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二百二十七章 石门正定!

震撼在于两点,一是这本书籍为纯粹医术,里面包含无数珍贵的医学知识,只要加以推广,可以让根据地和中华的医学水平提升至少一个台阶,二是来自于张三先生,林婉完全无法想象张三先生如何编撰这本《赤脚医生手册》。

头疼之处则很简单,这本《赤脚医生手册》的翻译整理过程简单却耗费精力,四个人采用分组形式进行整理,每天抄写效率为三万五千字左右,状态好能到四万,这么多天过去,已整理内容字数高达二百一十万字。

整整二百一十万字!

老天爷,光是听到这个数字,就会让人产生一股窒息感,更别说亲自去抄写整理,而且,资料之中不乏各种生僻字和拗口词组,致使抄写过程经常出现错误。

整个翻译整理过程,真的生理与心理上的双重煎熬。

“真是不知道张三先生当初写赤脚医生手册的时候,是怎样的过程。”林婉凝视原始稿件上精美而富含韵味的正楷字,心中感慨着。

张三先生的正楷字不同于任何人,字体形态端正,浑圆自然,隐隐透出一股书法大家的气质,林婉一眼就能认识。

“林股长,这里有一页信纸,上面有字。”就在这时,一道声音忽然传来,工作桌上一名负责最后一部分资料内容的年轻特科同志,忽然发现一张显眼的信纸,立即向林婉报告道。

“信纸?”林婉听闻,顿时愣住,连忙放下钢笔,起身来到这名年轻同志身边,接过信纸

林婉,我是张三。

看到这封信,相信你已经将《赤脚医生手册》抄写整理到末尾,很抱歉没有在第二封信上给出这本书的相关信息。

正如你所想,这本书是一本医学领域的全科医疗医药书籍,内容包含最常见的咳嗽感冒,到复杂的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防治等等疾病,以及中药材和西方药物作用及用途,内容简单清晰,通俗易懂,可谓集医学精华于一体。

林婉,这本《赤脚医生手册》的作用和重要性,丝毫不亚于我交给你的完整火药技术资料。

它可以作为医学指导教材,有效提升医学生的医术和能力,短时间内为根据地和抗日红军培养一大批医生,进而提升总体医学水平和能力,既可以在战场上救治更多的伤员,也可以根据地医治病人。

这是一本可以让你们医学水平快速提升的重要书籍,所以,请你妥善保护好它,整理内容时一定要小心谨慎,避免出现错误。

医学上的一字之差,可能导致病人死亡的严重后果。

此外,应当基于这本书为理论基础,于根据地建立一批医学夜校,尽快培养普通医生和军医等医学人才。

最后,我有一个不情之请,请你和组织说一声,如果可以,能否通过新华社刊印此书,并向全国同胞传播。

中华医学水平和能力远远达不到西方国家水准,国民平均寿命更是仅有35岁左右,大部分婴儿一出生没多久便不幸夭折,即便长大之后,也有各种各样的病症困扰,例如天花、小儿麻痹症、受伤细菌感染、骨折等等。

这本书上的医学知识,理应让中华所有同胞知晓。

若能以此书,令我中华婴孩夭折率降低1%,病症困扰稍稍缓解,张三也心满意足了。

张三,唯有此愿,还望组织成全。

辛苦你了,林婉。

为了中华之未来,努力。

——1937年4月29日,张三。

“张三先生,瑾瑜定不会让您失望,即便您不说,我们也准备通过新华社向全国刊印此书。”林婉仔仔细细读阅完毕,顿时明白原由,心中对于张三先生的情怀感动万分,默默说着。

张三这封信,解开了林婉心中对赤脚医生手册的困惑之处。

当初,赤脚医生手册和完整火药技术资料放在一起,但张三先生来信之中却并未提到关于赤脚医生手册的内容,当林婉带领科学股成员完成火药技术资料整理,开始着手处理这本厚如字典般的书籍,这才了解到这本书的内容。

