在一边,刘庭轻轻的拍拍一明的肩膀。

次日,黄琉璃瓦的保和殿,在阳光的照耀下更显得金碧辉煌,壮观美丽。窗明几净摆黄案,蜂腰陶瓷蝶恋花,遍遍碧桃摇窗外,凝露花瓣飘落白玉地砖上,依然是纤尘不染的美艳,芳香四益惹人惜,花香能有几回同?宣告的何尝不是一个生命的灿烂与凋零。天子早朝,众文武齐呼万万岁,站起分班侍立。殿官高呼一声:“宣当科贡士进殿”礼部官员一一唱名,保和殿外,静候的贡士一一进殿,礼部官人引领贡士由中左门、中外门入,至丹陛下排排站立。这些贡士新按规定穿官式朝服头戴金翎官帽脚蹬长鞋跪地齐呼“万岁,万岁,万万岁”“众爱卿平身,我大清国力求安邦定国之臣,愿天赐圣贤”康熙坐在高高的御椅上骄矜而笑“我主英明,天赐贤臣”文武高官齐奏。

读卷,执事各官偕穿朝服于丹陛下两旁,稍前排立,康熙亲自发试題,作乐鸣炮,內阁大学士一人,入殿左门,捧试題,由中门出,至檐下授部堂官,礼部堂官跪受,奉起,由中路至丹陛,跪设于案上,行三叩礼,退,赞礼官立于案旁,读卷、执事各官在丹陛下听赞。行三跪九叩礼,退复原位立,读书贡士亦,行三跪九叩礼

殿內正中黃案,两边是贡士试桌。殿试桌为坑几式,高三十公分,贡士须坐地盘膝,各就各位个个逞珠玑,夺魁头。时而沉思,时而激仰,康熙信步在椅桌间,但见这位天子,头戴一顶绒草面生丝缨苍龙教子珠冠,得体纳纱金龙褂罩着一件黄袍,腰束汉白玉四块瓦明黄马尾丝带,凌厉的双眸燃烧着一股奇光,使所见之人偕为之震慑。

试策缴完恭呈御览,三日后由大学士挑选出十份试卷让康熙定状元榜眼探花三甲。康熙于养心殿御前用珠笔钦点一甲三名次序。金榜用黃纸表里二层,钦定后,读卷官带领前十人到乾清门引見,放榜传宣大典,殿官高呼,康熙四十八年第一甲赐进士及第刘庭,第二甲赐进士及陈广,探花莫新园。三人各戴三枝九叶頂,由礼仪之序班等官将三甲验明正身,分班带引。准备伞仗仪队送状元赴顺天府宴席归第使用。刘庭等三人接过榜子。刘庭,莫新园微笑着,胸戴红花,跨上高头大马,披红挂绿游街,红花映衬伊人脸,铁蹄残踏杏花香。街上汇集了看热闹的人们,书童一明,还有周刚在人群中挤高呼“公子,你太捧了。”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京城花”。*完毕,皇帝亲自召谕当科三甲,随引领太监至内阁。正副主考官,国子监祭酒随同左右。

“谢主龙恩”三甲一同行三跪九叩礼“汝等为我大清国栋梁之材啊!”康熙坐在龙椅上,摇头轻吹茶啜了一小口,然后放下杯子,用手指弹拭龙袍。“国之要强,文武谋略一样不可少。今年,还是三年一次的武状元选拔,实乃汝等荣耀,吏部尚书你把相关事宜告知”

“遵旨”吏部尚书李光地展出圣旨,宣读了武状元选拔的规定,武状元在二百六十九位贡士中产生,于三天后在紫禁城门进行了。参加武状元的擂台赛点到为止,不可伤及性命。宣读完毕,殿官高呼一声“有事出班启奏,无事卷帘退班。”但见班中闪出一位大臣,紫袍象笏拜倒金阶,称:“臣礼部尚书上官,启奏万岁”此人正是上官正爵。“准奏”获得康熙的允许后,上官正爵尾尾道来“臣斗胆进言,臣管教不严,此次考场作弊手段尖端,臣甘愿受罚”“作弊者何人?作何惩罚”康熙龙眉一皱责问道。“是江南考生周刚,用馒头作弊,已责令一百大板”提调官礼部右侍郎,监临官户部左侍郎同时应允。当时的责板司法大人的正是监临官!

但见康熙低首片刻,然后抬头凌厉的目光射向众臣“科场是国家的论才大典,法律对徇私舞弊的行为素来处罚严厉,绝不允许珠宝充货,以次充好”跪在下面的上官正爵吓得擞抖抖的颤。身为皇上身边的大红人,从来就没有见到皇上如此严峻对待自己。该不会是对作弊者处置的太轻,被皇上定个徇私舞弊的罪名了?涨红了猴腮脸的上官大人正胡思乱想之际,但见康熙突然仰头大笑起来“哈哈,哈哈”笑声是如此的让人毛骨悚然。刘庭和莫公子心上又仿佛被压了一块大石头般。但愿周刚不会因此丢了生家性命。

众臣皆纷纷思议自己做的对与错,对作弊处罚的轻与重,自己会不会受到皇上的严厉处罚,甚至丢官诛连九族,伴君如伴虎,谁人不惊,哪个不怕?在众臣颤巍巍的目光下,康熙尾尾道来“朕,只授过一个饽饽状元,想不到还有个作弊饽饽,此饽饽非彼饽饽也”众臣在寻思康熙的话里之意,饽饽状元?

还是李光地先回忆起了:饽饽状元,康熙三十六年丁卯科的状元,是江苏铜山人李蟠。他家境贫寒,进京科考时没有盘缠,便带了30个馒头。每天早中晚,顿顿吃馒头。开考那天,别人都交卷了,他还没答完,急得满头大汗,一直写到四更天。一天三顿吃馒头,不仅是一种心志,而且是一种能力。康熙皇帝听说以后,即钦点其为状元。

“皇上所说的可是江苏李蟠李状元?”李光地试探性的问道“正是”康熙含笑应允,随之下了道谕旨召见周刚。随着太监引召,周刚强忍的痛楚一捌一捌登上了殿堂,又是一个“顿首,跪而头叩地也”天龙在上,地母在下。多少人想目睹龙颜而不得见抱憾终身,而此时周刚却是头伏地而不敢仰首也“臣罪该万死,臣甘愿受罚”清脆的叩头声伴着周刚深长的忏悔“朕不罚你,朕还要给你个谕封,以警世人”随之又下了道谕旨“康熙四十八年,册封周刚为作弊饽饽,钦此”殿官太监高声呼喊。响亮而作势的声音久久回荡在紫禁城内外。“臣领旨,谢主龙恩”周刚一而再的跪而头叩地。悬挂在刘庭和莫公子心上的巨石终于落地。众臣也才得长吁一口气,仿佛架在脖子上的剑终于收了起来。

作弊饽饽和饽饽状元就这样的流传于街头巷尾,古今中外。它无时不刻的提醒着学子,勤奋者天助之,儿戏者被儿戏的道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