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事情的发展果然没有出乎刘辰龙跟许检察长的预料,纪委的调查组跟检察院的调查组在岵岭镇忙乎了十来天,调阅了岵岭镇十几年来的账本,也只查出了一些公款吃喝之类零零碎碎的事情,细心的检察院干警发现了关于补偿款收支情况的账本仿佛是新做过的,但几番排查之下,终究还是查无实据,最后只好不了了之。

那员协警倒是好处理,毕竟他动手打人,致人重伤,虽然吴婆婆最后侥幸生还,但故意伤人罪是没跑的,而且激起了民变,情节可谓相当严重。在刘辰龙的指示下,检察院按照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从重从快原则,很快完成了调查取证工作,对那员名为王小栓的协警以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的罪名提起公诉,法院也很快开庭公审了,一审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当时许多苗民们都来听审,当法官宣读判决的时候,法庭里响起了阵阵经久不息的掌声。

刘辰龙还特别开了个常委扩大会,要求各个乡镇尽快取消协警这种不合乎法律法规的编外制度,如果确实有困难暂时取消不掉的,也必须在2006年6月份之前全部取消。而且在这段时间内,当地政府必须负责对协警们进行规范培训,加强文明执法的意识,并逐步辅导转岗,绝不允许再有类似苗族村的事情发生,否则就要追究当地一把手的责任。

至于对林永兴的处理,倒让刘辰龙很是为难了一阵,虽然林永兴在刘辰龙的心目中可谓劣迹斑斑,但一直查无实据,最后刘辰龙只能以林永兴在苗民游行中表现畏缩,关键时刻没有发挥出党员领导干部应有带头的作用,导致事情进一步激化为由,将林永兴调离了岵岭镇党委书记的岗位,安排到县文化局当了个正科级的主任科员,并勒令他到苗族村去向广大村民们当众检讨。

本来刘辰龙还很担心这个结果不知道苗族村的村民们会不会接受,毕竟当时他可是拍了胸口要在一个月内查出一个结果来,如果处理得不合理,任凭苗民乡亲们三刀六洞,上刀山下火海的。但现在真正能严肃处理的却只有那员协警,而可以称为始作俑者的林永兴虽然被调任闲职,但却算不上是什么实质性的处份,是以刘辰龙带着林永兴上苗族村的时候,心里很有几分忐忑,倒不是怕乡亲们真的会把他怎么样,只是怕乡亲们觉得自己是在敷衍他们,伤害了乡亲们的感情。

没想到林永兴这次倒是很配合,在村民大会上的检讨做得七情上脸,声泪俱下、痛哭流涕地诉说着自己过去被猪油蒙了心,做了很多对不起老乡们的事,让老乡们受了委屈,现在在刘书记的帮助下,已经认清了自己的错误,组织上对自己的处理还是太从轻从宽了,自己一定要在新的岗位上好好努力,重新做人,以崭新的面目来报答父老乡亲们云云。

苗族乡亲们终究比刘辰龙想象中的还富有同情心,看着一向高高在上的林永兴在他们跟前这么失态,好多人都不忍心,说到后来,有一些老大娘都跟着抹起眼泪来了,事后纷纷表示都已经原谅林永兴了,有些大娘还一直交代刘辰龙,知错能改就是好样的,不要太为难了这个孩子,倒好像对林永兴的处理不是轻了,而是重了一般,颇有点让刘辰龙哭笑不得。

这段时间,刘辰龙除了忙于对于苗民游行事件中一些相关责任人的处理之外,就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协调苗民迁移工作上面。一连两个星期都是连日连夜地泡在苗族村里,亲手捉这项工作,因为村民们对他的印象良好,再加上加了补偿款的标准迁移条件足以让大多数人满意,所以几乎全部的人都已经跟县里签下协议了,只余下罗大海的那个“确”。

罗大海自那天之后,似乎对刘辰龙有了成见,好几次刘辰龙去找他,都是避而不见,而且口风又严了起来,不再谈什么返迁不返迁,而是一口咬定死也不走,还终日把苗刀别在腰间,扬言说汪木跟刘辰龙想进他的房子除非先从他的尸体上踩过去。他们那个“确”其余八户人家也都说他们一直是唯罗大海马首是瞻,罗大海不同意迁,他们就一样不迁,搞得刘辰龙头大无比。