然而,由于张三先生信中对这本书没有任何提及,导致林婉压根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上报组织后,最终决定将这本医学书籍通过新华社刊印成册,向全国发送。

技术资料需要保密,医学资料应当传播。

“你们继续工作,我去找教授同志。”林婉向其余三名兼任科学股成员的特科同志说了一声,转身离去。

三人点点头,手握钢笔,一边小心翼翼对待珍贵的原稿,一边继续抄写整理上面的文字,尽可能保持零误差。

由于人手奇缺,懂得科学原理和知识的人少之又少,作为光杆司令的林婉,不得不拉了三名特科同志入伙科学股,暂时担任科学股内部人员职务,协助她帮忙。

……

石门正定铁路总站。

一辆蒸汽火车稳稳停放于窄轨铁路上,后方车厢部位,有一批工人正在忙碌,小心翼翼将重达数十公斤的德制柴油发电机,搬运到露天货箱之中。

货箱内,已经放着由木箱包装的埋弧焊机和颗粒焊剂,装车区域后方,还有各式各样余氏七塔项目之中使用过的机械设备和主要零部件,等待装车。

铁路运输,这是最便捷和最快速的方式。

不久前,伴随着余氏七塔试验机组完成最后硫酸生产作业,结束生产,北方部立即组织人手拆卸试验机组设备,开始搬运计划。

整个运输方式严禁且保密——

第一阶段,借助人力和汽车通过公路运输抵达到保定,装车经京汉铁路线抵达石门正定。

第二阶段,再将试验机组和设备材料通过正定铁路和同蒲铁路,运往距离根据地最近的山西重镇,临汾站。

第三阶段,通过公路运输进入根据地。

对外宣称商业运输,为此,北方部特地成立一个太行实业公司掩人耳目。

通过该运输计划,从白洋淀刘村到根据地,运输时间只需半个月左右,非常快捷且安全,成本极低。

如今,第一阶段的拆卸运输工作已经完成,试验机组和所有材料设备均抵达石门正定,已经完成卸货,正在重新装车。

至于为什么要先卸下试验机组和材料设备,再装上另外一辆货车,那是因为京汉铁路和正太铁路的铁路轨道标准不统一。

京汉铁路轨道采用准轨,正太铁路采用窄轨,准轨间距为1435毫米,窄轨间距为1067毫米,铁路间距不一致导致无法运行,必须卸货再装车。

装车区域内,一名名铁路工人和伪装成装卸工人的战士们不断往返,将堆积如山的设备和材料纷纷搬上货箱,如同蚂蚁搬家般,整个工作需要在六个小时内完成。

整个过程没有叉车和吊机等机械设备帮助,全靠人力。

铁路工人和战士们一声不吭,没有人监督他们,但他们工作毫无懈怠,效率几乎达到人力搬运的极限。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着,傍晚五点三十分。

“嗡!”夜幕降至,远方夕阳西下,车站内蒸汽弥漫,伴随着一道尖锐且高昂的火车声音传出,这辆货运火车缓缓驶出车站,高速滚转的钢制车轮与铁轨接触,蒸汽机爆发出强劲动力,驱使着火车以每小时二十五公里左右的时速,沿着一米间距的铁轨高速疾驰。

火车前进的方向,便是太阳落下的方向。

二十八个小时后,这辆由太行实业公司租聘的货运火车,将准时抵达终点站临汾,途中遇站不停。

这是一辆直达的货运火车。

……

欧洲,西北部,汉堡港。

汉堡,德国第二大城市和德国最重要的海港,这是一座世界级的港口,海运吞吐量位居第三,仅次于伦敦和纽约,为德国与世界连接的重要枢纽。

北临波罗的海和北海,东临柏林,西靠丹麦,货轮出港便直望英国,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港口内,一艘名为巨人号的万吨货轮发出悠长而沉闷的船笛声,徐徐离港,这艘货轮的海员全是伪装身份的海军舰员,船舱内放着数十个经过完整包装的木箱,里面全是一台台品质最好的尖端机械加工设备和备用零件。

