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九百七十一章苏军代表

塔读@告^在线免。费阅&读!

巴甫洛夫、罗科索夫斯基两人从代表团中挑选了部分人准备随抗日军赶往前线。

舒兰地处长白山与松女敕平原过渡地带,南接永吉,北连哈尔滨,原本此处由抗日军五纵驻守,随着五纵主力挺进吉东敦化、延吉,城内只有地方警备团驻守。

1936年1月4日,也就是关东军对抗日军发起进攻的第6天,关东军第12师团24旅团由永吉一带北上突袭舒兰。

驻守舒兰的地方警备团利用城内外掩体,与日军24旅团展开血战,同时掩护城内百姓撤退。

舒兰地方警备团的战士多时舒兰本地人,他们在保护亲人的感召下,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只装备了老式步枪,甚至连机枪都没有几挺的地方警备团硬是坚持了整整两天。

在这两天中,城内百姓多数撤往哈尔滨等地,代价是一千多人得地方警备团最后只剩下不到一百人,抗战胜利后,有百姓在这里建了一座石碑,以纪念这场战役牺牲的战士。

在拿下舒兰后,日军24旅团并没有继续北上进攻哈尔滨,旅团长西田高典清楚,哈尔滨作为抗日军在东北仅次于长春的据点,其防守要远比舒兰等地坚固的多。

于是西田高典决定按照司令部既定计划,向西切断长春与哈尔滨之间的联系,对前线抗日军形成包围之势。

在得知舒兰失守日军西进后,饶是沉得住气的张廷言都能感到压力越来越大,稍有不慎己方了就被关东军包圆了。

眼下当务之急是对付占领舒兰,向西逼近交通线路的日军,抗日军主力部队已经全部被派往前线,张廷言手中只有一个刚组建不到一个月的预备三师和一直未动用的装甲团,现在只能将看到排上战场。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