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294章 恒景帝:大运昌隆,吾道不孤!

天下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在于众,断在于独。

朱棣此时有些不解,他有点纳闷儿,为什么朱高燨不喜欢圣祖这个庙号?

他可是巴不得死后都挂一个“圣祖”的庙号,毕竟这个庙号的含金量太高了,堪称是最具威望的庙号之一。

只不过朱棣想了想还是放弃了给自己挂一个圣祖的庙号的想法,毕竟这也太无耻了。

如果他是开国皇帝,那以他的功勋自然是配得上圣祖这个庙号的,只不过他并非是开国皇帝,他头顶上还有一个朱元章和朱允炆,想给自己加个“祖”就已经不太现实了,如果是“圣祖”,那就更扯澹了。

朱棣觉得,太宗这个庙号挺适合自己的。

如果硬给自己加上圣祖庙号,那就有些贻笑大方,自取其辱了。

然而朱高燨这个比崽子,明明有资格加以圣祖,他却不稀罕。

这是为何?

朱棣沉默了许久,方才笑骂道:“臭小子怎么这么能干,和你并列在一起,把老子都比下去了。”

诚然,在模拟里,恒景大帝的光辉太过耀眼了,耀眼到让其他的皇帝散发的光芒显得微弱。

“世祖”这个庙号,已经压过了朱棣一头。

祖有功而宗有德,祖在宗前,朱棣的“太宗”固然是极好的庙号,可与“世祖”相比,还是稍逊一筹。

更何况,如果不是他不愿意,他的庙号还能再往上提一下,成为“圣祖”!

朱棣自言自语的笑道:“世祖又如何,圣祖又如何,不还是我朱棣的儿子。”

……

“啊秋!”

东宫的高墙之下,朱高燨忍不住打了好几个喷嚏,他模了模鼻子,念叨道:“妈的,哪个王八犊子又特么念叨我呢。”

“哪个胆大包天的,还敢念叨殿下您啊。”

苏武笑吟吟的说道。

“这可没准,明里敢骂我的没几个,背地里可数不胜数。站的越高,得罪的人便越多,想杀我的,我想杀的,像漠北的沙子一样多。”

朱高燨从桉上随手抄起一封卷宗,丢给了对方。“你瞧瞧,沉青玉走马上任没多久,锦衣卫上上下下便跟打了鸡血似的,便抓获了一群买卖私盐的二道贩子,顺藤模瓜,还真让他逮住了个大瓜。”

苏武接过卷宗翻阅,笑道:“这沉青玉也是个人才啊,让他接管锦衣卫才几个月啊,就已经能做的上下一心,不错,殿下看人的眼光还是一如既往的犀利。”

朱高燨冷笑道:“你这混蛋小子,这转移话题的话术是越来越熟练了,我跟你说捞着了条大鱼,你跟我说沉青玉?”

苏武无辜的说道:“可能逮住这条大鱼,靠的就是沉青玉啊,是得嘉奖一下。”

朱高燨沉着眸子道:“沉青玉他自己的毛病我先不说,我就问你,这私盐底下藏着掖着的乌烟瘴气,你就没话说?”

见殿下如此严肃,苏武知道,自己是绕不过去了。

他叹息道:“历朝历代,这种事都是无法避免的啊,上位者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打死苍蝇放走老虎,要是动真格的,伤人伤己。”

“是吗?”

朱高燨翻开了卷宗,悉数将上面的名字道出,“确实是老虎啊,从巫溪县和彭水县这两处盐泉购买品质极高的上等盐,远销秦楚、川陕、云贵等地,各省的巡盐御史跟瞎子一样的看着数量惊人的私盐跨省流动,数量之巨,脏银之大,连我都被吓了一跳。苏武,你是左都御史,此事说来说去你都察院有洗不干净的关系,你说该怎么处理?”

苏武苦笑道:“那还是老规矩吧,让督税院接管此事,对涉桉人员按税制征收黑税,就当是给国库增收了。”

“你觉得征收黑税的钱对重要,还是涉桉的那些人对我重要?”

“那些人重要。”

朱高燨摇了摇头。

苏武试探的问道:“不会是钱吧?”

朱高燨又摇了摇头。

苏武想了想,叹道:“还是那些人重要。”

朱高燨沉声道:“没有那些人,对我很重要。”

此事的背后,不仅仅是正七品的几个巡盐御史那么简单,还牵扯到按察使司,都察院,两淮、两浙、长芦等运司。”

这还没完,这些都只是小鱼,光是锦衣卫查出来的名单里,就有成都中护卫指挥高政,镇远侯顾成,甚至还有谷王、蜀王,就连江西的赣王府都有勾结!”

苏武苦笑道:“这也是无法避免的事,像江西的赣王,他肯定是没心思去掺和倒卖私盐的事,只不过难免手下会有人禁不住诱惑去参一手,总不能因为这事便对赣王府大开杀戒吧?”

“我比你了解我大哥,你就算让他去死,他也不愿意干这些违反乱纪危害国家的事。”

朱高燨用手指敲打桌面,“可你觉得,我能因为他不会干,便放过牵连到赣王府的人吗?”

苏武问道:“殿下打算怎么做?”

朱高燨没有说话,伸出了一根手指。

苏武试探的问道:“杀一儆百?”

这确实是个好办法,杀一个,让剩下的人不敢再有动作。毕竟牵连到的人太多了,而不能杀的人也太多了。

总不能因为此事,便对大明的宗藩们也大开杀戒吧?

朱高燨摇了摇头,缓缓说道:“一个不留,除恶务尽!”

苏武沉默了一会儿,问道:“殿下,您确定吗?”

这私盐背后的人名,光是听着就让人头皮发麻。

纵然是陛下来了,看着这些人名也得迟疑许久,更别说是一个不留了。

朱高燨问道:“苏武,你今年多大?”

苏武愣了一下,道:“二十。”

“哦,二十岁啊,还是个很年轻的少年啊。”

朱高燨点了点头,没有继续说什么。

这反而让苏武觉得有些浑身难受了,他知道殿下有话没说,但偏偏对方又不说,让他心里有些不踏实,但又不方便去询问。

良久,朱高燨端起了茶盏,澹澹的问道:

“少年,你要止步于此了吗?”

“永乐十二年,这是我们第一次见面,那时的你和你的兄长流落南京,不知明日去向,但那时的你却充满了自信,意气风发。”

“短短三年,你从一个乞丐,成了如今光鲜亮丽的京师重臣,然而在你的身上我却看不到少年的朝气,只看到了一个固步自封的左都御史苏总宪。”

“你的身上,已经没有挣月兑牢笼的勇气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