刘辰龙甚至请来了德瓦老爹跟王吉昌,请他们出面帮自己做做罗大海的工作,但罗大海此时是谁的话也听不进去,反过来劝说德瓦老爹跟王吉昌,让他们要想清楚,别上了别有用心的人的当。结果几次谈下来,罗大海连带着对德瓦老爹跟王吉昌也有意见了,见了面就阴沉着脸不说话,德瓦老爹跟王吉昌回来见到刘辰龙的时候都只摇头,说罗大海的情况有点不对劲。

刘辰龙也曾跟德瓦老爹打听过罗大海一直在说的“蚩尤的惩罚”是怎么回事,德瓦老爹捻着胡子,很悠然神往地说,这是苗族村里广泛流传的一个神话:据说这个村子是蚩尤最后退居的地方,蚩尤当时曾与天神立约,他及他的子孙不会再走到山谷外面,但山谷里面是他的领地,也不许天神的子民踏足,任何人敢背约,都必将蒙受最严厉的惩罚。还传说他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后人,那些人才是真正的蚩尤后裔,有不可思议的神奇法力,所以这里曾经是全部苗人的圣地,古茶树林里据说还有遗留下来的圣迹。直至现在每年还有不少来自各处的苗民,到村里来特别是村后的深山老林中去寻找传说中的圣地,不过好象都没有什么结果就是了。德瓦老爹还隐约记得,好象他爷爷的爸爸的时候,有人见过一个什么自称是圣地里的人,很是轰传了一阵,不过年代久远,德瓦老爹当时年纪还小,也说不清了。

不过德瓦老爹终究还是摇头苦笑,这样的神话在每个苗族聚落里恐怕都有流传,自己祖祖辈辈在苗族村里生活了这么大半辈子,也没见过村里的苗人跟其他人有什么不一样的。

“阿海,唉……原本多好的一个汉子……”谈到罗大海,德瓦老爹就很惋惜地叹着气。

在刘辰龙的追问下,德瓦老爹才说出罗大海的身世,原来罗大海并不是从小在这个村子长大的,而是七年多前被德瓦老爹救回来的,当时他摔在了山崖下,奄奄一息,被救醒后也记不清是自己从哪里来的,德瓦老爹推测他应该也是来寻找圣地的苗民之一。后来为了让他能完全恢复,也是巴歹的德瓦老爹就让罗大海学习了些巫法,没想到罗大海平时并不精明,但学起巫法来却极有天赋,很快成为了三个“确”里最好的巴歹。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学习巫法时的听到的一些传说还是体验引起了他的记忆混乱,他一直宣称自己记起来了,自己就是蚩尤的子孙,是专门出来带领“蚩”姓的这个“确”的,当时那个“确”的八户人家都很生气,毕竟一个外来人居然这么地口出狂言,原本那个“确”就是苗族村里世传的巴歹聚集的地方,几乎每一户人家里都有至少一个巴歹,村里历代最好的巴歹也都是这个“确”的。于是当时“确”里的几个最有修为的巴歹就挑了个时间约罗大海比试,结果却被罗大海轻易折服了,于是他们也就守信用让罗大海当了户首,刚开始自然心里也免不了有些抵触,不过罗大海确实为人踏实,又很肯帮人,还有一身神奇的治疗人的法力,苗民们大多依靠打猎为生,一年到头难免在生死边缘上走个几回,依靠罗大海治人的本事,确实让他们减少了很多伤亡,渐渐他们多多少少也都受过了罗大海的恩惠,对罗大海这个户首也由抵触变得心悦诚服,甚至有些崇拜了起来。

刘辰龙不由对罗大海的状态担心了起来,他听了德瓦老爹的话,大致可以判断出罗大海的情况颇类似于神经功能症上所说的臆想症的一种,各类法术的锤炼大致都与精神力修练有关,修练过程中往往幻象纷呈,稍一不慎,便往往容易以幻为真,再加上与狂热的宗教情怀一结合,便很容易使修练者分不清意识与现实的界限,所谓的“走火入魔”,大抵便是此类。

