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何晏集解:“大寒之岁,众木皆死,然后知松柏小雕伤;平岁则众木亦有不死者,故须岁寒而后别之。”比喻凡人处治世,亦能自修整,与君子同,在浊世,然后知君子之正不苟容,后来以喻在逆境艰难中能保持节操的人。谢老师,在给学生授课,有选择性的把一些儒家知识和道家理念相结合,迎寒梅,松柏葩,万物道,释儒家。教学生一些做人的道理,处世的哲学“万物偕遵循一定的道行周而复始的生长,梅花在寒冷的冬天里傲雪艳放,竹子节节高升,松树四季常青,姿态挺拔,伸入云天,叶密生而有层云簇拥之,”窗外寒风呼啸,室内热情高涨,一阵阵的掌声,伴随着老师的话语响起。“刘庭经过了家庭巨大的变故,而依然能坚强不屈,奋进不息,这种精神值得大家的学习”莫公子,林一明等同学们目光齐齐的举向刘庭,刘庭其实从来不喜欢在同学面前说起自己的事,除了那晚跟伊莲的深谈,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际遇,我们看不清我们下一步的会是什么路子,有信心有准备的面对生活中不同变故,才不至于被突如其来的困窘吓倒:“过奖了,老师,我不过是做了自己本分中的事情”笑傲霜雪才有寒梅艳丽的绽放……“课后,给大家布置一个任务,你们完成一副写生作品,主题梅,竹,松,其中之一,万物偕有灵,只要对其感悟深,下笔如有神”谢老师风度儒雅,嘴巴上的胡子,如霜雪般的亮白伴随他的话音在抖动。“下课”随着老师的一声,大家纷纷在议论起来,有喜欢竹子清雅淡泊的,有喜欢松树层云簇拥的,而刘庭默默无语,他有其独好,信步走出了课堂。
天下梅花之盛,莫过于江南。江南的梅花,通常要等岭南的梅花开过,川、黔、闽一带梅花都开了,然后才含苞吐蕊,给人们传递春的信息。梅花已经成了刘庭心中的梅仙,在霜雪般的境遇里给了他不少心灵上的慰藉。“梅,霜雪天里冷冰冰的,有点单调,生硬,噢,有了”在谢家的门庭前,竹子纤纤弄影痴,梅蕊幽幽泌香浓,刘庭一个架子,支起一张宣纸,墨汁喷香,玉毫挥洒自如,此时,一个美女,半抱琵琶,调琴于梅林里。筝筝而鸣的琴声,在梅园上空飘荡,漫舞的雪花,遍遍落在伊莲白色羽绒衣裙上,伊莲的脸颊被风霜吹得红红的,与寒梅相映红,与白雪相衬托,琵琶,寒梅,美女,刘庭的灵感如泉涌:“伊莲,你的头向右边偏一点,恩,好的,就这样,实在是太妙了”“恩……”“伊莲,你不用看我,你就专注的弹你的琵琶,你的手,你的眼神,全神贯注于乐曲中,达到一种无我的境界,别在意我的绘画”“恩,知道了”伊莲轻轻应了一声,如深山清泉汩汩而流的乐曲,在这个严寒的季节,带来鸟语花香,带来了春天般的气息,意境融洽,大笔挥就,刘庭,伊莲两人对诗如下,砚字丹青画卷。
临江仙梅画(刘庭)
鹤舞远岫霜雪锦,几梢梅袅娉婷,丹青涂抹尽温馨,金笺留墨迹,梅蕊泣花音
舞墨池兮梅傲雪,琼中画苑清新,涤心洗虑澹风明,玉豪鸣绿瘦,与我抚心琴
临江仙梅痴(伊莲)
浴罢霜风梅澹澹,低眉颔首胭脂,谁匡梅雪塑芳姿,梅姬方顾盼,雪野半遮思
无语琼苞梅簇簇,朱唇缀点冰肌,君言梅诺意痴痴,冰心凝玉露,玉骨造琼枝
刘庭把字画看了又看,墨迹尚没干的画卷,一股馨香扑鼻而来,伊人如痴如醉的笑脸,红彤彤的,画中之字如虫子在咬噬着刘庭的心灵,还能有什么比得上诗词更能表达情感,千言万语,只需片言只字就已穿透。:“伊莲,你不仅人美,诗也美,梅痴,这是梅的心声,也是你的心声吧?”伊莲,用她粉女敕的小手,轻轻的拍打刘庭:“就你会瞎猜”刘庭高兴得抱起伊莲转了一个又一个圈子,伊莲在刘庭的怀里笑得好甜蜜:“公子,你把我画得太漂亮了,那是我嘛?我有那么漂亮嘛?”刘庭,手指点着伊莲的鼻子:“你比我画的还美,我只画出了你的大概轮廓,你半抱琵琶犹抱脸的那种娇羞,幽怨的神韵,我还没有画得出来呢”伊莲娇嗔道:“就你会逗乐”刘庭:“伊莲,你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我,看你心事重重的样子,我心里也难过”“没有什么啊,是环境造成的吧”“也许吧,过于压抑了,生活在这样的家庭”刘庭也只能如此解释:“以后会好起来的”
伊莲特意上街买了一个漂亮的画框回来,表好,一副诗词梅画伴美女登堂入室,惊叹众学生,莫公子又是高兴,又是羡慕,又是抱怨,又是醋意浓浓,方舟山又何尝不是如此,他们的心事又有谁来理解?好象打翻了的五味瓶子,谢老师则由衷的夸奖:“想不到刘庭还是个画家,诗人,实在难得,难得……”画中美女霜雪中幽怨的眸子,玉手纤纤,琵琶仿佛依然在响,琴音绕梁而生,穿云破雾,梅蕊中的点滴雪水如泣如诉,可是美人坠泪朱容香腮?在画中,人们看到了伊莲深藏不露的情感,也看到了刘庭无可比拟的才华。就如诗画中所描述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