备用主轴,备用刀具,安装过程和操作技术资料,可以说,除了没有设备本身的设计图纸之外,一切应有尽有。

巨人号货轮预计将在四十五天之后,抵达天津卫。

很快,巨人号货轮离港的消息,通过恩尼格码机加密发往柏林,来到古德里安的手中。

“我们的货轮起航了,我们的梦想也起航了。”

办公室内,古德里安手握这份绝密电报,看了一眼,面露微笑,眼中透出一丝期望,接着默默思索起来:“除了原定四号G型坦克改进计划之外,还可以基于Y型装甲钢的防护力,设计一款吨位达到三十五吨级别的中型坦克。”

话落,右手握着来茵金属公司赠予的钢笔,将脑海之中的想法写了出来。

梦想。

搭载交易物品的巨人号货轮,承载着古德里安的意志和期望,驶向遥远的东方,最终换回他的‘梦想’。

Y型装甲钢的出现,不仅让他提出全新四号坦克改进型计划,还让他看到了一款三十五吨级新型坦克的画面。

当前装甲部队装备的一号坦克及改进型,二号坦克,三号A型坦克和正在研制的四号坦克,仅拥有较为优秀的机动性,而不具备强大的火力和防护力,综合性能勉强处于够用的状态。

平时看起来没什么,但作为装甲部队最高指挥官的古德里安深知一旦战争爆发,较弱的火力和防护力就会成为装甲部队的致命缺陷。

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他必须尽可能考虑到未来战争有可能出现的一切情况。

三十五吨级新型坦克计划性能指标:

第一,该坦克应当拥有四十公里每小时的公路行驶速度,二十五公里每小时的越野速度,十五公里每小时的越野倒车速度。

第二,该坦克应当拥有1000米击穿60毫米均质装甲,500米击穿100毫米均质装甲的强大火力,主炮口径75毫米以上水平。

第三,该坦克应当拥有正面主装甲100毫米实际防护力,侧面装甲35—55毫米,尾部装甲为30毫米。

吨位控制在35吨±500公斤水平线。

三大性能非常优秀的同时保持一定均衡水平,这是古德里安需要的三十五吨级新型坦克。

但这还不算完!

三十五吨级新型坦克在制造环节必须尽量简单,后勤维护容易。

桌面白纸之中,已经出现一条条新型坦克的要求,古德里安握着钢笔默默思索:“高效且保密的通信,可以让坦克具有更高的战斗力……这句话很有道理,可以预见,在混乱且复杂的战场环境下,高效通信可以令指挥官牢牢掌握部队的动向,发挥出每一辆坦克的作用,没想到这位中华学生对装甲部队还有独特的见解。”

话落,随即将研制新型车载无线电通信设备器材写在白纸上。

这种车载无线电通信设备的通信距离,需要达到35公里半径,通信内容尽量保证安全,且复杂战场环境下仍可进行实时对话通信。

“暂时就这样,先发给亨舍尔和克虏伯,让他们提交初始设计方桉。”古德里安看了一眼白纸上的各项要求,点了点头,对三十五吨级新型坦克性能指标确认无误,心中满是期望。

现如今,他已经开始期待指挥装备这种新型坦克的部队,纵横于欧陆战场,所向披靡的场景。

……

清华园。

“回顾一下上节课讲的内容,微积分的基础建立于极限概念,其中,勒贝格积分是经典分析和现代分析的重要节点,哪位同学来讲讲勒贝格积分的定义。”杨武之站在讲台上,简单介绍过后,提问道。

下面一片安静,算学系大一学年所有学生满脸懵逼,互相对视一眼,纷纷摇头,接着用求知且懵逼的眼神再次望向杨武之。

勒贝格积分的定义是什么?

这是什么东西?

等等,我们上节课学了这玩意儿?

“余生,起来给大家讲讲。”看着教室下方一众算学系大一学生的模样,杨武之微微感叹,知晓这些学生又没听懂上节课,轻轻摇头,目光只好投向正在模鱼搞研究的余华。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