想通了这个关碍,刘辰龙更想见见罗大海,藏密金刚禅大手印,以锻炼刚毅的精神为基本,在助人明心见性、?除邪妄上大有效验,如果罗大海肯接受自己的治疗,或许可以帮助他拨乱反正也未可知。

只是此时罗大海的行踪更加飘忽无定,而且有意躲避着刘辰龙,刘辰龙接连几次都无法碰上他,只好作罢。

此时距离汪木前来签约的时间越来越紧了,刘辰龙无奈之下,也只好采取分化的方式,毕竟其余八户人家虽然都以罗大海马首是瞻,但也不是铁板一块,毕竟他们并不如罗大海般孤身一人,家中都有老少几代,就算老年人觉得守在这里跟去外面没什么区别,所以选择听罗大海的话,但年轻人却总会有些不同的想法,于是刘辰龙决定选定年轻一辈为突破口,在刘辰龙跟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舌灿莲花地诉说着迁移之后的种种好处,在不厌其烦的疲劳战术的强大攻势下,终于打动了八户其中的一户,签下了同意迁移的和约。一处突破,整个局面就打开了,在接下来的几天内,刘辰龙势如破竹般地迅速签下了这个“确”里除了罗大海外的其余八户。

刘辰龙也想过,这样恐怕会更刺激到罗大海,但他原本想着可以通过这样的渠道把一直避而不见的罗大海逼出来,面对面的谈一谈,到时自己就可以试着帮他治疗一下,但没想到直至刘辰龙拿下了最后一户人家,罗大海也还是没有出现,不知道躲到什么地方去了,实在很让刘辰龙很是担心。

一个月的时间转眼间就过去了,苗族村这边的迁移谈判算是大体完成了,在县郊苗族村改建安置房的协调工作也已经全部就绪,迁移补偿款也已经全部到位,苗族村的迁移前期工作基本上算是告一段落。只等候汪木前来签约后,敲定改建的范围幅度,就可以正式启动了。

这段时间内,市委正式通过了免去刘辰龙砚海县县长职务、由王长盛出任代县长的决议,但却没有正式任命刘辰龙为砚海县县委书记,刘辰龙头上还是挂着那个“代”字,只是王长盛自从那次冲突之后,对于刘辰龙倒好似是多了几分敬畏,之后的几次常委会上,除了涉及他分管的问题,基本上不怎么开口,对此刘辰龙也放心了不少。

一个月时间就这么忙乎着过去了,转眼间又到了汪木过来签约的时候了,天一大早,刘辰龙还有代县长王长盛,带着接待组的成员,仍然如原来一样,早早守候在了砚海县跟武山市区交界的地方。

不过这次汪木却晚点了,据说是因为在香港参加一个拍卖会耽搁了,之后又没有直飞武山,而是先在省城呆了一个多小时,于是直至下午快一点半的时候,刘辰龙才隐隐看见汪木的车队出现在远处的地平线上。

这次来参加签约仪式的领导规格更高了,山南省省长郭桂龙,省委常委、秘书长李奕枝、武山市委书记黄立平、市长张福兴都亲自跟了过来,汪木的兴致好象很高,从下车开始脸上都一直挂着笑。刘辰龙跟几位大领导见过礼,这才走到汪木面前跟他握手。虽然他们私下里交情已经算得上不错,但毕竟在这么多大领导面前,刘辰龙可不敢表现得跟这投资方有多铁的样子。

刘辰龙握着汪木的手,正要说话,忽然一种难以名状的感觉涌了过来,仿佛是两个童年故交离散良久,却在萧疏鬓已斑的时候乍然重逢一样,那种感觉如此真实而强烈,刘辰龙直忍不住惊叫了一声,惹得那些大领导纷纷回头看着他。汪木的两个随身保镖也警惕地看着刘辰龙。

汪木忙打了个哈哈,掩饰道:“刘书记毕竟是文人啊,我还想试试你的手力呢!”

刘辰龙心里还有点乱,连忙收拾起心情,做出一脸苦笑,应和着:“汪董的手劲真大,差点把我的手骨捏碎了。”

一边的罗怀仁皱起眉,嗔怪地盯了刘辰龙一眼,招呼道:“刘书记,以后你们合作的时间长着呢,还是呆会再跟汪董亲热吧,现在时间也不早了,几位领导下午都还有安排呢!”

刘辰龙忙连声答应着,开始送各位大领导上了各自的专车,送汪木的时候,汪木朝他诡密地一笑,压低声音说:“没想到你老兄反应比我还大,晚上到我那里来,给你看个好玩的东西!”

刘辰龙心中一动,但此时也来不及多说话,只向汪木点了点头。

坐在自己的专车上,开始缓缓驶向砚海县城的时候,刘辰龙的心里还在回味着刚才的那种触动,真恨不得时间快飞到晚上,好看看汪木身上究竟带着个什么好玩的东西,居然能给自己这样的感觉。

签约仪式是非常隆重的,省里市里的各大媒体都来了,还有几家外地的颇具影响力的电视报纸的记者。首先由省长郭桂龙致词,郭省长在讲话里高度赞扬了亿科地产在砚海县的这个投资项目,称它是对整个山南省的产业开发的一个大胆的尝试,也是对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最实际而有力的支持,郭省长还表示,山南省各级政府,必将会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对亿科地产在砚海的这个投资项目进行一切必要的支持,为亿科地产的投资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然后王长盛上场了,虽然这个项目原本一直是由刘辰龙亲自捉的,但这次毕竟代县长王长盛才是砚海县政府的当然法人,而且刘辰龙也不想出那个风头,就让王长盛准备了讲稿。王长盛显然很激动,念讲稿的时候几次都出现了颤音,不过讲话没有什么新意,大致只是重复了一下郭桂龙省长定下的调子,更多地是在表决心。

最后就是汪木了,汪木看上去情绪很好,从走上台的时候开始,脸上就一直堆满了笑,他走上台的第一句话就是:“今天,我很荣幸,因为我今晚将见证人类文明史上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

底下人都有点呆住了,这话由一个旅游开发项目引发出来,实在让人有点模不着头脑,包括刘辰龙在内,都觉得汪木实在是言过其实了,不过还是刘辰龙以及上次汪木考察的时候听过他演讲的那些人,明白了汪木对于苗族文明的那种痴迷的程度,因此倒还觉得是可以理解。

汪木却不管这么多,看得出他很激动,在台上愣了半晌,才以高亢的语调接着说道:“这是我毕生的心愿与梦想,但更重要的是,它将成为全人类的通向未来的最甜美的梦,一个古老而崭新的辉煌文明即将重新出现在这个大地上,整个人类的历史将因此而改写,用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的话说:‘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是人类的一大步’。”

几个领导几十年仕宦生涯,涵养很好,仍然正襟危坐,全神贯注地聆听着,但后面的随行人员、接待人员以及那些媒体的记者们却没有这么好的修养,听到这里,后面已经传来了一阵阵窃窃私语声。

省委李奕枝秘书长皱起眉,威严地扫了扫后面,这才平息了后排讨论声。

刘辰龙也是模不着头脑,汪木的这种说法,恐怕已经不是推广苗族文明所能承负的了,开玩笑,就算重现整个苗族文明,也担不起这样的赞誉。

他转转头,看见汪木的两个保镖也略有些皱眉,这个汪木跟其他大公司老总确实很不一样,出入也没带着秘书之类的工作人员,只是从头到尾都跟了这两个保镖,刘辰龙看得出他们精光内敛,想来身手不凡,应当是汪木的心月复了,只是看他们的表情,对汪木的说法也是很不以为然。

汪木似乎也看出了底下的人对他的讲话不是很感冒,但他却依旧神气地笑了,继续以罕见的高亢语调说道:“大家可能不明白我在说些什么,但请大家记住这个时刻,记住我说的话,因为在不久的将来,全人类将会记住这一刻,历史将会这一刻!”

不知为什么,在那一刻,刘辰龙又想到了罗大海。

在某些方面,汪木与罗大海真的是同一种人。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